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823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气体发动机对空气的需求量要比同等功率的燃油发动机更多,而在气体发动机中当涡轮增压器在高增压状态下工作并且节气门关闭时,在涡轮增压器和节气门之间会产生很大的背压,这会使增压器压气叶轮停止运转或是增压器喘振,如图1所示,发动机进气系统管路中,箭头方向为气体流动方向,气体经过进气道和空滤器后进入空滤器出气软管I’,经空滤器出气钢管2’进入发动机增压器,经增压器增压后进入中冷器进气钢管3’和中冷器进气软管4’,流入冷却空气的中冷器5’中,再经中冷器出气钢管6’和发动机进气软管V进入发动机中,完成整个系统的进气过程。
[0003]然而,上述的进气系统管路,当整车减速时,电子节气门关闭,进气歧管内的压力叠加后突然大幅升高,增压器前后的压力差使得增压器叶片超速喘振而损坏,最终导致涡轮增压器部件产生加速磨损和疲劳,降低涡轮增压器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系统,可降低增压器两侧的压力差,从而降低增压器的磨损和疲劳,延长其使用寿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包括连接增压器进气侧的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和连接于所述增压器排气侧的中冷器出气钢管接头,还设有防喘振管路,所述防喘振管路包括防喘振阀,所述防喘振阀为三通阀,所述防喘振阀的第一通路连接于所述中冷器出气钢管接头,所述防喘振阀的第二通路连接于所述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所述防喘振阀的第三通路连接于发动机的进气缸,气流自所述第一通路进入所述防喘振阀并分别流经所述第二通路进入所述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流经所述第三通路进入所述进气缸。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通路、所述第二通路和所述第三通路均包括通气软管。
[0008]优选地,所述通气软管为三元乙丙胶管。
[0009]优选地,所述防喘振阀内部具有单向阀膜片,气体压力推开所述单向阀膜片并分别流通至所述第二通路和所述第三通路。
[0010]优选地,所述单向阀膜片为氟橡胶膜片。
[0011]优选地,所述防喘振管路设有两路,两所述防喘振管路并联设置。
[0012]优选地,还包括连接两所述第三通路的三通阀门,气流汇交于所述三通阀门并进入所述排气缸。
[0013]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包括连接增压器进气侧的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和连接于所述增压器排气侧的中冷器出气钢管接头,还设有防喘振管路,所述防喘振管路包括防喘振阀,所述防喘振阀为三通阀,所述防喘振阀的第一通路连接于所述中冷器出气钢管接头,所述防喘振阀的第二通路连接于所述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所述防喘振阀的第三通路连接于发动机的进气缸,气流自所述第一通路进入所述防喘振阀并分别流经所述第二通路进入所述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流经所述第三通路进入所述进气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减速使得增压器两侧的压差较大时,气压可自中冷器出气钢管接头经防喘振管路反向流通至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以泄掉增压器进排气侧的较大压差,避免增压器的磨损和疲劳,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管路的连接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涡轮增压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喘振阀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图1中:1’_空滤器出气软管;2’_空滤器出气钢管;3’_中冷器进气钢管;4’_中冷器进气软管;5’ -中冷器;6’ -中冷器出气钢管;7’ -发动机进气软管。
[0020]图2-3中: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10冲冷器出气钢管接头20 ;防喘振管路30 ;防喘振阀31 ;第一通路311 ;第二通路312 ;第三通路3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2]结合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包括连接增压器进气侧的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10,和连接于增压器排气侧的中冷器出气钢管接头2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还设有防喘振管路30,防喘振管路30包括防喘振阀31,防喘振阀31为三通阀,防喘振阀31的第一通路311连接于中冷器出气钢管接头20,防喘振阀31的第二通路312连接于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10,防喘振阀31的第三通路313连接于发动机的进气缸,气流自第一通路311进入防喘振阀31并分别流经第二通路312进入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10、流经第三通路313进入进气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减速使得增压器两侧的压差较大时,气压可自中冷器出气钢管接头经防喘振管路反向流通至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以泄掉增压器进排气侧的较大压差,避免增压器的磨损和疲劳,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3]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通路311、第二通路312和第三通路313均包括通气软管,通气软管具有较好的弯折性,方便布置,且不会与相邻零件发生硬性冲击。且优选地,通气软管为三元乙丙胶管,三元乙丙胶管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耐老化性能,工艺较简单且价格低廉。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优选防喘振阀31内部具有单向阀膜片,当气体压力达到一定值,气体压力推开单向阀膜片,大部分气体通过第二通路312回流至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10,小部分气体通过第三通路313进入发动机的进气缸,使得增压器的两侧压力平衡,单向阀膜片式的防喘振阀较弹簧式的防喘振阀灵敏度高,压力控制更加精确。
[0025]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膜片由氟橡胶(诸如FKM60)或者其他合适的材料形成,当单向阀膜片由FKM60形成的时候,与传统的材料相比,其硬度、拉伸强度以及伸长率可以改塞口 ο
[0026]且进一步地,防喘振管路30设有两路,两路防喘振管路30并联设置,此方案可使防喘振的效果得到强化。
[0027]更进一步地,由于两路防喘振管路30的并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还优选设置连接两第三通路313的三通阀门,气流汇交于三通阀门并进入进气缸,此方案简化了防喘振管路30的设计,缩短了防喘振管路30的长度。
[0028]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包括连接增压器进气侧的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和连接于所述增压器排气侧的中冷器出气钢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防喘振管路,所述防喘振管路包括防喘振阀,所述防喘振阀为三通阀,所述防喘振阀的第一通路连接于所述中冷器出气钢管接头,所述防喘振阀的第二通路连接于所述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所述防喘振阀的第三通路连接于发动机的进气缸,气流自所述第一通路进入所述防喘振阀并分别流经所述第二通路进入所述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流经所述第三通路进入所述进气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所述第二通路和所述第三通路均包括通气软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软管为三元乙丙胶管。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喘振阀内部具有单向阀膜片,气体压力推开所述单向阀膜片并分别流通至所述第二通路和所述第三通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膜片为氟橡胶膜片。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喘振管路设有两路,两所述防喘振管路并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两所述第三通路的三通阀门,气流汇交于所述三通阀门并进入所述排气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包括连接增压器进气侧的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和连接于所述增压器排气侧的中冷器出气钢管接头,还设有防喘振管路,所述防喘振管路包括防喘振阀,所述防喘振阀为三通阀,所述防喘振阀的第一通路连接于所述中冷器出气钢管接头,所述防喘振阀的第二通路连接于所述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所述防喘振阀的第三通路连接于发动机的进气缸,气流自所述第一通路进入所述防喘振阀并分别流经所述第二通路进入所述空滤器出气钢管接头、流经所述第三通路进入所述进气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减速时,可泄掉增压器进排气侧的较大压差,避免增压器的磨损和疲劳,延长其使用寿命。
【IPC分类】F02M35/104, F02D9/08
【公开号】CN204783371
【申请号】CN201520519087
【发明人】钱时俊, 李志刚, 张辉, 董学朝, 李静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