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外部气体导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6236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外部气体导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进气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机动车外部气体导入系统。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进气系统一般由进气管道、空滤器、进气阀等组成,气流从进气管道导入后,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阻力会急剧的增大,流速加快,在气体分子得不到扩张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气流在进气口受到排挤,形成破坏性紊流,严重影响后续气体的导入,产生振动噪声等,这些都是对进气不利的,影响进气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机动车外部气体导入系统,将外部气体最大限度的导入发动机的燃烧室。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导流通道、补偿风扇、导流板、扰流板、导流风扇、过渡盒组成,所述的过渡盒的一侧设有导流通道,在导流通道的进口安设有多个导流板,导流板的下方设有扰流板,在导流通道内与过渡盒相对应的一侧安装补偿风扇,过渡盒内安装导流风扇。上述的扰流板的下侧设有阻水层,在阻水层上的下端设有多个排水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外部气体最大限度的导入发动机的燃烧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发动机在高转速大负荷时的进气不足问题,从而使发动机能获得更大的新鲜空气充量,提高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附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 上图中导流通道I、补偿风扇2、导流板3、阻水层4、扰流板5、排水孔6、导流风扇7、过渡盒8。
具体实施例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主要由导流通道I、补偿风扇2、导流板3、扰流板5、导流风扇7、过渡盒8组成,所述的过渡盒8的一侧设有导流通道1,在导流通道I的进口安设有多个导流板3,导流板3的下方设有扰流板5,在导流通道I内与过渡盒8相对应的一侧安装补偿风扇2,过渡盒8内安装导流风扇7 ;扰流板5的下侧设有阻水层4,在阻水层上的下端设有多个排水孔6。通过设有导流板,用来平稳引导气流;并且在进气口处设导流风扇和补偿风扇,再设置一个扰流板,消除紊流,这样,它不但可以很好地引入气体,还可以防止噪声和雨水进入,导流风扇是一种随转速增大而增加进气流量和进气压力的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发动机在高转速大负荷时的进气不足问题,从而使发动机能获得更大的新鲜空气充量,提高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气体被导入过渡盒后,由于惯性作用,气流在进入过渡盒内有滞后惰性现象,即气体在盒内的瞬间总是沿着原来的方向继续前进,这时候人为地阻止或强行改变这种流向,会造成一定的进气阻力损失,因此,通过过渡盒8可以延续气体的流动。要将气体导入进气管内而不造成过多损失,比较理想的办法就是在尽可能小地干扰气体流动的情况下,将气体很好地导入进气管内。所以,过渡盒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计成一种光滑流线型气室,这样,不但很好地导入了气体,而且还不至于使其阻力增大和压力降低过
多。·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车外部气体导入系统,其特征是主要由导流通道(I)、补偿风扇(2)、导流板(3)、扰流板(5)、导流风扇(7)、过渡盒(8)组成,所述的过渡盒(8)的一侧设有导流通道(1),在导流通道(I)的进口安设有多个导流板(3),导流板(3)的下方设有扰流板(5),在导流通道(I)内与过渡盒(8)相对应的一侧安装补偿风扇(2),过渡盒(8)内安装导流风扇(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动车外部气体导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扰流板(5)的下侧设有阻水层(4),在阻水层上的下端设有多个排水孔(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进气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机动车外部气体导入系统。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导流通道、补偿风扇、导流板、扰流板、导流风扇、过渡盒组成,所述的过渡盒的一侧设有导流通道,在导流通道的进口安设有多个导流板,导流板的下方设有扰流板,在导流通道内与过渡盒相对应的一侧安装补偿风扇,过渡盒内安装导流风扇。有益效果是将外部气体最大限度的导入发动机的燃烧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发动机在高转速大负荷时的进气不足问题,从而使发动机能获得更大的新鲜空气充量,提高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文档编号F02M35/10GK102840068SQ2011102136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8日
发明者季历程 申请人:南通天华和睿科技创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