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3993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力发电机,是用导线将叶片上防雷接线板与轮毂上的防雷接线板联接, 解决叶片与轮毂间的防雷问题。但现有的防雷导线是随着叶片一起在旋转,久而久之使导 线变形,导致导线的抗疲劳性差、产生断裂,使防雷导线形同虚设,需频繁检修,再者断裂的 导线如不及时维修,极易损伤轮毂内的其它部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 连接支架。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是在叶片内的人孔盖板上垂 直固定有立柱,连接在轮毂接线板的导线经立柱缠绕、再联接于风机叶片接线板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立柱是垂直固定在人孔盖板的中心位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人孔盖板上固定有横梁,立柱与横梁成垂直连 成一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缠绕于立柱上的导线由捆扎带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立柱端头与导线、轮毂接线板与导线均由热缩套 管相固定。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用支架将 防雷导线相对固定,有效地解决了导线随着叶片旋转产生的变形,克服了防雷导线断裂、维 修频繁的问题,延长了检修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说明书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是在叶片内的人孔盖板1上 垂直固定有立柱2,立柱2的长度小于人孔盖板1到轮毂接线板3的距离,连接在轮毂接线 板3的导线4经立柱2缠绕、再联接于风机叶片接线板上。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是在叶片内的人孔盖板1的 中心上垂直固定有立柱2,立柱2的长度小于人孔盖板1到轮毂接线板3的距离,连接在轮 毂接线板3的导线4经立柱2缠绕、再联接于风机叶片接线板上。其中,缠绕于立柱2上的导线4由捆扎带6固定;立柱2端头与导线4、轮毂接线板3与导线4均由热缩套管7相固定。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是在叶片内的人孔盖板1的 中心上固定有横梁5,横梁5也可用圆形簿板代替。立柱2与横梁5成垂直连成一体,立柱 2的长度小于人孔盖板到轮毂接线板3的距离,连接在轮毂接线板3的导线4经立柱2缠 绕、再联接于风机叶片接线板上。其中,缠绕于立柱2上的导线4由捆扎带6固定;立柱2 端头与导线4、轮毂接线板3与导线4均由热缩套管7相固定。
权利要求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其特征是在叶片内的人孔盖板(1)上垂直固定有立柱(2),立柱(2)的长度小于人孔盖板(1)到轮毂接线板(3)的距离,连接在轮毂接线板(3)的导线(4)经立柱(2)缠绕、再联接于风机叶片接线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立柱(2)垂 直固定在人孔盖板(1)的中心位置。
3.如权要求1或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其特征是在人孔盖板(1)上固定有横梁(5),立柱(2)与横梁(5)成垂直连成一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缠绕于立柱(2)上的导线(4)由捆扎带(6)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缠绕于 立柱(2)上的导线(4)由捆扎带(6)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立柱(2)端 头与导线(4)和轮毂接线板(3)与导线(4)均由热缩套管(7)相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立 柱(2)端头与导线(4)和轮毂接线板(3)与导线(4)均由热缩套管(7)相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是在叶片内的人孔盖板的中心位置上垂直固定有立柱,连接在轮毂接线板的导线经立柱缠绕、再联接于风机叶片接线板上。其中,缠绕于立柱上的导线由捆扎带固定;立柱端头与导线、轮毂接线板与导线均由热缩套管相固定。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轮毂与叶片导线连接支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用支架将防雷导线相对固定,有效地解决了导线随着叶片旋转产生的变形问题,克服了防雷导线断裂、维修频繁的问题,延长了检修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F03D11/04GK201635937SQ20102012128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日
发明者黄文怡 申请人:黄文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