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二次补气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9522发布日期:2018-06-30 04:37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二次补气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管用的二次补气阀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摩托车发动机在点燃压缩混合气做功后还有部分混合气并没有完全燃烧,而是经过排气管排放到大气里面,这样既浪费了汽油燃料还产生了较大的空气污染物。为解决该问题,现在出现了一种发动机二次燃烧系统,即设置补气系统,在靠近发动机缸头的排气口位置处设置二次补气口,并在二次补气口处安装二次补气阀装置;二次补气阀装置是将新鲜的空气直接输入到高温的排气中,促使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在排气系统内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从而改善排放。但是由于在排气管排气的过程中,排气管内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会逆流通过二次补气阀装置,长期作用下很可能会导致二次补气阀装置和管线老化加剧,严重的甚至会直接烧坏二次补气阀装置和管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避免排气管内的高温高压气体逆流的简易二次补气阀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简易二次补气阀装置,包括有进气盖和连接在所述进气盖下端的侧向出气盖,所述进气盖的下端形成有进气室,上端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气室的进气管,所述侧向出气盖上端形成有出气室、侧面形成有连通所述出气室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垂直于所述进气管,所述进气室和出气室之间设置有簧片阀组件,所述簧片阀组件包括有隔开所述进气室和出气室的支撑体、安装在所述支撑体上的簧片和止动片,所述支撑体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簧片封闭所述进气孔的下端口且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体的下端面上,所述止动片安装在所述支撑体的下端面上,且位于所述簧片下方。

进一步,所述止动片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体上,且固定端与所述簧片的固定端在同一侧。

进一步,所述簧片的自由端到所述止动片的距离在0.8-1mm之间。

进一步,所述止动片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进气孔下方。

进一步,所述止动片上开设有连接孔,并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的螺钉安装固定在所述支撑体上。

进一步,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两个所述进气孔,每个所述进气孔均对应的设置有所述簧片和止动片。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的两侧设置有肋板,所述肋板上端设置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美观实用、制作成本底;而且通过在所述二次补气阀装置内部设置簧片阀组件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高温排气逆流通过二次补气阀装置,防止出现二次补气阀装置及管线因高温而导致加剧老化甚至烧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二次补气阀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簧片阀组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簧片阀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二次补气阀装置,包括有进气盖1和连接在所述进气盖1下端的侧向出气盖2,所述进气盖1的下端形成有进气室11,上端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气室11的进气管12,所述侧向出气盖2上端形成有出气室21、侧面形成有连通所述出气室21的出气管22,所述出气管22垂直于所述进气管12,所述进气室11和出气室21之间设置有簧片阀组件,所述簧片阀组件包括有隔开所述进气室11和出气室21的支撑体3、安装在所述支撑体3上的簧片4,所述支撑体3上开设有进气孔31,所述簧片4封闭所述进气孔31的下端口且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体3的下端面上。在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二次补气阀装置,其进气管12连接空气滤清器,出气管22连接排气管;发动机运转时,缸头排气道中的排气压力随着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变化而脉动。当排气门打开时,气缸内的高温高压废气迅速进入排气管中,压力开始升高,在排气管中产生一个高压脉冲,即有正压波产生,正压波将使所述簧片4关闭所述进气孔31,即此时簧片阀组件处于关闭状态,能够避免高温排气逆流通过二次补气阀装置,防止出现二次补气阀状及管线因高温而导致加剧老化甚至烧坏等问题。此脉冲波沿排气管道继续向前传播,当正压波在管道截面逐渐增加的排气管道内传播时,气体密度下降,因而就产生一个负压波返回。在排气管内靠近所述出气管22的位置形成一个负压,这时簧片阀组件的进气盖1一侧是大气压,侧向出气盖2一侧是负压,簧片4在压差的作用下打开所述进气孔31,即此时簧片阀组价处于开启状态,使新鲜空气通过空气滤清器进入到排气道中,为排气中的有害气体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氧化提供了较充分的氧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簧片阀组件还包括有止动片5,所述止动片5安装在所述支撑体3的下端面上,且位于所述簧片4下方,通过所述止动片5可以控制簧片4的开度,从而有效控制空气补给量,保证空气的流量达到补给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止动片5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体3上,且固定端与所述簧片4的固定端在同一侧。同时,所述簧片4的自由端到所述止动片5的距离在0.8-1mm之间。为了使排气管发出的正压波和负压波能够更好的传递到所述簧片4位置,所述止动片5上设置有通气孔51,所述通气孔51位于所述进气孔31下方。

为了方便将所述止动片5安装在所述支撑体3上,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止动片5上开设有连接孔,并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的螺钉6安装固定在所述支撑体3上。

为了提高供氧量,同时也为了避免单一簧片4出现损坏时,补气阀装置不能工作的问题,提高补气阀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支撑体3上设置有两个所述进气孔31,每个所述进气孔31均对应的设置有所述簧片4和止动片5。

为了加强所述进气管12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12的两侧设置有肋板13,同时为了方便在摩托车上连接安装,所述肋板13上端设置有安装孔14。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