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822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对发动机输出的高低进行转换的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为了对作业机械的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而在作业机械上设有散热器和向散热器送风的冷却风扇。而且,在该冷却风扇中,具有通过从发动机独立地驱动的液压马达等来驱动的类型。在这种液压驱动的冷却风扇中公知有,能够通过根据发动机的冷却水的温度和发动机转速变更冷却风扇的转速,从而有效地进行冷却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I)。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1-1825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液压驱动的冷却风扇中,仅是根据发动机的冷却水的温度和发动机转速变更冷却风扇的转速,而在与发动机输出的关系中,尤其未进行冷却风扇的转速的控制。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作业机械具有发动机;用于对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散热器;在所述冷却水流向所述散热器的路径上,根据所述冷却水的温度使所述路径在全闭到全开之间开闭的恒温器;向所述散热器输送外部空气的风扇装置;对发动机的输出的高低进行转换的输出转换开关;根据所述冷却水的温度设定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的转速设定部;和调节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以使其成为由所述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的转速调节部,所述转速设定部设定为,在所述恒温器从全闭到全开的所述冷却水的温度范围内,在以使所述发动机的输出变低的方式转换所述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下,与以使所述发动机的输出变高的方式转换所述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相比,使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变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优选为,在第一方式的作业机械中,所述转速设定部设定为,即使在比所述恒温器开阀开始的温度低的规定温度、与比所述恒温器全开的温度高的规定温度之间的温度中,在以使所述发动机的输出变低的方式转换所述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下,与以使所述发动机的输出变高的方式转换所述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相比,也使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变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优选为,在第一或第二方式的作业机械中,还具有用于对由液压泵供给的工作油进行冷却的工作油冷却器;和根据所述工作油的温度设定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的工作油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所述风扇装置向所述散热器以及所述工作油冷却器输送外部空气,所述转速调节部调节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以使其成为在由所述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以及由所述工作油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中、较高一方的转速。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优选为,在第一或第二方式的作业机械中,还具有用于对传递行驶驱动力的转矩变换器的工作流体进行冷却的工作流体冷却器;和根据所述工作流体的温度设定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的工作流体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所述风扇装置向所述散热器以及所述工作流体冷却器输送外部空气,所述转速调节部调节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以使其成为在由所述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以及由所述工作流体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中、较高一方的转速。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优选为,在第一或第二方式的作业机械中,还具有用于对由液压泵供给的工作油进行冷却的工作油冷却器;根据所述工作油的温度设定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的工作油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用于对传递行驶驱动力的转矩变换器的工作流体进行冷却的工作流体冷却器;和根据所述工作流体的温度设定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的工作流体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所述风扇装置向所述散热器、所述工作油冷却器、以及所述工作流体冷却器输送外部空气,所述转速调节部调节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以使其成为在由所述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由所述工作油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以及由所述工作流体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中、最高的转速。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优选为,在第一至第五方式的任何一个的作业机械中,所·述转速设定部在所述冷却水的温度是与所述恒温器全开的温度相比较高的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即使在以使所述发动机的输出变低的方式转换所述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下,也设定成与以使所述发动机的输出变高的方式转换所述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相同的转速。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谋求燃料消耗量的降低以及风扇噪音的降低。


图I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轮式装载机100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轮式装载机100的概略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发动机I的转矩的曲线、和向液力变矩器2的输入转矩的曲线的图。图4是表示发动机I的转矩的曲线、和向液力变矩器2的输入转矩的曲线的图。图5是表示与相对于加速踏板的踏入量的目标发动机转速的关系的图。图6是表示与相对于加速踏板的踏入量的目标发动机转速的关系的图。图7是表示冷却水的温度与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的关系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效果的图。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轮式装载机100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0是表示工作油温度与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的关系的图。图11是表示工作流体温度与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的关系的图。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图。图13是表示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I 8,说明本发明的作业机械的第一实施方式。图I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的一例的轮式装载机的侧视图。轮式装载机100由具有斗杆111、铲斗112、车轮113等的前部车身110和具有驾驶室121、发动机室122、车轮123等的后部车身120构成。发动机室122由机身罩131覆盖。在后部车身120的后方安装有配重124。斗杆111通过未图示的斗杆液压缸的驱动而在上下方向上转动(俯仰动作),铲斗112通过铲斗液压缸115的驱动而在上下方向上转动(卸载或装载)。前部车身110与后部车身120通过中央销101而相互转动自如地连结,前部车身110通过转向液压缸116的伸缩而相对于后部车身120向左右折曲。在机身罩131的后方,配设有散热器架135和风冷风扇单元150。在散热器架135上,安装有后述的图2所示的对发动机I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散热器14、工作油的冷却用的油冷却器16、和转矩变换器2的工作流体冷却用的工作流体冷却器15。散热器架135固定在后部车身120上。风冷风扇单元150具有后述的图2所示的由风扇马达11驱动的风冷风扇13、和风扇护罩151,并且配设在散热器架135的后方。散热器架135以及风冷风扇单元150使其侧面及上面由冷却器用机身罩132覆盖(图I)。冷却器用机身罩132在后方开口,并通过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的格栅140覆 盖。格栅140是设有多个开口的覆盖物,为了使基于风冷风扇13进行的吸气或排气与外部流通。图2是表示轮式装载机100的概略结构的图。在发动机I的输出轴上连结有转矩变换器2(以下,称为液力变矩器)的未图不的输入轴,液力变矩器2的未图不的输出轴与变速箱3连结。液力变矩器2是公知的由叶轮、涡轮、定轮构成的流体离合器,发动机I的旋转经由液力变矩器2传递至变速箱3。变速箱3具有使其速度级在I级 4级间变速的液压离合器,液力变矩器2的输出轴的旋转由变速箱3变速。变速后的旋转经由传动轴4、轮轴5而传递至车轮6,由此轮式装载机行驶。轮式装载机100具有由发动机I驱动的作业用液压泵7、对从作业用液压泵7排出的液压油进行控制的控制阀17、和作业用液压缸18 (例如铲斗液压缸115和斗杆液压缸)。轮式装载机100具有风扇马达11驱动用的液压泵8、用于控制风扇马达11的转速的可变溢流阀9、上述风扇马达11及风冷风扇13、和单向阀10,该单向阀10用于在基于发动机I的转速变化而使驱动风扇马达11的液压回路12a成为负压的情况下防止汽蚀。发动机I的冷却水经由恒温器22流入至散热器14,在由散热器14冷却之后,再次返回至发动机I。恒温器22设置在从发动机I至散热器14的冷却水配管的中途,在全闭至全开之间根据冷却水的温度调节开度。在本实施方式的恒温器22中,开阀开始温度为85度,全开温度为95度。S卩,与恒温器22接触的冷却水温度在达到85度之前,恒温器22全闭,当超过85度时,恒温器22逐渐开始打开且开口面积增加,当达到95度时,恒温器22全开。工作油由作业用液压泵7从工作油油箱31吸起并排出,经由控制阀17流入至油冷却器16,在由油冷却器16冷却之后,再次返回至工作油油箱31。液力变矩器2的工作流体从液力变矩器2流入至工作流体冷却器15,在由工作流体冷却器15冷却之后,再次返回至液力变矩器2。另外,为了如后述那样地控制风扇马达11的旋转,轮式装载机100具有控制器19、发动机输出模式转换开关20、加速踏板操作量检测传感器21、和冷却水温传感器23。控制器19是控制轮式装载机100的各部分的控制装置。发动机输出模式转换开关20是用于供操作员对不限制发动机I的输出的P模式、和在轻负荷时限制发动机I的输出而谋求削减燃料消耗量的E模式进行选择的转换开关。即,若发动机输出模式转换开关20转换至P模式,则控制器19不特别限制发动机I的输出,但是,若发动机输出模式转换开关20转换至E模式,则控制器19如后述那样地限制发动机I的输出。加速踏板操作量检测传感器21是对未图示的加速踏板的操作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冷却水温传感器23是对冷却水的温度的冷却前的温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设置在散热器14的上游侧的管路等上。在这样构成的轮式装载机100中,为了限制发动机I的输出,例如,如图3所示地具有限制发动机I的最高转速的方法,和如图4所示地具有限制发动机输出转矩的方法。图
3、4是表示发动机I的转矩的曲线、和向液力变矩器2的输入转矩的曲线的图。在图3、4中,e是液力变矩器2的输入轴的转速Ni与输出轴的转速Nt的比,即液力变矩器速度比e( = Nt/Ni)。发动机I的转矩曲线与液力变矩器2的输入转矩曲线的交·点成为,为了轮式装载机100的行驶而向液力变矩器2实际输入的输入转矩。向液力变矩器2的输入转矩以液力变矩器2的输入轴21的转速Ni (即发动机I的转速)的平方为比例增加。因此,在限制发动机最高旋转限制速度和输出转矩的情况下(设定为E模式时),与未限制的情况(设定为P模式时)相比,使向液力变矩器2的输入转矩减少。S卩,在图3、4中,发动机I的转矩曲线与液力变矩器2的输入转矩曲线的交点向左下方移动。向液力变矩器2的输入动力(即发动机I的输出)由向液力变矩器2的输入转矩与输入轴的转速Ni (即发动机I的转速)的乘积来表示。液力变矩器2中的动力损失由如下数式⑴表示。(动力损失)=(向液力变矩器2的输入动力)X(I- η) (I)n是液力变矩器2中的动力的传递效率。因此,在限制发动机最高旋转限制速度和输出转矩的情况下,与未限制的情况相t匕,使向液力变矩器2的输入动力减少,且使液力变矩器2中的动力损失减少。这样,在设定为E模式的情况下,与设定为P模式的情况相比,使发动机的输出变小。图5、6是表不与相对于加速踏板的踏入量的目标发动机转速的关系的图。在设定为P模式时发动机最高旋转限制速度并没有被限制,而与加速踏板的踏入量相应地,使目标发动机转速从最低转速即低怠速(Lo(min))变化至最高转速即高怠速(Hi (max))(图5)。在设定为E模式时以限制发动机最高限制限制速度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情况下,随着加速踏板的踏入量增加,目标发动机转速从Lo (min)增加,但其上限值为Hi (max)的例如85%左右。此外,在设定为E模式时以限制发动机输出转矩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与设定为P模式时同样地,与加速踏板的踏入量相应地,使目标发动机转速从最低转速即Lo(min)变化至最高转速即Hi (max)(图6)。这样,在设定为E模式的情况下,与设定为P模式的情况相比使发动机I的输出较小,因此使来自发电机I的发热量较小。因此,在设定为E模式的情况下,与设定为P模式的情况相比,也能够使来自散热器14的散热量较小即可。即,如果是相同的冷却水温,则能够降低风冷风扇13的转速。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下所述地设定相对于冷却水温的风冷风扇13 (即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使得在设定为E模式的情况下,与设定为P模式的情况相比将风冷风扇13的转速降低。而且,控制器19通过控制可变溢流阀9的溢流压来调节风冷马达11的转速,以使其成为基于冷却水温而设定的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
图7是表示冷却水的温度与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的关系的图。在设定为P模式的情况下,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根据冷却水温如下设定。此外,设定为P模式时的冷却水的温度与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的关系,在不根据发动机I的输出模式变更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的情况下,即,与以往技术中的冷却水的温度与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的关系相同。(al)冷却水温达到80度之前,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设定为最低转速Nmin。Nmin 为例如 500rpm。(b I)冷却水温为80度至90度,随着冷却水温上升,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以从最低转速Nmin逐渐增加而成为最高转速Nmax(I)的方式设定。Nmax(I)为例如1600rpm。(c I)当冷却水温超过90度时,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设定为最高转速Nmax (I)。
另外,在设定为E模式的情况下,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根据冷却水温如下设定。(a2)冷却水温达到80度之前,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设定为最低转速Nmin。(b2)冷却水温为80度至90度,随着冷却水温上升,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以从最低转速Nmin逐渐增加而成为最高转速Nmax(3)的方式设定。Nmax(3)为例如1400rpm。(c2)冷却水温为90度至95度,随着冷却水温上升,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以从最高转速Nmax(3)逐渐增加而成为最高转速Nmax(2)的方式设定。Nmax(2)为例如1500rpmo(d2)冷却水温为95度至100度,随着冷却水温上升,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以从最高转速Nmax (2)逐渐增加而成为最高转速Nmax (I)的方式设定。(e2)当冷却水温超过100度时,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设定为最高转速Nmax (I)。此外,上述(a2)中的冷却水温80度是与恒温器的开阀开始温度相比较低的温度,以使在最低转速Nmin下的收纳在机身罩132内的部件的温度不会成问题的方式适当决定,因此,80度仅为示例。另外,上述(e2)中的冷却水温100度是与恒温器的全开温度相比较高的温度,但未达到冷却水的沸点,并且适当决定为在以最高转速Nmax(I)作为车身的能够容许过热的上限温度以下,因此,100度仅为示例。因此,若设定为E模式,则冷却水温在80度至100度的范围内,与设定为P模式的情况(即以往技术中的风冷风扇的控制)相比,使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降低。由此,产生如下优点。例如,如以往技术所述,在不根据发动机I的输出模式变更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的情况下,在图8所示的A点上,使来自发动机I的发热量Qe与由散热器14的放热量Qr成为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冷却水温成为93度。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设定为Nmax(I)。另外,由于冷却水温(93度)与恒温器22的全开温度(95度)相比较低,所以恒温器22未成为全开,基于恒温器22使流路节流。在此,本实施方式中,即使是与之前的来自发动机I的发热量相同的发热量Qe,在设定为E模式的情况下,在图8所示的B点上,也使来自发动机I的发热量Qe与由散热器14的放热量Qr成为平衡状态。其理由是,由于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与以往的情况相比降低,所以冷却水温与以往的情况(A点)相比稍微上升,例如成为95度(B点),基于该温度上升(93度一95度)使散热器14的放热特性得到了改善,由此,在95度使来自发动机I的发热量Qe与散热器14的放热量Qr成为平衡状态。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设定为Nmax (2)。S卩,通过使冷却风量减少而使冷却水温上升,但是使恒温器22的开口面积增加,且使流入至散热器14的冷却水流量增加,因此,散热器14的放热性能够提高,即使以较少的风量也会使释放的热量增加。由于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与以往的情况相比降低,也就是说可变溢流阀9的溢流压(液压泵8的负荷压力)降低,所以液压泵8的消耗动力降低,且燃料消耗量降低。进一步地,风冷风扇13的噪音也降低。此外,即使在设定为E模式时,当冷却水温为使恒温器22全开的温度而超过预先设定的温度(本实施方式中为100度)时,以将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设定为与设定为P模式时的最高转速Nmax (I)相同的转速的方式构成,因此,也能够防止过热。-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9 11,说明本发明的作业机械的第二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 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主要对不同点进行说明。不特别说明的点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在于,调节风扇马达11的转速,以使其成为在基于冷却水温而设定的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基于工作油温度而设定的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以及基于工作流体温度而设定的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中、最闻的目标转速。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轮式装载机100的概略结构的图。为了控制风扇马达11的旋转,第二实施方式的轮式装载机100进一步具有工作油温度传感器24和工作流体温度传感器25。工作油温度传感器24以及工作流体温度传感器25是分别检测工作油以及工作流体的温度的冷却前的温度的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油冷却器16以及工作流体冷却器15的上游侧的管路等上。图10是表示工作油温度与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的关系的图。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根据工作油温度如下设定。(a3)工作油温度达到70度之前,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设定为最低转速Nmin。(b3)工作油温度为70度至90度时,随着工作油温度上升,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以从最低转速Nmin逐渐增加而成为最高转速Nmax(I)的方式设定。(c3)当工作油温度超过90度时,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设定为最高转速Nmax (I)。图11是表示工作流体温度与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的关系的图。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根据工作流体温度如下设定。(a4)工作流体温度达到80度之前,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设定为最低转速Nmin0(b4)工作流体温度为80度至100度时,随着工作流体温度上升,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以从最低转速Nmin逐渐增加而成为最高转速Nmax(I)的方式设定。(c4)当工作流体温度超过100度时,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设定为最高转速Nmax (I)。控制器19通过控制可变溢流阀9的溢流压而调节风扇马达11的转速,以使其成为在基于冷却水温而设定的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基于工作油温度而设定的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以及基于工作流体温度而设定的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中、最高的目标转速。通过这种结构,除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谋求燃料消耗量的降低以及风扇噪音的降低外,还能够根据冷却水温、工作油温度、以及工作流体温度来对冷却水、工作油、以及工作流体恰当地冷却。-变形例-(I)上述说明中列举的数值为示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数值。(2)在上述说明中,风冷风扇13构成为由液压驱动的风扇马达11所驱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由电动马达来驱动风冷风扇13。(3)在上述说明中,工作油温度与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的关系、以及工作流体 温度与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的关系,以与发动机I的输出模式无关地设定,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和冷却水的温度与风扇马达11的目标转速的关系相同地,如图12、13的虚线所示,在设定为E模式的情况下,与设定为P模式的情况相比以将风冷风扇13的转速降低的方式构成。(4)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所谓的液力变矩器驱动形式的轮式装载机100中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所谓的HST(Hydro Static Transmission)驱动形式的轮式装载机。(5)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轮式装载机中的例子,但是也能将本发明同样地适用于轮式挖掘机和叉车等其他工业车辆中。(6)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也可以分别组合。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是包括各种结构的作业机械,所述的各种结构的作业机械具有发动机;用于对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散热器;在冷却水流向散热器的路径上,根据冷却水的温度使路径在全闭到全开之间进行开闭的恒温器;向散热器输送外部空气的风扇装置;对发动机的输出的高低进行转换的输出转换开关;根据冷却水的温度设定风扇装置的转速的转速设定机构;和调节风扇装置的转速以使其成为由转速设定机构设定的转速的转速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转速设定机构设定为,在恒温器从全闭到全开的冷却水的温度范围内,在以使发动机的输出变低的方式转换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下,与以使发动机的输出变高的方式转换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相比,使风扇装置的转速变低。 以上对各种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内容。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想到的其他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此将下述优先权基础申请的公开内容作为引用文而援引至此。日本专利申请2010年第139087号(2010年6月18日申请)
权利要求
1.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 发动机; 用于对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散热器; 在所述冷却水流向所述散热器的路径上,根据所述冷却水的温度使所述路径在全闭到全开之间开闭的恒温器; 向所述散热器输送外部空气的风扇装置; 对发动机的输出的高低进行转换的输出转换开关; 根据所述冷却水的温度设定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的转速设定部;和调节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以使其成为由所述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的转速调节部,所述转速设定部设定为,在所述恒温器从全闭到全开的所述冷却水的温度范围内,在以使所述发动机的输出变低的方式转换所述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下,与以使所述发动机的输出变高的方式转换所述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相比,使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变低。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设定部设定为,即使在比所述恒温器开阀开始的温度低的规定温度、与比所述恒温器全开的温度高的规定温度之间的温度中,在以使所述发动机的输出变低的方式转换所述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下,与以使所述发动机的输出变高的方式转换所述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相比,也使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变低。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用于对由液压泵供给的工作油进行冷却的工作油冷却器;和 根据所述工作油的温度设定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的工作油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 所述风扇装置向所述散热器以及所述工作油冷却器输送外部空气, 所述转速调节部调节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以使其成为在由所述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以及由所述工作油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中、较高一方的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用于对传递行驶驱动力的转矩变换器的工作流体进行冷却的工作流体冷却器;和 根据所述工作流体的温度设定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的工作流体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 所述风扇装置向所述散热器以及所述工作流体冷却器输送外部空气, 所述转速调节部调节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以使其成为在由所述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以及由所述工作流体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中、较高一方的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 用于对由液压泵供给的工作油进行冷却的工作油冷却器;根据所述工作油的温度设定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的工作油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用于对传递行驶驱动力的转矩变换器的工作流体进行冷却的工作流体冷却器;和根据所述工作流体的温度设定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的工作流体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所述风扇装置向所述散热器、所述工作油冷却器、以及所述工作流体冷却器输送外部空气, 所述转速调节部调节所述风扇装置的转速,以使其成为在由所述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由所述工作油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以及由所述工作流体温度依存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中、最高的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设定部在所述冷却水的温度是与所述恒温器全开的温度相比较高的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即使在以使所述发动机的输出变低的方式转换所述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下,也设定成与以使所述发动机的输出变高的方式转换所述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相同的转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机械。本发明的作业机械具有发动机;用于对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散热器;在冷却水流向散热器的路径上,根据冷却水的温度使路径在全闭到全开之间进行开闭的恒温器;向散热器输送外部空气的风扇装置;对发动机的输出的高低进行转换的输出转换开关;根据冷却水的温度设定风扇装置的转速的转速设定部;和调节风扇装置的转速以使其成为由转速设定部设定的转速的转速调节部,转速设定部设定为,在恒温器从全闭到全开的冷却水的温度范围内,在以使发动机的输出变低的方式转换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下,与以使发动机的输出变高的方式转换输出转换开关的情况相比,使风扇装置的转速变低。
文档编号F01P11/08GK102947570SQ20118003023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
发明者兵藤幸次, 长南和夫, 田中哲二 申请人: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