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抢险移动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9060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抢险移动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抢险移动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柴油发电机组是以柴油为主燃料的一种发电设备,以柴油发动机为原动力带动发电机(即电球)发电,把动能转换成电能和热能的机械设备。现有技术中,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组通常是轮式设计,能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但是轮式设计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难以使用,极大的影响了救援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用途抢险移动发电机组,解决现有技术中轮式柴油发电机组无法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用途抢险移动发电机组,包括:基架底座、柴油发动机、电动机、控制箱、电力输出箱和保护外壳,所述柴油发动机、所述电动机、所述控制箱和所述电力输出箱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架底座上,所述保护外壳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架底座上,在所述柴油发动机后端设置有散热用的风机,其中,在所述基架底座下设置有履带底盘。

其中,在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总成,所述控制总成包括控制器、发电机输出模块、履带运行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

具体的,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和4G模块中的一种。

更具体的,在所述履带底盘上设置有挡泥板。

具体的,在所述履带底盘上设置有左右履带差速器。

其中,在所述保护外壳的侧壁上开有检修门。

具体的,所述控制总成还包括视频模块,在所述保护外壳上设置有红外摄像头。

其中,在所述保护外壳上设置有照明灯组。

其中,所述柴油发动机和所述基架底座通过支架连接。

其中,在所述柴油发动机的底部还设置有燃油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机架底座下设置履带底盘,具备很强的越野性能,同时通过保护外壳的设置,在抢险过程中保护柴油发电机组的输出稳定,保护设备不易损坏,增强在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抢险移动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架底座,2-排气管,3-保护外壳,4-检修门,5-红外摄像头,6-强光LED照明灯组,7-履带底盘,8-控制器,9-发电机输出模块,10-履带运行模块,11-视频模块,12-无线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多用途抢险移动发电机组,如图1所示,包括:基架底座1,在基架底座1上设置柴油发动机、电动机、控制箱和电力输出箱。柴油发动机与组合式底座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弹簧使得柴油发电机在运转时既能够保证稳定输出,同时还不会因为抖动导致噪音的产生。电动机连接在柴油发动机的传动箱上,通过柴油发动机带动电动机的运转。控制箱与柴油发动机电连接,以控制柴油发动机的启停。电力输出箱和电动机连接,通过电力输出箱可以将产生的电能传输出去。基架底座1为中空钢梁结构,在柴油发动机通过减震弹簧和支架架离基架底座1,并且在柴油发动机的底部和支架之间设置有柴油发动机的燃油箱。在柴油发动机的主体末端连接有散热用的风机,风机通过将柴油发动机散热翅片散发出来的热量抽走以实现柴油发动机的温度控制。在柴油发动机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2,将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尾气排出,在基架底座1上还设置能将柴油发动机、电动机、控制箱、电力输出箱以及风机罩住的保护外壳3,使柴油发电机组的结构在抢险过程中不易被破坏。在保护外壳3的侧面开有检修门4,方便操作者的检测和维修。在保护外壳3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红外摄像头5和强光LED照明灯组6。在抢险中可以使操作者看清前方情况。

继续如图1所示,在基架底座1下固定设置有一履带底盘7,同时在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总成,如图2所示,控制总成包括控制器8、发电机输出模块9、履带运行模块10、视频模块11和无线传输模块12。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2和控制器8连接,使得可以通过无线远程控制该多用途抢险移动发电机组,同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2可以将视频模块11发送的视频信息显示给操作者。本实施例中,采用WIFI模块进行无线传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还可以采用蓝牙模块或4G模块来传输指令和数据。通过发电机输出模块9,可以控制柴油发动机2处于驱动履带模式或电力输出模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在履带底盘7上设置有挡泥板。同时分别在履带底盘7的左右履带上设置有差速器,使越野性能更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机架底座下设置履带底盘,具备很强的越野性能,同时通过保护外壳的设置,在抢险过程中保护柴油发电机组的输出稳定,保护设备不易损坏,增强在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实用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 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