内燃机的电子式助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3642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的电子式助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内燃机的电子式助油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环保,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新的国家排放标准时企业与用户应责无旁 贷,如果力争到2020年我国新车排放控制水平与发达国家接轨,以目前汽车的增长速度和 油耗水平,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 5亿辆,年耗车用汽、柴油将超过2. 5亿吨。 于是加快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如申 请日为2005年8月25日,申请号[200510060485. 4]的发明专利《一种加氧式内燃机》,包 含进气总管、燃烧室、排气总管的内燃机,内燃机配装有可根据内燃机的综合性能及其工况 控制加氧的加氧机构;加氧机构包括相连通的氧气瓶组件、减压阀、氧气表、组合控制阀、电 控单元及连接管路;排气总管连通排气管和废气控制阀,废气控制阀分两路,一路废气管连 通进气管,另一路经氧气浓度传感器接电控单元,其为了燃料及时完全燃烧进行加氧,虽可 完全改善内燃机的综合性能,但对现代柴油机富氧燃烧意义有限,不如利用含氧化合物提 供氧气更加安全可靠。因此综合利用稀燃技术与分层技术,通过可变压缩比技术“双燃料供给系”方式, 组合非常成熟的现代柴油机与汽油机技术,以解决先进的内燃机技术中“预混压燃方式着 火与燃烧存在的困难”。结果与现代轿车技术和推广的燃气汽车技术相比,都显得技术方案 不完整和存在严重缺陷,难以根据我国实际条件迅速产业化,反映在实际效果上也无法满 足我国的迫切需求,只能被迫进行技术引进解决污染问题,不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结构简单、方法简便, 但能完全满足柴油机的综合性能及其工况要求的内燃机的电子式助油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内燃机的电子式助油装置,包括 由活塞、气缸盖、柴油管、柴油喷油器、进气门、出气门、进气管一,排气管构成的内燃机部 件,其特征是内燃机部件上至少配装有一套电子式加助汽油部件,加助汽油部件包括有汽 油箱、油箱开关、汽油、汽油管以及加助机构,加助机构通过汽油管与汽油箱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加助机构包括汽油喷油器和电控单元,所述的汽油喷油器通过汽 油管连通汽油箱,所述进气管一的进口端连接进气管二,所述进气管一和进气管二上连接 有过渡连接管且三者相交连通,所述汽油喷油器安装于进气管二上,所述的电控单元采用 单点喷射方式控制汽油箱实现加助汽油。作为优选,所述过渡连接管上部连接有空气滤清器。作为优选,所述过渡连接管上还设置有单向阀。作为优选,所述加助机构包括汽油喷油器和电控单元,所述汽油喷油器通过汽油 管连通汽油箱,所述的汽油喷油器安装于进气管一上,所述电控单元采用多点喷射方式控制汽油箱实现加助汽油。作为优选,所述加助机构与柴油喷油器组成统一的燃料管理系统,柴油喷油器通 过燃油喷射提前角变化适时控制加助汽油的点火时刻,并分别以电子控制形式进行管理控 制,由加助机构配合柴油喷油器适时地供应所需的加助汽油来改善柴油的品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内燃机的电子式助油装置与目前的增压柴油机通过设置的冒 烟限制器相比要主动有效彻底,即使与先进的柴油机电喷技术相比也可更加全面与完善, 这样在保证柴油机性能的前提下,采取加助汽油可以改善柴油品质,对其混合气的形成与 着火、燃烧,以及排放在内的整个循环过程施加有利的影响,减少柴油消耗、改善燃油结构、 满足排放要求,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本发明可综合提高柴油机的性能,满足内燃机未来发 展的需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单点喷射方式控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简化后并采用多点喷射方式控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塞;2、气缸盖;3、柴油管;4、柴油喷油器;5、进气门;6、出气门;7、进气 管一 ;8、排气管;9、汽油箱;10、油箱开关;11、汽油;12、汽油管;13、加助机构;131、汽油喷 油器;132、电控单元;14、进气管二 ;15、单向阀;16、空气滤清器;17、过渡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改进是根据燃烧基本原理可知,内燃机是一种高速燃烧现象,且预混 燃烧和扩散燃烧是内燃机最基本的两种燃烧方式,也是汽油机和柴油机在燃烧特性、排放 污染物生成,以及控制机理、动力性、经济性和噪声振动等多方面不同的根本原因。但内燃 机的经济性主要取决于它的燃烧过程,需要缩短燃烧过程持续的时间,而汽油火焰传播速 度较快,自然可提高经济性。如图1所示,本内燃机的电子式助油装置主要为电子式的,通过适时地加助汽油 11提高燃烧的充分性,包括由活塞1、气缸盖2、柴油管3、柴油喷油器4、进气门5、出气门6、 进气管一 7,排气管8构成的内燃机部件,内燃机部件上至少配装有一套电子式加助汽油部 件,加助汽油部件包括汽油箱9、油箱开关10、汽油11、汽油管12以及加助机构13,加助机 构13通过汽油管12与汽油箱9相连通,所述加助机构13与柴油喷油器4组成统一的燃料 管理系统,柴油喷油器4通过燃油喷射提前角变化适时控制加助汽油11的点火时刻,并分 别以电子控制形式进行管理控制,由加助机构13配合柴油喷油器4适时地供应所需的加助 汽油11来改善柴油的品质。所述加助机构13包括汽油喷油器131和电控单元132,所述汽油喷油器131通过 汽油管12连通汽油箱9,所述进气管一 7的进口端连接进气管二 14,所述进气管一 7和进 气管二 14上连接有过渡连接管17且且三者相交连通,所述汽油喷油器131安装于进气管 二 14上,所述电控单元132采用单点喷射方式控制汽油箱9实现加助汽油11,所述过渡连 接 17上部连接有空气滤清器16,过渡连接管17上还设置有单向阀15,这里设置单向阀15,即使进气管二 14来气为自然吸气,也可通过单向阀15合理配置进气管二 14中的混合气。 如图2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响应性能,所述电子 式加助机构13包括汽油喷油器131和电控单元132,电控单元132是采用多点喷射方式, 所述汽油喷油器131通过汽油管12连通汽油箱9,所述汽油喷油器131安装于进气管一 7 上,所述电控单元132采用多点喷射方式控制汽油箱9实现加助汽油11。
权利要求一种内燃机的电子式助油装置,包括由活塞(1)、气缸盖(2)、柴油管(3)、柴油喷油器(4)、进气门(5)、出气门(6)、进气管一(7),排气管(8)构成的内燃机部件,其特征是内燃机部件上至少配装有一套电子式加助汽油部件,加助汽油部件包括汽油箱(9)、油箱开关(10)、汽油(11)、汽油管(12)以及加助机构(13),加助机构(13)通过汽油管(12)与汽油箱(9)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电子式助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助机构(13)包 括汽油喷油器(131)和电控单元(132),所述汽油喷油器(131)通过汽油管(12)连通汽油 箱(9),所述进气管一(7)上连接有进气管二(14),并通过过渡连接管(17)与进气管一(7) 及进气管二(14)相交连通,所述汽油喷油器(131)安装于进气管二(14)上,所述电控单元 (132)采用单点喷射方式控制汽油箱(9)实现加助汽油(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电子式助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渡连接管(17) 上部连接有空气滤清器(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电子式助油装置,其特征是过渡连接管(17)上还 设置有单向阀(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电子式助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助机构(13)包 括汽油喷油器(131)和电控单元(132),所述汽油喷油器(131)通过汽油管(12)连通汽油 箱(9),所述的汽油喷油器(131)安装于进气管一(7)上,所述电控单元(132)采用多点喷 射方式控制汽油箱(9)实现加助汽油(11)。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内燃机的电子式助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助机构 (13)与柴油喷油器(4)组成统一的燃料管理系统,柴油喷油器(4)通过燃油喷射提前角变 化适时控制加助汽油(11)的点火时刻,并分别以电子控制形式进行管理控制,由加助机构 (13)配合柴油喷油器⑷适时地供应所需的加助汽油(11)来改善柴油的品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内燃机的电子式助油装置,包括由活塞、气缸盖、柴油管、柴油喷油器、进气门、出气门、进气管一,排气管构成的内燃机部件,内燃机部件上至少配装有一套电子式加助汽油部件,加助汽油部件包括有汽油箱、油箱开关、汽油、汽油管以及加助机构,加助机构通过汽油管与汽油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柴油机性能的前提下,采取加助汽油可以改善柴油品质,对其混合气的形成与着火、燃烧,以及排放在内的整个循环过程施加有利的影响,减少柴油消耗、改善燃油结构、满足排放要求,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文档编号F02D41/30GK201661366SQ20102004960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7日
发明者俞俊越, 王正伟 申请人:俞俊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