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式的流量控制阀及使用该控制阀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850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式的流量控制阀及使用该控制阀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在对发动机以高压的方式供给燃料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等中采用的电磁式的流量控制阀。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电磁式的流量控制阀,提出有各种采用在无通电时构成开阀状态的常开式电磁阀的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48033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具有磁吸引面的衔铁(可动件)上设有 贯通孔来降低流体阻力从而高响应化的技术。另夕卜,在日本特开2004-12511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128317号公报等中记载有在常闭式电磁阀中也在具有磁吸引面的衔铁(可动件)的中心部设有贯通孔的技术。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2-4803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4-125117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4-128317号公报在采用如上述专利文献I 3所示的设有贯通孔的现有结构的情况下,需要使该孔径与衔铁直径相应地扩大。然而,为了在衔铁设有孔,存在受到弹簧或通过中心的杆的配置等的限制,且难以通过贯通孔来确保充分的燃料通路截面积。此处,替代设有孔,还考虑在衔铁的外周面通过管状间隙来形成燃料通路,不过,为了发挥作为燃料通路的功能,管状间隙宽度需要相当的截面积。作为形成在衔铁外周面的燃料通路的管状间隙为了充分确保通过衔铁的磁回路的磁束量而期望其宽度小。这样,两者处于折中选择的关系。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中,其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了以往折中选择的两方的课题,并实现了基于燃料通路的扩大的响应性的确保和基于磁性阻力降低的吸引力的提高的电磁驱动式的流量控制阀及搭载于其的高压燃料供给泵。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主要采用以下的结构。电磁驱动式的流量控制阀具有与阀芯或杆一起能够沿着轴向移动的衔铁、借助该衔铁的动作而体积增减的背压室、隔着第一空隙而与衔铁的吸引面面对的固定磁吸引面、隔着第二空隙而与衔铁的外周面面对的筒状磁性区域部,第二空隙形成向所述背压室的燃料通路,且与衔铁共同形成磁回路。优选的是,具有在衔铁形成吸引面的凸缘部、直径比该凸缘部小的第一周面部、隔着第三空隙而与凸缘部的外周面面对的筒状的非磁性区域,具有经由所述第三空隙而与背压室连通的第一流体积存部的结构。另外,优选的是,在第一周面部具有由一体或者分体构件形成的直径更小的第二周面部,从而形成经由第二空隙而与第一流体积存部连通的第二流体积存部。发明效果根据以上构成的本发明,可实现以下的效果。通过扩大凸缘部的直径,从而能够扩大吸引面截面积。与其相伴,衔铁排除的燃料增加,但其一部分被第一流体积存部吸收,因此,通过燃料通路的燃料与使凸缘部的直径扩大之前相比不会增加。由此,能够无需扩大燃料通路而使吸引面的截面积扩大。这样,能够抑制磁性阻力的增加,从而使吸引力效率良好地提高。在设有第二流体积存部的 结构中,通过第二流体积存部来吸收未由第一流体积存部吸收完毕的燃料,从而能够使流向比其靠向下游的燃料孔的燃料流量降低。由此,无需在电磁驱动式的流量控制阀内部实施复杂的加工而使燃料孔扩大,从而能够形成更加小型且简单的结构。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特征及优点从添加附图相关的以下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载中可以明确。


图I表示对实施例I及2进行实施的系统的整体结构。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I所涉及的电磁阀的(开阀时的)剖视图。图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电磁阀的(开阀时的)剖视图。图4表示对实施例3及4进行实施的系统的整体结构。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电磁阀的(闭阀时的)剖视图。图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所涉及的电磁阀的(闭阀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以这种电磁式流量控制阀相关的课题的背景进行说明。近年以来,发动机的小型 高输出化正在积极地推进。承受这一内容,在高压燃料供给泵中为了使发动机的搭载性提高而与主体的小型化及高输出化对应强烈寻求喷出燃料的大流量化。另外,从可靠性的观点来看流量控制性的确保也依然是重要的课题之一。承受以上的背景,需要以小型且简单的结构来提供大磁性吸引力、高响应的电磁阀。一般而言,为了增加磁性吸引力,需要增大磁吸引面的截面积,不过,与其相伴地,衔铁直径也扩大,因此,当衔铁在由燃料充满的电磁阀之中移动之际不得不排除的燃料的量增加,在小型化的限制当中不得不扩大燃料通路的截面积,则响应性的确保变得困难。实施例I图I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例I及实施例2进行实施的采用了常开方式的电磁阀的系统的整体结构。由虚线包围的部分表示高压燃料供给泵的泵壳1,并将在该虚线之中所示出的机构和部件一体组装入其中。在泵壳I形成有吸入口 10、加压室11、燃料喷出通路12。在吸入口 10及喷出通路12设有电磁阀5、喷出阀8,喷出阀8构成对燃料的流通方向加以限制的止回阀。另外,在吸入口 10与加压室11之间,电磁阀5被保持在泵壳I上且配设有电磁线圈200、衔铁203、弹簧202。对阀芯201通过弹簧202沿着开阀的方向施加有作用力。由此,电磁线圈200在OFF(无通电),阀芯201形成开阀状态。燃料从燃料罐50经由燃料泵51而被导向泵壳I的吸入口 10。之后,通过加压室11来加压,从燃料喷出通路12向共轨53压送。在共轨53安装有喷射器54、压力传感器56。喷射器54与发动机的气缸数吻合安装,根据发动机控制单元(ECU)40的信号来喷射。根据以上的结构,以下对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动作进行说明。柱塞2在由发动机凸轮轴等旋转的凸轮的作用下,往复运动而使加压室11的容积变化。在柱塞2的压缩工序(从下死点至上死点之间的上升工序)中阀芯201闭阀时,力口压室11内的压力上升,由此喷出阀8自动的开阀,将燃料向共轨53压送。
此处,阀芯201在电磁线圈2000FF时,以使柱塞2即便处于压缩工序也维持开阀状态的方式由弹簧202来施力。在电磁线圈200保持ON(通电)状态之际,产生弹簧202的作用力以上的电磁吸引力,将衔铁203向电磁线圈200侧拉靠,故阀芯201闭阀。由此,加压室11的容积减少量的燃料压开喷出阀8而被向共轨53压送。与其相对,在电磁线圈200保持OFF之际,借助弹簧202的作用力使阀芯201保持为开阀状态。因而,在压缩工序时,加压室11的压力也保持与吸入口 10大致同等的低压状态,故无法对喷出阀8进行开阀,加压室11的容积减少量的燃料通过电磁阀5向吸入口 10侧返回。需要说明的是,该工序称之为“返回工序”。如果采用进行上述那样的动作的电磁阀5,则在压缩工序的中途,若将电磁线圈200设为ON状态,则在刚形成该状态之后,向共轨53压送燃料。此处,通过对设为ON状态的时序进行调节,能够对泵喷出的流量进行控制。另外,如果开始一次压送,加压室11内的压力上升,故在之后,即便电磁线圈200形成OFF状态,阀芯201也维持闭塞状态,与柱塞2的吸入工序(从上死点至下死点之间的下降工序)的开始同步地自动开阀。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I所涉及的电磁阀的开阀时的剖面。在图2中,200表示电磁线圈,201表示阀芯,202表示弹簧,203表示衔铁,204表示限动器,205表示筒状非磁性区域部,206表示筒状磁性区域部,207表示铁心。接着说明电磁阀的动作。阀芯201、衔铁203、限动器204被支承为沿着轴方向能够滑动,且一体动作。阀芯201通过弹簧202而向开阀方向施力,埋入衔铁203中的限动器204与电磁阀内部接触而对冲程加以限制,其状态形成为阀芯201的最大开阀状态。另外,在铁心207的表面形成有固定磁吸引面208,在内部形成有借助阀芯201的动作而体积增减的背压室209。另外,在衔铁203形成有隔着第一空隙210而与固定磁吸引面208面对的吸引面211,还形成有直径比凸缘部212小的第一周面部213。第一周面部213与筒状磁性区域206面对,且在它们之间形成有第二空隙214。同样地,凸缘部212的外周面与筒状非磁性区域205面对,且在它们之间形成有第三空隙215。进而,限动器204的外周面形成为直径比第一周面部213小,且在此形成有第二周面部216。在以上的结构中,设有通过第三空隙215经由第一空隙210而与背压室209连通的第一流体积存部218和通过第二空隙214而与第一流体积存部218连通的第二流体积存部21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流体积存部218和第二流体积存部219的特征在于,在衔铁203沿着轴方向动作之际,以与背压室209相反相位的方式使体积增减。
当将上述说明的电磁阀5的电磁线圈200设为ON时,如图2所示,磁回路的一部分以通过铁心207、固定磁吸引面部208、第一空隙210、吸引面211、衔铁203、第一周面部213、第二空隙214、筒状磁性区域部206的方式形成。并且,在固定磁吸引面208与吸引面211之间产生的磁性吸引力克服弹簧202的作用力,而使衔铁203及阀芯201向闭阀方向移动,在阀芯201与阀片217接触时停止而形成闭阀状态。此时,固定磁吸引面部208与吸引面211不接触,在第一空隙210中存在有限的空间。当衔铁203向闭阀方向移动时,从背压室209压出的燃料通过第一空隙210、第三空隙215、第一流体积存部218而向第二空隙214流入。此处,在作为磁吸引面间的 气隙的第一空隙210以外产生的磁性阻力尽可能低的一方可效率良好地使吸引力提高而期望。然而,磁回路通过第二空隙214,故此处产生了大的磁性阻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减小第二空隙214即可。不过,另一方面,第二空隙214也是从背压室209压出的燃料的通路,因此,尤其是在以吸引力增加为目的而扩大吸引面211之际等,从电磁阀的高响应化这一观点来看优选确保充分大的截面积。如上所说明,一般而言,当欲要在衔铁203的外周形成燃料通路时,形成了燃料通路与磁回路通用的部分,构成为两功能折中选择的关系。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由背压室209压出的燃料的一部分被第一流体积存部218吸收,故流向第二空隙214的流量降低。换而言之,即便扩大吸引面211的截面积,流入第二空隙214的燃料也与第一周面部213的截面积排除的燃料相等,而不会增加。因此,能够无需扩大燃料通路而使吸引面扩大,故能够解除前述的折中选择。另外,流出第二空隙的燃料的一部分进而被第二燃料积存部219吸收。由此,流向与电磁阀外部连通的第一燃料孔220及第二燃料孔221的燃料也由于与第一燃料积存部218时同样的原理而降低。由此,设置在电磁阀内部的燃料孔也无需扩大而能够扩大吸引面。燃料孔的配置部位或形状的选定从小型化的观点来看限制很大,成为困难的课题,如果保持现有结构那样而仅仅扩大吸引面的话,从加工的便利性这一观点出发极为有利。进而,通过形成上述那样的结构,第三空隙215仅仅具有作为将第一燃料积存部218连通的燃料通路的功能即可,因此,相对于从背压室218压出的流量能够确保充分的截面积。与其相对,第二空隙214只要是确保为未被第一燃料积存部218吸收完毕的燃料通过所需的必要最低限的截面积即可,其作为磁回路的功能为主要的功能。由此,通过例如将第三空隙的截面积形成为比第二空隙的截面积更大的结构,如前所述,能够对各个空隙理想性地分配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说明是以闭阀方向的动作为假定的情况,不过对于开阀方向的动作也能够以同样的原理期待同样的效果。总而言之,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能够以小型且简单的结构提供一种电磁阀,该电磁阀实现了以往成为了折中选择的基于燃料通路的扩大的响应性的确保和基于磁性阻力降低的吸引力的提高。实施例2图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电磁阀的开阀时的剖面。与实施例I相比阀芯201的形状不同,在本实施例中被分割为阀芯部201a和杆部201b这两个构件。杆部201b承受由弹簧202沿着开阀方向施加的作用力且通过限动器204与电磁阀内部接触而对冲程加以限制。另一方面,阀芯部201a承受由阀芯弹簧222向闭阀方向施加的作用力,并与杆部201b的前端压靠。此处,弹簧202的作用力设定为比阀芯弹簧222的作用力大,在电磁线圈200为OFF状态的情况下,阀片217a与阀芯部201a不接触,而维持开阀状态。在泵处于压缩工序时,若电磁线圈200设为0N,则在电磁阀5的内部伴随与实施例I同样的燃料流动,而使杆部201b向闭阀方向移动,阀芯部201a也追随于其,在与阀片217a接触的时刻形成闭阀状态,开始泵的喷出。另一方面,当泵临近吸入工序时,阀芯部201a沿着开阀方向承受差压力。与阀芯部201a、杆部201b、衔铁203 —体动作的情况相比,阀芯部201a单体动作的一方由于轻量,因此,能够响应良好地开阀。由此,吸入燃料的期间得以较长地获取,故能够期待吸入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能够获得与实施例I同样的效果,并且,能够进一步使开阀时的响应性提闻,从而使吸入效率提闻。实施例3图4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及实施例4进行实施的常闭方式的电磁阀的系统的整体结构。常闭方式与常开方式相反地,是电磁线圈为OFF的状态行程闭阀状态而为ON的状态形成开阀状态的电磁阀方式。与图I所示的常开方式相比,电磁阀30内部的部件配置不同。在电磁阀30内部配设有电磁线圈300、衔铁303、弹簧302。对阀芯301通过弹簧302沿着闭阀的方向施加有作用力。由此,电磁线圈300在OFF时,阀芯301形成闭阀状态。在共轨53上与常开方式时同样地,安装有喷射器54、压力传感器56。喷射器54与发动机的气缸数吻合安装,根据发动机控制单元(ECU)40的信号来喷射。根据以上结构,以下对动作进行说明。在内燃机的凸轮的旋转的作用下,柱塞2向图4的下方变位而位于吸入工序状态时,加压室11的容积增加,其中的燃料压力降低。在该工序中,当加压室11内的燃料压力比吸入口 10的压力低时,对阀芯301作用有基于燃料的流体差压的开阀方向的力。由此,阀芯301克服弹簧302的作用力而开阀,燃料被吸入加压室内。在保持该状态下,当柱塞2从吸入工序向压缩工序转移时,向电磁线圈300的通电状态得以维持,因此,磁性吸引力得以维持且阀芯301依然维持开阀的状态。因而,即便在压缩工序时,加压室11的压力也保持与吸入口 10大致同等的低压状态,故无法对喷出阀8进行开阀,加压室11的容积减少量的燃料通过电磁阀5而向吸入口 10侧返回。需要说明的是,该工序称之为“返回工序”。在返回工序中,当切断向电磁线圈300的通电时,作用在衔铁303上的磁性吸引力消失,在始终作用于阀芯301的弹簧302的作用力及返回燃料的流体力的作用下,阀芯301闭阀。于是,在刚形成该状态之后,加压室11内的燃料压力与柱塞2的上升一起上升。由此,喷出阀8自动开阀,并将燃料向共轨53压送。如果采用进行上述那样的动作的电磁阀30,则在压缩工序的中途,若将电磁线圈300设为OFF状态,则在刚形成该状态之后,向共轨53压送燃料。此处,通过对设为OFF状态的时序进行调节,能够对泵喷出的流量进行控制。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电磁阀的闭阀时的剖面。在图5中,300表示电磁线圈,30 Ia表示阀芯部,301b表示杆部,302表示弹簧,303表示衔铁,305表示筒状非磁性区域部,306表示筒状磁性区域部,307表示铁心。接着说明电磁阀的动作。杆部301b承受由弹簧302向闭阀方向施加的作用力,在电磁线圈300为OFF状态时,通过端部与电磁阀内部接触而对冲程加以限制。进而,阀芯部301a承受由阀芯弹簧322向闭阀方向施加的作用力,压靠在阀片317a上而维持闭阀状态。当泵临近吸入工序时,阀芯部301a沿着开阀方向承受差压力。另外,在开阀时,形成于衔铁303的吸引面311与形成于铁心307的固定磁吸引面308接触从而对冲程加以限制,则形成最大开阀状态。另外,在形成筒状磁性区域部306的构件的内部形成有借助衔铁303的动作而体积增减的背压室309。进而,在固定磁吸引面308与吸引面311之间形成有第一空隙。在衔铁形成有直径比凸缘部312小的第一周面部313。第一周面部313与筒状磁性区域306面对,且在它们之间形成有第二 空隙314。同样地,凸缘部312的外周面与筒状非磁性区域305面对,且在它们之间形成有第三空隙315。在以上的结构中,设有通过第三空隙315经由第一空隙310而与背压室309连通的第一流体积存部318。当将上述说明的电磁阀30的电磁线圈300设为ON时,如图5所示,磁回路的一部分以通过铁心307、固定磁吸引面部308、第一空隙310、吸引面311、衔铁303、第一周面部313、第二空隙314、筒状磁性区域部306的方式形成。并且,在固定磁吸引面308与吸引面311之间产生的磁性吸引力克服弹簧302的作用力,而使衔铁303及杆部301b向开阀方向移动。然后,杆部301b的前端与阀芯部301a接触,阀芯部301a也向开阀方向移动。仿效实施例I及实施例2而以衔铁303向闭阀方向移动之际为例对燃料的流动进行说明,则从背压室309压出的燃料通过第二空隙314、第一流体积存部318、第三空隙315、第一空隙310而向电磁阀外部流出。此处,在常闭方式中也产生了与常开方式同样的课题。在作为磁吸引面间的气隙的第一空隙310以外产生的磁性阻力尽可能低的一方可效率良好地使吸引力提高而期望。然而,磁回路通过第二空隙314,故此处产生了大的磁性阻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减小第二空隙314即可。不过,另一方面,第二空隙314也是从背压室209压出的燃料的通路,因此,从电磁阀的高响应化这一观点来看优选确保充分大的截面积。如上所说明,一般而言,当欲要在衔铁303的外周形成燃料通路时,形成了燃料通路与磁回路通用的部分,构成为两功能折中选择的关系。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即便扩大吸引面311的截面积,流入第二空隙314的燃料也与第一周面部313的截面积排除的燃料相等,而不会增加。因此,能够无需扩大燃料通路而使吸引面扩大,故能够解除前述的折中选择。进而,通过形成上述那样的结构,第三空隙315仅仅具有作为将第一燃料积存部318连通的燃料通路的功能即可,因此,相对于从背压室318压出的流量能够确保充分的截面积。与其相对,第二空隙314只要是确保为第一周面部313的截面积排除的燃料通过所需的必要最低限的截面积即可,其作为磁回路的功能为主要的功能。由此,通过例如将第三空隙的截面积形成为比第二空隙的截面积更大的结构,如前所述,能够对各个空隙理想性地分配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说明是以闭阀方向的动作为假定的情况,不过对于开阀方向的动作也能够以同样的原理期待同样的效果。总而言之,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能够以小型且简单的结构提供一种电磁阀,该电磁阀实现了以往成为了折中选择的基于燃料通路的扩大的响应性的确保和基于磁性阻力降低的吸引力的提高。实施例4图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所涉及的电磁阀的闭阀时的剖面。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阀芯部301a与杆部301b构成一体构件而作为阀芯301。阀芯301被弹簧302向闭阀方向施力,在电磁线圈300为OFF时,通过阀芯301与阀片317接触而对冲程加以限制,从而形成闭阀状态。在该状态下,当将电磁线圈设为ON时,在电磁阀30内部伴随与实施例3同样的燃料流动,而使衔铁303向开阀方向移动,阀芯301始终保持为开阀状态。即便泵临近压缩工序,开阀状态也得以保持,形成所谓的“返回工序状态”。此处,当将电磁线圈300设为“OFF”时,在作用于阀芯300的流体力和弹簧302的作用力的作用下,电磁阀30形成闭阀状态,开始泵的喷出。需要说 明的是,在泵的吸入工序时,对阀芯301作用有开阀方向的流体力,因此,即便在磁性吸引力的升高响应延迟的情况下,不会产生阀芯的开阀延迟,从而能够使流量控制时的可靠性提高。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能够获得与实施例3同样的效果,并且,即便在磁性吸引力的升高响应延迟的情况下,也由于流体力的辅助而不会产生开阀延迟,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流量控制时的可靠性。上述记载针对了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添加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及修正对于本技术领域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工业方面可利用性本发明不局限于内燃机的高压燃料供给泵,而能够广泛利用在各种的高压泵中。标号说明I 泵壳2 柱塞5、30 电磁阀8喷出阀10 吸入口11加压室50燃料罐53 共轨54喷射器56压力传感器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压燃料供给泵,其是柱塞式高压燃料供给泵,具有设置于泵的工作缸;随着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工作缸内的凸轮的旋转而进行往复运动的柱塞;由所述柱塞及所述工作缸形成的流体的加压室;设置在所述加压室与流体的吸入通路之间形成的空间中的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加压室与流体的喷出通路之间形成的空间中的喷出阀,所述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阀具有与阀芯一起能够沿着轴向移动的衔铁、借助所述衔铁的动作而体积增减的背压室、隔着第一空隙而与所述衔铁的吸引面面对的固定磁吸引面、隔着第二空隙而与所述衔铁的外周面面对的筒状磁性区域部,第二空隙形成向所述背压室的燃料通路,且与所述衔铁一起形成磁回路, 所述电磁阀具有在所述衔铁形成吸引面的凸缘部、直径比所述凸缘部小的第一周面部、隔着第三空隙而与所述凸缘部的外周面面对的筒状的非磁性区域,所述第二空隙设置在所述第一周面部的外周, 所述电磁阀具有经由所述第三空隙而与所述背压室连通的第一流体积存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周面部一体地或由分体构件形成直径更小的第二周面部,从而形成经由所述第二空隙而与所述第一流体积存部连通的第二流体积存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空隙及所述第三空隙形成在所述衔铁的外周面。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空隙的截面积比所述第二空隙大。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或杆因弹簧而受到开阀方向的作用力,在未对所述电磁阀进行通电时,维持开阀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背压室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由阀芯部和杆部这两个构件构成,且具有对所述杆部向开阀方向施力的第一弹簧和对所述阀芯部向闭阀方向施力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一的弹簧的作用力比所述阀芯弹簧的作用力大。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或杆因弹簧而受到闭阀方向的作用力,在未对所述电磁阀进行通电时,维持闭阀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由阀芯部和杆部这两个构件构成,且具有对所述杆部向闭阀方向施力的第一弹簧和对所述阀芯部向闭阀方向施力的第二弹簧。
10.一种电磁式的流量控制阀,其具有 衔铁,其能够与阀芯或杆一起沿着轴向移动,且具备形成有磁吸引面的凸缘部、直径比该凸缘部小的周面部; 固定铁心,其与所述衔铁一起形成磁通路,且具备隔着第一空隙而与所述衔铁的吸引面面对的固定侧磁吸引面、隔着第二空隙而与所述衔铁的周面部面对的筒状磁性区域部、隔着第二空隙而与所述衔铁的所述凸缘部的外周部面对的筒状的非磁性区域; 流体积存部,其经由所述第三空隙而与所述第一空隙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式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周面部一体地或由分体构件形成直径更小的第二周面部,从而形成经由所述第二空隙而与所述第一流体积存部连通的第二流体积存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式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空隙及所述第三空隙形成在所述衔铁的外周面。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式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空隙的截面积比所述第二空隙大。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式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或杆因弹簧而受到开阀方向的作用力,在未对所述电磁式的流量控制阀进行通电时,维持开阀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磁式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背压室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小型且简单的结构高响应且高输出的电磁驱动式的流量控制阀、搭载其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具有在衔铁形成吸引面的凸缘部、直径比该凸缘部小的第一周面部、隔着第三空隙而与凸缘部的外周面面对的筒状的非磁性区域,从而构成具有通过第三空隙而与背压室连通的第一流体积存部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当为了扩大吸引面的截面积而使凸缘部的直径扩大时,与其相伴,衔铁排除的燃料增加,但其一部分被第一流体积存部吸收,因此,通过燃料通路的燃料与扩大凸缘部的直径之前相比不会增加。由此,能够无需扩大燃料通路而使吸引面的截面积扩大,因此,能够抑制在燃料通路中产生的磁性阻力的增加,从而使吸引力效率良好地提高。
文档编号F02M51/00GK102753812SQ201080063280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日
发明者德尾健一郎, 有富俊亮, 栋方明广, 臼井悟史, 菅波正幸 申请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