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多元共渗活塞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6412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体多元共渗活塞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部件,特别是一种活塞环。
背景技术
当今发动机向高压缩比、高输出功率低排放、长寿命方向发展,增压中冷、电控高压喷射等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活塞环则是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也是发动机中工况最苛刻的摩擦零件之一,对汽车本身的性能、寿命和排放具有根本性影响。我国内燃机用活塞环产品与国外著名公司同类产品尚有明显差距,而引进及已经国产化的重型卡车、战车、船舶发动机用活塞环大多用进口,迫切需要采用新材料和自主创新技术研制开发新型高性能活塞环,因此国内近些年陆续开发或引进了喷钥、复合镀、激光陶瓷、渗陶等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活塞环的耐磨性能,增加其使用寿命,达到降低排放的效果,但在部分车柴环,尤其是第二道、第三道环以及农机、空压机、工程机械活塞环均采用电镀硬铬技术,约占活塞环产量的85%以上。表面镀铬活塞环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耐磨寿命不高,抗干磨能力差。2)铬层结合强度差,易剥落,废品率高。3)生产工艺通过重金属三价铬及六价铬电离,污染环境严重。今后将是国家重点淘汰的的工艺。因此研制一个新的表面处理技术替代目前的电镀硬铬技术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缺陷提供一种耐磨损、耐腐蚀的活塞环。本发明包括活塞环本体,在所述活塞环本体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厚度为
0.05、.15mm的多元共渗化合物层。本发明由于在活塞环本体外设置了多元共渗化合物层,提高了活塞环的耐磨性及耐蚀性,装有该活塞环的发动机的机油耗及排放较传统的硬镀铬产品大大降低且绿色环保,且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有活塞环本体I,在活塞环本体I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厚度为0.05、.15mm的多元共渗化合物层2。
权利要求
1.气体多元共渗活塞环,包括活塞环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环本体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厚度为0.05、.15mm的多元共渗化合物层。
全文摘要
气体多元共渗活塞环,涉及发动机部件,特别是一种活塞环。本发明包括活塞环本体,在活塞环本体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厚度为0.05~0.15mm的多元共渗化合物层。本发明耐磨性及耐蚀性好,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且绿色环保。
文档编号F02F5/00GK103089478SQ2011103392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日
发明者杨川, 朱有慧, 张喜仁, 王亮 申请人:江苏仪征威龙活塞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