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风力发电系统发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4948阅读:1516来源:国知局
车载风力发电系统发电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风力发电系统发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火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的产量每天都在快速递增,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对汽车的依赖程度也随之增大,由此而带来的突出问题是:环境污染讯增,目前绝大部分汽车都是采用汽油或者柴油为动力燃料,所产生的排放物都具有严重的空气污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基于这种严重状况如何减少排放物的污染,也就摆在了我们面前急需解决。

一种以电能为动力来解决汽车驱动的课题就出现了,目前以电能为动力的汽车主要是采用车载电池为主要动力源,其缺点是电能储电量有限,行驶距离受限制,而且是需要经常充电,且受天气温度的影响,尤其是严寒的北方冬季,电池电量消耗太快,不能保证行驶需要,那么设计一种既能保证正常供电又不需要充电的汽车动力供电系统是最好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

车载风力发电系统即可满足这一需要,风力发电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成熟的发电行驶,在不同的行业中采用,范围较广,但是唯独没有采用在汽车行业中,因此在汽车领域上应用电力发电做为动力源是完全可实现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风力发电系统发电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载风力发电系统,其组成包括:风力发电装置,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的端口处的风能收集口为沙漏结构,内部均匀的设置一组风叶组件,所述的风叶组件由转轴和叶片组成,所述的转轴一端与发电机装置连接,所述的发电机装置与充电装置连接,所述的充电装置的输出端与蓄电池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发动机装置通过支撑杆安装于汽车的各部位活动连接。

所述的车载风力发电系统,所述的叶片为多级叶片。

所述的车载风力发电系统,所述的风能收集口直径50mm—5000mm。

所述的车载风力发电系统,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的主体结构为两端通透的筒状结构或主体内外两侧设置为凹凸结构或渐缩式结构的主体。

所述的车载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车辆运动或停止时将装置外的风能通过风能收集口进行收集,风能进入装置的筒内吹动装置内的叶片带动转轴高速转动,转轴一端连接发电机装置,发电机装置内的电量传送到充电装置内,充电装置内的电量通过充电装置的输出端输送到蓄电池的输入端,使蓄电池进行循环充电,达到车辆的运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只要在汽车的前、后和侧面各不同部位设计安装风力发电装置,这种装置是一种独立的汽车附体,有独立的线路,充电装置、发电机、电能输出端连接与电池装置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于电动电池,各部位的发动机通过支撑杆装于汽车的各部位活动连接,这样通过车外风力所采集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于汽车电池内,随用随采集,因从不同方向的来风都可采集,而且汽车行驶时本身就产生风能。

本发明只要在改装汽车的各部位(或内部)装有前述的电能手机装置就可满足汽车行驶需要,而不需对原汽车进行大的改动,方便快捷,有很好的实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是一举多得的项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车载风力发电系统,其组成包括:风力发电装置1,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的端口处的风能收集口2为沙漏结构,内部均匀的设置一组风叶组件,所述的风叶组件由转轴3和叶片4组成,所述的转轴一端与发电机装置5连接,所述的发电机装置与充电装置6连接,所述的充电装置的输出端与蓄电池7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发动机装置通过支撑杆安装于汽车的各部位活动连接。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车载风力发电系统,所述的叶片根据用电负荷可设计多级叶片。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车载风力发电系统,所述的风能收集口直径根据不同用量可加工成50mm—5000mm的直径风能收集口。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车载风力发电系统,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的主体结构为两端通透的筒状结构或主体内外两侧设置为凹凸结构或渐缩式结构的主体。

实施例5:

一种实施例1—4之一所述的车载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车辆运动或停止时将装置外的风能通过风能收集口进行收集,风能进入装置的筒内吹动装置内的叶片带动转轴高速转动,转轴一端连接发电机装置,发电机装置内的电量传送到充电装置内,充电装置内的电量通过充电装置的输出端输送到蓄电池的输入端,使蓄电池进行循环充电,达到车辆的运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