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新能源稳定发电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4470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新能源稳定发电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实现新能源稳定发电的装置,包括游丝、双圆盘、圆盘钉、擒纵叉、发条装置以及各类齿轮和齿柱等部件,其特征是游丝一端固定在固定座,另一端固定在旋转轴,双圆盘固定在旋转轴,双圆盘可绕旋转轴自由转动,圆盘钉固定在双圆盘且位于擒纵叉的叉角间,擒纵齿轮和擒纵齿柱同轴运动,擒纵齿柱与传递齿轮啮合,传递齿轮与传递齿柱同轴运动,传递齿柱与发条齿轮啮合,发条齿轮与动力输入轴同轴运动,储能盒中弹簧钢片一端固定其内壁,另一端固定动力输入转轴,发电机转轴齿柱与传递齿柱啮合。该装置通过储能系统将动能转为弹性势能,再在擒纵机构周期性控制下将弹性势能以规则转动形式释放,从而实现新能源稳定发电。
【专利说明】一种可实现新能源稳定发电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新能源稳定发电的装置,它可用于解决随机动力过程引起不稳定发电的难题,具体地说是将随机的新能源动力以弹性势能的形式储存在安装有弹簧钢片的储能盒中,同时,通过具有一定简谐运动周期的擒纵机构将所存储的弹性势能均匀释放出来,并带动发电机转轴均匀转动从而实现稳定发电的目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和生活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能源大多来自化石燃料,但这对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的影响很大,很难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诸如风能、波浪能、潮流能等新能源的科学利用正倍受重视,然而,新能源动力过程往往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尽管已有很多新能源发电装置,但这种随机的动力输入导致了不稳定的电力输出,这成为目前新能源发电质量较差而无法直接并网的直接原因。
[0003]新能源发电带来的电压变频变幅问题早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重点之一。目前,新能源发电大多采用电压后处理方式改善电质后并网或将这种“垃圾电”直接用于高能耗工业生产。这大大阻碍了新能源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本发明提出的这种装置可产生稳定的电压输出,从而可实现新能源发电直接并网。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新能源随机动力过程引起不稳定发电问题的装置。该装置将新能源随机动力过程转变为规则的转动,从而实现稳定发电的目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实现新能源稳定发电的装置,包括游丝、双圆盘、圆盘钉、擒纵叉、发条装置以及各类齿轮和齿柱等基本部件,其特征是具有一定简谐运动周期的游丝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旋转轴上,双圆盘也固定在旋转轴上,双圆盘可绕旋转轴自由转动,圆盘钉固定在双圆盘上,同时也位于擒纵叉的叉角之间,擒纵叉与擒纵齿轮紧密配合,而擒纵齿轮和擒纵齿柱是一对同轴运动体,擒纵齿柱与传递齿轮啮合,传递齿轮与传递齿柱也是一对同轴运动体,传递齿柱与发条齿轮啮合,发条齿轮与动力输入轴是一对同轴运动体,储能盒中弹簧钢片一端固定于储能盒的内壁,另一端固定于动力输入转轴上,发电机转轴齿柱与传递齿柱啮合。
[0006]其工作过程为单向不规则转动运动通过动力输入转轴将其转化为位于储能盒中弹簧钢片的弹性势能,同时,弹性势能也在不断释放,通过动力输入转轴又传递给发条齿轮。发条齿轮与传递齿柱紧密啮合,从而带动传递齿柱转动。传递齿柱与传递齿轮是一对同轴体,传递齿柱的转动又进一步带动传递齿轮的转动。而传递齿轮一方面与擒纵齿柱啮合,通过擒纵齿柱来控制传递齿轮的转速;另一方面又与发电机转轴齿柱啮合,通过发电机转轴齿柱来带动发电机转轴规则转动发电。而擒纵齿柱是这样控制传递齿轮的转速的:游丝具有一定简谐运动周期,其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旋转轴上,游丝的摆动将带动旋转轴也作往复转动。双圆盘也固定在旋转轴上,摆动的游丝带动旋转轴往复转动的同时也将带动双圆盘作往复转动。圆盘钉位于双圆盘上,同时也位于擒纵叉的叉角之间,当双圆盘往复转动也即是圆盘钉往复转动时,圆盘钉将碰撞擒纵叉的叉角,使擒纵叉也作往复转动。擒纵叉的往复转动将有节奏的控制擒纵齿轮作单向自由转动,而擒纵齿轮和擒纵齿柱又是一对同轴运动体,从而受擒纵叉控制的擒纵齿轮的单向自由转动又将控制擒纵齿柱的单向自由转动。擒纵齿柱与传递齿轮啮合,从而控制住传递齿轮的转动规律。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新能源随机动力过程引起不稳定发电问题的装置。该装置将新能源随机动力过程转变为规则的转动,它通过储能系统将动能先转化为弹性势能,然后在擒纵机构的周期性控制下将弹性势能再以规则转动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产生稳定的电压输出,实现了新能源稳定发电,并可直接并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可实现新能源稳定发电的装置示意图。
[0009]图中,I为游丝,2为双圆盘,3为固定座,4为旋转轴,5为圆盘钉,6为擒纵叉,7为擒纵齿轮,8为擒纵齿柱,9为传递齿轮,10为传递齿柱,11为发条齿轮,12为动力输入轴,13为储能盒,14为发电机转轴齿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可实现新能源稳定发电的装置,包括游丝、双圆盘、圆盘钉、擒纵叉、发条装置以及各类齿轮和齿柱等基本部件,其特征是具有一定简谐运动周期的游丝(I) 一端固定在固定座(3)上,另一端固定在旋转轴(4)上,双圆盘(2)也固定在旋转轴(4)上,双圆盘(2)可绕旋转轴(4 )自由转动,圆盘钉(5 )固定在双圆盘(2 )上,同时也位于擒纵叉(6 )的叉角之间,擒纵叉(6)与擒纵齿轮(7)紧密配合作,而擒纵齿轮(7)和擒纵齿柱(8)是一对同轴运动体,擒纵齿柱(8)与传递齿轮(9)啮合,传递齿轮(9)与传递齿柱(10)也是一对同轴运动体,传递齿柱(10)与发条齿轮(11)啮合,发条齿轮(11)与动力输入转轴(12)是一对同轴运动体,储能盒(13)中弹簧钢片一端固定于其内壁,另一端固定于动力输入转轴(12)上,发电机转轴齿柱(14)与传递齿柱(9)啮合。
[0011]如前所述的装置可以解决新能源随机动力过程引起不稳定发电问题,它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单向不规则转动运动通过动力输入转轴(12)将其转化为位于储能盒(13)中弹簧钢片的弹性势能,同时,弹性势能也在不断释放,通过动力输入转轴(12)又传递给发条齿轮(11)。发条齿轮(11)与传递齿柱(10)紧密啮合,从而带动传递齿柱(10)转动。传递齿柱(10)与传递齿轮(9)是一对同轴体,传递齿柱(10)的转动又进一步带动传递齿轮(9)的转动。而传递齿轮(9) 一方面与擒纵齿柱(8)啮合,通过擒纵齿柱(8)来控制传递齿轮(9)的转速;另一方面又与发电机转轴齿柱(14)哨合,通过发电机转轴齿柱(14)来带动发电机转轴规则转动发电。而擒纵齿柱(8)是这样控制传递齿轮(9)的转速的:游丝(I)具有一定简谐运动周期,其一端固定在固定座(3)上,另一端固定在旋转轴(4)上,游丝(I)的摆动将带动旋转轴(4 )也作往复转动。双圆盘(2 )也固定在旋转轴(4 )上,摆动的游丝(I)带动旋转轴(4)作往复转动的同时也带动双圆盘(2)作往复转动。圆盘钉(5)位于双圆盘(2)上,同时也位于擒纵叉(6)的叉角之间,当双圆盘(2)往复转动也即是圆盘钉(5)作往复转动时,圆盘钉(5 )将碰撞擒纵叉(6 )的叉角,使擒纵叉(6 )也作往复转动。擒纵叉(6 )的往复转动将有节奏的控制擒纵齿轮(7 )作的单向自由转动,而擒纵齿轮(7 )和擒纵齿柱(8 )又是一对同轴运动体,即受擒纵叉(6)控制的擒纵齿轮(7)的单向自由转动又将使擒纵齿柱
(8)作单向自由转动。擒纵齿柱(8)与传递齿轮(9)啮合,从而控制住传递齿轮(9)的转动规律。根据以上技术可有效控制动力输入的稳定性,从而解决新能源随机动力过程引起不稳定发电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实现新能源稳定发电的装置,包括游丝、双圆盘、圆盘钉、擒纵叉、发条装置以及各类齿轮和齿柱,其特征是游丝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旋转轴上,双圆盘固定在旋转轴上,双圆盘可绕旋转轴自由转动,圆盘钉固定在双圆盘上且位于擒纵叉的叉角间,擒纵齿轮和擒纵齿柱同轴运动,擒纵齿柱与传递齿轮啮合,传递齿轮与传递齿柱同轴运动,传递齿柱与发条齿轮啮合,发条齿轮与动力输入轴同轴运动,储能盒中弹簧钢片一端固定在其内壁,另一端固定在动力输入转轴上,发电机转轴齿柱与传递齿柱啮合。
【文档编号】F03G1/02GK103541873SQ201310486832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7日
【发明者】钱学生, 杨义林, 郭隆洽, 陈永平, 张长宽 申请人:河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