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进气涡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1027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被动式进气涡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介于引擎及空气滤清器的进气软管中的进气涡轮系统,特别是指一种搭配涡轮装置及导风装置同时使用以达到空气及燃料充分搅拌混合的被动式润轮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的汽车引擎产生动力主要分为四个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循环动作所产生,其中进气是由引擎透过活塞机构产生低压区,让引擎内与外界空气产生压力差,使引擎内产生吸力将空气带入空气滤清器中,由空气滤清器处理过滤后,再经由进气软管传递至节气门到达引擎内,而引擎进气量不足容易影响车辆动力的表现。有鉴于此,市面上因而发展出一种装设于进气软管内的被动式涡轮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被动式涡轮装置设有一圆管10,并于圆管10内设有一轴座11,且轴座11向外延伸复数个连接所述圆管内缘的支架12,另于轴座11上枢接一涡轮叶片13 ;当引擎处于进气行程时,活塞往下运动使汽缸内产生真空,让汽缸内与外界空气造成压力差,利用此压力差产生吸力而带动所述被动式涡轮装置,使进气软管内的空气压缩前进,增加空气流动效率,以减少引擎燃烧所需空气不足的问题。然而,此种被动式涡轮装置虽然可以解决引擎进气量不足的问题,但因进气软管中的空气容易遇节气门而使气流不稳定,以致于吸入引擎的空气无法与燃料充分搅拌混合而燃烧不完全,进而使引擎动力无法完全发挥。因此,如何创造出吸入引擎内的空气与燃料充分搅拌混合,使引擎完全燃烧而发挥最佳动力,将是亟待克服的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搭配导风装置及涡轮装置一起使用的被动式涡轮系统,藉由导风装置使吸入引擎内的空气产生螺旋气流,以提供引擎燃烧所需的空气及燃料充分搅拌混合,以达到引擎完全燃烧而发挥最佳动力,且有效降低废弃排放的污染值。为达上揭目的,本实用新型介于节气门及空气滤清器的间的进气软管中,设有一涡轮装置,所述涡轮装置具有一对应进气软管的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中央设有一轴座,并于所述轴座分别向外延伸复数个支架,且所述各支架延伸连接至圆管内周缘,又于所述轴座内枢接一枢轴,并于所述枢轴套设一供气体压缩前进的涡轮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门内侧设有一配合涡轮装置的导风装置,以供吸入引擎内的空气产生螺旋气流。于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导风装置装设于邻近所述节气门内侧的进气歧管中。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风装置具有一对应所述进气歧管的第二圆管,并于所述第二圆管内设有一朝引擎方向产生螺旋气流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于所述第二圆管内周缘向内延伸形成复数个偏斜排列的导流鳍片。
图1是习用被动式涡轮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配置系统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较佳实施例主要组件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涡轮装置的反向组件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导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3导风装置的后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动作状态图;以及图8是图7的进一步动作详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圆管25涡轮叶片11轴座30导风装置12支架31第二圆管13 润轮叶片 32 导流结构20涡轮装置 321导流鳍片21第一圆管 40节气门22轴座41进气软管23支架42进气歧管24枢轴
具体实施方式
兹为便于更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识与了解,爰举出较佳实施例,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于节气门40及空气滤清器的间的进气软管41中设有一涡轮装置20,本实用新型特点在于,所述节气门40内侧设有一配合涡轮装置20的导风装置30,以供吸入引擎内的空气产生螺旋气流。于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导风装置30邻近所述节气门40内侧的进气歧管42中。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所述涡轮装置20具有一对应引擎进气软管41的第一圆管21,所述第一圆管21中央设有一轴座22,并于所述轴座22分别向外延伸复数个支架23,且所述各支架23延伸连接至圆管内周缘,又于所述轴座22内枢接一枢轴24,并于所述枢轴24套设一供气体压缩前进的涡轮叶片25。请参阅图3、图5及图6所示,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风装置30具有一对应进气歧管42的第二圆管31,并于所述第二圆管31内设有一朝引擎方向产生螺旋气流的导流结构32,所述导流结构32于所述第二圆管31内周缘向内延伸形成复数个偏斜排列的导流鳍片321。请参阅图7至图8所示,于使用实施例中,当引擎处于进气行程时,活塞往下运动使引擎内产生真空,让引擎内与外界空气产生压力差,使引擎内产生吸力,利用此吸力带动所述涡轮装置20运转,而节气门的大小会影响进气量的大小,使所述涡轮叶片25快速的旋转将空气压缩前进,且压缩前进的空气经节气门40穿过导风装置30以形成螺旋气流,而螺旋气流进入引擎后,使空气与燃料充分搅拌混合,以达到引擎完全燃烧而发挥最佳动力,且有效降低废弃排放的污染值。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透过涡轮装置搭配导风装置,使吸入引擎内的空气产生螺旋气流,以提供引擎燃烧所需的空气及燃料充分搅拌混合,达到引擎完全燃烧而发挥最佳动力。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加以限制,在不离本实用新型精神范畴,熟悉本行业技术人员所可作的各种简易变形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被动式进气涡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介于节气门及空气滤清器的间的进气软管中,设有一涡轮装置,所述涡轮装置具有一对应进气软管的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中央设有一轴座,并于所述轴座分别向外延伸复数个支架,且所述各支架延伸连接至圆管内周缘,又于所述轴座内枢接一枢轴,并于所述枢轴套设一供气体压缩前进的涡轮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门内侧设有一配合涡轮装置的导风装置,以供吸入引擎内的空气产生螺旋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进气涡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装设于邻近所述节气门内侧的进气歧管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式进气涡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具有一对应所述进气歧管的第二圆管,并于所述第二圆管内设有一朝引擎方向产生螺旋气流的导流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被动式进气涡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于所述第二圆管内周缘向内延伸形成复数个偏斜排列的导流鳍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被动式进气涡轮系统,介于节气门及空气滤清器的间的进气软管中,设有涡轮装置,该涡轮装置具有对应引擎进气软管的第一圆管,该第一圆管中央设有轴座,并于轴座分别向外延伸复数个支架,且各支架延伸连接至圆管内周缘,又于轴座内枢接一枢轴,并于枢轴套设一供气体压缩前进的涡轮叶片,其中,该节气门内侧设有一配合涡轮装置的导风装置,藉由导风装置使吸入引擎内的空气产生螺旋气流,以提供引擎燃烧所需的空气及燃料充分搅拌混合,以达到引擎完全燃烧而发挥最佳动力,且有效降低废弃排放的污染值。
文档编号F02B31/06GK202900404SQ20122055290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
发明者欧文斌 申请人:欧文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