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摩托车外置式冷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3334发布日期:2018-07-07 20:30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散热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摩托车外置式冷却箱。



背景技术:

水冷摩托车一般在设计时,都是将水泵和散热器设置在靠近发动机的位置,因为受到发动机及摩托车主体结构的限制,一般散热器都比较小,并且因为散热器器主要是依靠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自然冷却,且散热器一般位于摩托车的一侧,当摩托车长时间处于低速度高功率的行驶时,摩托车所受到的相对风速较小,从而降低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甚至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高水冷摩托车水循环散热功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冷摩托车外置式冷却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冷摩托车外置式冷却箱,包括中空的箱体,其要点在于:所述箱体的表面分布有散热鳍片,该箱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均与箱体内部连通,该箱体上固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摩托车减震筒连接固定的夹持件。

采用以上结构,将散热器中的水引入冷却箱中,而冷却箱固定悬挂在减震筒上,冷却箱上的散热鳍片处于摩托车行驶方向的迎风面,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风冷来降低循环水的温度,同时增加了水循环的道路,也能一定程度降低循环水的温度,从而确保能更好的对发动机进行降温,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内固设有两端敞口的迂回管,该迂回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连通,所述箱体内壁与迂回管外壁之间填充有冷却介质。采用以上结构,在冷却箱中采用迂回管结构连通散热水循环路,增加了水流通道,同时在间隙中填充冷却介质,可以进一步对循环水进行降温,使返回的水温度更低,起到更好对发动机降温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外壁上对应夹持件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夹持件的安装座,该安装座与散热鳍片分别位于箱体的相对两侧。采用以上结构,夹持件通过安装座安装在冷却箱上,更容易针对不同型号摩托车的减震筒的大小进行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件包括具有环状开口的抱箍本体、以及设置在抱箍本体内壁的环状耐磨胶垫,和用于锁紧抱箍本体的锁紧组件;所述抱箍本体内壁上沿周向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耐磨胶垫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应的凸环,所述凸环嵌入所述凹槽中,所述耐磨胶垫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沿径向延伸的凸起部;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正对设置在抱箍本体开口两侧的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采用以上结构,增加夹持件的内部摩擦力,使其能更紧密的夹紧减震筒,降低冷却箱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损害,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鳍片之间嵌设有减震胶条。采用以上结构,在散热鳍片的间隙中嵌设减震胶条,可以有效降低高速行驶振动对散热鳍片的振动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接口与出水接口均向设有夹持件的一侧弯折。采用以上结构,更方便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与设置在后方散热器以及发动机进行管路连接,不容易脱落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接口与摩托车散热器出水口之间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接口与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进水口之间通过出水管连接,使冷却箱、散热器以及发动机之间形成连通的水循环散热管路。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管路将冷却箱、摩托车散热器以及摩托车发动机连接,形成水循环散热管路,达到增加散热功效作用,同时使装置结构简化。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包括相互连通的金属硬管a和软管a,且所述金属硬管a与散热器出水口连通,所述软管a与进水接口连通;所述出水管包括相互连通的金属硬管b和软管b,且所述金属硬管b与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软管b与出水接口连通。采用以上结构,金属硬管a和金属硬管b分别与摩托车的散热器及发动机固定连接,不易脱落,采用软管a和软管b分别与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连接,软管可以柔性弯曲更有利于抗震,减少了与冷却箱连接处振动损坏频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水冷摩托车外置式冷却箱,通过在水冷摩托车两个减震筒上挂设外置的冷却箱,将自带的散热器中的循环水通过管路与冷却箱连接,并形成再次冷却的闭合回路,因为冷却箱上的散热鳍片处于摩托车的正前方的迎风面,可以更好的利用风来对循环水进行降温,从而使循环水返回散热箱时温度较低能更好的对发动机进行降温,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装置制造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抱箍本体与耐磨胶垫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使用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至图4所示的水冷摩托车外置式冷却箱,冷却箱的箱体1呈长方体形,箱体1的上端设有进水接口11,下端设有出水接口12,进水接口11和出水接口12皆向后侧弯折,其内部中空,在箱体1内部设置有多次迂回弯折的迂回管13,迂回管1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接口11和出水接口12连通,迂回管13的外壁与箱体1内壁的间隙空间中填充有冷却介质3,冷却介质3可以由水或盐水等制成。

箱体1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外壁上阵列分布有多个散热鳍片10,在散热鳍片10之间嵌设有减震块5,减震块5可由橡胶块等弹性材质制成,减震5可以有效降低振动对散热鳍片10的伤害。

在背离散热鳍片10的箱体1的另一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可拆卸的安装座14,两个安装座14上分别固设有用于与摩托车减震筒连接固定的夹持件2,夹持件2包括具有环状开口的抱箍本体21和耐磨胶垫22,抱箍本体21倾斜向下设置,与箱体1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并与摩托车减震筒的倾斜角度相适应。

抱箍本体21的内壁中部沿周向设有环形的凹槽211,耐磨胶垫22外壁上设有与凹槽211相适应的凸环221,并嵌入凹槽211中。

环形的耐磨胶垫22内壁上靠近两侧端面的位置设有两个沿径向延伸的凸起部222,使耐磨胶垫22内壁呈凹状,当抱箍本体21抱合在减震筒上时,耐磨胶垫22的凸起部222与减震筒贴合,内部形成气密状态,可以使抱箍本体21抱合更紧,降低偏移,减少冷却箱的振动损害。

抱箍本体21的开口两侧,正对设置有两个竖直延伸部,并设有穿孔,其上穿设有锁紧组件23,本实施例中锁紧组件23包括正对设置的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锁紧螺栓穿过穿孔之后,与锁紧螺母连接,通过拧合锁紧螺母来紧固抱箍本体1。

使用时,如图5所示,将冷却箱安装在摩托车8的正前方,通过两个夹持件2固定安装在摩托车的两个减震筒83上,散热鳍片10处于行驶过程中的迎风面,冷却箱的进水接口11通过进水管6与散热器82出水口之间连接,进水管6包括连通的金属硬管a和软管a,其中金属硬管a与散热器82连通,软管a与进水接口11连通。

冷却箱的出水接口12与发动机缸体81的进水口811之间通过出水管7连接,出水管7包括连通的金属硬管b和软管b,其中金属硬管b与进水口811连通,软管b与出水接口12连通,发动机缸体81的出水口812与散热器82之间连通,使冷却箱、发动机缸体81和散热器82之间形成水循环的散热管路,增加了循环管路的长度,可以增加一定的散热功效,摩托车8在行驶过程中,因为散热鳍片10处于迎风面,可以更大程度的对循环水进行风冷,又在冷却箱的箱体1中填充冷却介质3,可以进一步对循环水进行降温,使返回发动机缸体81的循环水温度耕地,起到更好的帮助其散热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