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燃油箱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6236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燃油箱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的燃油系统,具体涉及汽车燃油箱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燃油箱上,为了确保汽车燃油箱中燃油较少时在上、下坡及转弯过程中,燃油泵能可靠吸到燃油,普遍在燃油箱的燃油泵安装口部下方设计有一个副油池,副油池安装在燃油箱下体内部,通过卡结或焊接方式与燃油箱下体相连,一般在副油池内部左右两侧各设计有一个进油孔,但该类副油池的进油孔(位于副油池左右两侧)的双向通过能力是相同的。一般也就是一个简单的园形通孔组成,个别高档车是由环形槽组成,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燃油进出副油池的能力是双向且同质的,只是环形槽结构比采用简单燃油过孔结构的进出油速度稍慢一些。这类副油池储存的油有部分用于油泵泵向发动机使用,有部分在上、下坡或转弯过程中离心力使其又返回到了燃油箱而无法供给燃油泵, 使得发动机没有足够可用燃料而熄火,熄火的车辆没有转向助力,此时增加了驾驶者对车辆的控制难度,难以处理突发性故障,给驾驶者及周围车辆与行人带来无法估量的安全隐

)Qi、O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防燃油返回燃油箱的副油池结构的汽车燃油箱总成,它一方面能够保证油箱中的燃油能快速进入副油池,满足发动机对燃油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因单向阀的作用,能确保进入副油池的燃油不会因汽车在上、下坡或转弯过程中受到离心力作用使副油池的燃油流向副油池外的燃油箱,从而确保燃油泵有可靠、充足的燃油被泵向发动机使其正常工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燃油箱总成,包括燃油箱上体、燃油箱下体和位于该燃油箱下体内底部的副油池,所述副油池布置在燃油箱的燃油泵安装口部下方,其特征在于在副油池底部设有燃油通道,连通副油池和燃油箱下体,在燃油通道上装有止回阀,止住燃油从副油池流向燃油箱下体。该结构在车辆转弯或上、下坡时燃油在离心力作用下迫使止回阀装置向下运动关闭燃油通道,起到阻止燃油流出副油池的作用,确保副油池内有足够的燃油供燃油泵使用,从而既可改善整车初始加油量(节约单车出厂成本),又能确保进入副油池的燃油不会反向流出,可靠解决车辆在转弯或上、下坡时燃油泵吸不到油的难题。进一步,所述止回阀为伞形止回阀,其伞柄部分装配在燃油通道中,两者是间隙配合关系。所述燃油通道由中心的装配过孔和环绕所述装配过孔周围的环形油孔、腰形油孔、 或圆形油孔一起构成,止回阀的伞柄部分装配在所述装配过孔中,并整个燃油通道位于止回阀的伞型阀片工作时的遮蔽范围之内。这样在保证防止然后倒流的情况下,增大进油量。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在燃油箱的副油池本体上燃油通道采用环形孔、多个腰形孔或圆孔的形式,增大了单位时间内燃油的流入量,同时伞形止回阀与副油池本体一起构成单向阀装置,能有效阻止燃油从副油池流出到燃油箱,确保当其燃油箱中燃油不多时也能稳定、可靠地保证车辆在转弯、上、下坡工况下均有充足的燃油提供给燃油泵泵向发动机燃烧,进而提高了汽车使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图1是本发明副油池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向阀装置详图3是副油池本体结构图4是本发明的燃油箱下体与副油池本体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燃油箱总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5和图4,本汽车燃油箱的总成结构,其包括燃油箱上体8、燃油箱下体2、位于燃油箱下体2内底部的副油池1以及燃油箱体上的加油管6和通气管7。副油池1通过焊接或卡结方式与燃油箱下体2相连为燃油箱下体总成,加油管7、通气管6分别焊接在燃油箱上体上组成燃油箱上体总成,最后将燃油箱上体总成与燃油箱下体总成焊接成燃油箱总成。参见图1、图2和图3,副油池1底部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凸台9,其上各有一组燃油通道及伞形止回阀3,燃油通道由中心的装配过孔5和环绕所述装配过孔周围的三个腰形油孔4 一起构成,增大了燃油通过面积,止回阀3的伞柄部分装配在所述装配过孔5中, 并整个燃油通道位于止回阀的伞型阀片工作时的遮蔽范围之内,形成一个燃油单向阀装置,防止油倒流。止回阀主要工作原理
未进油状态伞形止回阀3与装配过孔5是间隙配合,伞形止回阀3能在装配过孔中上下浮动。进油状态副油池外部燃油箱的燃油压力和燃油浮力将伞形止回阀3向上推动, 燃油主要通过腰形油孔4进入副油池1,同时伞形止回阀3外部边缘在进入燃油向上推力作用下向上翻,使得燃油通过面积增大同时加速燃油进入副油池的速度。密封状态当副油池内的燃油液面高度大于副油池外(燃油箱中的燃油)时且当汽车处在转弯、上下坡车况条件下,燃油液面高度压差及离心力使伞形止回阀3向下移动,同时压紧伞形止回阀3与副油池的贴合面,堵塞燃油通道4,即三个腰形过孔,阻止燃油流出副油池。本汽车燃油箱总成的副油池本体既可用金属材质,也可用塑料材质,伞形止回阀采用耐油丁晴橡胶成型,燃油箱上体、燃油箱下体既可用金属材质,又可用多层复合塑料材质。本发明一方面因增加腰形油孔使得燃油的通过面积比原来大得多,保证油箱中的燃油能比原来快得多的速度进入副油池,满足发动机对燃油的需求;另一方面因止回阀的作用,使得汽车在燃油箱中燃油量不多且处于转弯、上下坡工作条件时,副油池内的燃油在离心力及内外液面高度差压力作用下迫使伞形止回阀向下运动并与副油池本体贴合,堵塞燃油通道,从而起到阻止燃油流出副油池的作用,进而使得汽车在燃油箱中燃油不多且处于转弯及上下坡时燃油泵有足够的燃油泵向发动机燃烧,确保汽车行驶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燃油箱总成,包括燃油箱上体(8)、燃油箱下体(2)和位于该燃油箱下体(2)内底部的副油池(1),所述副油池(1)布置在燃油箱的燃油泵安装口部下方;其特征在于在副油池(1)底部设有燃油通道,连通副油池(1)和燃油箱下体(2),在燃油通道上装有止回阀(3),止住燃油从副油池(1)流向燃油箱下体(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3)为伞形止回阀, 其伞柄部分装配在燃油通道中,两者是间隙配合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通道由中心的装配过孔(5)和环绕所述装配过孔周围的环形油孔、腰形油孔(4)、或圆形油孔一起构成,止回阀(3)的伞柄部分装配在所述装配过孔(5)中,并整个燃油通道位于止回阀的伞型阀片工作时的遮蔽范围之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通道在副油池(1)底部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
全文摘要
一种汽车燃油箱总成,包括燃油箱上体、燃油箱下体和位于该燃油箱下体内底部的副油池。在副油池底部左右两侧设有燃油通道,连通副油池和燃油箱下体,在燃油通道上装有止回阀,止住燃油从副油池流向燃油箱下体。所述燃油通道由中心的装配过孔和环绕所述装配过孔周围的环形油孔、腰形油孔、或圆形油孔一起构成,止回阀的伞柄部分装配在所述装配过孔中,并整个燃油通道位于止回阀的伞型阀片工作时的遮蔽范围之内。本发明由于燃油通道增大了单位时间内燃油的流入量,同时伞形止回阀能有效阻止燃油从副油池流出到燃油箱,确保有充足的燃油提供给燃油泵泵向发动机燃烧,提高了汽车使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文档编号F02M37/00GK102251892SQ201110213920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余春贵, 刘伦, 曹兴飞, 胡晗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