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流式水轮机组补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1877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流式水轮机组补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混流式水轮机组补气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流式水轮机组补气装置,其广泛应用于水电工程施工中。
背景技术
[0002]混流式水轮机组常采用主轴中心补气系统向转轮出口输送空气以保证机组能在特殊工况时稳定运行,补气管的最上端一般设置补气阀,其下端通过补气管与下游尾水连通。当下游尾水的水位较高时,补气阀的安全性将显得尤为重要。水轮机主轴中心补气阀的设计上均采用自关闭型式的补气阀来封闭返水。由于下游尾水位较高,补气管内长期充满水,在补气阀出现问题时(发卡或未正常复位),便会有大量江水从间隙处涌出。补气阀位于发电机转子中心部位的正上方,江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造成水淹机组的事故发生,严重的会造成水淹厂房事故。因此,补气阀及其管路密封在阻断下游江水倒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是水淹机组及水淹厂房的重要危险源之一。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适用于尾水位高于主轴中心补气阀安装高程的水电站,可以有效的防止补气阀动作不及时引起的返水及水淹机组。[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0005]一种混流式水轮机组补气装置,它包括设置在依次连接的水轮机轴、发电机轴和上端轴中心的中心补气管,中心补气管上端设有补气阀,补气阀通过管道与外界的起源相连,中心补气管和补气阀之间设有浮球阀,浮球阀具有浮球和阀座,正常运行及补气的工况下,浮球靠自身重力落于浮球阀座上,浮球阀打开,空气从补气阀进入,完成水轮机主轴中心补气;在停机或者返水的情况下,浮球依靠浮力,与浮球阀座密封接触。[0006]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0007]本实用新型靠水的浮力与全关位置的密封紧密接触,以达到密封水的效果,可隔断下游江水,防止中心补气管返水。


[0008]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所示一种混流式水轮机组补气装置,它包括设置在依次连接的水轮机轴1、发电机轴2和上端轴3中心的中心补气管4,中心补气管上端设有补气阀5,补气阀通过管道6与外界的起源相连,其特征在于:中心补气管和补气阀之间设有浮球阀,浮球阀具有浮球7和阀座8,正常运行及补气的工况下,浮球靠自身重力落于浮球阀座上,浮球阀打开,空气从补气阀进入,完成水轮机主轴中心补气;在停机或者返水的情况下,浮球依靠浮力,与浮球阀座密封接触。[0011]正常运行及补气的工况下,浮球靠自身重力落于浮球阀支座上,浮球阀打开,空气从补气阀进入,完成水轮机主轴中心补气。在停机或者返水的情况下,浮球依靠浮力,与浮球阀座密封接触并压缩,起到密封水的效果,防止因返水水淹机组。[0012]由于溪洛渡电站尾水位较补气阀安装位置还高,在机组停机或者返水的情况下,如果补气阀出现发卡等问题不能及时动作的情况下,将会出现水淹机组的事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引起水淹厂房。加装补气阀以后,在补气阀不能及时动作的情况下,浮球阀可以自动动作,起到封水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混流式水轮机组补气装置,它包括设置在依次连接的水轮机轴(I)、发电机轴(2)和上端轴(3)中心的中心补气管(4),中心补气管上端设有补气阀(5),补气阀通过管道(6)与外界的起源相连,其特征在于:中心补气管和补气阀之间设有浮球阀,浮球阀具有浮球(7)和阀座(8),正常运行及补气的工况下,浮球靠自身重力落于浮球阀座上,浮球阀打开,空气从补气阀进入,完成水轮机主轴中心补气;在停机或者返水的情况下,浮球依靠浮力,与浮球阀座密封接触。
专利摘要一种混流式水轮机组补气装置,它包括设置在依次连接的水轮机轴、发电机轴和上端轴中心的中心补气管,中心补气管上端设有补气阀,补气阀通过管道与外界的起源相连,中心补气管和补气阀之间设有浮球阀,浮球阀具有浮球和阀座,正常运行及补气的工况下,浮球靠自身重力落于浮球阀座上,浮球阀打开,空气从补气阀进入,完成水轮机主轴中心补气;在停机或者返水的情况下,浮球依靠浮力,与浮球阀座密封接触。本实用新型靠水的浮力与全关位置的密封紧密接触,以达到密封水的效果,可隔断下游江水,防止中心补气管返水。
文档编号F03B11/04GK202926508SQ20122062441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魏学锋, 姬升阳, 苏纪成, 谢宝成, 崔立超 申请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