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5635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尾气导管、含有吸附剂的水溶液箱体和设于箱体上的水溶液进口,所述箱体由隔板分为一个过滤室和多个缓冲室,每个隔板上设有供气水互相流通的串流口,所述过滤室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尾气导管的一端连接内燃机的尾气排放口、另一端接入过滤室内;最后一个缓冲室接出有散热管,该散热管的另一端接入过滤室,形成水溶液的循环管路,最后一个缓冲室上还设有排气口。本装有水溶液并含有吸附剂的箱体内设有由多个加密过滤器组成的过滤装置,可以有效地吸附尾气中的PM2.5及其他有害物质,具有净化尾气的效果好、体积小、使用方便的特点。
【专利说明】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业化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内燃机汽车有逐年剧增的现象,另外还有各种类型的内燃机的使用。内燃机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及未完全燃烧的碳颗粒物等,大多汽车尾气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大气中,,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尾气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自然环境都有极大的危害,特别是PM2.5。PM2.5即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尽管PM2.5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大气污染的元凶、人类健康的杀手,因为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可以直接被人吸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对人体内的细胞造成伤害。
[0003]目前,国内外处理汽车尾气PM2.5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添加化学试剂,以化学方式降低PM2.5的排放;2、物理喷雾方法,将汽车尾气PM2.5降低排放方式;3、尾气过滤形式降低PM2.5排放。上述三种方法对PM2.5的排放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其中过滤形式降低PM2.5的方法较为普遍。如申请号为201210369746.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片,所述过滤片是被夹持在两个金属网片之间的,分隔带盖的密封过滤盒为左、右两室的超厚的片状过滤棉,过滤盒的左、右室内的水中均平衡着净化石和活性炭,在左室的侧上端有一端有一个孔,四周密封地通入与消声器相接的废弃排气管,废弃排气管的管口离水面约为3公分;过滤盒的右室底部有一拧着螺丝的放水孔,在上部有一出气孔。该种汽车尾气过滤装置结构简单,对排放出的尾气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采用的过滤片容易被颗粒物堵塞,造成尾气处理效果差、过滤装置容易损坏,且该尾气过滤装置体积较大,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处理内燃机尾气中含有的PM2.5及其他有害物质,具有处理效果好、使用方便的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尾气导管、含有吸附剂的水溶液箱体和设于箱体上的水溶液进口,所述箱体由隔板分为一个过滤室和多个缓冲室,每个隔板上设有供气水互相流通的串流口,所述过滤室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尾气导管的一端连接内燃机的尾气排放口、另一端接入过滤室内;最后一个缓冲室接出有散热管,该散热管的另一端接入过滤室,形成水溶液的循环管路,最后一个缓冲室上还设有排气口。
[0007]所述过滤装置可以包括至少I个加密过滤器,所述加密过滤器包括尾气压力消力筒和设于尾气压力消力筒内的喷头,所述尾气压力消力筒为至少2个底部开口、不同直径的中空多孔花筒从大至小依次套设而成,且多孔花筒的顶部间具有高度差。
[0008]所述喷头的底部为供通入尾气的进口,喷头的顶部设有供气液喷射的喷头出口,喷头的两侧设有供水溶液流入喷头内的侧口、且侧口的上方设有防止尾气逸出的挡板。本喷头的结构从通入尾气与进入喷头的水溶液产生的压力作用,使得气液混合、喷射到尾气压力消力筒上,因此所述喷头从侧口到进口部分均要浸没在水中。
[0009]所述挡板与侧口沿喷头竖直向下的方向最好呈锐角。
[0010]所述尾气导管可以直接接入过滤室内,也可以分支成多根尾气支管接入过滤室内,为了使净化效果更好,并与过滤室内的加密过滤器相配合,所述尾气导管一端连接内燃机尾气排放口,另一端分支成多根尾气支管接入过滤室内、分别与浸没在水中的喷头底端连接;为了提高净化效果和散热效率,所述最后一个缓冲室接出有与尾气支管等量根的散热管,每根散热管的另一端均分别与一根尾气支管连接,形成水溶液的循环管路。
[0011]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剂可以为活性炭和石灰粉。
[0012]箱体内的水溶液在不断净化尾气过程不断被气化或消耗掉,即会不断减少,为保证本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能长时间工作,所述水溶液进口可以设有一自动补水阀,该自动补水阀与用以补水的副水箱连接。
[0013]所述缓冲室可以为2个,所述缓冲室用以缓冲降低尾气压力作用。
[0014]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为:
[0015]从内燃机尾气排放口排出的尾气为高温高压气流,其通过尾气导管喷入装有水溶液并含有吸附剂的箱体内,尾气与水溶液进入过滤室内的加密过滤器喷头,在尾气的压力作用下,尾气和水溶液混合并在尾气压力消力筒内进行高度混合雾化,使内燃机尾气中含有的PM2.5及其他氮氢化合物被吸附剂吸附、沉淀于水,使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得到有效的净化。水溶液从过滤室流出,经最后一个缓冲室后流入散热管,再从散热管流入过滤室,形成水溶液的循环管路,不仅进一步净化了尾气,还降低了尾气的温度,使排放的尾气达到标准排放值。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7]1、装有水溶液并含有吸附剂的箱体内设有由多个加密过滤器组成的过滤装置,可以有效地吸附尾气中的PM2.5及其他有害物质,箱体、尾气导管及散热管形成水溶液的循环管路,不仅提高尾气中的物质的溶解性,还极大的降低了尾气的温度;
[0018]2、尾气压力消力筒和多个缓冲室的设置,降低了尾气的压力,消除了尾气噪声;
[0019]3、水溶液中含有活性炭、石灰粉的吸附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且所必要的尾气处理装置均可以设在同一箱体内,箱体的体积根据自身车型自行设计,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的一种横向剖视图;
[0021]图2为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单个加密过滤器的使用状态图。
[0024]图中标号为:1、箱体;2、过滤室;3、缓冲室;4、隔板;5、过滤装置;6、加密过滤器;
7、尾气导管;8、排气口 ;9、串流口 ;10、尾气支管;11、水溶液进口 ;12、多孔花筒;13、喷头; 13-1、进口 ;13-2、喷头出口 ;13-3、侧口 ;13_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0026]如图1所示,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尾气导管7、含有吸附剂的水溶液箱体I和设于箱体I上的水溶液进口 11,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和石灰粉,其各自在水溶液的含量可以为活性炭5%、石灰粉2%,也可以其他任意值。所述水溶液进口 11设有一自动补水阀,该自动补水阀与用以补水的副水箱连接。所述箱体I由隔板4分为一个过滤室2和多个缓冲室3,所述缓冲室3可以为2个或2个以上,本实施例为2个。最后一个缓冲室2上还设有排气口 8。每个隔板4上设有供气水互相流通的串流口 9,即尾气经过滤室2净化后,通过串流口 9流到最后一个缓冲室2并通过排气口 8排出或供发动机使用;而水溶液也在箱体I流通,流至最后一个缓冲室3后经散热管并在尾气压力的作用下,水溶液流到尾气导管7内,再回到箱体I内,不断地循环。
[0027]如图4所示,所述过滤室2内设有过滤装置5,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至少I个加密过滤器6,可以为I个、2个、3个或更多,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5包括有4个加密过滤器6。该加密过滤器6包括尾气压力消力筒和设于尾气压力消力筒内的喷头13,所述尾气压力消力筒为3个底部开口、不同直径的中空多孔花筒12从大至小依次套设而成,且多孔花筒12的顶部间具有高度差。
[0028]如图3所示,所述尾气导管7的一端连接内燃机的尾气排放口、另一端接入过滤室2内;本实施例优选为,所述尾气导管一端连接内燃机尾气排放口,另一端分支成多根尾气支管10接入过滤室2内、分别与浸没在水中的喷头13底端连接。最后一个缓冲室3接出有与尾气支管10等量根的散热管,散热管的另一端接入过滤室2,即每根散热管的一端从最后一个缓冲室3接出、另一端均与一根尾气支管10连接,形成水溶液的循环管路。
[0029]图2所示,所述喷头13的底部为供通入尾气的进口 13-1,喷头13的顶部设有供气液喷射的喷头出口 13-2,喷头13的两侧设有供水溶液流入喷头13内的侧口 13-3、且侧口13-3的上方设有防止尾气逸出的挡板13-4。所述挡板13-4与侧口 13_3沿喷头13竖直向下的方向呈锐角。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尾气导管(7)、含有吸附剂的水溶液箱体(I)和设于箱体(I)上的水溶液进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I)由隔板(4)分为一个过滤室(2)和多个缓冲室(3),每个隔板(4)上设有供气水互相流通的串流口(9),所述过滤室(2)内设有过滤装置(5),所述尾气导管(7)的一端连接内燃机的尾气排放口、另一端接入过滤室(2)内;最后一个缓冲室(3)接出有散热管,该散热管的另一端接入过滤室(2),形成水溶液的循环管路,最后一个缓冲室(3)上还设有排气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至少I个加密过滤器出),所述加密过滤器(6)包括尾气压力消力筒和设于尾气压力消力筒内的喷头(13),所述尾气压力消力筒为至少2个底部开口、不同直径的中空多孔花筒(12)从大至小依次套设而成,且多孔花筒(12)的顶部间具有高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3)的底部为供通入尾气的进口(13-1),喷头(13)的顶部设有供气液喷射的喷头出口(13-2),喷头(13)的两侧设有供水溶液流入喷头内的侧口(13-3)、且侧口(13-3)的上方设有防止尾气逸出的挡板(1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4)与侧口(13-3)沿喷头竖直向下的方向呈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导管(7)—端连接内燃机尾气排放口,另一端分支成多根尾气支管(10)接入过滤室(2)内、分别与浸没在水中的喷头(13)底端连接;所述最后一个缓冲室(3)接出有与尾气支管(10)等量根的散热管,每根散热管的另一端均与一根尾气支管(10)连接,形成水溶液的循环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和石灰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液进口(11)设有一自动补水阀,该自动补水阀与用以补水的副水箱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室(3)为2个。
【文档编号】F01N1/08GK104131865SQ201410341882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7日
【发明者】沈奇丽 申请人:沈奇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