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天然气(CNG)压力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3957发布日期:2019-05-24 20:28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压缩天然气(CNG)压力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申请一般涉及压缩天然气(cng)系统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压缩天然气系统的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具有启用调节模式和旁路操作模式的机械旁路阀,以及附加的附带特征,包括冷却剂碗和平衡阀。



背景技术:

压力或流量调节器常常用于获取高压流体源并降低用于对高压流体源进行配流的压力。在典型的流量调节器中,在高压(例如,3600psi)下输入的流体源被配流到显著更低的压力(例如,70psi至150psi)。多个不同的和多变的应用利用了压缩天然气(cng)。这些应用包括汽车工业,其中cng流量调节器系统已被用于机动车辆等。许多这些系统需要复杂且精细的电气继电器系统,这些系统可能会发生故障,从而导致系统无法运行。

因此,本领域需要提供一种压力调节器或类似装置,其包括机械旁路阀以根据需要而基于入口压力和出口压力来允许或以其他方式启用压力控制的操作模式,包括标准调节模式和旁路模式,但不影响调节器的可操作性和性能。

另外,本领域存在对改进cng流量调节器的整体功能和性能且更具体地解决各种现场相关应用(包括基于车辆的系统)中的问题的持续和一般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并且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压缩天然气(cng)系统的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入口端口、至少一个出口端口和至少一个内部通道,所述内部通道将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以流体方式互连。设置在至少一个限定内腔内的机械旁路阀启用旁路操作模式。当入口压力达到预定阈值时,旁路阀关闭,并且调节器以其典型(即,调节)操作模式工作。当入口压力低于预定阈值时,旁路阀保持打开并且流量调节器以旁路操作模式操作,以便将压缩气体直接配流到出口端口。

根据至少一种型式,旁路阀包括通过控制弹簧偏置的可动感测活塞。当入口压力超过预定阈值时,感测活塞充分移动以克服控制弹簧的偏压并移动到关闭阀的位置。当阀关闭时,调节器处于调节操作模式。在阀打开时,调节器处于旁路操作模式。因此,旁路阀用作故障保护装置,需要足够的供应压力以启用调节模式操作。

在至少一种型式中,调节器可包括允许调节控制弹簧的至少一个特征。优选地,至少一个调节特征是用户可触及的。在一种型式中,通过可动活塞对阀塞施加作用。阀塞通过压缩弹簧偏置,以便于在达到入口压力阈值时打开阀。可任选地将过滤器添加到压缩天然气中,所述压缩天然气以旁路模式传送到出口端口。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流量调节器中的压缩天然气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机械旁路阀连接在调节器的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之间的步骤,所述旁路阀具有基于入口压力可偏置地移动的感测特征。根据一种型式,感测活塞流体地联接到调节器的入口端口,感测活塞可相对于控制弹簧移动,使得当入口压力达到预定阈值时,克服控制弹簧的偏置力。当达到阈值时,旁路阀关闭,从而使流量调节器能够以调节操作模式起作用。当入口压力低于预定阈值时,流量调节器保持在旁路模式,其中气体从入口端口路径直接传送到出口端口而无需调节。优选地,旁路阀最初保持在打开位置以用作故障保护。

根据至少一种型式,压力调节器可以包括翅片组,所述翅片组以一定图案设置,更好地实现在其配流期间移动的压缩天然气的冷却。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图案由形成在冷却剂板中的蜷曲环或回路限定,所述冷却剂板以流体方式连接在冷却剂端口组之间并限定冷却剂碗。冷却剂流体连续地通过限定的蜷曲回路,以实现对调节天然气的对流热传递。

根据又一方面,本文描述的流量调节器可包括平衡阀,所述平衡阀被构造成与压力调节器的加权机构一起工作,以便充分平衡供应压力的变化。

根据又一种型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压力调节器的旁路阀,所述压力调节器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入口端口、出口端口和将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互连的至少一个内部通道,并且其中旁路阀设置在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之间。根据一种型式,旁路阀包括可动感测活塞,所述感测活塞偏置地连接到控制弹簧,其中需要预定入口压力来克服感测活塞的偏置力,以使阀能够关闭并允许调节器采取调节器操作模式并且其中调节器另外在旁路操作模式下启用,其中cng从入口端口直接配流到出口端口。

根据至少一种型式,旁路阀可包括用于选择性地调节控制弹簧的张力的至少一个用户可触及特征。阀也可以由连接到感测活塞的阀塞或阀体限定。在至少一种型式中,阀塞通过压缩弹簧偏置。当入口压力达到预定阈值时,阀塞可移动以在压缩弹簧辅助下关闭阀。

提供的一个优点是,本文描述的旁路阀的设计使其能够作为独立的流体控制元件整体使用。为此,旁路阀可替代地在例如具有流量调节器的歧管或其他合适的应用和用途内体现。

由本文描述的流量调节器实现的另一个优点是旁路阀不需要电力来进行操作。也就是说,旁路操作模式本质上是纯机械的并且不会发生电气故障。

本文描述的旁路阀是完全独立的,并且为了其操作的目的不需要外部电源。此外,如果疲劳、腐蚀或其他影响加速旁路组件的弹簧故障,则旁路阀优选地构造有自动关闭故障-安全模式。此外,阀不够复杂并且在成本方面比昂贵的电气继电器系统更便宜。

本发明实现的又一个优点是带翅片的冷却剂碗形成曲折的冷却剂路径,所述冷却剂路径围绕中心位置设置。在功能上,该冷却剂碗的设计借助于热膨胀有效地消除了重质烃冷凝的可能性。

实现的另一个优点是将平衡阀包括在内,所述平衡阀在cng流量调节器中用于使供应压力的变化稳定。

结合附图阅读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之后,这些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方案的流量调节器的侧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流量调节器的分解顶部透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的流量调节器的壳体的内部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各种限定通道;

图4是图1至图3的流量调节器的一部分的侧剖视图,描绘了与流量调节器的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相关的机械旁路阀;

图5是图1至图4的流量调节器的侧剖视图,包括用于流量调节器的冷却剂连接件;

图6是图1至图5的流量调节器的底部透视图;和

图7是图1至图6的流量调节器的侧剖视图,进一步描绘了与流量调节器的可调节的加权或加载机构配合的平衡阀组件;和

图8是流量调节器的侧剖视图,进一步描绘了减压阀和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涉及用于与压缩天然气(cng)系统结合使用的流量调节器的单个实施方案,诸如存在于机动车辆中的那些。如本文所讨论的,流量调节器包括多个驻留特征,包括机械旁路阀组件等等。应当理解,本文描述的流量调节器的具体应用可以适当地改变。此外,通篇使用某些术语以便提供关于附图的合适参照系。这些术语,其包括“内”、“外”、“内部”、“外部”、“上方”、“下方”、“顶部”和“底部”等,并非旨在缩小本文描述的流量调节器的整体范围,包括权利要求,除非特别指出。

出于本讨论的目的,术语“远侧”和“近侧”分别指最靠近调节器的内部的侧或端部以及最靠近用户的侧或端部。

如本文所用,本文使用的术语“一”、“一个”和“所述”旨在表示单一数量的特征或项。然而,这些术语还可以指存在“至少一个”(即,多个)特征或项。

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文描述的实施方案制造的流量调节器100。流量调节器100由壳体104限定,所述壳体由合适的结构材料制成。调节器壳体104由顶部表面、多个侧壁或横向壁以及包括底部延伸部分的底部表面限定。更具体地并且根据该实施方案,调节器壳体104由关于横向壁的大致矩形构造限定,在其一个拐角处在其中两个侧壁之间的成角表面除外。从下面的讨论中可以明显看出,这种设计提供了多个封装优点。然而,调节器壳体104的具体设计(形状、几何结构)可以适当地改变。

壳体104支撑多个连接件/端口,包括入口端口108和至少一个出口端口112,端口108、112中的每一个都延伸到流量调节器100的内部。另外并且根据该实施方案,一对冷却端口118、122沿着壳体104的一个侧壁邻近入口端口108进一步设置。如本文进一步讨论的,冷却端口118、122常常通过设置在调节器100中的冷却回路连接到流体源(未示出)。

根据该具体实施方案,入口端口108设置在与冷却端口118,122相同的侧壁上,所述冷却端口以平行且堆叠的构造设置。出口端口112设置在成角侧壁上,其中相邻的端口114被设置用于出口压力传感器。

螺线管阀116以及入口压力传感器117(图4)被安装到壳体104的相邻侧上,所述入口压力传感器以流体方式连接到入口端口108。另外,泄压和减压阀(部分示出)也设置在冷却剂端口118、122和入口端口108之间。显而易见的是,特定端口和阀的位置可以改变,只要可以执行必要的功能。

可调节的加权或加载机构附接到调节器壳体104的包括阀盖140的顶部表面,而控制元件或控制特征(例如,平衡阀)设置在壳体104的延伸底部部分内。壳体104还保持旁路阀224。在本说明书的后面部分中将更详细地进一步讨论这些驻留特征中的每一个。

出于使用目的,入口端口108通过倒钩或其他连接特征(未示出)来构造,以通过软管、管道等从外部源(未示出)接收压缩天然气(cng)。本文的流量调节器100的出口端口112类似地构造,以例如连接到机动车辆(未示出)的发动机(未示出)。此外,进一步设置一组安装孔126,以使流量调节器100能够附接到发动机。

图2中示出了流量调节器100的分解图。参考图2和图7,加权或加载机构被安装到调节器壳体104的顶部(如图所示,根据附图),所述加权或加载机构包括阀盖140,所述阀盖借助于多个阀盖紧固件144(诸如螺栓、螺钉或其他合适的安装部件)来安装。阀盖140由上部中空圆柱形部分143和下部圆形板148限定,所述下部圆形板具有多个周边紧固孔152,以使得阀盖140能够固定到调节器壳体104的顶部表面。调节器壳体104的顶部表面包括相对于阀盖140的紧固孔152的一组对准孔156,以允许固定。

本文描述的调节器100的加权或加载机构由膜片160进一步限定,所述膜片具有膜片板164,所述膜片板设置在膜片160的顶部表面上。膜片160由允许偏转的材料制成。例如,弹性体材料和金属材料。负载弹簧166的一个端部设置成与膜片板160接触,其中负载弹簧166的剩余端部与弹簧按钮158接合,上述每一个都在装配时容纳在阀盖140的中空圆柱形部分143内。设定螺钉145通过螺纹开口从阀盖140的圆柱形部分143的顶部来触及,所述螺纹开口在设定螺钉145的远侧端部处包括扩展塞146,以便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负载弹簧166的张力。多孔塞147进一步设置在形成于阀盖14的圆柱形部分143中的开口内。

膜片160由膜片插入件168进一步设置和支撑,所述膜片插入件与膜片160一起安置在顶部或上部凹入部分172内,所述顶部或上部凹入部分与膜片座螺母163、柱塞引导件176、一对密封元件177、178和垫圈179一起形成于调节器壳体104的顶部表面中,各自相对于形成在上部凹入部分172中的中心开口设置。

根据该实施方案并且仍然参考图2和图7,平衡阀180进一步设置在调节器壳体104内并且位于顶部凹入部分172正下方。根据该实施方案,平衡阀180包括盖184,所述盖将阀180保持在调节器壳体104的底部延伸部分内。盖184包括密封构件185诸如弹性体o型环,所述密封构件设置在盖184的外部表面和贯穿开口之间,所述贯穿开口形成在调节器壳体104的底部延伸部分中。阀塞190的下部近侧部分保持在盖184的远侧端部空腔内,阀塞190包括细长远侧部分191,所述细长远侧部分延伸穿过形成在调节器壳体104中的限定通道。阀塞190的近侧部分部分进一步包括限定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尺寸设定成容纳柱塞弹簧188。柱塞弹簧188的一个端部接合阀塞190的近侧部分的限定凹陷部的内表面,并且柱塞弹簧的剩余端部接合盖184的空腔的内表面。密封构件设置在阀塞190的近侧部分的外部上的环形凹槽内,用于接合盖184的凹陷部的内壁。延伸的细长远侧端部191是部分中空的并且向上(如所描绘的)延伸穿过壳体104的限定通道,以保持在形成于膜片插入件168的下部部分中的凹陷部内。

膜片插入件168保持抵靠膜片160的底部表面,插入件168包括延伸穿过形成在膜片160和膜片板164中的对准的中心开口的远侧部分或上部部分,插入件168的上部部分由膜片座螺母163固定。

膜片160在中心处保持在膜片插入件168的环形凹槽内,并且膜片160的外周边缘被固定地固定,使得阀体190的移动基于所容纳的(出口)压力的变化而对膜片160的移动敏感。

另外,本文描述的调节器100包括冷却板202,所述冷却板也设置在调节器壳体104的底部延伸部分中。衬垫206设置到冷却板202的顶部上并且相对于覆盖调节器壳体104的底部的卡环214设置,卡环214具有容纳盖184的中心开口。密封构件210诸如弹性体o型环设置在冷却板202和卡环214之间。

参考图2,旁路阀224设置在对准的开口225、226内,所述对准的开口仅在图4中示出,形成在调节器壳体104中,贯穿开口225、226形成在相对壁中,其中通道240(图4)延伸穿过壳体104的内部。将在本说明书的后面部分中更详细地讨论旁路阀224的部件和功能。

高压螺线管截止阀116沿着调节器壳体104的侧壁或横向壁中的一个设置。螺线管阀116被定义为子组件,其以流体方式联结到出口端口112和平衡阀180。与螺线管阀的功能和设计有关的细节为人们所熟知,并不构成本公开的实质部分。

参考图2和图8,减压阀和泄压阀384包括阀体390,所述阀体具有容纳阀弹簧396的空腔,其中阀弹簧396的一个端部接合阀体390的空腔的内壁并且阀体390的相对端部或远侧端部接合提升阀400。提升阀400在一个端部(远侧端部)处包括阀座,所述阀座接合限定的捕集管道380的开口,所述开口的直径小于阀座,捕集管道380在平衡阀180和壳体104的外部之间延伸穿过调节器壳体104的内部。阀体390保持在捕集管道380的扩宽部分内,所述捕集管道的中间部分接合捕集管道380的肩部。泄压和减压阀384固定地固定在捕集管道380内,其中仅有的可动元件为提升阀400和阀弹簧396。密封元件404设置在提升阀400的限定凹槽内,用于接合凹槽和阀体384的内壁。在操作中,根据该实施方案,通过气体释放出多余的压力,所述气体克服阀弹簧的预设张力以使提升阀400离位并允许气体通过多孔塞388排出,所述多孔塞设置在阀体384的近侧开口内,并释放到大气中。

如图3的剖视图所示,壳体104由多个内部沟道或通道限定,其中多个的尺寸和构造被设定成保持多个部件诸如旁路阀224,如本文所讨论,并且其中更多个被构造成供流体(例如,压缩天然气)通过。例如,出口压力端口114沿着限定的通道119延伸,所述限定的通道与从出口端口112延伸出的内部通道121相交。

在调节器壳体104内部提供的通道中,通道240在调节器壳体104的相对侧壁上的贯穿开口225、226之间延伸,所述贯穿开口保持旁路阀224(图4)。如本文所讨论,该通道240由相邻的轴向段或部分242、244、246、249、250(图4中均示出)限定,每个轴向段都具有不同的直径。另外,本文描述的调节器100的入口端口108和出口端口112中的每一个都通过限定的通道124、121以流体方式连接到旁路阀224。

参考图2至图4,旁路阀224位于通道240内的入口端口108和出口端口112之间,其中入口端口108和出口端口112经由相应的沟道或通道124、121(图3)各自以流体方式联接到旁路阀224,所述沟道或通道形成在调节器壳体104中。

根据这个所述实施方案,旁路阀224包括感测活塞228,所述感测活塞操作地连接到控制弹簧232。感测活塞228,其装配在通道240的限定的轴向部分242内并在其内可轴向运动,包括限定在感测活塞228的外部表面上的一对间隔开的凹槽,所述凹槽分别保持引导环248和密封元件252,用于接合限定的通道240的轴向部分242的内壁。在一种型式中,密封元件252可以为弹性体o型环。

控制弹簧232的一个端部接合在凹陷部264内,所述凹陷部形成在感测活塞228的近侧端部中。根据该实施方案,控制弹簧232的剩余端部支撑在凹陷部266内,所述凹陷部限定在调整塞236的远侧端部中。调整塞236由中心贯穿开口238进一步限定,所述中心贯穿开口容纳用户可触及特征诸如设定螺钉(未示出),以允许调整控制弹簧232的张力。感测活塞228由活塞体或活塞头229以及通过狭窄部分244轴向地伸出的延伸部分230以及限定的通道240的相邻轴向部分246限定并且与阀塞272固定地接合,所述阀塞具有远侧空腔,所述远侧空腔的尺寸设定成容纳延伸部分230的端部。限定的通道240的狭窄部分244设置有密封元件256、支承环257和设置在它们之间的杆保持器260。

根据该实施方案,阀塞272包括远侧端部274,所述远侧端部在限定的空腔中固定地接纳感测活塞228的轴向延伸端部230。阀塞272的近侧端部278装配在限定在盖308中的空腔314内,所述盖覆盖开口226。

盖308包括外部凹槽278,所述外部凹槽接纳密封构件310诸如弹性体o型环,所述密封构件接合通道400的内部(且更具体地,轴向部分250)。

参考图4,阀塞272可与感测活塞228一起在限定的通道400内,且更具体地在轴向段249、250内轴向地移动并且通过压缩弹簧292偏置。压缩弹簧292的一个端部设置在阀塞272的近侧端部276内,且更具体地,设置在形成于近侧端部中的限定空腔内。压缩弹簧292的相对端部保持在形成在盖308内的内凹陷部内。盖308保持在通道400的轴向部分250内,盖308的远侧端部接合将限定的通道400的轴向段250、249分开的肩部,并且其中盖308的近侧端部可通过开口226来触及。可选的过滤器312(仅在图2中示出)设置在盖308的内部和阀塞272的外部之间。

如上所述,阀塞272可在轴向段250内移动,其轴向移动范围受到止动表面(即,盖308的内表面)以及将限定的通道400的轴向段249和246分开的肩部的限制。根据该实施方案,入口通道124与旁路阀224的限定的通道400(且更具体地,轴向段249)以流体方式连接。出口端口112经由通道124与限定的通道400的相邻轴向段246以流体方式连接。

一般来讲并且根据该实施方案,本文描述的旁路阀组件224使用控制弹簧232,所述控制弹簧对可动感测活塞228起作用。因此并且当入口压力低于校准的和预定的水平或阈值时,弹簧负载克服感测活塞228的重量,并且阀塞272移位到打开位置。随着入口压力基于进入的压缩气体的流量而增加,活塞负载克服控制弹簧232的偏压并且允许感测活塞228和阀塞272移动到关闭位置。图4描绘了处于关闭位置的旁路阀224,其中cng的通道由于阀塞272的存在而堵塞,所述阀塞防止cng进入通道400。应当指出的是,后一种移动是渐进的,并且为进行操作并不需要到大气中的流的压力参考。

根据该实施方案,控制弹簧232可以通过调整塞236来调整或预加载。柱塞236包括可触及特征,所述可触及特征优选地在调节器壳体104的外部,以使得能够在感测活塞228上施加适当的弹簧张力以打开阀塞272,允许入口压力绕过调节器100,并允许压缩天然气(cng)直接流到出口端口112。当供应压力/入口压力增加超过控制弹簧232的预设点时,这种调整允许阀塞272在压缩弹簧292的帮助下关闭。如前所述,可以在轴向段249中提供用于本文描述的旁路阀224的可选过滤器312,以便在输出压缩天然气之前对其进行过滤。根据至少一种型式,当压缩天然气在调节操作模式下流过调节器壳体104的内部时,过滤器312将与设置的过滤器类似(即使不完全相同)。

应当指出的是,本文描述的旁路阀设计的变化是可能的。例如,阀塞可以替代地由从阀塞的主体延伸出的圆柱形端部部分限定,用于与可动感测活塞接合。

通过以下描述并参考附图,描述了一种配流序列,其中来自流体源(未示出)的压缩气体进入入口端口108并且通过限定的通道124传送到旁路阀224。如上所述,旁路阀224最初被偏置在打开位置,其中可动感测活塞228(和引导塞272)由控制弹簧232保持。因此,压缩天然气进入限定的通道400的轴向段249,并且通过相邻的轴向段246和出口通道124传送到出口端口112。随着进入的压缩气体接合感测活塞228,引起感测活塞228(和引导塞272)轴向地移动并克服控制弹簧232的偏压。同时,流量调节器100利用旁路操作模式作为故障保护,其中进入的压缩气体传递到出口端口112,直接通过限定的通道400的轴向段249、246到达出口端口112。顺便说一下,应当指出的是,本文描述的旁路阀可以作为单独的组件提供或者替代地用在其他应用中。例如,本文描述的旁路阀可以用在歧管中。

当入口压力高于预定阈值(大于控制弹簧232的偏置力)时,旁路阀224关闭,并且不再允许cng直接进入通道400以传送到出口端口112。因此,根据该实施方案,进入的压缩气体只能抵靠加权机构进入流量调节器100,所述加权机构包括弹簧加载的膜片160和控制特征(例如,平衡阀180)。

参考图5和图6并且根据这个所述实施方案,流量调节器100可以设置有限定的冷却剂回路(本文也称为“冷却剂碗”),以降低较重烃的风险并且也出于焦耳汤姆逊效应的目的,以便使得壳体104内的温度进一步稳定。为了清楚起见,本文中类似的零件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标记。如先前所讨论,第一冷却剂端口118设置在调节器壳体104的横向壁或侧壁中。更具体地,第一冷却剂端口118包括倒钩324或其他合适的连接器,其使得软管(未示出)能够从压缩天然气(cng)的源(未示出)连接到其上。如在图5的剖视图中最清楚地示出的,第一冷却剂端口118联接到在调节器壳体104的内部内延伸的轴向通道328。连接的通道332从轴向延伸通道328的内端横向地延伸(如图5所示向下),并通过形成在冷却剂板202的下部表面或底部表面203中的对准开口333(图6)离开。

第二冷却剂端口122类似地包括倒钩324或其他连接器,其通过软管或其他形式的连接件将其联结到流体源(未示出)。该冷却剂端口122还包括延伸通过调节器壳体104的内部的轴向通道336以及从轴向延伸通道336的内端延伸出的横向(根据该视图向下)通道340(在该视图中部分示出)。根据该实施方案,横向通道340通过设置在冷却剂板202中的对准的贯穿开口344(图6)而终止。

限定的蜷曲轨道部分将冷却剂板202的开口333和344联结并完成环路或回路,所述蜷曲轨道部分形成在冷却剂板202的下部表面或底部表面203上。根据该实施方案,冷却剂按箭头345而通过第一输入端口118来输入,并经由箭头346引导回冷却剂源(未示出)。根据该具体实施方案,蜷曲轨道部分由凹入沟道348限定,所述凹入沟道通过适当加工形成到冷却剂板202的下部表面203中的适当深度。凹入沟道348的深度可以在限定轨道的至少一部分内变化,或者可以制成基本上恒定的。根据该实施方案,凹入沟道348围绕冷却剂板202的未加工中心部分354限定。更具体地并且当在其中加工时,多个辐条350以均匀间隔的方式从中心部分354径向延伸。根据该实施方案,一系列八(8)个辐条350以45度增量间隔设置。形成的辐条350的大多数(6个)是相同的并且由从中心部分354径向伸出的构件限定,并且以从冷却剂板202的外周边缘延伸预定距离的弯曲端部终止。该预定距离限定了凹入沟道348的宽度。凹入沟道348在开口333开始并且在开口344终止。冷却剂板202的未加工部分以45度增量之一在开口333和344之间形成壁362。形成的与开口333相邻的壁362的一侧弯曲,以基本上对应于开口333的形状。根据该实施方案,形成的壁362的相对侧基本上是平面的。剩余辐条366以遵循开口333的外边缘的一部分的方式弯曲。后一种辐条362比其余的限定辐条350明显更厚,其中蜷曲轨道部分由围绕每个辐条350形成的基本上恒定宽度的多个周向间隔开的c形轨道段370限定。

使来自开口333的进入的冷却剂流体沿着限定的通道348围绕加厚辐条366并且以前后方式围绕每个辐条350移动,其中使流体沿着形成的蜷曲轨道部分而径向地和周向地移动。然后分别经由通道340和336来引导来自通道贯穿开口344和输出端口的冷却剂流体。如所指出并且根据该实施方案,第一冷却剂端口118和第二冷却剂端口122形成在调节器壳体104的相同侧壁中,其中第一冷却剂端口118设置在第二冷却剂端口122正上方。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构造。

因此,在环路或回路中引导冷却剂流体(未示出),其中通过冷却剂板202中的开口333,通过第一冷却剂端口118和通道328、332输入流体。然后,沿着形成在冷却剂板202的下部表面或底部表面203中的加工通道348引导流体通过限定的蜷曲轨道部分,从而为调节器100提供均匀的对流热传递。然后使冷却剂流体分别通过冷却剂板202的开口344和通道340、336循环到第二冷却剂端口122并返回到流体源(未示出)。

在操作中并且在压缩天然气在调节操作模式下被引导通过壳体的内部时,气体的压力和体积的减小导致温度相应地升高。因此并且为了抵消压缩天然气的温度升高,将冷却剂流体从源(未示出)引导到联接的第一冷却剂端口118中并通过轴向管状通道到达横向(向下)延伸的通道,所述横向(向下)延伸的通道延伸到冷却剂板上的蜷曲轨道部分336。使进入轨道部分336的冷却剂流体围绕延伸的弯曲辐条341以逆时针方式移动,然后以蜷曲方式围绕每个限定的辐条340并沿着限定的凹陷部/路径移动到出口开口。使冷却剂流体向上排出到管状延伸部,然后到达轴向管状通道,然后通过第二出口端口122和与其连接的软管(未示出)。所形成的蜷曲图案340形成冷却剂碗,所述冷却剂碗有效地提供对在压力下进入的本文描述的调节器100中的天然气的对流冷却。

图1至图8的零件列表

100调节器,流量

104壳体,调节器

108入口端口

112出口端口

114出口压力传感器的端口

116螺线管阀

117入口压力传感器

118冷却剂端口,第一

119通道

121通道

122冷却剂端口,第二

124通道

126安装孔

140阀盖

143圆柱形部分,上部

144阀盖紧固件

145设定螺钉

146威尔士扩展塞

147多孔塞

148板,下部

152紧固孔,周边

156对准的孔

158弹簧按钮

160膜片

163膜片座螺母

164膜片板

166负载弹簧

168膜片,插入件

172顶部或上部凹入部分,调节器壳体

176柱塞,引导件

177密封元件

178密封元件

179垫圈

180阀,平衡

184盖

185密封构件,盖

188柱塞弹簧

190阀,塞

191细长远侧部分,阀塞

192支承环

194密封元件

198过滤器,调节器

202冷却剂板

203底部表面或下部表面,冷却剂板

206衬垫,冷却剂板

210密封构件

214卡环

224旁路阀

225开口

226开口

228活塞,感测

229活塞体

230延伸端部,活塞

232控制弹簧

236调整塞

238贯穿开口,调整塞

240通道,通过

242轴向部分,通道

244轴向部分,通道

246轴向部分,通道

248引导环

249轴向部分,通道

250轴向部分,通道

252密封元件

256密封构件

257支承环

260保持器,活塞杆

264凹陷部,感测活塞

266凹陷部,调整塞

272阀塞

274远侧端部,阀塞

276近侧端部,阀塞

280凹陷部,阀塞的近侧端部

292压缩弹簧

308盖

310密封构件,盖

312过滤器

314空腔,盖

324倒钩

328轴向延伸通道

332横向延伸通道

333开口,冷却剂板

336轴向通道

340横向延伸通道

344开口,冷却剂板

344中心部分

345箭头

346箭头

348凹入沟道

350辐条,径向延伸

354中心部分

362壁

366辐条,加厚弯曲

370c形轨道段

380捕集管道(减压)

384泄压和减压阀

388多孔塞

390壳体,阀

396阀弹簧

400提升阀

404密封构件,泄压和减压阀

将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基于本文所述的发明构思做出许多修改和变型,包括本申请的所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