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迷路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6407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腔迷路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声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腔迷路消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程机械在社会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针对工程机械的噪声主要来自发动机,采用结构合理的消声器可以大大降低噪声污染。目前现有的消声器按消声机理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即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微穿孔板消声器、小孔消声器和有源消声器。现在大多采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但这种消声器结构复杂、重量大、高温氧化吸声填料,高速气流冲击吸声填料,水汽渗透吸声填料等原因,造成消声器维修频繁、消声效果差,使用周期短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多腔迷路消声器,该消声器采用多节分段消声,能够削减各频率的噪声;消声效果明显,能有效的降低排气噪声。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多腔迷路消声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端盖和后端盖,壳体的一端为进气口,与前端盖翻边压紧连接,在壳体内设置有前隔板、中隔板及后隔板,由前隔板、中隔板及后隔板将壳体分割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芯管、第二芯管、第三芯管;所述第一芯管起始于前隔板,穿过第二腔室,截止于第三腔室,被固定在中隔板上;第二芯管起始于第二腔室, 穿过第三腔室,截止于第四腔室,被固定在中隔板上;第三芯管起始于第三腔室,截止于第四腔室,被固定在后隔板上,其中第二芯管的后端套入第三芯管内;在壳体沿周围方向的内壁上紧贴有吸声材料,所述吸声材料与穿孔板连接。所述壳体靠近前端盖的一侧设有进气口与进气管通过焊合连接,保证其气密性; 另一端设有出气口,与后端盖翻边压紧连接,保证其气密性;所述壳体靠近后端盖的一侧开有出气口与排气管通过焊合连接,保证其气密性。所述第一芯管、第二芯管、第三芯管及穿孔板上分别设有孔径不一的多个圆孔,用于气流的通过。所述进气管、排气管分别设有孔径不一的多个圆孔,用于气流的通过。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采用多节分段消声,能够削减各频率的噪声;消声效果明显,能有效的降低排气噪声。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3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前端盖2、后端盖3、进气管4、排气管5、前隔板6、中隔板7、后隔板8、第一腔室9、第二腔室10、第三腔室11、第四腔室12、第一芯管13、第二芯管14、第三芯管15、穿孔板16及吸声材料17等。本发明消声器壳体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端盖2和后端盖3,壳体1的一端为进气口,与前端盖2翻边压紧连接,保证其气密性,在壳体1靠近前端盖2的一侧开有进气口, 与进气管4通过焊合连接,保证其气密性;另一端为出气口,与后端盖3翻边压紧连接,保证其气密性,在壳体1靠近后端盖3的一侧开有出气口,与排气管5通过焊合连接,保证其气密性。在壳体1内设置有前隔板6、中隔板7及后隔板8,由前隔板6、中隔板7及后隔板8 将壳体1分割成第一腔室9、第二腔室10、第三腔室11和第四腔室12。其中第一腔室9最大,保证了进气有足够的空间扩张,第四腔室12略小,剩余中间部分由第二腔室10和第三腔室11平分,各个腔室之间密封完好,避免了相互之间的串气。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芯管13、第二芯管14、第三芯管15三根芯管,其中第一芯管13起始于前隔板6,穿过第二腔室10,截止于第三腔室11,被固定在中隔板7上;第二芯管14起始于第二腔室10,穿过第三腔室11,截止于第四腔室12,被固定在中隔板7上;第三芯管15起始于第三腔室11,截止于第四腔室12,其中第二芯管14的后端套入第三芯管15内,所述第三芯管15固定在后隔板8上。在壳体1沿周围方向上的内壁上紧贴有吸声材料17,吸声材料如玻璃丝棉。吸声材料17与穿孔板16紧密连接。进气管4、排气管5、第一芯管13、第二芯管14、第三芯管 15及穿孔板16上都分别设有孔径不一的多个圆孔,用于气流的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消声器,废气通过进气管4进入消声器壳体1内,进气管4上布满孔径一致的圆孔。当气体进入壳体内,从进气管4上的圆孔中流出进入第一腔室9,由于第一腔室9空间很大,所以气体在第一腔室9中产生共振,前隔板6上开一孔,通过焊合连接第一芯管13,气体全部通过前隔板6上的孔进入第一芯管13内,然后一部分气体通过第一芯管13上的圆孔进入第二腔室10产生迷路,剩余气体则进入第三腔室11,进入第二腔室10 的气体通过第二芯管14上的圆孔进入第二芯管14内,向第三芯管15流动,同时第三腔室 11中的气体也通过第三芯管15上的圆孔进入第三芯管15内,第三芯管内两路声波进行相互干涉,从而抵消了大部分中低频噪声,最后第三芯管15内的气体通过圆孔进入第四腔室 12内,接着通过排气管5排出消声器。在壳体1沿周围方向的内壁上紧贴有吸声材料17, 吸声材料17与穿孔板16紧密连接,所以,在整个消声过程中,吸声材料17将来自发动机的高频噪声及消声器内气体流动产生的造成吸收,从而削弱了高频噪声。本发明在本消声器结构简单,紧凑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的降低噪声。
权利要求
1.一种多腔迷路消声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端盖(2)和后端盖(3),壳体(1)的一端为进气口,与前端盖(2)翻边压紧连接,在壳体(1) 内设置有前隔板(6)、中隔板(7)及后隔板(8),由前隔板(6)、中隔板(7)及后隔板(8)将壳体(1)分割成第一腔室(9)、第二腔室(10)、第三腔室(11)和第四腔室(12);所述壳体(1) 内设置有第一芯管(13)、第二芯管(14)、第三芯管(15);所述第一芯管(13)穿过第二腔室 (10)固定在中隔板(7)上;所述第二芯管(14)穿过第三腔室(11)固定在中隔板(7)上;所述第三芯管(15)固定在后隔板(8)上,其中第二芯管(14)的后端套入第三芯管(15)内;在壳体(1)沿周围方向的内壁上紧贴有吸声材料(17),所述吸声材料(17)与穿孔板(16)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迷路消声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靠近前端盖(2) 的一侧设有进气口与进气管(4)通过焊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迷路消声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靠近后端盖(3) 的一侧开有出气口与排气管(5 )通过焊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迷路消声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芯管(13)、第二芯管 (14)、第三芯管(15)及穿孔板(16)上分别设有孔径不一的多个圆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腔迷路消声器,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4)上设有孔径不一的多个圆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腔迷路消声器,其特征是所述排气管(5)上设有孔径不一的多个圆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腔迷路消声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端盖和后端盖,由前隔板、中隔板及后隔板将壳体分割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芯管、第二芯管、第三芯管;所述第一芯管起始于前隔板,穿过第二腔室,截止于第三腔室,被固定在中隔板上;第二芯管起始于第二腔室,穿过第三腔室,截止于第四腔室,被固定在中隔板上;第三芯管起始于第三腔室,截止于第四腔室,被固定在后隔板上,其中第二芯管的后端套入第三芯管内。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采用多节分段消声,能够削减各频率的噪声;消声效果明显,能有效的降低排气噪声。
文档编号F01N1/10GK102359407SQ201110336070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9日
发明者倪敏雄, 刘韬, 肖亨琳 申请人:无锡开普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