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喷射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6390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料喷射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发动机的燃料喷射的燃料喷射阀。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技术,公开有下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技术。该公报中公开有如下内容,即,将形成有涡旋室的通路板和形成有在涡旋室开设的燃料喷孔的喷射板焊接于阀座部件。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336562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技术中,由于燃料喷孔朝向涡旋室的正下方向,故而从相邻的燃料喷孔喷射的燃料为液膜状态时发生干涉,成为液滴状态时的燃料的粒径肥大化,会抑制燃料的气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喷射阀,能够抑制液滴状态的燃料的干涉,并且可以抑制燃料的粗大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燃料喷射阀,设有阀体,其可滑动地设置;阀座部件,其在一端侧形成有闭阀时所述阀体落座的阀座;多个涡旋赋予室,其形成在所述阀座部件的另一端侧,对燃料赋予涡旋;喷嘴板,其形成有与各涡旋赋予室连通并喷射被赋予了所述涡旋的燃料的燃料喷射孔,在将所述燃料喷射孔的轴向矢量的方向设为所述燃料喷射孔的轴向,将喷射燃料的方向设为正时,从所述喷嘴板的中心观察,使燃料喷射孔的所述轴向矢量中的所述喷嘴板的径向成分朝向径向外侧而形成。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燃料喷射阀,设有阀体,其可滑动地设置;阀座部件,其在一端侧形成有闭阀时所述阀体落座的阀座;多个涡旋赋予室,其形成在所述阀座部件的另一端侧,对燃料赋予涡旋;喷嘴板,其将与各涡旋赋予室连通并喷射被赋予了所述涡旋的燃料的燃料喷射孔的轴向朝向以如下方式形成,即,从所述燃料喷射孔喷射的燃料喷雾在液膜状态时不与从邻接的所述燃料喷射孔喷射的燃料喷雾重合。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涡旋赋予室的热变形。


图I是实施例I的燃料喷射阀的轴向剖面图;图2是实施例I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嘴板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图3 (a)、(b)是实施例I的喷嘴板的放大图;图4是表示从实施例I的燃料喷射孔喷射燃料的样态的图;图5是表示实施例I的液膜扩展的样态的图;图6是表示实施例I的液膜状态的范围的图;图7(a)、(b)是其它实施例的喷嘴板的放大图8是表示其它实施例的液膜状态的范围的图;图9 (a)、(b)是其它实施例的喷嘴板的放大图;图10是表示其它实施例的液膜状态的范围的图;图11是其它实施例的喷嘴板的放大图;图12是其它实施例的喷嘴板的放大图;图13是其它实施例的喷嘴板的放大图。标记说明I :燃料喷射阀4:阀体6:阀座7:阀座部件8 :喷嘴板44 :燃料喷射孔46 :涡旋赋予室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对实施例I的燃料喷射阀I进行说明。[燃料喷射阀的构成]图I是燃料喷射阀I的轴向剖面图。该燃料喷射阀I用于汽车用发动机等,为朝向进气歧管(吸入管)喷射燃料的所谓低压用的燃料喷射阀。燃料喷射阀I具有磁性筒体2、收纳在磁性筒体2中的芯筒体3、可在轴向上滑动的阀体4、与阀体4 一体形成的阀轴5、具有在闭阀时通过阀体4被闭锁的阀座6的阀座部件7、具有在开阀时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孔的喷嘴板8、在通电时使阀体4向开阀方向滑动的电磁线圈9、感应磁感应线的磁轭10。磁性筒体2例如由通过电磁不锈钢等磁性金属材料形成的金属管等构成,通过使用拉伸等冲压加工、研削加工等方式,如图I所示构成带台阶的筒状并一体形成。磁性筒体2具有形成于一端侧的大径部11、和比大径部11小径且形成于另一端侧的小径部12。在小径部12形成有将局部薄壁化的薄壁部13。小径部12被分成在自薄壁部13的一端侧收纳芯筒体3的芯筒体收纳部14、和在自薄壁部13的另一端侧收纳阀部件15 (阀体4、阀轴5、阀座部件7)的阀部件收纳部16。薄壁部13以将后述的芯筒体3和阀轴5收纳于磁性筒体2的状态包围芯筒体3与阀轴5之间的间隙部分而形成。薄壁部13使芯筒体收纳部14与阀部件收纳部16之间的磁阻增大,将芯筒体收纳部14与阀部件收纳部16之间磁遮断。大径部11的内径构成向阀部件15给送燃料的燃料通路17,在大径部11的一端部设有对燃料进行过滤的燃料过滤器18。在燃料通路17连接有泵47。该泵47通过泵控制装置54进行控制。芯筒体3形成为具有中空部19的圆筒形,被压入磁性筒体2的芯筒体收纳部14。在中空部19收纳有通过压入等方式被固定的弹簧承座(&受)20。在该弹簧承座20的、中心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燃料通路43。阀体4的外形形成为大致球体状,在周体上具有相对于燃料喷射阀I的轴向并行地削出的燃料通路面21。阀轴5具有大径部22和外形形成为比大径部22小径的小径部23。在小径部23的前端通过焊接一体固定有阀体4。另外,图中黑半圆及黑三角表示焊接部位。在大径部22的端部穿设有弹簧插入孔24。该弹簧插入孔24的底部形成比弹簧插入孔24小径地形成的弹簧座部25,并且形成有台阶部的弹簧承座部26。在小径部23的端部形成有燃料通路孔27。该燃料通路孔27与弹簧插入孔24连通。小径部23的外周和燃料通路孔27形成有贯通的燃料流出孔28。阀座部件7设有大致圆锥状的阀座6、在自阀座6的一端侧与阀体4的直径大致同样地形成的阀体保持孔30、随着从阀体保持孔30朝向一端开口侧而大径地形成的开口 部31、开设于阀座6的另一端侧的下游开口部48。阀轴5及阀体4可轴向滑动地被收装在磁性筒体2。在阀轴5的弹簧承座部26与弹簧承座20之间设有盘簧29,将阀轴5及阀体4向另一端侧施力。阀座部件7插入磁性筒体2,通过焊接固定于磁性筒体2。阀座6以按角度45°从阀体保持孔30朝向下游开口部48,直径减小的方式形成,在闭阀时阀体4落座于阀座6。在磁性筒体2的芯筒体3的外周嵌插有电磁线圈9。即,电磁线圈9配置在芯筒体3的外周。电磁线圈9由利用树脂材料形成的绕线管32、卷绕于该绕线管32的线圈33构成。线圈33经由连接销34与电磁线圈控制装置55连接。电磁线圈控制装置55根据基于来自检测曲柄转角的曲柄转角传感器的信息计算的、向燃烧室侧喷射燃料的定时,对电磁线圈9的线圈33通电,使燃料喷射阀I开阀。磁轭10具有中空的贯通孔,由形成于一端开口侧的大径部35、比大径部35小径地形成的中径部36、比中径部36小径地形成且形成于另一端开口侧的小径部37构成。小径部37嵌合在阀部件收纳部16的外周。在中径部36的内周收装有电磁线圈9。在大径部35的内周配置有连结芯38。连结芯38由磁性金属材料等形成为大致C形。磁轭10经由小径部37及连结芯38在大径部35与磁性筒体2连接,即,在电磁线圈9的两端部与磁性筒体2磁连接。在磁轭10的另一端侧前端保持用于将燃料喷射阀I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接的0型环40,并且安装有用于保护磁性筒体前端的护罩52。经由连接销34向电磁线圈9供电时产生磁场,通过该磁场的磁力,使阀体4及阀轴5对抗线圈弹簧29的作用力而进行开阀。燃料喷射阀I如图I所不,大部分被树脂罩53覆盖。被树脂罩53覆盖的部分为,在从除了磁性筒体2的大径部11的一端部之外的部分至小径部12的电磁线圈9的设置位置,电磁线圈9与磁轭10的中径部36之间、连结芯38的外周与大径部35之间、大径部35的外周、中径部36的外周以及连接销34的外周。连接销34的前端部分将树脂罩53开口而形成,被插入控制器单元的连接器。在磁性筒体2的一端部外周设有0型环39,在磁轭10的小径部37的外周设有0型环40。在阀座部件7的另一端侧焊接有喷嘴板8。在该喷嘴板8上形成有对燃料赋予涡旋(旋转流)的多个涡旋室41、对各涡旋室41分配燃料的中央室42、喷射在涡旋室41被赋予了涡旋的燃料的燃料喷射孔44。从闭阀时的阀体4至涡旋室41 (喷嘴板的一端面)的高度方向的距离(图2中的A)形成为比涡旋室41及 燃料喷射孔44的高度方向的长度(喷嘴板的厚度图2中的B)短。[喷嘴板的构成]图2是燃料喷射阀I的喷嘴板8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表示喷嘴板8的图,图3 (a)是从轴向一端侧(上游侧)观察到的、喷嘴板8的平面图,图3 (b)是图3 (a)的C-C剖面图。使用图2、图3对喷嘴板8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喷嘴板8的一端侧侧面形成有涡旋室41和中央室42。涡旋室41形成有两个,分别由连通路45和涡旋赋予室46构成。各连通路45在喷嘴板8的中心附近连接,在连接部分形成有中央室42。在连通路45的前端形成有涡旋赋予室46,连通路45与涡旋赋予室46的切线方向连接。涡旋赋予室46形成为具有内侧面和底部的有底圆形凹状,在底部形成有作为贯通孔的燃料喷射孔44。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长度形成为比涡旋赋予室46的高度方向的长度长。在此,对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矢量a进行定义。将轴向矢量a的方向设为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将喷射燃料的方向设为正。另外,将轴向矢量a的喷嘴板8的径向成分设为径向矢量b,将与矢量b正交的成分设为垂直方向矢量C。各燃料喷射孔44以从喷嘴板8的中心观察,径向矢量b成为径向外侧的方式形成。更具体而言,以在两个涡旋赋予室46中的一涡旋赋予室46开设的燃料喷射孔44的径向矢量bl与在另一涡旋赋予室46开设的燃料喷射孔44的径向矢量b2构成的角度为180度的方式形成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朝向。该角度180度为360度除以形成于喷嘴板8的燃料喷射孔44的数量即“2”得到的角度。[作用](闭阀时的燃料的流动)在未对电磁线圈9的线圈33通电时,以阀体4落座于阀座6的方式通过盘簧29将阀轴5向另一端侧施力。因此,将阀体4与阀座6之间闭锁,不向喷嘴板8侧供给燃料。(开阀时的燃料的流动)图4是涡旋室41及燃料喷射孔44的局部放大图,表示从燃料喷射孔44喷射燃料的状态。在对电磁线圈9的线圈33通电时,对抗盘簧29的作用力,利用电磁力将阀轴5向一端侧拉起。因此,阀体4与阀座6之间被释放,将燃料向喷嘴板8侧供给。供给向喷嘴板8的燃料首先进入中央室42,通过与中央室42的底部冲撞,从轴向的流动变换成径向的流动,流入各连通路45。连通路45由于与涡旋赋予室46的切线方向连接,所以通过了连通路45的燃料沿涡旋赋予室46的内侧面进行旋转。在涡旋赋予室46对燃料赋予旋转力(涡旋力),具有旋转力的燃料以沿着燃料喷射孔44的侧壁部分的方式边旋转边喷射。因此,从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沿燃料喷射孔44的切线方向飞散。刚从燃料喷射孔44喷射后的燃料喷雾通过燃料喷射孔44开口部的边缘部分以薄的液膜状态圆锥状扩展。之后,液膜状态的燃料分离,形成微粒化的液滴(图4)。由此,可促进燃料的气化,特别是可降低低温启动时的氮氧化物等的产生。(燃料喷雾的冲撞抑制)
喷嘴板8的直径的大小由燃料喷射阀I的整体大小决定,另外,在将喷嘴板8焊接于阀座部件7时,遍及整周对喷嘴板8的径向端部赋予热量,因此,可形成燃料喷射孔44的范围受到限制。另外,从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圆锥状扩展。因此,在将燃料喷射孔44朝向与喷嘴板8的轴向同一方向形成的情况下,相邻的燃料喷雾会发生干涉。特别是,如果燃料喷雾为液膜状态时发生干涉,则成为液滴状态的燃料的液粒容易肥大化,会抑制燃料的微粒化。因此,在实施例I的燃料喷射阀I中,从喷嘴板9的中心观察,将燃料喷射孔44的径向矢量b朝向径向外侧形成。由此,在从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为液膜状态时,可以抑制与从邻接的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的干涉,可以实现燃料的微粒化。更具体而言,以在两个涡旋赋予室46中的一涡旋赋予室46开设的燃料喷射孔44的径向矢量bl与在另一涡旋赋予室46开设的燃料喷射孔44的径向矢量b2构成的角度为180度的方式形成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朝向。图5是在喷嘴板8的剖面图表示燃料喷雾的液膜扩展的样态的图,由dl、d2表示液膜状态的范围。图6是在从轴向一端侧(上游侧)观察到的、喷嘴板8的平面图由点线表示液膜状态的范围dl、d2的图。如图6所示,从各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的液膜以比燃料喷射孔44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为中心扩展。因此,液膜彼此不发生干涉,可以实现燃料的微粒化。换言之,以从邻接的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在液膜状态时不重合的方式形成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朝向。由此,从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为液膜状态时,不与从邻接的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发生干涉,可以实现燃料的微粒化。进而换言之,以从其它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为液膜状态时不重合的方式形成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朝向。由此,从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为液膜状态时,不与从其它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发生干涉,可以实现燃料的微粒化。(燃料喷雾的指向性向上)如上所述,由于从邻接的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为液膜状态时不重合,所以需要提高燃料喷雾的指向性。因此,在实施例I的燃料喷射阀I中,将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长度形成为比涡旋赋予室46的高度方向的长度长。由此,可以提高燃料喷雾的指向性,可以抑制液膜彼此的干涉并实现燃料的微粒化。(死区的抑制)在燃料喷射阀I闭阀时,在下游开口部48、中央室42、涡旋室41、燃料喷射孔44残留燃料。将在闭阀时燃料残留的体积称作死区(〒y y 7 u — a )。在向发动机的缸内直接喷射燃料的高压用的燃料喷射阀的情况下,即使死区稍大,燃料也会以燃料喷射时的压力向缸内供给,在死区几乎不残留燃料。但是,在实施例I的低压用的燃料喷射阀I中,由于燃料喷射时的压力小,所以在死区残留燃料。残留燃料成为引起燃料喷射的精度恶化、不完全燃烧带来的碳氢化合物的增大、低脉冲控制时的开闭阀的响应性的恶化、燃料喷射初期的喷雾粒子的粗大化的原因。降低残留燃料时需要减小死区。因此,实施例I的燃料喷射阀I中,从闭阀时的阀体4至涡旋室41的高度方向的距离形成得比涡旋室41及燃料喷射孔44的高度方向的长度短。由此,特别是能够降低阀座部件7侧的死区,可降低残留燃料。因此,能够抑制燃料喷射的精度恶化、不完全燃烧带来的碳氢化合物的增大、低脉冲控制时的开闭阀的响应性的恶化、燃料喷射初期的喷雾粒子的粗大化。[效果]以下,列举实施例I的燃料喷射阀I的效果。(I)燃料喷射阀设有阀体4,其可滑动地设置;阀座部件7,其在下一端侧形成有闭阀时阀体4落座的阀座6 ;多个涡旋赋予室46,其形成于阀座部件7的另一端侧,对燃料赋予涡旋;喷嘴板8,其形成有与各涡旋赋予室46连通并喷射被赋予了涡旋的燃料的燃料喷射孔44,在将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矢量的方向设为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将喷射燃料的方向设为正时,使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矢量的喷嘴板9的径向成分从喷嘴板9的中心看朝向径向外侧而形成。因此,在从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为液膜状态时,能够抑制与从邻接的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的干涉,能够实现燃料的微粒化。(2)以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矢量的方向为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相邻的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矢量的喷嘴板8的径向成分构成的角度形成为360度除以上述燃料喷射孔的数量得到的角度。因此,以比燃料喷射孔44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为中心扩展,在从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为液膜状态时,不与从邻接的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发生干涉,可以实现燃料的微粒化。(3)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长度形成得比涡旋赋予室的高度方向的长度长。因此,可以提高燃料喷雾的指向性,可以抑制液膜彼此的干涉,实现燃料的微粒化。 (4)燃料喷射阀I为向发动机(内燃机)的进气歧管(进气管)喷射燃料的阀,从闭阀时的阀体4至涡旋赋予室46的高度方向的距离形成得比涡旋赋予室46及燃料喷射孔44的高度方向的长度短。因此,可以降低死区,可以降低残留燃料。因此,能够抑制燃料喷射的精度恶化、不完全燃烧带来的碳氢化合物的增大、低脉冲控制时的开闭阀的响应性的恶化、燃料喷射初期的喷雾粒子的粗大化。(5)燃料喷射阀设有阀体4,其可滑动地设置;阀座部件7,其在一端侧形成有闭阀时阀体4落座的阀座6 ;多个涡旋赋予室46,其形成在阀座部件7的另一端侧,对燃料赋予涡旋;喷嘴板8,其以如下方式形成从与各涡旋赋予室46连通并喷射赋予了涡旋的燃料的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朝向,S卩,从所述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在液膜状态时不与从邻接的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重合。因此,在从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为液膜状态时,不与从邻接的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发生干涉,可以实现燃料的微粒化。(6)以从该燃料喷射孔44喷射 的燃料喷雾在液膜状态时不与从其它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重合的方式形成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朝向。因此,从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为液膜状态时,不与从邻接的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发生干涉,可以实现燃料的微粒化。〔其它实施例〕以上基于实施例I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发明的各具体构成不限于各实施例,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在实施例I的燃料喷射阀I中,形成有两个涡旋室41,但涡旋室41的个数也可以根据燃料喷射量的设计而适当变更。以下,对于例如形成有三个涡旋室41的情况和形成有四个涡旋室41的情况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形成有三个涡旋室41时的喷嘴板8的图,图7(a)是从轴向一端侧(上游侧)观察到的、喷嘴板8的平面图,图7(b)是图7(a)中的D-D剖面图。以在三个涡旋赋予室46中的一涡旋赋予室46(第一涡旋赋予室)开设的第一涡旋赋予室的燃料喷射孔44的径向矢量b3与在邻接的涡旋赋予室46开设的燃料喷射孔44的径向矢量b4、b5构成的角度为120度的方式形成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方向。该角度120度为360度除以形成于喷嘴板8的燃料喷射孔44的数量即“3”得到的角度。图8是在从轴向一端侧(上游侧)观察到的喷嘴板8的平面图由虚线表示液膜状态的范围d3、d4、d5的图。如图8所示,从各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的液膜以比燃料喷射孔44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为中心扩展。因此,液膜彼此不发生干涉,可以实现燃料的微粒化。图9是表不形成有四个润旋室41时的喷嘴板8的图,图9 (a)是从轴向一端侧(上游侧)观察到的、喷嘴板8的平面图,图9(b)是图9(a)中的E-E剖面图。以在四个涡旋赋予室46中的一涡旋赋予室46开设的燃料喷射孔44的径向矢量b6与在邻接的涡旋赋予室46开设的燃料喷射孔44的径向矢量b7、b9构成的角度为90度的方式形成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朝向。另外,以在四个涡旋赋予室46中的一涡旋赋予室46开设的燃料喷射孔44的径向矢量b8与在邻接的润旋赋予室46开设的燃料喷射孔44的径向矢量b7、b9构成的角度为90度的方式形成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朝向。该角度90度为360度除以形成于喷嘴板8的燃料喷射孔44的数即“4”得到的角度。图10是在从轴向一端侧(上游侧)观察到的喷嘴板8的平面图由虚线表示液膜状态的范围d6、d7、d8. d9的图。如图10所示,从各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的液膜以比燃料喷射孔44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为中心扩展。因此,液膜彼此不发生干涉,可以实现燃料的微粒化。另外,实施例I的燃料喷射阀I中,相邻的燃料喷射孔44的径向矢量b构成的角度形成为360度除以燃料喷射孔44的数量得到的角度。但是,与该角度无关,燃料喷射孔44的轴向只要在从该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为液膜状态时不与从其它燃料喷射孔44喷射的燃料喷雾重合的方式形成即可。图11 图13是表示相邻的燃料喷射孔44的径向矢量b构成的角度为360度除以燃料喷射孔44的数量得到的角度为其它角度的情况的例子。图11是表示形成有四个涡旋室41时的喷嘴板8的图,图12是表示形成有四个涡旋室41时的喷嘴板8的图,图13是表不形成有四个润旋室41时的喷嘴板8的图。如图11 图13所不,在从喷嘴板8的中心观察各燃料喷射孔44时,只要径向矢量b的方向朝向径向外侧在180度的范 围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设有 阀体,其可滑动地设置; 阀座部件,其在一端侧形成有闭阀时所述阀体落座的阀座; 多个涡旋赋予室,其形成在所述阀座部件的另一端侧,对燃料赋予涡旋; 喷嘴板,其形成有与各涡旋赋予室连通并喷射被赋予了所述涡旋的燃料的燃料喷射孔, 在将所述燃料喷射孔的轴向矢量的方向设为所述燃料喷射孔的轴向,将喷射燃料的方向设为正时,从所述喷嘴板的中心观察,使燃料喷射孔的所述轴向矢量中的所述喷嘴板的径向成分朝向径向外侧而形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燃料喷射孔的所述轴向矢量中的所述喷嘴板的径向成分彼此构成的角度为360度除以所述燃料喷射孔的数量得到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喷射孔的轴向长度形成得比所述涡旋赋予室的高度方向的长度长。
4.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喷射阀为朝向内燃机的进气管喷射燃料的阀,从闭阀时的所述阀体至所述涡旋赋予室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形成得比所述涡旋赋予室以及所述燃料喷射孔的高度方向的长度短。
5.一种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设有 阀体,其可滑动地设置; 阀座部件,其在一端侧形成有闭阀时所述阀体落座的阀座; 多个涡旋赋予室,其形成在所述阀座部件的另一端侧,对燃料赋予涡旋; 喷嘴板,其将与各涡旋赋予室连通并喷射被赋予了所述涡旋的燃料的燃料喷射孔的轴向朝向以如下方式形成,即,从所述燃料喷射孔喷射的燃料喷雾在液膜状态时不与从邻接的所述燃料喷射孔喷射的燃料喷雾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 以从所述燃料喷射孔喷射的燃料喷雾在液膜状态时不与从其它燃料喷射孔喷射的燃料喷雾重合的方式形成所述燃料喷射孔的轴向朝向。
7.如权利要求I 6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涡旋赋予室形成有三个,并且将所述三个涡旋赋予室中的一个涡旋赋予室作为第一涡旋赋予室时,以在所述第一涡旋赋予室开设的所述燃料喷射孔的径向矢量与在邻接于所述第一涡旋赋予室的涡旋赋予室开设的所述燃料喷射孔的径向矢量构成的角度为120度的方式形成所述燃料喷射孔的轴向朝向。
8.如权利要求I 6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涡旋赋予室形成有四个,并且将所述四个涡旋赋予室中的一个涡旋赋予室作为第一涡旋赋予室时,以在所述第一涡旋赋予室开设的所述燃料喷射孔的径向矢量与在邻接于所述第一涡旋赋予室的涡旋赋予室开设的所述燃料喷射孔的径向矢量构成的角度为90度的方式形成所述燃料喷射孔的轴向朝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喷射阀,能够抑制液滴状态的燃料的干涉,并且可以抑制燃料的粗大化。本发明的燃料喷射阀将与各涡旋室连通并喷射被赋予了所述涡旋的燃料的燃料喷射孔的轴向以从邻接的所述燃料喷射孔喷射的燃料喷雾在液膜状态时不重合的方式形成。
文档编号F02M61/18GK102734020SQ20111032457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中井敦士, 冈本良雄, 大野洋史, 小林信章, 斋藤贵博 申请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