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高稳定性气动放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1912发布日期:2018-06-19 22:3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轻量化高稳定性气动放气阀。



背景技术:

放气阀安装在涡轮增压器靠近节气门的进气管上,它是大部分涡轮增压发动机出厂时原配的泄压装置。由于涡轮是利用废气排出的力量来驱动,当驾驶过程中收油门(如换挡、急刹车时),节气门关闭。涡轮叶片(压气机叶轮)在惯性作用下仍旧持续转动。此时,因节气门的截断和叶片的继续增压所致,进气管路中(在节气门与涡轮之间)的空气压力会迅速提高。为了保护增压系统,当压力达到某一限定值后,进气旁通阀打开,把过剩的空气(压力)导回至滤清器与涡轮之间,实现降压保护的功能。放气阀广泛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暖气片、地板采暖、空调和供水系统。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放气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实现数据收集、处理和信号输出等信息处理技术,现有带传感器的气动放气阀是在原有的机械式气动放气阀上加装传感器。通常在结构上,采用冲压盖子和塑料传感器外壳咬合结构,而且通过传感器与磁铁一体化组织识别位移变化。

但是,此种结构存在执行器本身质量较重的弊端;同时,此种设计在传感器出厂时即锁定标定,在很多公司组装线无法实现校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量化高稳定性气动放气阀,采用塑料盖子从而减少产品重量,同时传感器和磁铁分离设计实现了产品标定精确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轻量化高稳定性气动放气阀,包括塑料上盖和冲压下盖,所述塑料上盖和冲压下盖能够扣合形成气阀空腔,所述塑料上盖顶端设置有传感器,所述塑料上盖侧壁设置有气嘴,所述冲压下盖内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穿过所述冲压下盖设置有拉杆,所述活塞组件朝向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磁铁组件,所述磁铁组件外套设有压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塑料上盖和冲压下盖的设置用于形成气阀空腔,从而提供储存和密闭空间,另外,塑料上盖的设置相比与现有技术中的冲压盖子,具有质量轻的优势,能够有效减少产品的重量;传感器的设置用于数据收集、处理和信号输出等处理;气嘴的设置用于连接真空泵,从而将气阀空腔内的气体排出,形成负压;活塞组件的设置用于随着气阀空腔内气压的变换从而对压簧施加作用力;拉杆的设置用于承接涡轮增压阀体或者其它工作产品;磁铁组件的设置用于配合传感器从而得知活塞组件的位移变化;压簧的设置用于随着气阀空腔内气压变化产生弹性势能,从而推动活塞组件和磁铁组件。通过以上技术特征,真空泵通过气嘴排出气阀空腔内的气体,气阀空腔内逐渐形成负压,当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推动压簧开始产生压缩变形,活塞组件和磁铁组件会随着压簧的压缩方向一起向着传感器方向移动。同时,在拉杆尾端连接涡轮增压器阀体或者其它产品,从而实现阀门的打开和关闭。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磁铁组件位移以电压方式输出,输出设备会根据预设的电压与位移关系计算出气阀空腔内部磁铁组件的位置。磁铁组件的位移最终会反应到拉杆尾端的移动,从而传感器将拉杆推动涡轮增压器阀体的位置反馈给电子控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所述活塞朝向磁铁组件一侧的外圈设置有膜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塞的设置用于随着气阀空腔内气压的变换从而对压簧施加作用力,膜片的设置用于辅助活塞,防止漏气,有效控制气阀空腔内的气压稳定性。当气阀空腔内负压逐渐增加时,推动压簧开始产生压缩变形,活塞和膜片会随着压簧的压缩方向一起朝向传感器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冲压下盖包括下盖体,所述下盖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螺栓底板,所述下盖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增强外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底板和增强外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冲压下盖的强度,延长冲压下盖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下盖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通孔,每一所述连通孔背离所述下盖体的方向设置有连接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栓能够连接其它阀体,从而控制阀体的打开和关闭。

优选的,所述磁铁组件包括磁铁本体,所述磁铁本体表面包覆有塑胶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磁铁本体的设置用于提供磁力源,从而配合传感器从而得知活塞组件的位移变化;磁铁本体的表面包覆有塑胶件,能够较好的保护磁铁本体,同时不干涉磁铁本体的磁力性质。活塞组件的移动推动磁铁组件同步移动,磁铁组件将活塞组件的推动作用力传递给压簧,从而转换为压簧的弹性势能,压簧的弹性势能变化会反过来推动磁铁组件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拉杆下端设置有加工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工槽的设置用于方便后期加工螺纹,进而用螺母连接其它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塑料盖子从而减少产品重量;

2.传感器和磁铁分离设计实现了产品标定精确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轻量化高稳定性气动放气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塑料上盖;2、冲压下盖;21、下盖体;22、螺栓底板;23、增强外板;24、连通孔;25、连接螺栓;3、传感器;4、气嘴;5、活塞组件;51、活塞;52、膜片;6、拉杆;61、加工槽;7、磁铁组件;8、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轻量化高稳定性气动放气阀,包括塑料上盖1和冲压下盖2,塑料上盖1和冲压下盖2之间能够扣合形成气阀空腔。塑料上盖1采用的是塑料材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冲压盖子,具有质量轻的有益效果,能够减少产品的重量。塑料上盖1的顶端设置有传感器3,传感器3能够感应和处理磁铁组件7的磁性变化。塑料上盖1的侧壁设置有气嘴4,气嘴4用于连接真空泵,从而通过真空泵控制气压变化。传感器3和塑料上盖1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从而实现两者的连接和固定。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冲压盖子,此种结构的连接方式更加简单,容易操作。

如图1所示,冲压下盖2包括下盖体21,为了进一步增强下盖体21的强度,在下盖体21的上表面设置有螺栓底板22,在下盖体21的下表面设置有增强外板23。另外,在下盖体2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通孔24,每一个连通孔24背离下盖体21的方向设置有连接螺栓25,通过连接螺栓25能够连接其它阀体。

如图1所示,在冲压下盖2内设置有活塞组件5,活塞组件5包括活塞51,活塞51的设置用于随着气阀空腔内气压的变换从而对压簧8施加作用力。活塞51朝向磁铁组件7一侧的外圈设置有膜片52,膜片52能够辅助活塞51,防止漏气,有效控制气阀空腔内的气压稳定性。当气阀空腔内负压逐渐增加时,推动压簧8开始产生压缩变形,活塞51和膜片52会随着压簧8的压缩方向共同朝向传感器3的方向移动。在活塞51的底部设置有拉杆6,拉杆6从冲压下盖2的中央穿出。在拉杆6的下端设置有加工槽61,加工槽61的设置方便后期加工螺纹,从而用螺母连接其它产品。

如图1所示,活塞组件5朝向传感器3的一侧设置有磁铁组件7,磁铁组件7包括磁铁本体,磁铁本体的设置用于提供磁力源,从而配合传感器从而得知活塞组件5的位移变化,磁铁本体的种类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选择。为了保护磁铁本体,同时不干涉磁铁本体本身的磁力性质,在磁铁本体的外表面包覆有塑胶件。磁铁组件7外面套设有压簧8,压簧8的设置用于随着气阀空腔内气压变化产生弹性势能,从而推动活塞组件5和磁铁组件7。活塞组件5的移动推动磁铁组件7同步移动,磁铁组件7将活塞组件7的推动作用力传递给压簧8,从而转换为压簧8的弹性势能,压簧8的弹性势能变化会反过来推动磁铁组件7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首先,真空泵通过气嘴4排出气阀空腔内的气体,气阀空腔内逐渐形成负压。

其次,当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推动压簧8开始产生压缩变形,活塞组件5和磁铁组件7会随着压簧8的压缩方向共同朝向传感器3方向移动。同时,在拉杆6尾端连接涡轮增压器阀体或者其它产品。

再次,传感器3将检测到的磁铁组件7位移以电压方式输出,输出设备会根据预设的电压与位移关系计算出气阀空腔内部磁铁组件7的位置。

最后,磁铁组件7的位移最终会反应到拉杆6尾端的移动,传感器3将拉杆6推动涡轮增压器阀体的位置反馈给电子控制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