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底壳与一种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016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底壳与一种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用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底壳与一种发动机。



背景技术:

农用发动机负荷大、车速小、散热差,且农机连续作业,导致机油持续高温,再加上使用的燃料差,为聚合物、烟炱等杂质的生成提供了条件,农机的作业环境非常恶劣,经常尘土飞扬,当空滤器更换不及时,就会使尘土进入到燃烧室中,随着活塞的运动进入到机油中。春耕收获时节早晚温差大,容易发生水汽凝结,进入机油中产生乳化。发动机不可避免有磨损,颗粒进入机油中,和尘土、聚合物、烟炱、水这些杂质混合在一起后,造成机油劣化,如果不及时清除,会造成发动机的损坏,所以,农机的换油期较短,机油滤清器的负担重。

现有技术中,延长换油期的普遍做法是加大机油油量,加强机油滤芯,也有的优化燃烧、机油添加剂缓释剂,降低机油温度。

加大机油量需要加大油底壳,加强滤芯,这两种方法经常会受到空间限制,一般来说,油底壳设计时已经尽量做大了,优化燃烧也是在设计时考虑过了。机油添加剂缓释剂技术目前尚未成熟,成本高,需要更改机油滤清器等其他部件,降低机油温度的影响大,只要在限值以内,也是不宜再降。

因此,如何有效延长机油换油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延长机油换油期的油底壳,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该种油底壳的发动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油底壳本体内侧底部的集污槽,所述集污槽与所述油底壳的放油口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油底壳中,所述集污槽开设于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内侧底面。

优选地,在上述油底壳中,所述集污槽的一侧边缘高于另一侧边缘。

优选地,在上述油底壳中,所述油底壳本体通过铸造或冲压成型的方式形成所述集污槽。

优选地,本方案提供的油底壳还包括与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内侧底面呈夹角布置的挡油板,所述集污槽位于所述挡油板的一侧。

优选地,在上述油底壳中,所述集污槽的一侧边缘与所述挡油板的下侧边缘对齐。

优选地,在上述油底壳中,所述挡油板的下侧设有向上折弯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挡油板之间形成所述集污槽。

优选地,在上述油底壳中,所述挡油板上设置有多个筛孔。

优选地,在上述油底壳中,所述挡油板与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内侧底面垂直布置。

本发明提供的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油底壳本体内侧底部的集污槽,所述集污槽与所述油底壳的放油口连通。

裹挟着污染物的机油在油底壳内无规律地四处流动时,其中的污染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并逐渐堆积在集污槽内,由于集污槽设置在油底壳底部,沉积在集污槽内的污染物难以再次被机油带出流动,从而起到了过滤机油的作用。

本发明利用集污槽结构,可以有效过滤机油,达到延长换油期的效果,降低机油中的聚合物、烟炱、灰尘、磨损颗粒等的含量,降低含气量,使颗粒物沉淀从而防止对摩擦副产生磨损,同时能减少波动、振动和噪声,另外,还可以降低机油温度、使水分下降分离,防止机油乳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油底壳的发动机。该发动机产生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油底壳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本文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种油底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二种油底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三种油底壳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

1-油底壳本体、2-集污槽、3-挡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种油底壳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例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1以及设置于油底壳本体1内侧底部的集污槽2,集污槽2与油底壳的放油口连通。

裹挟着污染物的机油在油底壳内无规律地四处流动时,其中的污染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并逐渐堆积在集污槽2内,由于集污槽2设置在油底壳底部,沉积在集污槽2内的污染物难以再次被机油带出流动,从而起到了过滤机油的作用。

本发明利用集污槽结构,可以有效过滤机油,阻止污染物参与机油循环,达到延长换油期的效果,降低机油中的聚合物、烟炱、灰尘、磨损颗粒等的含量,降低含气量,使颗粒物沉淀从而防止对摩擦副产生磨损,同时能减少波动、振动和噪声,另外,还可以降低机油温度、使水分下降分离,防止机油乳化。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油底壳本体1的不同结构形式,本方案的集污槽2可以开设在油底壳的不同位置,即,集污槽2可以开设在油底壳底部或油底壳侧壁与底部交界处,也可以开设在挡油板3上。在一种优选方案中,集污槽2开设于油底壳本体1的内侧底面,如图1所示,在没有设置挡油板的油底壳中,污染物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慢慢沉降或冷凝,从而最终被收集到集污槽2内。

进一步优选地,集污槽2的一侧边缘高于另一侧边缘,当机油在油底壳中四处流动时,集污槽2较高的一侧边缘会更有利于防止机油再次将其中的污染物裹挟流出,从而防止污染物再次参与机油循环,起到了过滤机油的作用。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方案中,本方案提供的油底壳还包括与油底壳本体1的内侧底面呈夹角布置的挡油板3,如图2所示,集污槽2位于挡油板3的一侧。如此设置,挡油板3可以阻拦机油的流动,污染物撞击到挡油板3上,可以更快地沉降,从而顺着挡油板3滑落至底部的集污槽2内。

更加优选地,上述集污槽2的一侧边缘与挡油板3的下侧边缘对齐,如图2所示,如此设置,污染物顺着挡油板3滑落至油底壳底部时,就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到集污槽2内。当然,上述集污槽2的一侧边缘还可以不与挡油板3的下侧边缘对齐,即,集污槽2的边缘距挡油板3一定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可以在油底壳本体1的内侧底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集污槽2,集污槽2的形状可以为直槽、弧形槽或其他曲线形结构的槽,多个集污槽2可以分布在挡油板3的两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油底壳的具体结构进行布置,本文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方案中,挡油板3的下侧设有向上折弯的翻边,该翻边与挡油板3之间形成集污槽2,如图3所示,如此设置,集污槽2同样可以具有收集污染物的效果,同时,利用挡油板3的翻边形成集污槽2,还能够简化集污槽2的加工工艺,降低油底壳的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所述的油底壳可以采用铸造或冲压成型,这两种加工方式均可以增加集污槽2和挡油板3,集污槽2可以随冲压油底壳一次成型,或者随铸造油底壳一次铸造成型,或者由挡油板3折弯而成,只要是槽型结构即可。在图案形状的设计上,可以同时加强油底壳的模态,但集污槽2必须与油底壳的放油口连通,从而保证在放油时,集污槽2内的机油连通污染物可以顺利流出,进而便于清理油底壳。

需要说明的是,挡油板3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筛孔,机油可以流过筛孔,污染物粘附在筛孔上,从而实现过滤式分离污染物。这种结构可以减小挡油板3承受机油的撞击力,焊点裂开的风险较低。然而,其稳定机油的作用不如无孔的挡油板3。当然,挡油板3也可以用金属丝筛网代替。

挡油板3与油底壳本体1的内侧底面呈夹角布置,具体的,该夹角可以为90°,也可以为其他角度,优选地,本方案中的挡油板3与油底壳本体1的内侧底面垂直布置,可以使机油中的污染物更加顺利地滑落至集污槽2内。

本方案在油底壳底部设置集污槽2以容纳污染物,利用挡油板3的阻挡作用或者污染物自身的重力作用,或者利用二者配合,使磨损颗粒、尘土、聚合物、烟炱、水等污染物沉降在集污槽2内,防止污染物再次参与机油循环,从而过滤机油,本方案在较低的成本下可以达到延长换油期,提高车辆可靠性的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油底壳的发动机。该发动机产生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油底壳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本文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