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提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2402阅读:3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力提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动力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风力提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力提水装置一般是采用风力机发电,再利用电驱动水泵抽水,该装置需要配置蓄电池和逆变器,价格昂贵,且该装置在能源转换过程先将风能转换成电能,再由电能转换成动能,经过两次能量转换,转换效率较低,对风力的需求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风力提水装置,可以减小对风力大小的需求,而且直接将风能转换为动能,省去了二次转换过程,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力提水装置,包括与机架形成转动配合且一端固定有叶片的横轴、与横轴形成传动配合的取水带,取水带上设置有取水斗,关键是:所述取水带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取水带之间铰接有水平杆,取水斗位于水平杆下方并与水平杆铰接,机架上固定有与水平杆平行设置的顶杆、取水斗下端面与顶杆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卡槽使向下运动的取水斗与顶杆卡接、形成为取水斗与水收集装置连接的倒水机构,位于顶杆下方的取水斗数量小于等于两个。

所述的卡槽包括开口向下的半圆形槽、位于半圆形槽下方的等腰梯形槽,等腰梯形槽的下端面开口宽度大于半圆形槽的直径形成为导向槽。

所述的等腰梯形槽的斜面与取水斗下端面之间的夹角为95-105°,等腰梯形槽的下端面开口宽度与半圆形槽的直径之比为1:(0.7-0.9)。

在机架上横轴的下方设置有上传动轴、下传动轴,取水带位于上传动轴和下传动轴之间,上传动轴借助横轴与机架形成转动配合,下传动轴借助上传动轴与机架形成转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取水斗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开口端始终处于上方,当取水斗与顶杆接触后,顶杆滑入卡槽内使顶杆与取水斗卡接,取水斗开始翻转,取水斗内的水流入水收集装置内,取水斗继续下降并与顶杆脱离,当上升的取水斗、位于顶杆上方下降的取水斗内都装有水后,上升侧的重力与下降侧的重力之差只有吊在顶杆下方的取水斗的重量,这样在装置正常运转过程中可以减小对风力大小的需求,而且风能直接转换为动能,省去了二次转换过程,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取水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机架,2代表叶片,3代表横轴,4代表取水带,5代表取水斗,6代表水平杆,7代表顶杆,8代表卡槽,9代表上传动轴,10代表下传动轴,α代表夹角,b代表下端面开口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风力提水装置,包括与机架1形成转动配合且一端固定有叶片2的横轴3、与横轴3形成传动配合的取水带4,取水带4上设置有取水斗5,取水带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取水带4之间铰接有水平杆6,取水斗5位于水平杆6下方并与水平杆6铰接,机架1上固定有与水平杆6平行设置的顶杆7、取水斗5下端面与顶杆7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卡槽8使向下运动的取水斗5与顶杆7卡接、形成为取水斗5与水收集装置连接的倒水机构,位于顶杆7下方的取水斗5数量小于等于两个。

如图1所示,取水带4的数量为两个,叶片2在风力作用下转动,带动横轴3转动,横轴3带动两个取水带4同步转动,使底部的取水斗5取水后上升,当取水斗5到达最上方后,随着取水带4的转动开始下降,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取水斗5的开口端始终处于上方,当取水斗5与顶杆7接触后,顶杆7滑入卡槽8内使顶杆7与取水斗5卡接,取水斗5开始翻转,使取水斗5内的水流入位于其下方的水收集装置内,取水斗5继续下降并与顶杆7脱离,当上升的取水斗5、位于顶杆7上方下降的取水斗5内都装有水后,上升侧的重力与下降侧的重力之差只有吊在顶杆7下方的取水斗5的重量,这样在装置正常运转过程中可以减小对风力大小的需求,而且风能直接转换为动能,省去了二次转换过程,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卡槽8包括开口向下的半圆形槽、位于半圆形槽下方的等腰梯形槽,等腰梯形槽的下端面开口宽度b大于半圆形槽的直径形成为导向槽。利用导向槽可以使顶杆7快速地滑入半圆形槽内从而与取水斗5卡接。等腰梯形槽的斜面与取水斗5下端面之间的夹角α太大,则在取水斗5翻转倒水过程中,顶杆7容易滑脱,所以将夹角α设置为95-105°且优选为100°,等腰梯形槽的下端面开口宽度b太大则在取水斗5翻转倒水过程中,顶杆7也容易滑脱,所以将下端面开口宽度b与半圆形槽的直径之比设置为1:(0.7-0.9)且优选为1:0.8。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机架1上横轴3的下方设置有上传动轴9、下传动轴10,取水带4位于上传动轴9和下传动轴10之间,上传动轴9借助横轴3与机架1形成转动配合,下传动轴10借助上传动轴9与机架1形成转动配合。每个取水带4都通过上传动轴9和下传动轴10的配合与横轴3形成传动配合,从而使得每个取水带4都是主动带,与靠一个主动带去带动另一个从动带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可以确保取水斗5两侧的两个取水带4同步运动,使取水斗5受力平衡,防止取水斗5倾斜而将水溅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