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引气管。
背景技术:
塑胶引气管装在车体发动机处,起发动机进气作用,传统的汽车引气管采用整个管身整体注塑成型,固定孔座另外安装在引气管管身外壁上的工艺制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固定孔座随着使用时间容易与引气管脱落,使得引气管无法再正常使用;
此外,引气管整体注塑成型其加工工艺较为复杂,加工过程中,产品容易出现瑕疵,导致不良率同比较大;另外,若引气管管身有损伤时必须全部更换,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引气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引气管加工工艺复杂,固定孔座另外安装在引气管管身外壁上的工艺制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固定孔座随着使用时间容易与引气管脱落,使得引气管无法再正常使用,后期维护成本高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引气管,包括第一引气管瓣膜、第二引气管瓣膜和固定孔座,上述第一引气管瓣膜和第二引气管瓣膜对应设置且相互卡合,且两者之间形成进气通道,上述固定孔座设置在上述第一引气管瓣膜外侧壁的上端,上述固定孔座与上述第一引气管瓣膜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作业实施面较小,保证装配时安装方便、松紧度适中,确保了装配品质,很好的解决了因引气管结构所限,不可通过吹塑成型生产的缺陷,避免在整车装配时工艺复杂等问题,提高了整车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第一引气管瓣膜和第二引气管瓣膜的截断面均设置为弧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造型美观,结构强度较好。
进一步,上述第一引气管瓣膜的两端外侧壁边沿处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卡座,上述第二引气管瓣膜的两端外侧壁边沿处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并与上述卡座一一对应的卡扣,上述卡扣与对应的上述卡座卡接配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拆装较为方便,后期维护便利。
进一步,上述卡座间隔且均匀分布。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强度较好。
进一步,上述卡扣与对应的第二引气管瓣膜的外壁之间形成卡槽,上述卡座背离第一引气管瓣膜的一端设置有与上述卡槽对应的凸块,当上述卡扣与对应的卡座卡接时,上述凸块伸入对应的上述卡槽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引气管本体密封性较好。
进一步,上述凸块背离上述卡座的一端还设置有橡胶密封块,当上述凸块伸入对应的上述卡槽内时,上述橡胶密封块抵触在上述卡槽的底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加强引气管管身的密封性,使其使用效果更好。
进一步,上述第一引气管瓣膜和第二引气管瓣膜相对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并连通上述进气通道的进气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强气体通透性,优化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引气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引气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引气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引气管瓣膜,2、第二引气管瓣膜,3、固定孔座,4、进气通道,5、进气孔,11卡座、21、卡扣,111、凸块,112、橡胶密封块,21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引气管包括第一引气管瓣膜1、第二引气管瓣膜2和固定孔座3,上述第一引气管瓣膜1和第二引气管瓣膜2对应设置且相互卡合,且两者之间形成进气通道4,上述固定孔座3设置在上述第一引气管瓣膜1外侧壁的上端,上述固定孔座3与上述第一引气管瓣膜1一体成型。
使用过程中,将第一引气管瓣膜1、第二引气管瓣膜2卡合形成完整的引气管后,再通过固定空座3固定在车内对应位置,并使引气管与发动机连接即可。
上述第一引气管瓣膜1和第二引气管瓣膜2的截断面均设置为弧形,当 第一引气管瓣膜1和第二引气管瓣膜2卡合对接后,整体截断面形成一个整圆或椭圆,也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更改截面形状的设计,如设计成其他曲面结构;上述截断面具体到,第一引气管瓣膜1和第二引气管瓣膜2的竖直设置部分的横截面以及横向设置部分的纵截面。
上述第一引气管瓣膜1的两端外侧壁边沿处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卡座11,上述第二引气管瓣膜2的两端外侧壁边沿处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并与上述卡座11一一对应的卡扣21,上述卡扣21与对应的上述卡座11卡接配合,方便拆装,便于后期维护、更换,在使用过程中,若第一引气管瓣膜1或第二引气管瓣膜2部分损坏,只需更换相应的第一引气管瓣膜1或第二引气管瓣膜2即可,无需整个引气管进行更换,节省了使用成本。
上述卡座11间隔且均匀分布,使整体引气管安装过程中,结构强度更高。
上述卡扣21与对应的第二引气管瓣膜2的外壁之间形成卡槽211,上述卡座11背离第一引气管瓣膜1的一端设置有与上述卡槽211对应的凸块111,当上述卡扣21与对应的卡座11卡接时,上述凸块111伸入对应的上述卡槽211内,保证引气管在安装完毕后,接缝处不会存有缝隙,使其气密性良好。
上述凸块111背离上述卡座11的一端还设置有橡胶密封块112,当上述凸块111伸入对应的上述卡槽211内时,上述橡胶密封块112抵触在上述卡槽211内,使得第一引气管瓣膜1和第二引气管瓣膜2之间的卡合对接处气密性较好,不会造成气体泄漏而影响整个引气管的正常使用。
上述第一引气管瓣膜1和第二引气管瓣膜2相对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并连通上述进气通道4内部的进气孔5,使气体通透性较好。
上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 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