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共轨喷油泵泵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134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共轨喷油泵泵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共轨系统喷油泵,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组合式共轨喷油泵泵盖。



背景技术:

高压共轨系统是近年来柴油机的主要方向。高压共轨可实现高喷射压力,可控喷油定时,多次喷射等传统燃油喷射系统较难或无法实现的功能,对柴油机排放控制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的提升。高压共轨系统中,喷油泵的作用是建立轨压,这要求喷油泵满足快速建压、供油能力满足需求、在各工况下可保持稳定的压力的要求。现有的喷油泵存在共轨输出压力波动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共轨喷油泵泵盖,其能够稳定出油压力,使得喷油泵对共轨输出压力波动较小。

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式共轨喷油泵泵盖,包括整体呈扁平六面体结构的泵盖本体,泵盖本体安装在喷油泵泵体上方,在泵盖本体上表面的中部设有出油接口,在泵盖本体内部设置有进油油道、出油油道和蓄压腔,出油油道与蓄压腔连通,该蓄压腔与所述出油接口连通。所述进油油道和出油油道与泵体及其柱塞套各孔道相连用于构建油泵的高压油路和低压油路。

进一步,所述蓄压腔为沿泵盖长度方向设置在泵盖内的两条孔道,两孔道的中部通过连接油路连接,所述出油接口与所述连接油路连通。

进一步,所述连接油路与蓄压腔均设置有螺塞钢球装置密封。该结构利于加工,且实现了油路的密封。

进一步,在泵盖本体上表面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上部凸台,在上部凸台开设有螺纹孔,用于安装吊环。

进一步,在泵盖本体开设有螺钉定位孔,用于将柱塞套固定在泵盖上和将泵盖固定在泵体上。

进一步,在泵盖本体下表面设置有四个下部凸台,用于实现柱塞套与泵盖之间的高压密封。所述下部凸台保证较高的平面度与粗糙度,以保证各个油道与柱塞腔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式共轨喷油泵泵盖,由于设置有蓄压腔,稳定了出油压力波动,使得喷油泵对共轨管输出的压力更为平缓,继而提高喷油器喷油量的一致性,优化柴油机喷油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断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参见图1至图5所示,该组合式共轨喷油泵泵盖,包括整体呈扁平六面体结构的泵盖本体1,泵盖本体1安装在喷油泵泵体2上方。在泵盖本体1上表面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上部凸台109,在上部凸台109开设有螺纹孔110,用于安装吊环。在泵盖本体1开设有28个螺钉定位孔107,其中16个通过定位螺钉将柱塞套固定在泵盖上,12个通过定位螺钉将将泵盖固定在泵体上。在泵盖本体1下表面设置有四个下部凸台111,用于实现柱塞套与泵盖之间的高压密封。在泵盖本体1上表面的中部设有出油接口105,在泵盖本体1内部设置有进油油道101、出油油道102和蓄压腔103。蓄压腔103为沿泵盖长度方向设置在泵盖内的两条孔道,该孔道的孔径较大,两孔道的中部通过连接油路104连接,所述出油接口105与所述连接油路104连通。所述连接油路104与蓄压腔103均设置有螺塞钢球装置106密封。所述进油油道和出油油道与泵体及其柱塞套各孔道相连用于构建油泵的高压油路和低压油路。

喷油泵柱塞下行时,出油阀113关闭,进油阀112开启,低压燃油通过泵体经由泵盖的进油油道101进入柱塞腔。

喷油泵柱塞上行时,进油阀112关闭,出油阀113开启,高压燃油经由各高压油道进入泵盖蓄压腔103。

在泵油过程中,四个柱塞在不同的相位下泵油到蓄压腔103,两个蓄压腔103中每一个都与两个柱塞相对应,蓄压腔103体积较大,燃油从蓄压腔103经由连接油路104通往出油接口105时,压力波动经过了缓冲,使得喷油泵对共轨管输出的压力更为平缓,继而提高喷油器喷油量的一致性,优化柴油机喷油系统的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