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新型发动机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41601发布日期:2018-12-28 21:1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新型发动机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新型发动机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所以发动机对于汽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存在,而现有的发动机操作复杂,加工效率慢,制造成本高,而且现在的涡轮发动机具有延时的特性,无法迅速得做出增压的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新型发动机的使用方法,其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汽车新型发动机的使用方法,其使用一种汽车新型发动机,该汽车新型发动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设有发动空间,所述发动空间的左上端壁设有第一进气管道,所述发动空间的左下端壁设有第二排气管道,所述发动空间的右上端壁第二进气管道,所述发动空间的右下端壁第一排气管道,所述第二进气管道的右端连接有涡轮空间,所述涡轮空间的右端壁设有增压管道,所述增压管道的右端连通有气室,所述气室的左下端壁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相通,所述发动空间的下端设有推送空间,所述推送空间的下端壁设有动力空间,所述发动空间的上端壁设有火花塞,所述发动空间中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下端面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发动空间的下端壁进入所述推送空间中,所述第一推杆的下端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推送空间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下端面设有凹形块,所述凹形块中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凹形块的内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轴转动配合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向下延伸贯穿所述推送空间的下端壁进入所述动力空间里,所述摇杆的下端转动配合连接有曲杆,所述发动空间左端设有第一开关空间,所述第一开关空间上下延伸和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所述第一开关空间右端壁设有第一齿轮空间,所述发动空间的右端设有第二开关空间,所述第二开关空间上下延伸与所述第二进气管道和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相通,所述第二开关空间左端壁设有第二齿轮空间,所述第二开关空间的右端别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右端壁与所述涡轮空间相通,所述发动空间的后端还设有链条空间;

该使用方法为:首先将混合气体从第一进气管道加入所述发动空间内,然后驱动所述液压缸推动所述液压杆向下移,从而推动所述锁块向下移将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封死,然后打开火花塞,将混合气体爆炸,推动所述第一滑块向下移动,所述发动空间下端参与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二排气管道排出机体,然后打开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链条轮转动,然后通过所述第一电机轴带动所述第三链条轮和所述第二链条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贯穿轴和所述第一贯穿轴转动,所述第二贯穿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啮合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轴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啮合带动所述第一内螺纹轴转动,通过所述第一内螺纹轴转动将所述第二螺纹轴和所述第一螺纹杆往外放,驱动所述第一隔块和所述第二隔块往外放,将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关闭,通过所述第一贯穿轴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通过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四锥齿轮的啮合带动所述第四齿轮轴转动,通过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带动所述第二内螺纹轴转动,从而将所述第三螺纹轴和所述第四螺纹轴往回收,从而将所述第三隔块和所述第四隔块往回收,从而将所述第二进气管道和所述第一排气管道打开,所述第三螺纹轴回收时带动所述升降快下降,从而带动所述第二电机轴下降,此时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啮合,打开所述第二电机从而带动所述第一皮带轮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皮带轮转动,通过皮带从而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轴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带动所述涡轮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涡轮转动,所述涡轮转动将所述发动空间上方的气体抽入所述气室内,所述气室内的高压气体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喷射到所述发动空间的下方,从而将所述第一滑块向上升,然后关闭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液压缸将所述锁块升起,反转所述第一电机,将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打开,将所述第二进气管道和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关闭,重复以上步骤使得所述第一滑块左上下往返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推杆上下往返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滑块上下往返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凹形块上下往返运动,从而通过所述摇杆带动所述曲杆转动,从而完成发动机的工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链条空间的后端壁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前端设有第一链条轮,所述第一电机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贯穿轴和第一贯穿轴,所述第二贯穿轴和所述第一贯穿轴分别与所述链条空间的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贯穿轴上设有第三链条轮,所述第一贯穿轴上设有第二链条轮,所述第二链条轮和所述第一贯穿轴通过链条和所述第一链条轮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链条轮、所述第一链条轮和所述第二链条轮直径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贯穿轴向前延伸贯穿所述链条空间的前端壁进入所述第一齿轮空间内,所述第二贯穿轴的前端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空间的上端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的下端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轴的中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轴的左侧设有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与所述第一齿轮空间的上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右侧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开关空间内设有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内螺纹轴,所述第一内螺纹轴上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左侧啮合,所述第一内螺纹轴内腔设有螺纹,螺纹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螺纹与下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内螺纹轴内腔的上螺纹啮合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端设有第一隔块,所述第一隔块与所述第一开关空间的左右两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内螺纹轴内腔的下螺纹啮合有第二螺纹轴,所述第二螺纹轴的下端设有第二隔块,所述第二隔块与所述第一开关空间的左右两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隔块和所述第二隔块可以分别将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挡住,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第一锥齿轮直径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贯穿轴向前延伸贯穿所述链条空间的前端壁进入所述第二齿轮空间内,所述第一贯穿轴的前端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空间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齿轮轴,所述第四齿轮轴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轴中端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二开关空间中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内螺纹轴,所述第二内螺纹轴上设有与所述第四齿轮轴啮合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二内螺纹轴内腔设有螺纹,螺纹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螺纹与下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内螺纹轴内腔的下螺纹啮合有第四螺纹轴,所述第四螺纹轴下端设有第四隔块,所述第四隔块与所述第二开关空间的左右两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内螺纹轴的内腔的上螺纹啮合有第三螺纹轴,所述第三螺纹轴的上端设有第三隔块,所述第三隔块与所述第二开关空间的左右两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隔块和所述第四隔块可以分别将所述第二进气管道和所述第一排气管道挡住,所述第三螺纹轴的中端设有升降快,所述升降快与所述第二开关空间的左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快向右延伸贯穿所述第二开关空间的左端壁进入所述连通槽内,所述升降快的右端面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轴向右延伸贯穿所述连通槽的右端进入所述涡轮空间内,所述第二电机轴的右端设有第六齿轮,所述涡轮空间的下端设有第一皮带轮轴,所述第一皮带轮轴左右延伸分别与所述涡轮空间的左右两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轴的上设有用以与第六齿轮啮合的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上还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位于所述第六齿轮的右端,所述涡轮空间的后端壁主动配合连接有涡轮轴,所述涡轮轴的前端设有涡轮,所述涡轮轴的中端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涡轮空间的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皮带轮轴,所述第二皮带轮轴的右端设有与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二皮带轮轴的中端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和所述第四锥齿轮直径相同,所述第六齿轮和所述第六齿轮直径相同,所述第六锥齿轮和所述第五锥齿轮直径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的上端设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开关空间的右侧,所述液压装置包括顶槽,所述顶槽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的上端壁相通,所述顶槽上端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动力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向下延伸进入所述顶槽内,所述顶槽下端滑动配合连接有有锁块,所述锁块能将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封死。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图中l、m、x、y和z处设有环形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先将混合气体从第一进气管道加入发动空间内,然后驱动液压缸推动液压杆向下移,从而推动锁块向下移将第一进气管道封死,然后打开火花塞,将混合气体爆炸,推动第一滑块向下移动,发动空间下端参与的气体通过第二排气管道排出机体,从而完成点火爆炸工作。

2.通过打开第一电机,驱动第一电机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链条轮转动,然后通过第一电机轴带动第三链条轮和第二链条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贯穿轴和第一贯穿轴转动,第二贯穿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通过第二锥齿轮和第一只锥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齿轮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带动第一内螺纹轴转动,通过第一内螺纹轴转动将第二螺纹轴和第一螺纹杆往外放,驱动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往外放,将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二排气管道关闭,通过第一贯穿轴的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的啮合带动第四齿轮轴转动,通过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带动第二内螺纹轴转动,从而将第三螺纹轴和第四螺纹轴往回收,从而将第三隔块和第四隔块往回收,从而将第二进气管道和第一排气管道打开,第三螺纹轴回收时带动升降快下降,从而带动第二电机轴下降,此时第六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打开第二电机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通过皮带从而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皮带轮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啮合带动涡轮轴转动,从而带动涡轮转动,涡轮转动将发动空间上方的气体抽入气室内,气室内的高压气体从第一排气管道喷射到发动空间的下方,从而将第一滑块向上升,然后关闭第二电机,通过液压缸将锁块升起,反转第一电机,将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二排气管道打开,将第二进气管道和第一排气管道关闭,重复以上步骤使得第一滑块左上下往返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推杆上下往返运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块上下往返运动,从而带动凹形块上下往返运动,从而通过摇杆带动曲杆转动,从而完成发动机的工作。

3.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低,能够实现对发动机的新型涡轮增压工作,提高了汽车的动力,降低了能源的损耗,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整个装置运行安全稳定,操作方便快捷,同时这种新型的发动机克服了涡轮增压延时性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汽车新型发动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链条空间的正视截面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汽车新型发动机的使用方法,其使用一种汽车新型发动机,该汽车新型发动机包括机体100,所述机体100中设有发动空间30,所述发动空间30的左上端壁设有第一进气管道21,所述发动空间30的左下端壁设有第二排气管道26,所述发动空间30的右上端壁第二进气管道21,所述发动空间30的右下端壁第一排气管道25,所述第二进气管道21的右端连接有涡轮空间38,所述涡轮空间38的右端壁设有增压管道23,所述增压管道23的右端连通有气室24,所述气室24的左下端壁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25相通,所述发动空间30的下端设有推送空间31,所述推送空间31的下端壁设有动力空间36,所述发动空间30的上端壁设有火花塞20,所述发动空间30中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28,所述第一滑块28的下端面设有第一推杆29,所述第一推杆29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发动空间30的下端壁进入所述推送空间31中,所述第一推杆29的下端设有第二滑块32,所述第二滑块32与所述推送空间31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2的下端面设有凹形块33,所述凹形块33中设有转轴34,所述转轴34与所述凹形块33的内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轴34转动配合连接有摇杆35,所述摇杆35向下延伸贯穿所述推送空间31的下端壁进入所述动力空间36里,所述摇杆35的下端转动配合连接有曲杆37,所述发动空间30左端设有第一开关空间54,所述第一开关空间54上下延伸和所述第一进气管道21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26,所述第一开关空间54右端壁设有第一齿轮空间53,所述发动空间30的右端设有第二开关空间74,所述第二开关空间74上下延伸与所述第二进气管道21和所述第一排气管道25相通,所述第二开关空间74左端壁设有第二齿轮空间64,所述第二开关空间74的右端别设有连通槽90,所述连通槽90的右端壁与所述涡轮空间38相通,所述发动空间30的后端还设有链条空间46。

初始状态,所述第一隔块55和所述第二隔块60未把所述第一进气管道21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26挡住,所述第一进气管道21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26处于打开状态,所述锁块94也未把所述第一进气管道21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26挡住,所述第三隔块73和所述第四隔块79把所述第二进气管道21和所述第一排气管道25挡住,所述第二进气管道21和所述第一排气管道25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六齿轮77和所述第六齿轮80处于分离状态。

一种汽车新型发动机的使用方法为:首先将混合气体从第一进气管道21加入所述发动空间30内,然后驱动所述液压缸91推动所述液压杆92向下移,从而推动所述锁块94向下移将所述第一进气管道21封死,然后打开火花塞20,将混合气体爆炸,推动所述第一滑块28向下移动,所述发动空间30下端参与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二排气管道26排出机体100,然后打开所述第一电机40,驱动所述第一电机轴4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链条轮42转动,然后通过所述第一电机轴41带动所述第三链条轮47和所述第二链条轮44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贯穿轴48和所述第一贯穿轴45转动,所述第二贯穿轴48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49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二锥齿轮49和所述第一锥齿轮50啮合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轴52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齿轮51和所述第二齿轮61的啮合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轴62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二齿轮61和所述第三齿轮58啮合带动所述第一内螺纹轴57转动,通过所述第一内螺纹轴57转动将所述第二螺纹轴59和所述第一螺纹杆56往外放,驱动所述第一隔块55和所述第二隔块60往外放,将所述第一进气管道21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26关闭,通过所述第一贯穿轴45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65转动,通过所述第三锥齿轮65与所述第四锥齿轮66的啮合带动所述第四齿轮轴68转动,通过所述第四齿轮67与所述第五齿轮69啮合带动所述第二内螺纹轴70转动,从而将所述第三螺纹轴72和所述第四螺纹轴78往回收,从而将所述第三隔块73和所述第四隔块79往回收,从而将所述第二进气管道21和所述第一排气管道25打开,所述第三螺纹轴72回收时带动所述升降快71下降,从而带动所述第二电机轴76下降,此时所述第六齿轮77与所述第六齿轮80啮合,打开所述第二电机75从而带动所述第一皮带轮轴8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皮带轮81转动,通过皮带从而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83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轴84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五锥齿轮85与所述第六锥齿轮87啮合带动所述涡轮轴86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涡轮39转动,所述涡轮39转动将所述发动空间30上方的气体抽入所述气室24内,所述气室24内的高压气体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25喷射到所述发动空间30的下方,从而将所述第一滑块28向上升,然后关闭所述第二电机75,通过所述液压缸91将所述锁块94升起,反转所述第一电机40,将所述第一进气管道21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26打开,将所述第二进气管道21和所述第一排气管道25关闭,重复以上步骤使得所述第一滑块28左上下往返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推杆29上下往返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滑块32上下往返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凹形块33上下往返运动,从而通过所述摇杆35带动所述曲杆37转动,从而完成发动机的工作。

其中,所述链条空间46的后端壁设有第一电机40,所述第一电机40动力连接有第一电机轴41,所述第一电机轴41前端设有第一链条轮42,所述第一电机4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贯穿轴48和第一贯穿轴45,所述第二贯穿轴48和所述第一贯穿轴45分别与所述链条空间46的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贯穿轴48上设有第三链条轮47,所述第一贯穿轴45上设有第二链条轮44,所述第二链条轮44和所述第一贯穿轴45通过链条43和所述第一链条轮42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链条轮47、所述第一链条轮42和所述第二链条轮44直径相同。

其中,所述第二贯穿轴48向前延伸贯穿所述链条空间46的前端壁进入所述第一齿轮空间53内,所述第二贯穿轴48的前端设有第二锥齿轮49,所述第一齿轮空间53的上端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齿轮轴52,所述第一齿轮轴52的下端设有第一锥齿轮50,所述第一锥齿轮50与所述第二锥齿轮49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轴52的中端设有第一齿轮51,所述第一齿轮轴52的左侧设有第二齿轮轴62,所述第二齿轮轴62与所述第一齿轮空间53的上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轴62上设有第二齿轮61,所述第二齿轮61的右侧与所述第一齿轮51啮合,所述第一开关空间54内设有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内螺纹轴57,所述第一内螺纹轴57上设有第三齿轮58,所述第三齿轮58与所述第二齿轮61的左侧啮合,所述第一内螺纹轴57内腔设有螺纹,螺纹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螺纹与下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内螺纹轴57内腔的上螺纹啮合有第一螺纹杆56,所述第一螺纹杆56上端设有第一隔块55,所述第一隔块55与所述第一开关空间54的左右两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内螺纹轴57内腔的下螺纹啮合有第二螺纹轴59,所述第二螺纹轴59的下端设有第二隔块60,所述第二隔块60与所述第一开关空间54的左右两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隔块55和所述第二隔块60可以分别将所述第一进气管道21和所述第二排气管道26挡住,所述第二锥齿轮49和所述第一锥齿轮50直径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贯穿轴45向前延伸贯穿所述链条空间46的前端壁进入所述第二齿轮空间64内,所述第一贯穿轴45的前端设有第三锥齿轮65,所述第二齿轮空间64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齿轮轴68,所述第四齿轮轴68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65啮合的第四锥齿轮66,所述第四齿轮轴68中端设有第四齿轮67,所述第二开关空间74中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内螺纹轴70,所述第二内螺纹轴70上设有与所述第四齿轮轴68啮合的第五齿轮69,所述第二内螺纹轴70内腔设有螺纹,螺纹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螺纹与下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内螺纹轴70内腔的下螺纹啮合有第四螺纹轴78,所述第四螺纹轴78下端设有第四隔块79,所述第四隔块79与所述第二开关空间74的左右两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内螺纹轴70的内腔的上螺纹啮合有第三螺纹轴72,所述第三螺纹轴72的上端设有第三隔块73,所述第三隔块73与所述第二开关空间74的左右两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隔块73和所述第四隔块79可以分别将所述第二进气管道21和所述第一排气管道25挡住,所述第三螺纹轴72的中端设有升降快71,所述升降快71与所述第二开关空间74的左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快71向右延伸贯穿所述第二开关空间74的左端壁进入所述连通槽90内,所述升降快71的右端面设有第二电机75,所述第二电机75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二电机轴76,所述第二电机轴76向右延伸贯穿所述连通槽90的右端进入所述涡轮空间38内,所述第二电机轴76的右端设有第六齿轮77,所述涡轮空间38的下端设有第一皮带轮轴82,所述第一皮带轮轴82左右延伸分别与所述涡轮空间38的左右两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轴82的上设有用以与第六齿轮77啮合的第六齿轮80,所述第六齿轮77上还设有第一皮带轮81,所述第一皮带轮81位于所述第六齿轮80的右端,所述涡轮空间38的后端壁主动配合连接有涡轮轴86,所述涡轮轴86的前端设有涡轮39,所述涡轮轴86的中端设有第六锥齿轮87,所述涡轮空间38的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皮带轮轴84,所述第二皮带轮轴84的右端设有与所述第六锥齿轮87啮合的第五锥齿轮85,所述第二皮带轮轴84的中端设有第二皮带轮83,所述第二皮带轮83与所述第一皮带轮81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65和所述第四锥齿轮66直径相同,所述第六齿轮77和所述第六齿轮80直径相同,所述第六锥齿轮87和所述第五锥齿轮85直径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管道21的上端设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开关空间54的右侧,所述液压装置包括顶槽93,所述顶槽93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21的上端壁相通,所述顶槽93上端设有液压缸91,所述液压缸91动力连接有液压杆92,所述液压杆92向下延伸进入所述顶槽93内,所述顶槽93下端滑动配合连接有有锁块94,所述锁块94能将所述第一进气管道21封死。

其中,图中l、m、x、y和z处设有环形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先将混合气体从第一进气管道加入发动空间内,然后驱动液压缸推动液压杆向下移,从而推动锁块向下移将第一进气管道封死,然后打开火花塞,将混合气体爆炸,推动第一滑块向下移动,发动空间下端参与的气体通过第二排气管道排出机体,从而完成点火爆炸工作。

2.通过打开第一电机,驱动第一电机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链条轮转动,然后通过第一电机轴带动第三链条轮和第二链条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贯穿轴和第一贯穿轴转动,第二贯穿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通过第二锥齿轮和第一只锥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齿轮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带动第一内螺纹轴转动,通过第一内螺纹轴转动将第二螺纹轴和第一螺纹杆往外放,驱动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往外放,将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二排气管道关闭,通过第一贯穿轴的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的啮合带动第四齿轮轴转动,通过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带动第二内螺纹轴转动,从而将第三螺纹轴和第四螺纹轴往回收,从而将第三隔块和第四隔块往回收,从而将第二进气管道和第一排气管道打开,第三螺纹轴回收时带动升降快下降,从而带动第二电机轴下降,此时第六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打开第二电机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通过皮带从而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皮带轮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啮合带动涡轮轴转动,从而带动涡轮转动,涡轮转动将发动空间上方的气体抽入气室内,气室内的高压气体从第一排气管道喷射到发动空间的下方,从而将第一滑块向上升,然后关闭第二电机,通过液压缸将锁块升起,反转第一电机,将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二排气管道打开,将第二进气管道和第一排气管道关闭,重复以上步骤使得第一滑块左上下往返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推杆上下往返运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块上下往返运动,从而带动凹形块上下往返运动,从而通过摇杆带动曲杆转动,从而完成发动机的工作。

3.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低,能够实现对发动机的新型涡轮增压工作,提高了汽车的动力,降低了能源的损耗,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整个装置运行安全稳定,操作方便快捷,同时这种新型的发动机克服了涡轮增压延时性的缺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