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回水管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0771阅读:1259来源:国知局
汽车发动机回水管总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回水管总成,包括主管、连接在所述主管左端的暖风回水管接头、连接在所述主管右端的冷却器回水管接头,靠近所述主管左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增压器回水管接头,靠近所述主管右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总回水管接头,所述总回水管接头的内径大于所述暖风回水管接头、冷却器回水管接头及增压器回水管接头的内径总和,且在所述冷却器回水管接头的外壁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主管为厚度在5~6毫米之间的铜管,所述主管的中部及靠近左端处均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弧形部及凸台部,所述弧形部焊接在所述主管上,且所述凸台部的厚度为5~6毫米。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合理且简单的汽车发动机回水管总成。
【专利说明】汽车发动机回水管总成【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回水管总成。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汽车发动机回水管设置太复杂,容易漏水,而且高温与低温的回水结构也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简单的汽车发动机回水管总成。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回水管总成,包括主管、连接在所述主管左端的暖风回水管接头、连接在所述主管右端的冷却器回水管接头,靠近所述主管左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增压器回水管接头,靠近所述主管右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总回水管接头,所述总回水管接头的内径大于所述暖风回水管接头、冷却器回水管接头及增压器回水管接头的内径总和,且在所述冷却器回水管接头的外壁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主管为厚度在5~6毫米之间的铜管,所述主管的中部及靠近左端处均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弧形部及凸台部,所述弧形部焊接在所述主管上,且所述凸台部的厚度为5~6毫米。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合理且简单的汽车发动机回水管总成。
[0006]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回水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发动机回水管总成100,包括主管1、连接在所述主管I左端的暖风回水管接头2、连接在所述主管I右端的冷却器回水管接头3,靠近所述主管I左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增压器回水管接头4,靠近所述主管I右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总回水管接头5,所述总回水管接头5的内径大于所述暖风回水管接头2、冷却器回水管接头3及增压器回水管接头4的内径总和,且在所述冷却器回水管接头3的外壁设置有散热鳍片(图上未示),所述主管I为厚度在5~6毫米之间的铜管,所述主管I的中部及靠近左端处均设置有固定支架6,所述固定支架6包括弧形部61及凸台部62,所述弧形部61焊接在所述主管I上,且所述凸台部62的厚度为5~6毫米。
[0009]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合理且简单的汽车发动机回水管总成。
[0010]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 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发动机回水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连接在所述主管左端的暖风回水管接头、连接在所述主管右端的冷却器回水管接头,靠近所述主管左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增压器回水管接头,靠近所述主管右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总回水管接头,所述总回水管接头的内径大于所述暖风回水管接头、冷却器回水管接头及增压器回水管接头的内径总和,且在所述冷却器回水管接头的外壁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主管为厚度在5?6毫米之间的铜管,所述主管的中部及靠近左端出均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弧形部及凸台部,所述弧形部焊接在所述主管上,且所述凸台部的厚度为5?6毫米。
【文档编号】F01P11/04GK203669991SQ20132081494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2日
【发明者】肖国芳 申请人:重庆汉华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