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453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件,尤其涉及一种消声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发动机发动工作后,其排气口排出的气体将产生极大的噪声,需要用消 声器进行消声。但行业一直以来一般都是采用圆筒直通式消声器。这种消声器虽说能够消 声,但其排气背压和功率损失都较大,实际上损失了发动机的一部分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排气背压和功率损失 较小的消声器。其具体技术方案为消声器包括壳体、左端盖、右端盖、出气管、进气管,壳体 内固定有多孔隔板和少孔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为三个独立腔室,一组U型消声管和一组圆 柱消声管分别固定于多孔隔板和少孔隔板上,圆柱消声管一端的端部密封固定于多孔隔板 上,另一端穿过少孔隔板,U型消声管一端密封固定于少孔隔板,另一端穿过多孔隔板,壳体 内靠右端盖侧固定有一块有孔隔板,有孔隔板与右端盖之间填充有玻纤棉,靠右端盖的壳 体腔室内斜置固定一进气孔管,进气孔管一端密封固定于壳体内壁,另一端与进气管固接。所说的U型消声管和圆柱消声管管壁上都均勻开有通孔。为了方便消声器安装,可在左端盖上固接一安装板。为了保证出气管的强度,可在壳体和出气管之间固接一支撑块。使用本实用新型消声器时,将发动机的出气口和消声器的进气管以管道相连即可 正常使用。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在结构上采用了用隔板将消声器容积分 为3个腔,分别起到缓冲、稳定和消除低、中、高频噪声的作用,达到了消声效果更为明显, 经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检测,其排气背压和功率损失明显减小,完全 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消声器的A向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消声器包括壳体4、左端盖2、右端盖11、出气管 3、进气管13,壳体内固定有多孔隔板6和少孔隔板8将壳体内腔分隔为三个独立腔室,一组 U型消声管14和一组圆柱消声管7分别固定于多孔隔板和少孔隔板上,圆柱消声管一端的 端部密封固定于多孔隔板上,另一端穿过少孔隔板,U型消声管一端密封固定于少孔隔板,另一端穿过多孔隔板,壳体内靠右端盖侧固定有一块有孔隔板9,有孔隔板与右端盖之间填 充有玻纤棉10,靠右端盖的壳体腔室内斜置固定一进气孔管12,进气孔管一端密封固定于 壳体内壁,另一端与进气管固接。所说的U型消声管和圆柱消声管管壁上都均勻开有通孔。 为了方便消声器安装,可在左端盖上固接一安装板1。为了保证出气管的强度,可在壳体和 出气管之间固接一支撑块5。
权利要求1.一种消声器,包括壳体(4)、左端盖(2)、右端盖(11)、出气管(3)、进气管(13),其特 征在于壳体内固定有多孔隔板(6)和少孔隔板(8)将壳体内腔分隔为三个独立腔室,一组 U型消声管(14)和一组圆柱消声管(7)分别固定于多孔隔板和少孔隔板上,圆柱消声管一 端的端部密封固定于多孔隔板上,另一端穿过少孔隔板,U型消声管一端密封固定于少孔隔 板,另一端穿过多孔隔板,壳体内靠右端盖侧固定有一块有孔隔板(9),有孔隔板与右端盖 之间填充有玻纤棉(10),靠右端盖的壳体腔室内斜置固定一进气孔管(12),进气孔管一端 密封固定于壳体内壁,另一端与进气管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声器,其特征在于U型消声管和圆柱消声管管壁上都 均勻开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左端盖上固接一安装板(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和出气管之间固接一支撑 块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声器,包括壳体(4)、左端盖(2)、右端盖(11)、出气管(3)、进气管(13),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固定有多孔隔板(6)和少孔隔板(8)将壳体内腔分隔为三个独立腔室,一组U型消声管(14)和一组圆柱消声管(7)分别固定于多孔隔板和少孔隔板上,圆柱消声管一端的端部密封固定于多孔隔板上,另一端穿过少孔隔板,U型消声管一端密封固定于少孔隔板,另一端穿过多孔隔板,壳体内靠右端盖侧固定有一块有孔隔板(9),有孔隔板与右端盖之间填充有玻纤棉(10),靠右端盖的壳体腔室内斜置固定一进气孔管(12),进气孔管一端密封固定于壳体内壁,另一端与进气管固接。本实用新型其排气背压和功率损失明显减小。
文档编号F01N13/08GK201835892SQ20102055495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张国庆, 柯铃 申请人:四川南充康环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