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零部件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进气歧管总成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图1是现有技术中进气歧管总成的示意图。在进气歧管1a上直接开设一条EGR(ExhaustGasRecirculation排气再循环)废气通路2a。使从EGR废气通路2a的EGR废气进口21a进入的废气匀速地运动至EGR废气出口22a,并从EGR废气出口22a流出后,直接与从进气歧管1a的主进气口11a进入的新鲜空气在邻近进气歧管1a的主出气口12a处混合,进入气缸参与燃烧。由于废气在EGR废气进口21a处和EGR废气通路2a处的速度相同,使未经减速的废气与新鲜空气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混合均匀,从而导致从主出气口12a进入各缸的混合气不均匀,影响发动机排放。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气歧管总成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气歧管总成。所述进气歧管总成包括:进气歧管,其主进气口用于供新鲜空气进入其内部,其主出气口用于与气缸相连通;以及EGR废气管,其进气口用于供废气进入其内部,其出气口从所述进气歧管的侧壁贯穿伸入至所述进气歧管的内部,且所述EGR废气管的贯穿伸入至所述进气歧管内部的管路朝向远离所述主进气口的方向延伸,以降低从所述EGR废气管和所述进气歧管的贯穿处通过所述管路运动至所述出气口的废气的流速。优选地,所述出气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主进气口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在20度至90度的范围内。优选地,所述管路的邻近所述主进气口的侧壁的长度设置在所述主进气口的内径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范围内。优选地,所述EGR废气管的从所述进气口到所述EGR废气管和所述进气歧管的贯穿处的形状为螺旋状,以降低从所述进气口运动至所述EGR废气管和所述进气歧管的贯穿处的废气的流速。优选地,所述EGR废气管的所述进气口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气歧管的所述主进气口的内径。优选地,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EGR废气管共用一个侧壁。优选地,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EGR废气管为整体铸造成型。优选地,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EGR废气管焊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EGR废气管和所述进气歧管的贯穿处开设在所述进气歧管的邻近所述主进气口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进气歧管总成。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歧管总成中的EGR废气管能够降低从EGR废气管和进气歧管的贯穿处通过管路运动至出气口的废气的流速,使减速后的废气与从主进气口进入的新鲜空气有足够的时间充分混合均匀,从而使从主出气口进入各缸的混合气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进气歧管总成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气歧管总成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进气歧管总成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1a进气歧管21aEGR废气进口11a主进气口22aEGR废气出口12a主出气口2EGR废气管13a开口21进气口2aEGR废气通路22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参见图2和图3,进气歧管总成包括进气歧管1a和EGR废气管2。参见图2和图3,进气歧管1a具有主进气口11a和主出气口12a。主进气口11a用于供新鲜空气进入进气歧管1a的内部,主出气口12a用于与气缸相连通。且进气歧管1a的侧壁具有开口13a。参见图2和图3,EGR废气管2具有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进气口21用于供废气进入EGR废气管2的内部。出气口22从进气歧管1a的侧壁贯穿伸入至进气歧管1a的内部,以使EGR废气管2和进气歧管1a相连通,从而使从出气口22流出的废气能够流入进气歧管1a内,以使EGR废气管2内的废气能够与进气歧管1a内的新鲜空气混合。具体地,进气歧管1a的侧壁开设有开口13a,出气口22通过开口13a与进气歧管1a相连通。EGR废气管2的贯穿伸入至进气歧管1a内部的管路(即从图3所示的EGR废气管2的从开口13a到出气口22之间的管路)朝向远离主进气口11a的方向延伸,使管路具有一定的弯折角度,能够形成局部涡流,以降低从EGR废气管2和进气歧管1a的贯穿处(即开口13a)通过管路运动至出气口22的废气的流速。使减速后的废气与从主进气口11a进入的新鲜空气有足够的时间充分混合均匀,从而使从主出气口12a进入各缸的混合气均匀,有效改善发动机的排放性能。同时,与现有技术中相对设置的EGR废气进口与主进气口使废气气流与新鲜空气气流相对流通相比,能够有效减少废气气流与新鲜空气气流之间的冲突,以保证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后的混合气的流向以及从主出气口12a进入气缸的混合气的进气量,从而保证EGR率。由于管路朝向远离主进气口11a的方向延伸,EGR废气管2的出气口22也朝向远离主进气口11a的方向设置。有利的是,EGR废气管2的出气口22的中心轴线与主进气口11a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在20度至90度的范围内。有效避免废气气流与新鲜空气气流相冲突,从而保证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后的混合气的流向以及从主出气口12a进入气缸的混合气的进气量,增强气体流通能力,进而保证EGR率。同时避免EGR废气管2的伸入至进气歧管1a内的管路弯折过度,而造成EGR废气管2损坏。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EGR废气管2的出气口22的中心轴线与进气歧管1a的主进气口11a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既能保证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后的混合气的流向以及从主出气口12a进入气缸的混合气的进气量,又能保证EGR率。同时避免EGR废气管2的管路因弯折过度而损坏。参见图3,管路(即EGR废气管2的贯穿伸入至进气歧管1a的内部的管路)的邻近主进气口11a的侧壁(即图3所示的管路的左侧壁)的长度(即管路的左侧壁从开口13a到出气口22的长度)设置在主进气口11a的内径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范围内。如果将管路的左侧壁的长度设置过小,形成局部涡流的效果较差,影响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效果。如果将管路的左侧壁的长度设置过大,容易对主进气口11a进行遮挡,而影响新鲜空气的进气量。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管路的左侧壁的长度为主进气口11a的内径的二分之一,既满足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均匀,又保证进气歧管1a内部的新鲜空气的进气量。参见图2,EGR废气管2的从进气口21到EGR废气管2和进气歧管1a的贯穿处(即开口13a)的形状大体为螺旋状,使EGR废气管2的从进气口21到开口13a之间的管路能够形成局部涡流,以降低从进气口21运动至EGR废气管2和进气歧管1a的贯穿处(即开口13a)的废气的流速。使废气流动速度慢,从而使废气与新鲜空气有足够的时间充分混合,使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更加均匀,有效改善发动机的排放性能。同时,能够增加EGR废气管2的从EGR废气管2的进气口21到开口13a的长度,以加长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距离,使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充分。且螺旋状的EGR废气管2环绕安装在进气歧管1a的外部,能够增强EGR废气管2和进气歧管1a的之间的强度,增强可靠性,以减少EGR废气管2断裂风险,增加零部件的可靠性。有利的是,EGR废气管2的进气口21的内径大于进气歧管1a的主进气口11a的内径,以满足发动机需要的废气的进气量,从而保证EGR率。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EGR废气管2的进气口21的内径为进气歧管1a的主进气口11a的内径的六分之七。可以理解的是,EGR废气管2的进气口21的内径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它数值,但必须保证EGR废气管2的进气口21的内径大于进气歧管1a的主进气口11a的内径。参见图2和图3,进气歧管1a与EGR废气管2共用一个侧壁。也就是说,EGR废气管2的侧壁与进气歧管1a的侧壁贴合安装在一起,使EGR废气管2安装在进气歧管1a上。且EGR废气管2与进气歧管1a相互独立设置,互不干扰。同时能够增加EGR废气管2与进气歧管1a之间的强度,使EGR废气管2安装稳固,减小EGR废气管2断裂失效风险,增强零部件可靠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进气歧管1a与EGR废气管2为整体铸造成型。能够增加EGR废气管2与进气歧管1a之间的强度,使EGR废气管2安装稳固,减小EGR废气管2断裂失效风险,增强零部件可靠性。在另一实施例中,进气歧管1a与EGR废气管2焊接在一起,进气歧管1a与EGR废气管2安装简单且牢固,从而减小EGR废气管2断裂失效风险,增强零部件可靠性。参见图2和图3,EGR废气管2和进气歧管1a的贯穿处(即进气歧管1a的开口13a)开设在进气歧管1a的邻近主进气口11a处。也就是说,出气口22能够在邻近主进气口11a处从进气歧管1a的开口13a伸入至进气歧管1a的内部。使从EGR废气管的进气口21进入的废气与从主进气口11a进入的新鲜空气在邻近主进气口11a处开始混合。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处距离进气歧管1a的主出气口12a的位置较远,以使废气与新鲜空气有更加足够时间和空间的进行混合,使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更加均匀,从而使从主出气口12a进入各缸的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气更加均匀,进而有效改善发动机的排放性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进气歧管总成。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歧管总成中的EGR废气管能够降低从EGR废气管和进气歧管的贯穿处通过管路运动至出气口的废气的流速,使减速后的废气与从主进气口进入的新鲜空气有足够的时间充分混合均匀,从而使从主出气口进入各缸的混合气均匀。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