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633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气缸头,尤其涉及一种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
背景技术
风冷顶杆式发动机是当前摩托车市场保有量最大的发动机机型,其相对于链条机 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的优势。但其缸头气门异响和发动机功效“冷机好、热 机差”的问题也一直是业界在不断克服、追求完善的课题。特别是随着国III排放标准的强 制推进,对发动机性能要求的改进更显重要。在诸多改进型顶杆式气缸头中,CN 2856451Y中公开的一种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 缸头,是一种已被市场认可的,具有静音降噪,以及优异的冷却效果的气缸头。但在实际使 用中,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说明书附图1-3所示其结构中,该气缸头中的冷却风道10被缸 头基体1外连贯设置的散热片6包围而相对封闭,则导致了其通风冷却作用受限;且该冷却 风道10,因相对封闭而空间狭小,还致使其他零部件在线装配不便操作,而影响了其在线装 配效率。同时,该冷却风道10及火花塞装置腔,因相对封闭,而采用树脂砂成型,但受铸造 砂芯工艺的限制,致使坯件局部外观粗糙、尺寸欠精准,则不得不大量采用后期打磨加工进 行改善,从而被迫增加了制造成本等缺憾。此外,现有设计中添加设置的补偿火花塞装置腔,在后期使用中容易积水,进而影 响了其点火效能。而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是采用后期在散热片61缝隙中机加钻取细 长的泄水孔13,以排除积水,但在狭窄的散热片61中机加钻取细长的泄水孔13十分不便, 这也是一直存在的严重影响在线生产效率的的问题之一,且实际使用中仍存在排水不畅、 排不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该气缸头结构简单, 便于制造装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种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它包括基体,设置于基体外部的散热片,以及设置 于该气缸头的燃烧室的穹顶以上、摇臂座以下、两顶杆腔之间的与基体左右完全贯通的冷 却风道,其特征在于该冷却风道的口部呈开敞状。上述冷却风道的口部呈开敞状态,具体是指该冷却风道的口部对应的基体外无散 热片遮挡,即基体外的散热片不是连贯设置,而是间断设置在基体的左右两边,该敞开式结 构,扩展了装配空间,提高了在线装配的效率,且使缸头可采用金属模直接成型,且使得冷 却风道的口部未被基体上的散热片封闭包围,而完全敞开,增强了对流空气对火花塞及气 缸头的冷却作用。上述气缸头中,其基体上相对于火花塞螺纹孔安装台座的另一侧设置有孔,设置 的该孔具有一定的散热作用,且可避免因基体局部过厚,而在铸造时容易出现缺陷的问题。
3[0010]上述设置的孔,具体可设置在缸体连接孔两旁,且位于散热片支撑筋之间,以使结 构更加合理。上述缸体下起第二散热片为间断设置,具体为散热片支撑筋之间的,且位于缸头 下起第一、三散热片之间的散热片为间断的,即去除了该位置处的下起第二叶片处的一段 散热片,使得该区域中无散热片,以方便后期直接铸造获取上述设置的孔。上述气缸头中,其冷却风道位于缸体连接孔的一端增设补偿火花塞螺纹孔安装台 座,以使得双火花塞点火技术得以实现,提高了发动机的功效和排放清洁度,达到了节能减 排的目的。上述补偿火花塞螺纹孔安装台座可与上述设置的孔连通,与该孔的连通使得补偿 火花塞腔内的积水能够及时完全排出,从而避免了火花塞腔中的积水影响点火效能的问题。上述补偿火花塞螺纹孔安装台座的根部可与上述设置的孔连通;上述设置的孔沿 出口方向为渐开式结构,即其出口孔径大于进口孔径,以更有利于排水除垢。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原有设计中气缸头基体上连贯设置的散热片与冷却风道的口部连 接处,设置为敞开式结构,即截去该冷却风道的口部对应的基体外的散热片,使得基体外的 散热片分设于基体外的左右两边,冷却风道的口部不被散热片封闭包围,而完全敞开,该结 构设置的冷却风道,扩展了装配空间,提高了在线装配的效率,且无需采用砂芯造型工艺成 型,而可采用金属模直接成型,它既减少了覆膜树脂砂的使用,也更符合节能减排的低碳要 求,且使得铸件外观和尺寸得到了更好的保证,因而可减少后期大量打磨加工成本,也即在 保证生产工艺性和质量可靠性更佳的同时,节约了大量制造成本。同时,该结构增强了对流 空气对单或双火花塞结构设置的火花塞及气缸头的冷却作用,优化了该缸头的冷却效果, 该优异的冷却效果将使得火花塞的电阻值更趋稳定,保证了其点火效能不致因升温而衰 减,使得燃烧更加充分,尾气排放更加清洁。且该结构设置的冷却风道,既阻隔了燃烧室的 高温向摇臂座的直接传递,又隔绝了缸头内的油液不致外泄,同时也为安装补偿火花塞提 供了条件,在当前强制推行国III排放标准的形势下,采用双火花塞点火的气缸头,其发动 机功效和尾气排放无疑会更好更佳。此外,特别是直接铸造形成的,与补偿火花塞螺纹孔安 装台座连通的,用于排除积水的孔,进一步增进了冷却效果,也使结构更加均勻,还解决了 后期使用中,火花塞腔积水短路,而影响点火效能的问题,也可避免许多繁琐的工序,如原 坯件在加工后期,须在狭窄的散热片缝隙中钻细长孔,而这一工序不仅十分繁琐耗时,也容 易造成产品报废。

图1为原有设计中的气缸头缸盖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原有设计中的气缸头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的缸盖面的俯视结构示 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0022]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图7为图4中所示的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安装有单火花塞时的A-A剖视图。图8为图5的K向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B-B剖视图。图11为图9中所示的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安装有双火花塞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 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 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
iF. ο实施例1如说明书附图4-7所示,一种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它包括基体1,设置于基 体1外部的散热片6,以及设置于该气缸头的燃烧室2的穹顶以上、摇臂座4以下、两顶杆腔 3之间的与基体1左右完全贯通的冷却风道10,该冷却风道10的口部呈开敞状;所述冷却 风道10的口部呈开敞状态,具体是指该冷却风道10的口部对应的基体1外的散热片6不 是连贯设置,而是间断设置在基体1的左右两边;其基体1上相对于火花塞螺纹孔安装台座 8的另一侧设置有孔11 ;且缸头的缸体连接孔5两旁,散热片支撑筋7之间的,且位于第一、 三散热片之间的散热片6为间断设置。本实施例中,气缸头基体1上设置的散热片6与冷却风道10的口部连接处,设置 为开敞状,也即该散热片6设置为间断的、左右两部分并不贯通的开敞状,使得冷却风道10 的口部未被其封闭包围,而完全敞开,增强了对流空气对气缸头的冷却作用。该优异的冷却 效果,将使基体1上加工而成的火花塞螺纹孔安装台座8上安装的火花塞9的电阻值更趋 稳定,保证了其点火效能不致因升温而衰减,使得燃烧更加充分,尾气排放更加清洁。并通 过去除了缸体连接孔5两旁,散热片支撑筋7之间的,且位于第一、三散热片之间的散热片, 也即去除了原有设计中的一段散热片61,使得该区域中无散热片,以方便后期直接铸造获 取上述设置的孔。实施例2如说明书附图9-11所示,一种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它包括基体1,设置于基 体1外部的散热片6,以及设置于该气缸头的燃烧室2的穹顶以上、摇臂座4以下、两顶杆腔 3之间的与基体1左右完全贯通的冷却风道10,该冷却风道10的口部呈开敞状;所述冷却 风道10的口部呈开敞状态,具体是指该冷却风道10的口部对应的基体1外的散热片6不是 连贯设置,而是间断设置在基体1的左右两边;其冷却风道10位于缸体连接孔5的一端设 置有补偿火花塞螺纹孔安装台座81 ;其基体1上相对于火花塞螺纹孔安装台座8的另一侧 设置有孔11,该孔11设置为缸体连接孔5两旁各一个、且都位于散热片支撑筋7之间,该孔 11与补偿火花塞螺纹孔安装台座81的根部连通,且该孔为沿出口方向为渐开式结构,即其 出口孔径大于进口孔径;本缸头的缸体连接孔5两旁,散热片支撑筋7之间的,且位于第一、 三散热片之间的散热片6为间断设置,其具体是去除了该位置下起第二叶片处的一段散热
5片。 本实施例中,与孔11的连通使得补偿火花塞腔内的积水能够及时排出,保证了该 台座的清爽干燥,从而避免了火花塞腔中的积水影响火花塞91点火效能的问题,也使双火 花塞点火技术得以顺利实现。
权利要求一种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它包括基体(1),设置于基体(1)外部的散热片(6),以及设置于该气缸头的燃烧室(2)的穹顶以上、摇臂座(4)以下、两顶杆腔(3)之间的与基体(1)左右完全贯通的冷却风道(10),其特征在于该冷却风道(10)的口部呈开敞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道(10)的 口部呈开敞状,即该冷却风道(10)的口部对应的基体(1)上的散热片(6)是间断设置在基 体⑴的左右两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上 相对于火花塞螺纹孔安装台座(8)的另一侧设置有孔(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的孔(11),设 置在缸体连接孔(5)两旁,且位于散热片支撑筋(7)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下起第 二散热片(6)为间断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下起第二散 热片(6)为间断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下起第二散 热片(6)为间断设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道(10)位 于缸体连接孔(5)的一端设置有补偿火花塞螺纹孔安装台座(81);所述补偿火花塞螺纹孔 安装台座(81)与所述设置的孔(11)连通。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道(10)位 于缸体连接孔(5)的一端设置有补偿火花塞螺纹孔安装台座(81);所述补偿火花塞螺纹孔 安装台座(81)与所述设置的孔(11)连通。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道(10) 位于缸体连接孔(5)的一端设置有补偿火花塞螺纹孔安装台座(81);所述补偿火花塞螺纹 孔安装台座(81)的根部与所述设置的孔(11)连通;所述设置的孔沿出口方向为渐开式结 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冷顶杆式摩托车气缸头。它包括基体(1),设置于基体(1)外部的散热片(6),以及设置于该气缸头的燃烧室(2)的穹顶以上、摇臂座(4)以下、两顶杆腔(3)之间的与基体(1)左右完全贯通的冷却风道(10),其特征在于该冷却风道(10)的口部呈开敞状。本实用新型使得冷却风道未被散热片封闭包围而完全敞开,增强了对流空气对单或双火花塞结构设置的火花塞及气缸头的冷却效果,也避免了后期大量的打磨加工等工序。
文档编号F02F1/30GK201747473SQ20102026147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
发明者周斌 申请人:严崇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