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风力发电叶片用碳纤维单向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0476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大风力发电叶片用碳纤维单向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织物,特别是一种用于墨盒钻孔的墨盒改装机。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 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潜力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可。风力发电机组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期不停运转,不仅要承受强大的风载荷,还要经受气体冲刷、砂石粒子冲击,以及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外界侵蚀。。随着风力发电机功率的不断提高,安装发电机的塔座和捕捉风能的叶片也越做越大,叶片的质量也越来越大,对叶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叶片的材料越轻、强度和刚度越高,叶片抵御载荷的能力就越强,叶片就可以做得越大,它的捕风能力也就越强。因此,轻质高强、耐蚀性好、具有可设计性的复合材料是目前大型风机叶片的首选材料。玻璃纤维增强聚脂树脂和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是目前制造风机叶片的主要材料,E-玻纤则是主要的增强材料。但是,E-玻纤密度较大,随着叶片长度的增加,另一方面,风力发电叶片所用的玻璃纤维织物以方格布、多轴向缝编毡为主,为了达到高强度的目的,这些织物往往厚度较高,但增强效果提升率不高,叶片的质量却越来越重,完全依靠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叶片的材料已逐渐不能满足叶片发展的需要。叶片越重,对发电机和塔座要求就越高,同时也影响到发电机组的性能和效率,因此,需要寻找更好材料以适应大型叶片发展的要求。作为提高风能利用率和发电效益的有效途径,风力机单机容量不断向大型化发展,兆瓦级风力机已经成为风电市场的主流产品。风电机组沿着增大单机容量和提高风能转换效率的方向发展,对叶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表明,碳纤维(CF)复合材料叶片的刚度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叶片的2 3倍,大型叶片采用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更能充分发挥其轻质高强的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质量轻,强度高,且生产方便的超大风力发电用碳纤维单向织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超大风力发电叶片用碳纤维单向织物,主要由碳纤维纱束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碳纤维纱束外形为扁平结构,且所有的碳纤维纱束成均设置在经向,与纬向的热熔丝上下交织形成编织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在于碳纤维单相经向排列,并利用热熔丝做为纬向材料,使得织物表面平整。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的织物边缘通过热熔丝锁边,形成锁边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超大风力发电用碳纤维单向织物,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扁平状碳纤维纱束单向设置,并与经向热熔丝配合编织,使得织物表面平整,且厚度较薄。同时直接用热熔丝作为锁边材料,减少了生产时的更换材料的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最终得到强度高,质量好的超大风力发电用碳纤维单向织物。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I :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超大风力发电叶片用碳纤维单向织物,主要由碳纤维纱束I构成,所述的碳纤维纱束I外形为扁平结构,且所有的碳纤维纱束I成均设置在经向,与纬向的热熔丝2上下交织形成编织结构。所述的织物边缘通过热熔丝2锁边,形成锁边结构3。生产该产品使用的是高速刚性剑杆织机,该织机具有变频调速装置、恒张力送经机构、自动寻纬装置等先进装置,同时在该织机上再增加热熔线送线部件,保证生产过程高速、高质量。生产时,碳纤维纱束I经筒子架导出后,先经过一个张力控制装置,再经过筒子架的纱眼,形成整齐的碳纤维纱束1,接着经过一个由多根大直径钢辊组成的张力控制装置来控制送经张力,保证玻璃纤维纱线在织造前保持平整、扁平。为保证纬向所用热熔丝2织造后不弯曲,采用刚性剑杆;同时在剑杆装置旁增设热熔丝2送线机构。
权利要求1.一种超大风力发电叶片用碳纤维单向织物,主要由碳纤维纱束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碳纤维纱束外形为扁平结构,且所有的碳纤维纱束成均设置在经向,与纬向的热熔丝上下交织形成编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大风力发电叶片用碳纤维单向织物,其特征是所述的织物边缘通过热熔丝锁边,形成锁边结构。
专利摘要超大风力发电叶片用碳纤维单向织物,主要由碳纤维纱束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碳纤维纱束外形为扁平结构,且所有的碳纤维纱束成均设置在经向,与纬向的热熔丝上下交织形成编织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在于碳纤维单相经向排列,并利用热熔丝做为纬向材料,使得织物表面平整。
文档编号F03D11/00GK202786636SQ20122051075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0日
发明者蔡正杰 申请人:浙江联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