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5357发布日期:2018-12-14 23:1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时,源源不断地排出尾气,尾气余热通过热交换来加热冷水以达到对余热的再利用等的目的,但这类余热利用装置大都存在热交换效率低、热利用率低的缺陷;一般在底部设置出水口,但实际上水箱底部的水温是最低的,出水口设置在上部,则需要进水口保持常开、保证进水对水箱中水的压力才能使热水从出水口出水,水箱需要做成压力容器,增加水箱的制造成本。

中国专利201320854256.X,发明名称为: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可以对尾气余热的进行充分利用;出水口的出水是水箱中温度最高的,但是水箱内的热交换管中段为弯曲状,出水软管在排水时,浮子带动出水软管在水平方向发生移动和摆动,出水软管有可能缠绕在热交换管上;同理水箱内注水时,浮子随着水位上升而上升,浮子可能在水平方向发生移动和摆动;出水软管有可能缠绕在热交换管上,造成浮子无法正常升降,出水口无法出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充分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水箱,水箱的顶部设置有加水口,下部侧壁设置出水口,水箱顶部设置进气口,进气口与缓冲气室相连接,水箱底部设置排气口,排气口与排气室相连接,水箱内设置有热交换管,缓冲气室和排气室通过热交换管相连接;热交换管上段为上段直管部,中段为弯曲部,下段为下段直管部,所述上段直管部与弯管部、弯管部和下段直管部平滑过渡连接;

所述水箱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管;

水箱内设置有出水软管,出水软管下端与出水口相连通,出水软管的上端通过软线与浮子相连接;所述浮子的侧面设置有导向环;导向环套装在导向管的外壁上。

所述缓冲气室为圆筒状,缓冲室底部设置有圆孔,热交换管上端与圆孔相连接;所述排气室为圆筒状,排气室顶部设置有圆孔,热交换管下端与圆孔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装置,结构简单,充分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装置,防止出水软管缠绕在热交换管上,保证浮子升降自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装置的导向环与导向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图中:

1、水箱 2、缓冲气室

3、进气口 4、排气室

5、排气口 6、热交换管

7、上段直管部 8、弯曲部

9、下段直管部 10、加水口

11、出水口 12、出水软管

13、软线 14、浮子

15、导向管 16、导向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1-2可知,一种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水箱1,水箱1 的顶部设置有加水口10,下部侧壁设置出水口11,水箱1顶部设置进气口3,进气口3与缓冲气室2相连接,水箱底部设置排气口5,排气口5 与排气室4相连接,水箱1内设置有热交换管6,缓冲气室2和排气室4 通过热交换管6相连接;热交换管6上段为上段直管部7,中段为弯曲部 8,下段为下段直管部9,所述上段直管部7与弯管部8、弯管部8和下段直管部9平滑过渡连接。

所述水箱1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管15;

水箱1内设置有出水软管12,出水软管12下端与出水口11相连通,出水软管12的上端通过软线13与浮子14相连接;所述浮子14的侧面设置有16;导向环16套装在导向管15的外壁上。

所述缓冲气室为圆筒状,缓冲室底部设置有圆孔,热交换管上端与圆孔相连接;所述排气室为圆筒状,排气室顶部设置有圆孔,热交换管下端与圆孔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装置,结构简单,充分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装置,防止出水软管缠绕在热交换管上,保证浮子升降自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