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5329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摩托车消声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尾气排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消声器。
背景技术
:消声器低频消声量不足,消声结构的消声量与容积有关,但是进排气系统中能够安装的空间都是非常有限,所以往往是在限定的空间内来设计消声器。摩托车尾气排放问题以及尾气对环境污染问题都是急需改善的。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消声器,减少声能的传递,降低噪声污染,机外净化处理尾气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摩托车消声器,包括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管内壁从小端到大端依次设有第一隔板、催化转化器、第二隔板、肋板、第三隔板将锥管分割为第一、二、三、四、五、六腔室,锥管大端口部旋合安装有后盖,所述的锥管内壁设有从小端口伸入第一腔室的第一内接管,第一内接管内套装有第二内接管;所述的第一隔板沿中心线设有从第一腔室伸入到第二腔室的第三内接管;所述的第二隔板、肋板、第三隔板上设有偏心的第四内接管,第四内接管从第三腔室伸入到第六腔室内;所述的肋板、后盖中心设有第五内接管,第五内接管一端与肋板平齐,另一端伸出后盖;所述的第五内接管上下侧的肋板和第三隔板上设有二根对称分布的第六内接管,第六内接管一端与肋板平齐,另一端伸入到第六腔室内。所述的摩托车 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内接管和第二内接管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或螺纹旋合安装。所述的摩托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转化器为蜂窝状。所述的摩托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的锥管内壁还设有内壳体,内壳体两端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密封,催化转化器安装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的内壳体内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提高声能传递损失,使消声器充分发挥其性能;改善了消声器的振动特性,加强了消声器的流体特性,净化尾气。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 A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 B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C一C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D— 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摩托车消声器,包括锥管1,锥管I内壁从小端到大端依次设有第一隔板2、催化转化器3、第二隔板4、肋板5、第三隔板6将锥管分割为第一、二、三、四、五、六腔室7、8、9、10、
11、12,锥管I大端口部旋合安装有后盖13,保证其封闭性能,锥管I内壁设有从小端口伸入第一腔室的第一内接管14,第一内接管14内套装有第二内接管15 ;第一隔板2沿中心线设有从第一腔室7伸入到第二腔室8的第三内接管16 ;第二隔板4、肋板5、第三隔板6上设有偏心的第四内接管17,第四内接管17从第三腔室9伸入到第六腔室12内;肋板5、后盖13中心设有第五内接管18,第五内接管18 —端与肋板5平齐,另一端伸出后盖13 ;第五内接管18上下侧的肋板5和第三隔板6上设有二根对称分布的第六内接管19,第六内接管19一端与肋板5平齐,另一端伸入到第六腔室12内。第一内接管14和第二内接管15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或螺纹旋合安装,能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催化转化器3为蜂窝状,大幅度地提高了消声性能,同时有利于有害气体的吸附以及催化转化。第二腔室8、第三腔室9的锥管I内壁还设有内壳体20,内壳体20两端由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6密封,催化转化器3安装于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6之间的内壳体20内壁。第一内接管14、第二内接管15、第三内接管16、第四内接管17、第五内接管18、第六内接管19,都是采用了短管,类似于一般插入式扩张腔,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消声器内部,结构较于紧凑,改善了消声器的振动特性并提高了消声器的消声性能,从而减小了内部结构部件的体积,加大了气体流动空间。第三内接管16和第一隔板2之间采用焊接,这样既能延长第三内接管使用寿命,也能使之稳固。同理第四内接管17、第六内接管19与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6之间也采用焊接,肋板5在中间起到支撑的作用,增加了稳定性。第五内接管18与第三隔板6之间采用焊接,肋板5和后盖13起到了支撑作用,使其稳定性能增强,有利于气体的排出流畅。
本实用新型用于摩托车排气系统的排气装置上,节约燃料,减小经济的损失,降低尾气排放所引起的噪声,减轻尾气对环境污染。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消声器,包括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管内壁从小端到大端依次设有第一隔板、催化转化器、第二隔板、肋板、第三隔板将锥管分割为第一、二、三、四、五、六腔室,锥管大端口部旋合安装有后盖,所述的锥管内壁设有从小端口伸入第一腔室的第一内接管,第一内接管内套装有第二内接管;所述的第一隔板沿中心线设有从第一腔室伸入到第二腔室的第三内接管;所述的第二隔板、肋板、第三隔板上设有偏心的第四内接管,第四内接管从第三腔室伸入到第六腔室内;所述的肋板、后盖中心设有第五内接管,第五内接管一端与肋板平齐,另一端伸出后盖;所述的第五内接管上下侧的肋板和第三隔板上设有二根对称分布的第六内接管,第六内接管一端与肋板平齐,另一端伸入到第六腔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内接管和第二内接管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或螺纹旋合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转化器为蜂窝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的锥管内壁还设有内壳体,内壳体两端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密封,催化转化器安装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的内壳体·内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消声器,包括锥管,锥管内壁从小端到大端依次设有第一隔板、催化转化器、第二隔板、肋板、第三隔板将锥管分割为第一、二、三、四、五、六腔室,锥管大端口部旋合安装有后盖,锥管内壁设有从小端口伸入第一腔室的第一内接管、第二内接管;第一隔板沿中心线设有从第一腔室伸入到第二腔室的第三内接管;第二隔板、肋板、第三隔板上设有偏心的第四内接管;肋板、后盖中心设有第五内接管;第五内接管上下侧的肋板和第三隔板上设有二根对称分布的第六内接管。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提高声能传递损失,使消声器充分发挥其性能;改善了消声器的振动特性,加强了消声器的流体特性,净化尾气。
文档编号F01N1/08GK203130201SQ20132002115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5日
发明者张国政, 孙乾坤 申请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