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3493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涡轮增压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但是,现有的涡轮增压器装置存在着功能不完善,使用不方便,安全性能差,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涡轮增压器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涡轮增压器装置存在着功能不完善,使用不方便,安全性能差,维修成本高的问题。一种涡轮增压器装置,包括主底板、气泵、传感片、电池、气囊装置、声光报警结构和吸入气缸,所述的主底板设置在气泵的下部位置;所述的声光报警结构设置在吸入气缸的右侧位置;所述的传感片设置在气泵的左侧位置;所述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设置在主底板的上部;所述的气囊装置通过电性连接设置在主底板的上部。

所述的气囊装置包括弹性气囊、按压活动压板、辅助复位弹簧、固定压板、连接螺栓和调节螺母,所述的弹性气囊设置在按压活动压板和固定压板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母设置在按压活动压板上部两侧位置。

所述的弹性气囊具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有利于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按压活动压板具体采用PE塑料制成的,有利于按压方便,耐磨耐腐蚀效果好。

所述的辅助复位弹簧设置在连接螺栓的中间内部位置,所述的辅助复位弹簧具体采用螺旋式亚金弹簧,有利于方便使用,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所述的声光报警结构包括震动片、报警闪烁灯和报警语音喇叭,所述的报警 语音喇叭通过电性连接设置在报警闪烁灯的右侧。

所述的震动片通过电性连接设置在报警闪烁灯的上部,所述的震动片具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有利于震动提醒的意识,灵活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装置,广泛应用于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泵、气囊装置、声光报警结构和吸入气缸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实用,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醒方便,吸取了广泛人群的使用,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降低安全隐患,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

1-主底板,2-气泵,3-传感片,4-电池,5-气囊装置,71-弹性气囊,72-按压活动压板,73-辅助复位弹簧,74-固定压板,75-连接螺栓,76-调节螺母,6-声光报警结构,61-震动片,62-报警闪烁灯,63-报警语音喇叭,7-吸入气缸。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装置,包括主底板1、气泵2、传感片3、电池4、气囊装置5、声光报警结构6和吸入气缸7,所述的主底板1设置在气泵2的下部位置;所述的声光报警结构6设置在吸入气缸7的右侧位置;所述的传感片3设置在气泵2的左侧位置;所述的电池4通过电性连接设置在主底板1的上部;所述的气囊装置5通过电性连接设置在主底板1的上部。

所述的气囊装置5包括弹性气囊71、按压活动压板72、辅助复位弹簧73、固定压板74、连接螺栓75和调节螺母76,所述的弹性气囊71设置在按压活动压板72和固定压板74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母76设置在按压活动压板72上部两侧位置。

所述的弹性气囊71具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有利于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按压活动压板72具体采用PE塑料制成的,有利于按压方便,耐磨耐腐蚀效果好。

所述的辅助复位弹簧73设置在连接螺栓75的中间内部位置,所述的辅助复位弹簧73具体采用螺旋式亚金弹簧,有利于方便使用,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所述的声光报警结构6包括震动片61、报警闪烁灯62和报警语音喇叭63,所述的报警语音喇叭63通过电性连接设置在报警闪烁灯62的右侧。

所述的震动片61通过电性连接设置在报警闪烁灯62的上部,所述的震动片61具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有利于震动提醒的意识,灵活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利用气泵2快捷方便,在电池4的作用下,用电方便,通过传感片3传感,利用震动片61具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有利于震动提醒的意识,灵活使用,通过报警闪烁灯62和报警语音喇叭63实现声光报警,降低安全隐患,通过辅助复位弹簧73的配合,利用弹性气囊71挤压,方便使用,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最佳使用效果,在气囊装置5、声光报警结构6和吸入气缸7的配合下使得方便实用,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吸取了广泛人群的使用,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降低安全隐患,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