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010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机油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包括润滑油箱本体和主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润滑油箱本体由干式油底壳、方形波纹管和副油箱三部分组成,干式油底壳设有干式油底壳壳体和干式油底壳回油口,方形波纹管一端连接干式油底壳回油口,另一端连接副油箱,使干式油底壳和副油箱并连成一体;主机油泵吸油管、主机油泵吸油口、主机油泵回油口设在副油箱内,主机油泵回油管一部份设在副油箱内,通过主机油泵回油口与主机油泵吸油管相连,另一部份穿出副油箱设置在外与发电机组其它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布置合理,机油循环性好;储油容积大,箱式发电机组移动方便,投资成本低,噪声小等。
【专利说明】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机油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适用于大功率、中速、机油润滑的箱式陆用柴油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开发的中速大功率柴油机发电机组由于受体积大的影响只能用于厂房式陆用发电机组,而无法满足标准集装箱式发电机组的设计要求。大功率厂房式陆用发电机组投资成本大、不便移动。
[0003]厂房式陆用发电机组的润滑油箱一般采用湿式油底壳,高度为420mm,体积为0.8立方米。油底壳安装在发动机下部机体的底面上,机油通过机油泵直接从湿式油底壳中进入发动机进行润滑,该结构优点是外部机油管路短,缺点是湿式油底壳储油量小,结构复杂,不方便检测油底壳内机油的清洁度,安装在发动机下部从而增加了整个发动机的高度,使发动机的安装空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功率为2800kw?3000 kw,具有功率大、体积小、方便移动的特点,满足了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发展的要求。
[0005]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包括润滑油箱本体和主机油泵,主机油泵由主机油泵吸油管、主机油泵吸油口、主机油泵回油口、主机油泵回油管组成,主机油泵吸油口、主机油泵回油口设在主机油泵吸油管上,其特征在于:润滑油箱本体由干式油底壳、方形波纹管和副油箱三部分组成,干式油底壳设有干式油底壳壳体和干式油底壳回油口,方形波纹管一端连接干式油底壳回油口,另一端连接副油箱,使干式油底壳和副油箱并连成一体;主机油泵吸油管、主机油泵吸油口、主机油泵回油口设在副油箱内,主机油泵回油管一部份设在副油箱内,通过主机油泵回油口与主机油泵吸油管相连,另一部份穿出副油箱设置在外与发电机组其它装置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中干式油底壳功能只回油,不储油,副油箱为发电机组的储油箱。机油通过主机油泵从副油箱中吸取后进入柴油机,机油对柴油机润滑后流到干式油底壳,然后通过方形波纹管流回副油箱,来回循环。干式油底壳与副油箱通过方形波纹管连接,降低了发动机运转时对副油箱产生的振动。
[000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干式油底壳高度为< 180_,使柴油机的高度满足标准集装箱的要求,干式油底壳壳体设为2°的角度,使干式油底壳内机油回油流畅。该2°的角度是根据干式油底壳内机油的最大流量来确定,干式油底壳内机油流量由重力和真空度决定,干式油底壳内机油与副油箱中的机油形成一个机油循环系统,最大流量为发动机最大功率时,标定转速下的机油流动量。
[0008]为了保证干式油底壳的回油量与主机油泵的吸油量一致,所述干式油底壳回油口设计成长方形状,干式油底壳回油口面积与主机油泵吸油管面积比为8-9:1,干式油底壳设置消泡板,消除发动机流出的机油产生的泡沫。
[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为所述副油箱设有三个腔,增强集装箱的强度,分为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每个腔之间采用工字槽钢隔板连接,每块工字槽钢隔板上设有流通孔。
[0010]所述副油箱的三个腔中分别设有排气管,排出副油箱内产生的油气;
[0011]使副油箱中的机油循环性好,所述主机油泵回油口设在第一腔中,主机油泵吸油管的末端设置在第三腔中。
[0012]所述主机油泵吸油管为方形管,使发电机组运转时不吸入空气和油渣,主机油泵吸油口靠近主机油泵吸油管的末端设置在主机油泵吸油管的正下方,吸油口为多孔板制成。
[0013]所述主机油泵吸油管与副油箱底面距离为50-60mm,使副油箱最低液位时有足够的机油。
[0014]所述副油箱内安装游标尺和液位传感器,设在主机油泵吸油口靠近的地方,实时监控副油箱油位的变化情况。
[0015]本实用新型中的润滑油箱降低了柴油机的整体高度,增大了柴油机的储油容积,满足了该功率范围内中速柴油发电机组对标准集装箱的设计要求。
[0016]本实用新型中的润滑油箱有着结构紧凑,布置合理,机油循环性好;储油容积大.噪声大,箱式发电机组移动方便,投资成本低,噪声小等有益效果。
[0017]本说明书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润滑油箱的安装侧面结构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润滑油箱的安装侧面结构图
[0020]图3为实用新型中副油箱的仰视图
[0021]图4为实用新型中干式油底壳侧面结构图
[0022]图5为实用新型中干式油底壳仰面图
[0023]其中,附图中标识名称具体为:1.干式油底壳2.方形波纹管3.副油箱4.主机油泵吸油管5.主机油泵吸油口 6.主机油泵回油口 7.主机油泵回油管8.主机油泵吸油管末端9.干式油底壳回油口 10.干式油底壳回油管11.副油箱第一腔12.副油箱第二腔13.副油箱第三腔14.干式油底壳15.工字槽钢隔板16.流通孔17.排气管18.游标尺19.液位传感器20.柴油机进油口 21.柴油机22.发电机组油水系统
23.集装箱24.油底壳自由端板25.辅助吸油口 26.油底壳输出端板27.消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接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结构,见附图1所示。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包括润滑油箱本体和主机油泵,主机油泵由主机油泵吸油管、主机油泵吸油口、主机油泵回油口、主机油泵回油管组成,主机油泵吸油口、主机油泵回油口设在主机油泵吸油管上。润滑油箱本体由干式油底壳、方形波纹管和副油箱三部分组成,干式油底壳设有干式油底壳壳体和干式油底壳回油口,方形波纹管一端连接干式油底壳回油口,另一端连接副油箱,使干式油底壳和副油箱并连成一体;主机油泵吸油管、主机油泵吸油口、主机油泵回油口设在副油箱内,主机油泵回油管一部份设在副油箱内,通过主机油泵回油口与主机油泵吸油管相连,另一部份穿出副油箱设置在外与发电机组其它装置连接。
[0027]本实用新型中干式油底壳功能只回油,不储油,副油箱为发电机组的储油箱。机油通过主机油泵从副油箱中吸取后进入柴油机,机油对柴油机润滑后流到干式油底壳,然后通过方形波纹管流回副油箱,来回循环。干式油底壳与副油箱通过方形波纹管连接,降低了发动机运转时对副油箱产生的振动。
[002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干式油底壳高度为170mm,使柴油机的高度满足标准集装箱的要求,干式油底壳壳体设为2°的角度,使干式油底壳内机油回油流畅。该2°的角度是根据干式油底壳内机油的最大流量来确定,干式油底壳内机油流量由重力和真空度决定,干式油底壳内机油与副油箱中的机油形成一个机油循环系统,最大流量为发动机最大功率时,标定转速下的机油流动量。
[0029]为了保证干式油底壳的回油量与主机油泵的吸油量一致,所述干式油底壳回油口设计成长方形状,干式油底壳回油口面积与主机油泵吸油管面积比为8:1。
[0030]副油箱中设有排气管,排出副油箱内产生的油气;主机油泵吸油管为方形管,使发电机组运转时不吸入空气和油渣,主机油泵吸油口靠近主机油泵吸油管的末端设置在主机油泵吸油管的正下方,吸油口为多孔板制成。主机油泵吸油管与副油箱底面距离为60mm,使副油箱最低液位时有足够的机油。
[0031]安装时干式油底壳安装在柴油机下部,与机体底面配合,副油箱安装在发电机组油水系统下部,与辅助系统安装架设计成一体;副油箱为发电机组的储油箱,机油通过主机油泵从副油箱中吸取油后进入柴油机,油对柴油机润滑后流到干式油底壳,然后通过方形波纹管流回副油箱,来回循环。
[0032]实施例2
[0033]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结构,见附图2所示。该润滑油箱由干式油底壳、方形波纹管和副油箱三部分组成,干式油底壳安装在柴油机下部,与机体底面配合,副油箱安装在发电机组油水系统下部,与辅助系统安装架设计成一体,干式油底壳功能只回油,不储油,副油箱为发电机组的储油箱;润滑油箱的工作原理:机油通过主机油泵从副油箱中吸取后进入柴油机,机油对柴油机润滑后流到干式油底壳,然后通过方形波纹管流回副油箱。为了使柴油机的高度满足标准集装箱的要求,干式油底壳高度设计成180mm ;干式油底壳回油口设计成长方形状,为了保证干式油底壳的回油量与主机油泵的吸油量一致,干式油底壳回油口面积与主机油泵吸油管面积比为9:1 ;为了使干式油底壳内机油回油流畅,干式油底壳壳体设计成2°角度;干式油底壳设置14块消泡板,消除发动机流出的机油产生的泡沫。
[0034]副油箱为全钢焊接结构,容积设计成2立方米,增大了发电机组的储油量(约为湿式油底壳的3倍),减少了发电机组机油加油的频率;为了保证集装箱的强度,副油箱设计成三个腔,三个腔之间采用槽钢连接;为了保证副油箱中的机油循环性好,主机油泵吸油管中的吸油口设置在第三腔中,回油口与第一腔连接;三腔的工字钢隔板分别开设2个400mmx200mm的流通孔;为了使发电机组运转时不吸入空气和油渣,副油箱中的吸油管设计成200mmx60mm方形管,吸油口设置在方形管的正下方,吸油口采用孔径为3mm的多孔板制成;为了保证副油箱最低液位时有足够的机油,主机油泵吸油口与副油箱底面距离为50mm;为了排出副油箱内产生的油气,在三个腔中分别设置一个0 50mm的排气管;为了实时监控副油箱油位的变化情况,在主机油泵吸油口附近安装游标尺和液位传感器;干式油底壳与副油箱通过方形波纹管连接,降低了发动机运转时对副油箱产生的振动。
[0035]本实用新型中润滑油箱通过实际运用,降低了柴油机的整体高度,增大了柴油机的储油容积,满足了该功率范围内中速柴油发电机组对标准集装箱的设计要求。并且,本发明结构紧凑,布置合理,机油循环性好;有着储油容积大.,方便移动,投资成本低,噪声小等有益效果。
[0036]本说明书中(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这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包括润滑油箱本体和主机油泵,主机油泵由主机油泵吸油管(4)、主机油泵吸油口(5)、主机油泵回油口(6)、主机油泵回油管(7)组成,主机油泵吸油口(5)、主机油泵回油口(6)设在主机油泵吸油管(4)上,其特征在于:润滑油箱本体由干式油底壳(I)、方形波纹管(2)和副油箱(3)三部分组成,干式油底壳(I)设有干式油底壳壳体(14)、干式油底壳回油口(9)和干式油底壳回油管(10),方形波纹(2)管一端连接干式油底壳回油管(10),另一端连接副油箱(3),使干式油底壳(I)和副油箱(3)并连成一体;主机油泵吸油管(4)、主机油泵吸油口(5)、主机油泵回油口(6)设在副油箱(3)内,主机油泵回油管(7)—部份设在副油箱(3)内,通过主机油泵回油口(6)与主机油泵吸油管(4)相连,另一部份穿出副油箱(3)设置在外与发电机组其它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油底壳高度为< 180mm,干式油底壳壳体(14)设为2°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油底壳回油口(9)设计成长方形状,干式油底壳回油口(9)面积与主机油泵吸油管(4)面积比为8-9:1,干式油底壳还设置消泡板(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油箱(3)设有三个腔,分为副油箱第一腔(11)、副油箱第二腔(12)和副油箱第三腔(13),每个腔之间采用工字槽钢隔板(15)连接,每块工字槽钢隔板(15)上设有流通孔(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油箱(3)的三个腔中分别设有排气管(1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油泵回油口(6)设在副油箱第一腔(11)中,主机油泵吸油管的末端(8)设置在副油箱第三腔(13)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油泵吸油管(4)为方形管,主机油泵吸油口(5)靠近主机油泵吸油管的末端(8)设置在主机油泵吸油管(4)的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油泵吸油吸油口(5)为多孔板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油泵吸油管(4)与副油箱(3)底面距离为50-6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箱式柴油发电机组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油箱内安装游标尺(18)和液位传感器(19),设在主机油泵吸油口(5)靠近的地方。
【文档编号】F01M11/00GK203962085SQ201420088263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8日
【发明者】张红学, 朱家松, 唐爱国 申请人: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