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通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658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内燃机的通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通气结构,通过将供离合器分离轴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用作通气通道,能够降低成本并防止内燃机整体增大。其是这样的通气结构,离合器分离轴(39)被贯穿插入贯穿插入孔(60b)中,贯穿插入孔(60b)是从中央部位(P)沿放射方向向着周缘部位(Q)在离合器罩(7)的罩外侧壁(7v)上穿孔而成的,在内燃机的通气结构中,在贯穿插入孔(60b)的中央部位(P)的附近,形成有向变速器室(2M)侧开口的通气导入口(60a),从贯穿插入孔(60b)的周缘部位(Q)对罩外周壁(7s)和曲轴箱(2)进行穿孔,形成与在曲轴箱(2)内的上部后方空间形成的通气室(61)连通的通气通道(60c、60d)。
【专利说明】内燃机的通气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中的窜漏气体处理的通气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以往,提出有这样的通气结构:将曲轴箱内的窜漏气体卷入因与曲轴成一体地旋转的AC发电机的外转子部的旋转而产生的回转流中,借助于离心力使油分分离,利用形成于曲轴箱罩的通气通道将在中央残存的窜漏气体导入通气室(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53436号公报
[0004]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通气结构中,从外侧覆盖在曲轴的端部设置的AC发电机的曲轴箱罩(ACG罩)由沿轴向与AC发电机对置的侧壁、和覆盖AC发电机的外部周围的周壁大致构成为碗状,在侧壁上,从与曲轴的端部对置的部分沿着径向形成有通气通道。
[0005]在特别要在曲轴箱罩的侧壁上形成窜漏气体处理专用的通气通道的情况下,由于在作为曲轴箱罩的离合器罩上还要安装从外部控制离合器的动作的离合器分离轴,因此,如果要将通气通道和离合器分离轴设在一个曲轴箱罩上,则结构变得复杂而不容易加工。
[0006]因此,在如专利文献I这样形成为使通气通道设置于ACG罩侧、并使离合器分离轴留在离合器罩侧这样的结构时,必须分别加工成型出双方的曲轴箱罩来进行配置,会导致成本升高,并且导致内燃机整体增大。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通气结构,其中,通过将供离合器分离轴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用作通气通道,能够降低成本并防止内燃机整体增大。
[000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I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内燃机的通气结构,在曲轴箱2中,轴支承有曲轴10,并且收纳有变速器M,对窜漏气体进行气液分离的通气室61形成于所述曲轴箱2内的上部后方空间,在所述变速器M的主轴12的向所述曲轴箱2的侧方突出的端部,设置有变速离合器30,在所述曲轴箱2的侧方设置的所述变速离合器30被离合器罩7覆盖,该离合器罩7由罩外侧壁7v和罩外周壁7s大致形成为碗状,在所述离合器罩7的罩外侧壁7v上,从与所述主轴12的轴向对置的中央部位P沿放射方向向着周缘部位Q贯穿有贯穿插入孔60b,使所述变速离合器30分离接合的离合器分离轴39被贯穿插入所述贯穿插入孔60b中,所述内燃机的通气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贯穿插入孔60b的所述中央部位P的附近,形成有向变速器室2M侧开口的通气导入口 60a,从所述贯穿插入孔60b的所述周缘部位Q对所述罩外周壁7s和所述曲轴箱2进行穿孔,形成与所述通气室61连通的通气通道60c、60d。
[0009]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结构中,所述贯穿插入孔60b的所述周缘部位Q处于在沿所述曲轴10的轴向观察时与所述通气室61
重合的位置。
[0010]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结构中,所述通气通道60c、60d与所述贯穿插入孔60b在所述周缘部位Q垂直。
[0011]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至技术方案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结构中,所述贯穿插入孔60b的所述通气导入口 60a形成为与所述变速离合器30的侧面对置。
[0012]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至技术方案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结构中,所述贯穿插入孔60b从所述中央部位P沿斜上方向着所述周缘部位Q而形成。
[0013]根据技术方案I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结构,在供使变速离合器30分离接合的离合器分离轴39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60b的、与主轴12的轴向对置的中央部位P的附近,形成有向变速器室2M侧开口的通气导入口 60a,从贯穿插入孔60b的周缘部位Q对周壁和曲轴箱2进行穿孔,形成与曲轴箱2内的上部后方空间的通气室61连通的通气通道60c、60d,因此,在将窜漏气体卷入因变速离合器30的旋转而产生的回转流中并利用离心力使油分分离时,在中央部附近残留的窜漏气体被从通气导入口 60a导入贯穿插入孔60b,并从成为通气通道的贯穿插入孔60b穿过连通的通气通道60c、60d被导入通气室61,在通气室61进一步进行气液分离。
[0014]通气导入口 60a处于变速离合器30的中央部附近,除去了油分而残留在中央部附近的窜漏气体被导入该通气导入口 60a,因此,不会发生下述情况:窜漏气体中的油分浸入通气导入口 60a而堵塞通气导入口 60a。
[0015]将在离合器罩7的罩外侧壁7v上形成的离合器分离轴39的贯穿插入孔60b作为通气通道利用,因此,无需特别地形成通气通道,能够降低成本,并且,避免因在离合器罩7的罩外侧壁7v新形成通气通道而导致的离合器罩7沿轴向的扩张,能够防止内燃机整体变大。
[0016]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结构,贯穿插入孔60b的周缘部位Q处于在沿曲轴10的轴向观察时与通气室61重叠的位置,因此,从贯穿插入孔60b的周缘部位Q向通气室61沿轴向直线地形成通气通道60c、60d,能够缩短通气通道60c、60d,并且容易进行通气通道60c、60d的贯穿设置加工。
[0017]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结构,通气通道60c、60d与贯穿插入孔60b在周缘部位Q垂直,因此,容易与通气通道60c、60d —起进行贯穿插入孔60b的贯穿设置加工。
[0018]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结构,贯穿插入孔60b的通气导入口 60a形成为与变速离合器30的侧面对置,因此,油因为变速离合器30的旋转而大都飞散至变速离合器30的外周周围,几乎不从变速离合器30的侧面向侧方飞散,油从与变速离合器30的侧面对置的通气导入口 60a浸入贯穿插入孔60b的可能性较低。
[0019]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结构,所述贯穿插入孔60b从所述中央部位P沿斜上方向着所述周缘部位Q形成,因此,在通气室61中被气液分离后的油分能够通过通气通道60c、60d,在贯穿插入孔60b中流下而从通气导入口 60a排出至变速器室2M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整体侧视图。
[0021]图2是内燃机的右侧视图。
[0022]图3是内燃机的后视图。
[0023]图4是沿图2中的IV-1V线的剖视图。
[0024]图5是沿图2中的V-V线的剖视图。
[0025]图6是右曲轴箱罩的内视图。
[0026]图7是从外侧观察右曲轴箱的内燃机的右侧视图。
[0027]图8是从内侧观察右曲轴箱的内燃机的左侧视图。
[0028]图9是从内侧观察左曲轴箱的内燃机的右侧视图。
[0029]标号说明
[0030]1:内燃机;2:曲轴箱;2L:左曲轴箱;2R:右曲轴箱;2C:曲柄室;2M:变速器室;3:气缸体;4:气缸盖;5:气缸盖罩;6:左曲轴箱罩;7:右曲轴箱罩(离合器罩);7a:圆筒部;7b:内侧轴承凸台部;7c:外侧轴承凸台部;7d:筒壁;7e:间隔壁;7f:圆筒壁;7s:罩夕卜周壁;7v:罩外侧壁;7g:配合面;8:离合器室;10:曲轴;12:主轴;13:中间轴;15:平衡轴;16:输出链轮;23:主驱动齿轮;24:主被动齿轮;29:AC发电机;30:变速离合器;31:离合器外座圈;32:离合器内座圈;35:压板;36:离合器弹簧;37:离合杆;39:离合器凸轮轴(离合器分离轴);40:离合器动作杆;41:离合器拉线;60a:通气导入口 ;60b:贯穿插入孔;60c、60d:通气通道;61:通气室;62:通气导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基于图1至图9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2]图1是搭载有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燃机I的鞍乘型机动二轮车90的整体侧视图。
[0033]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面向机动二轮车90的前进方向的状态作为基准来决定前后左右。
[0034]对于本机动二轮车90的车架92,左右成一对的主车架92b、92b在从转向立管92a向后方延伸后向下方弯曲而形成急剧倾斜部92ba、92ba,其下部呈〈字向前方弯曲直到下端部。
[0035]另外,侧视观察时,左右一对下车架92c、92c从转向立管92a以倾斜的大角度朝向下方且与主车架92b的急剧倾斜部92ba大致平行地延伸。
[0036]座椅横挡92d、92d从主车架92b、92b的急剧倾斜部92ba、92ba的上部向后方延伸,将该座椅横挡92d、92d的中央部和急剧倾斜部92ba、92ba的下部连结在一起的后撑条92e、92e支承着座椅横挡92d、92d。
[0037]在以上这样的车架92中,前叉93被枢轴支承于转向立管92a中,前轮94被轴支承于前叉93的下端,转向把手100被设置于前叉93的枢轴的上端,前端被轴支承于枢轴板92f上的后叉95向后方延伸,所述枢轴板92f设在主车架92b、92b的下部,后轮96被轴支承于后叉95的后端,后减震器97被夹装在后叉95的中央部与后撑条92e、92e之间。
[0038]在主车架92b、92b上架设有燃料箱98,座椅99被座椅横挡92d、92d支承而设置在燃料箱98的后方。
[0039]搭载于车架92上的内燃机I是S0HC(单顶置凸轮轴)型的单缸4冲程内燃机,其以如下姿势被悬架:使曲轴20相对于车体向着车体宽度方向,并且使气缸稍微前倾而立起。
[0040]前罩101从左右两侧覆盖着车架92的下车架92c、92c的上部,侧罩102覆盖着内燃机I与座椅99之间的左右两侧,后罩103覆盖着座椅横挡92d、92d的后半部分。
[0041]前挡泥板104覆盖着前轮94的上方,后挡泥板105覆盖着后轮96的上方。
[0042]图2是内燃机I的右侧视图,图3是内燃机I的后视图,图4是沿图2中的IV-1V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2中的V-V线的剖视图。
[0043]参照图2,在将向着左右方向的曲轴10轴支承成能够自由旋转的曲轴箱2的斜上方,气缸体3和气缸盖4被依次重叠并紧固为一体,在气缸盖4上覆盖着气缸盖罩5,气缸体3、气缸盖4、气缸盖罩5从曲轴箱2稍微向前方前倾地突出设置。
[0044]参照图4,在从曲轴箱2向斜上方突出的气缸体3中,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装有活塞18,活塞18经由连杆19与架设在曲轴10的曲柄臂10w、1w之间的曲柄销1p连接,对应于活塞18的动作而驱动曲轴10旋转。
[0045]在气缸盖4的下部且活塞18的上方,形成有燃烧室20。
[0046]驱动进排气门的气门传动机构(未图示)设置于气缸盖4,该进排气门开闭该燃烧室20的进排气口的开口。
[0047]如图1所示,从气缸盖4向后方伸出的进气管71经由节气门体72与空气滤清器73连结。
[0048]从气缸盖4向前方伸出的排气管75向下方弯曲,然后向后方弯曲,沿着曲轴箱2的下表面靠近后方且右侧,并与配置在后轮96的右侧的消声器76连结。
[0049]参照图3和图4,曲轴箱2构成为被分割成左右两半,在左曲轴箱2L与右曲轴箱2R之间形成有曲轴箱内空间。
[0050]曲轴箱内空间是在互相对置的左右铅直轴承壁2Lv、2Rv之间由曲轴箱外周壁2Ls、2Rs包围而形成的空间,对构成曲轴10的配重的曲柄臂1w进行收纳的曲柄室2C、和对常啮合式齿轮变速器M进行收纳的变速器室2M彼此前后配置且连通而构成一个空间。
[0051]左曲轴箱罩6和右曲轴箱罩7覆盖该左曲轴箱2L和右曲轴箱2R的左右更外侧,AC发电机29被收纳于左曲轴箱罩6内的发电机室9,变速离合器30被收纳于右曲轴箱罩7内的离合器室8。
[0052]离合器室8与变速器室2M连通。
[0053]曲轴10的曲柄臂1w的外侧部根部经由金属轴承11、11被轴支承于左曲轴箱2L和右曲轴箱2R的互相对置的左右铅直轴承壁2Lv、2Rv。
[0054]AC发电机29设置于曲轴10的比该左侧的金属轴承11向左侧突出的左侧部,该AC发电机29被左曲轴箱罩6覆盖。
[0055]参照图4,常啮合式齿轮变速器M的主轴12和中间轴13经由轴承12b、12b、13b、13b被轴支承于左右曲轴箱2L、2R的向左右铅直轴承壁2Lv、2Rv的后方延长的左右侧壁之间,被支承于主轴12的驱动齿轮组12g和被支承于中间轴13的被动齿轮组13g分别使对应的齿轮总是互相啮合并收纳于变速器室2M。
[0056]在主轴12的向右侧贯穿右铅直轴承壁2Rv而突出至离合器室8中的右侧部上,设置有作为多板摩擦离合器的变速离合器30。
[0057]在中间轴13的向左侧贯穿左铅直轴承壁2Lv而突出至外部的左端部上,嵌装有输出链轮16。
[0058]在输出链轮16上卷绕有后轮驱动用链条17。
[0059]主轴12和中间轴13相对于曲轴10平行,参照图8,主轴12位于曲轴10的后斜上方,中间轴13位于主轴12的更后方且稍微斜下方的位置,中间轴13位于比曲轴10稍靠上方的位置。
[0060]并且,平衡轴15互相平行地设置于曲轴10的前方。
[0061]参照图4,平衡驱动齿轮21、凸轮链条驱动链轮22、主驱动齿轮23以与曲轴10 —体地旋转的方式从左向右依次嵌合在曲轴10的被轴支承于右铅直轴承壁2Rv的金属轴承11并向右侧突出的右侧部上。
[0062]平衡驱动齿轮21与平衡被动齿轮(未图示)啮合来进行动力传递,该平衡被动齿轮嵌装于曲轴10的前方的平衡轴15。
[0063]为了将动力传递至在气缸盖4的上部设置的气门传动机构,在凸轮链条驱动链轮22上卷绕有凸轮链条22c。
[0064]主驱动齿轮23与主被动齿轮24啮合来进行动力传递,该主被动齿轮24被支承于设在所述主轴12的右侧部上的变速离合器30的离合器外座圈31 (参照图4)。
[0065]参照图4和图5,作为多板摩擦离合器的变速离合器30的离合器外座圈31由底部31b和圆筒部31c形成为有底圆筒体,贯穿设置在底部31b的中央的圆孔旋转自如地嵌合于主被动齿轮24的圆筒基部,而被支承成以主轴12为中心旋转自如,并且,离合器外座圈31经由减振弹簧25沿周向与主被动齿轮24连结。
[0066]在离合器外座圈31的圆筒部31c的内侧配设的离合器内座圈32被花键嵌合于主轴12,并与主轴12 —体地旋转。
[0067]离合器内座圈32具有面对离合器外座圈31的底部31b的受压部32b、和与圆筒部31c对置的同心的圆筒部32c,多个摩擦盘33和离合器盘34在离合器外座圈31的圆筒部31c的内侧被交替地嵌合插入到离合器内座圈32的圆筒部32c的外侧的环状空间中。
[0068]摩擦盘33沿轴向滑动自如地嵌合于离合器外座圈31的圆筒部31c,并与离合器外座圈31 —体地旋转。
[0069]另外,与摩擦盘33交替地嵌合插入的离合器盘34沿轴向滑动自如地嵌合于离合器内座圈32的圆筒部32c,并与离合器内座圈32 —体地旋转。
[0070]压板35经由轴承38被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离合杆37的凸缘部37f,该离合杆37被滑动自如地嵌合插入在主轴12上形成的中空部中,压板35借助于离合器弹簧36的弹力从外侧按压最外侧的摩擦盘33,并对在与离合器内座圈32的受压部32b之间交替地嵌合插入的摩擦盘33和离合器盘34以从两侧夹住的方式挤压,变速离合器30由于摩擦盘33与离合器盘34之间的摩擦而成为卡合状态。
[0071]离合杆37比凸缘部37f向右侧伸出,在其末端部形成的变细部37a被插入在右曲轴箱罩7的内表面上突出形成的圆筒部7a的内部。
[0072]与离合杆37垂直且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右曲轴箱罩7的、与离合器分离轴相当的离合器凸轮轴39的内端部的凸轮39a卡合于该离合杆37的末端部的变细部37a。
[0073]离合器凸轮轴39使外端部突出到右曲轴箱罩7的外侧,与离合器凸轮轴39垂直的离合器动作杆40的基端部被嵌合安装于离合器凸轮轴39的外端部(参照图5)。
[0074]离合器拉线41的端部与该离合器动作杆40的摆动的末端部结合在一起。
[0075]离合器拉线41从离合器动作杆40的末端部沿着右曲轴箱罩7的罩外周壁7s向上方延伸,且被支承于卡定支架42的突出的卡定部并向前方伸出,该卡定支架42被安装在右曲轴箱2R的环状框壁2Rss的后方上部。
[0076]因此,当离合器拉线41由于驾驶员的操作而被牵拉时,离合器动作杆40摆动而使离合器凸轮轴39转动,离合器凸轮轴39的凸轮39a使离合杆37向轴向右侧移动,压板35与离合杆37 —起克服离合器弹簧36的弹力向轴向右侧移动,由此,摩擦盘33和离合器盘34的按压被解除,在两者之间形成间隙,变速离合器30成为脱离状态。
[0077]并且,参照作为车体的右侧视图的图1,从侧面覆盖车体的中央部的右侧罩102的下侧缘102e从前侧的沿着内燃机I的气缸盖罩5的上缘的位置向后斜下方延伸,并沿着曲轴箱2的后部弯曲,使右侧罩102的斜前下方的内燃机I主体几乎全部露出,但是,从曲轴箱2的后部突出设置的离合器动作杆40和从离合器动作杆40向上方延伸的离合器拉线41处于右侧罩102的下侧缘102e的内侧(参照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下侧缘102e),离合器动作杆40被右侧罩102保护。
[0078]参照图5和图8,在主轴12和中间轴13的下方空间中构成有变速驱动机构50。
[0079]在主轴12的下方且与曲轴10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拨叉轴51被架设在曲轴箱2的左右铅直轴承壁2Lv、2Rv之间,进而,在拨叉轴51的下方,换挡鼓52被架设在曲轴箱2的左右铅直轴承壁2Lv、2Rv之间,被轴支承于拨叉轴51的换档拨叉53a、53b、53c通过换挡鼓52的转动而沿轴向移动,选择常啮合式齿轮变速器M的驱动齿轮组12g和被动齿轮组13g的各个啮合的齿轮对中的、有效地进行动力传递的齿轮对,来进行变速。
[0080]在换挡鼓52的斜后下方,换挡主轴54从左外侧贯穿左铅直轴承壁2Lv被架设于右铅直轴承壁2Rv,换挡主轴54的转动使齿轮切换机构55动作,并使换挡鼓52转动(图5参照)。
[0081]图8是省略了左曲轴箱2L而从内侧观察右曲轴箱2R的内燃机I的左侧视图,右曲轴箱2R的与左曲轴箱2L配合的配合面2Rf (以格子剖面线示出的部分)以环状(一部分气缸部分被切掉)不出。
[0082]图9是省略了右曲轴箱2R而从内侧观察左曲轴箱2L的内燃机I的右侧视图,左曲轴箱2L的与右曲轴箱2R配合的配合面2Lf (以格子剖面线示出的部分)以环状(一部分气缸部分被切掉)不出。
[0083]与左右铅直轴承壁2Lv、2Rv —起形成左右曲轴箱2L、2R的曲柄室2C和变速器室2M的曲轴箱外周壁2Ls、2Rs以下述方式覆盖外周:从平衡轴15的前方绕到曲轴10的下方和常哨合式齿轮变速器M的下方并朝向后方,在常哨合式齿轮变速器M的后方绕向上方,进而到达常啮合式齿轮变速器M的上方(参照图8、图9)。
[0084]曲轴箱外周壁2Ls、2Rs彼此的内侧端面是配合面2Lf、2Rf。
[0085]在左右曲轴箱2L、2R中的变速器室2M的后上部,通气室61向上方鼓出并被间隔壁2Lt、2Rt从变速器室2M隔开,并且跨越左右曲轴箱2L、2R而形成。(参照图5、图8、图9)。
[0086]通气室61形成为迷宫式结构,对窜漏气体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了油分的窜漏气体被从通气导出管62 (参照图9)导出至外部,该通气导出管62从上方嵌入左曲轴箱2L侧的通气室61。
[0087]图7是上述内燃机I的将右曲轴箱罩7卸下后的状态的右侧视图,在右曲轴箱2R中示出了与右铅直轴承壁2Rv —起突出形成于右侧面的环状框壁2Rss的右侧端面、即与右曲轴箱罩7配合的环状的右侧配合面2Rg(以格子剖面线示出的部分)。
[0088]右曲轴箱2R的形成通气室61的间隔壁2Rt延长至右侧配合面2Rg而构成通气通道60d (参照图5),通气通道60d的开口形成于环状的右侧配合面2Rg的后部的靠上方的位置。
[0089]覆盖该右曲轴箱2R的右侧的右曲轴箱罩7由罩外侧壁7v和罩外周壁7s大致形成为碗状,使罩外周壁7s的端面、即配合面7g(参照图6)与右曲轴箱2R的环状框壁2Rss的右侧配合面2Rg彼此对接,将变速离合器30收纳于内部并将右曲轴箱罩7固定安装于右曲轴箱2R。
[0090]在图6中示出了覆盖该右曲轴箱2R的右侧的右曲轴箱罩7的内视图。
[0091]在右曲轴箱罩7的罩外侧壁7v的内表面的与变速离合器30对置的圆板状部分的中心部分,形成有供离合杆37的末端部的变细部37a插入的所述圆筒部7a,并且,沿着从中心的圆筒部7a向后方并且稍微向后上倾斜的放射方向,伸出并设置有离合器凸轮轴39。
[0092]参照图5和图6,离合器凸轮轴39被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与右曲轴箱罩7的圆筒部7a形成为一体的内侧轴承凸台部7b、和形成于罩外周壁7s的外侧轴承凸台部7c。
[0093]离合器凸轮轴39与圆筒部7a垂直并贯穿内侧轴承凸台部7b,凸轮部39a与离合杆37的插入圆筒部7a中的变细部37a卡合。
[0094]在离合器凸轮轴39的向外侧贯穿外侧轴承凸台部7c的端部,嵌装着离合器动作杆40的基端部。
[0095]间隔壁7e向右曲轴箱罩7的罩外周壁7s中的形成外侧轴承凸台部7c的部位的内侧鼓出,并从罩外侧壁7v的内表面形成至配合面7g,间隔壁7e将变速器室2M隔开,并沿着罩外周壁7s向着车宽度方向构成通气通道60c。
[0096]离合器凸轮轴39贯穿通气通道60c。
[0097]当右曲轴箱罩7被安装于右曲轴箱2R时,在右曲轴箱罩7的配合面7g上形成的通气通道60c的开口与在右曲轴箱2R的右侧配合面2Rg上形成的通气通道60d的开口对准,通气通道60c和通气通道60d连通。
[0098]在右曲轴箱罩7的轴支承离合器凸轮轴39的内侧轴承凸台部7b、和外侧轴承凸台部7c附近的间隔壁7e之间,沿着罩外侧壁7v形成有筒壁7d,该筒壁7d的内部成为供离合器凸轮轴39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60b。
[0099]S卩,贯穿插入孔60b从与主轴12的轴向对置的中央部位P沿放射方向向着周缘部位Q贯穿设置,形成贯穿插入孔60b的筒壁7d的与中央部位P的内侧轴承凸台部7b接触的部分被切掉,而形成有向内侧的贯穿插入孔60b开口的通气导入口 60a (参照图5、图6)。
[0100]贯穿插入孔60b的周缘部位Q到达通气通道60c并与通气通道60c大致垂直地连通。
[0101]贯穿插入孔60b在筒壁7d的内表面与离合器凸轮轴39之间具有间隔而作为通气通道发挥作用,因此,在右曲轴箱罩7的罩外侧壁7v的与主轴12的轴向对置的中央部位P附近的离合器室8开口的通气导入口 60a经由在罩外侧壁7v中沿放射方向延伸的贯穿插入孔60b、进而经由在罩外周壁7s和右曲轴箱2R的环状框壁2Rss中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通气通道60c、60d,与通气室61连通。
[0102]参照图6,在右曲轴箱罩7的罩外侧壁7v的内表面,在圆筒部7a的外周周围呈同心状突出形成有圆筒壁7f。
[0103]圆筒壁7f具有使通气导入口 60a位于内侧的直径,且将从圆筒部7a沿放射方向延伸的筒壁7d所存在的部分切掉。
[0104]在本内燃机I的通气结构中,在供使变速离合器30分离接合的离合器凸轮轴39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60b的、与主轴12的轴向对置的中央部位P的附近,形成有向离合器室8侧(变速器室2M侧)开口的通气导入口 60a,使罩外周壁7s和右曲轴箱2R的环状框壁2Rss从贯穿插入孔60b的周缘部位Q,经由沿车宽度方向穿孔的通气通道60c、60d与曲轴箱2内的上部后方空间的通气室61连通,因此,在将流入离合器室8内的窜漏气体卷入因变速离合器30的旋转而产生的回转流中、并利用离心力使油分分离时,在圆筒壁7f的内侧的中央部附近残留的窜漏气体被从通气导入口 60a导入贯穿插入孔60b,并从成为通气通道的贯穿插入孔60b穿过连通的通气通道60c、60d被导入通气室61,在通气室61进一步进行气液分离。
[0105]通气导入口 60a处于变速离合器30的中央部附近,在一定程度上除去了油分而残留在中央部附近的窜漏气体被导入该通气导入口 60a,因此,不会发生下述情况:窜漏气体中的减少的油分浸入通气导入口 60a而堵塞通气导入口 60a。
[0106]另外,贯穿插入孔60b的通气导入口 60a形成为与变速离合器30的侧面对置,因此,油因为变速离合器30的旋转而大都飞散至变速离合器30的外周周围,几乎不从变速离合器30的侧面向侧方飞散,油从与变速离合器30的侧面对置的通气导入口 60a浸入贯穿插入孔60b的可能性较低。
[0107]在本通气结构中,利用在作为离合器罩的右曲轴箱罩7的侧壁上形成的离合器凸轮轴(离合器分离轴)39的贯穿插入孔60b作为通气通道,因此无需特别地形成通气通道,能够降低成本,并且,避免因在右曲轴箱罩7的罩外侧壁7v新形成通气通道而导致的右曲轴箱罩(离合器罩)沿轴向的扩张,能够防止内燃机整体变大。
[0108]如图5所示,贯穿插入孔60b的周缘部位Q处于在沿曲轴10的轴向观察时与通气室61重叠的位置,因此,从贯穿插入孔60b的周缘部位Q向通气室61沿轴向直线地形成通气通道60c、60d,能够缩短通气通道60c、60d,并且容易进行通气通道60c、60d的贯穿设置加工。
[0109]另外,如图5所示,通气通道60c、60d与贯穿插入孔60b在周缘部位Q垂直,因此,容易与通气通道60c、60d —起进行贯穿插入孔60b的贯穿设置加工。
[0110]贯芽插入孔60b从中央部位P沿斜上方向着周缘部位Q形成,因此,在通气室61中被气液分离后的油分能够通过通气通道60c、60d,在贯穿插入孔60b中流下而从通气导入口 60a排出至离合器室8进而变速器室2M内。
[0111]并且,在通气室61中进行气液分离而除去了油分后的窜漏气体被从上方的通气导出管62导出,并通过与通气导出管62连接的通气管(未图示)被引导至空气滤清器73,并再次被吸引至内燃机I的进气系统中以供燃烧。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燃机的通气结构,在曲轴箱(2)中,轴支承有曲轴(10),并且收纳有变速器(M), 对窜漏气体进行气液分离的通气室(61)形成于所述曲轴箱(2)内的上部后方空间,在所述变速器(M)的主轴(12)的向所述曲轴箱(2)的侧方突出的端部,设置有变速离合器(30), 在所述曲轴箱(2)的侧方设置的所述变速离合器(30)被离合器罩(7)覆盖,该离合器罩(7)由罩外侧壁(7v)和罩外周壁(7s)大致形成为碗状, 在所述离合器罩(7)的罩外侧壁(7v)上,从与所述主轴(12)的轴向对置的中央部位(P)沿放射方向向着周缘部位(Q)贯穿有贯穿插入孔(60b), 使所述变速离合器(30)分离接合的离合器分离轴(39)被贯穿插入所述贯穿插入孔(60b)中, 所述内燃机的通气结构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贯穿插入孔(60b)的所述中央部位⑵的附近,形成有向变速器室(2M)侧开口的通气导入口(60a), 从所述贯穿插入孔(60b)的所述周缘部位(Q)对所述罩外周壁(7s)和所述曲轴箱(2)进行穿孔,形成与所述通气室¢1)连通的通气通道^0c、60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穿插入孔(60b)的所述周缘部位(Q)处于在沿所述曲轴(10)的轴向观察时与所述通气室¢1)重合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通道(60c、60d)与所述贯穿插入孔(60b)在所述周缘部位(Q)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穿插入孔^Ob)的所述通气导入口(60a)形成为与所述变速离合器(30)的侧面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穿插入孔(60b)从所述中央部位(P)沿斜上方向着所述周缘部位(Q)而形成。
【文档编号】F01M13/04GK104343495SQ201410370599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日
【发明者】原田诚, 永田裕树, 杉山正典, 袴田哲兵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