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船用发动机燃油烛型过滤器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7743发布日期:2018-08-31 21:17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烛型过滤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船用发动机燃油烛型过滤器滤芯。



背景技术:

烛式过滤是一种较为先进、安全、高效、无污染的新型过滤方式,烛式过滤器具有高效节能、密闭高精、维护简便、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塑料、电镀、化工、陶瓷、制药、制糖等工业的固液分离过滤。烛式过滤器是一款自动化压力式过滤装置,主要由筒体、滤芯、滤布、助滤剂、电脑控制系统和配件等组成,烛型过滤器的内部通常采用槽型筛网或者冲孔网或者其他支撑材料对表面的滤网进行支撑。

现有技术中烛型过滤器的滤芯安装零件如图1所示,存在螺纹退刀槽1’管壁较薄强度降低和锁紧扣2’单薄易损的技术问题,同时该结构存在加工困难,成本高,费料现象严重,且与滤芯密封不完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船用发动机燃油烛型过滤器滤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烛型过滤器的滤芯安装零件存在加工困难,成本高,费料现象严重,且与滤芯密封不完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船用发动机燃油烛型过滤器滤芯,包括端头和与所述端头连接的滤管,所述端头为管状,所述端头内径沿轴线不变,所述端头距所述滤管较远端的端面上沿径向向内设置有凸起,所述滤管内部沿轴向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凸起且所述加强筋横截面与所述凸起形状一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端底,所述端头和端底间设置有滤管,所述端底包括护管,所述护管内部设置有撑管,所述撑管与所述护管同轴设置,所述护管与所述撑管一端通过环形片连接,所述撑管另一端通过堵片密封,所述滤管设置在所述撑管与所述护管间,且所述滤管与所述环形片接触,所述端底冲压制成。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撑管内部设置有插件,所述插件包括与所述撑管连接的撑紧部和与所述撑紧部连接的柄部,所述撑紧部伸入所述撑管胀紧所述滤管。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端头包括设置螺纹的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连接胀紧部,所述胀紧部上转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外侧连接所述滤管内壁,

所述胀紧部外表面沿轴向设置有胀紧沿,所述胀紧沿为若干个且沿周向均匀设置,所述胀紧沿横截面为三角形,一边与所述胀紧部外表面相切,另一边与所述胀紧部外表面垂直,所述连接套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胀紧沿相对的胀紧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套上远离所述滤管一端设置有环形沿,所述环形沿外表面为增大摩擦力的毛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撑管内表面沿轴向设置有若干撑紧槽,所述撑紧槽为若干个且沿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撑紧槽横截面为三角形,一边与所述撑管内表面相切,另一边与所述撑管内表面垂直,所述撑紧部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撑紧槽相对的撑紧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撑紧槽上均匀设置有沿轴向的卡槽,所述卡槽位于与所述撑管内表面相切的面上,所述卡槽与所述撑紧沿相扣。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在端面上设置的凸起,并将该凸起沿轴向进行拉伸形成加强筋,由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形状更简单规则,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加强筋的增加,减少了废料现象,通过加强筋的加强作用,增加了端头的结构强度,有效预防了退刀槽处由于强度不足而发生断裂,同时由于凸沿与加强筋一体设置,简化加工工艺的同时,解决了凸沿易断裂的现象,设置科学合理。

2、本实用新型中,端底为采用冲压工艺一体成型,简化了加工工艺,缩短了加工时间,由于原料将传统工艺中的棒材改变为冲压用板材,大幅节约了原料,同时降低了成本,同时改变了传统端底的连接方式,将滤管设置在撑管与护管间,无需螺纹固定,即无需在端底上车螺纹,进而将本需加工螺纹的部位用于密封滤管,增加了端底的密封效果,设置科学合理。

3、本实用新型中,端底与插件分为两体,不同于传统一体端底,分体设置可以增加滤芯的泛用性,插件上的撑紧部伸入撑管时,能够撑起撑管,撑管胀紧并与护管配合夹紧滤芯,增强了端底对滤芯的密封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滤管一端套在在端头的胀紧部上转动设置的连接套上,沿胀紧部转动连接套,连接套会因胀紧沿和胀紧槽的设置发生形变,其外径会发生变化,固定滤管时拧动连接套,连接套胀紧滤管,拆卸滤管时,沿反方向拧动连接套,连接套缩回,并与滤管分离,实现与滤管的快速拆卸,同时该结构简单可靠,可提供较大胀紧力,增强了端头对滤管的固定和密封效果,设置科学合理。环形沿和毛面的设置能够时连接套的拧动更为方便,防止由于摩擦力不够而无法拧动连接套拆卸滤网,提高了滤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5、本实用新型中,插件的撑紧部伸入撑管内部,并沿撑紧部外径增大的方向转动撑紧部,撑紧槽和撑紧沿相互滑动,撑管发生形变,其直径变大并与护管共同锁紧滤管,增强了端底的密封效果,当需要更换滤网时,仅需沿相反方向转动插件或直接抽出插件即可完成端底、滤网和插件的分离,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约了时间成本。

6、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撑紧部撑紧撑管的过程中撑紧沿越过卡槽转动,当端底锁紧滤网时,撑紧沿与卡槽相扣并卡在卡槽上,防止撑紧部与撑管间松动,造成损失,卡槽设置有若干可使撑紧沿卡在不同的卡槽上,进而可使撑紧部与撑管在卡紧时能够提供不同的撑紧力,设置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现有技术中端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端头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端底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件示意图;

图中:1-端头,11-螺纹部,12-胀紧部,13-连接套,14-胀紧槽,15-环形沿,16-胀紧沿,2-滤管,3-凸起,4-加强筋,5-端底,51-护管,52-撑管,53-环形片,54-堵片,55-撑紧槽,56-卡槽,6-插件,61-撑紧部,62-柄部,63-撑紧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图7所示,

一种新型船用发动机燃油烛型过滤器滤芯,包括端头1和与端头1连接的滤管2,端头1为管状,端头1内径为定值,端头1距滤管2较远端的端面上沿径向向内设置有凸起3,滤管2内部沿轴向设置有加强筋4,加强筋4连接凸起3且加强筋4横截面与凸起3形状一致。

本实施例中,在端面上设置的凸起3,并将该凸起3沿轴向进行拉伸形成加强筋4,由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形状更简单规则,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加强筋4的增加,减少了废料现象,通过加强筋4的加强作用,增加了端头1的结构强度,有效预防了退刀槽处由于强度不足而发生断裂,同时由于凸沿与加强筋4一体设置,简化加工工艺的同时,解决了凸沿易断裂的现象,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还包括端底5,端头1和端底5间设置有滤管2,端底5包括护管51,护管51内部设置有撑管52,撑管52与护管51同轴设置,护管51与撑管52一端通过环形片53连接,撑管52另一端通过堵片54密封,滤管2设置在撑管52与护管51间,且滤管2与环形片53接触,端底5冲压制成。

本实施例中,端底5为采用冲压工艺一体成型,简化了加工工艺,缩短了加工时间,由于原料将传统工艺中的棒材改变为冲压用板材,大幅节约了原料,同时降低了成本,同时改变了传统端底5的连接方式,将滤管2设置在撑管52与护管51间,无需螺纹固定,即无需在端底5上车螺纹,进而将本需加工螺纹的部位用于密封滤管2,增加了端底5的密封效果,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撑管52内部设置有插件6,插件6包括与撑管52连接的撑紧部61和与撑紧部61连接的柄部62,撑紧部61伸入撑管52胀紧滤管2。

本实施例中,端底5与插件6分为两体,不同于传统一体端底5,分体设置可以增加滤芯的泛用性,插件6上的撑紧部61伸入撑管52时,能够撑起撑管52,撑管52胀紧并与护管51配合夹紧滤芯,增强了端底5对滤芯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端头1包括设置螺纹的螺纹部11,螺纹部11连接胀紧部12,胀紧部12上转动设置有连接套13,连接套13外侧连接滤管2内壁,

胀紧部12外表面沿轴向设置有胀紧沿16,胀紧沿16为若干个且沿周向均匀设置,胀紧沿16横截面为三角形,一边与胀紧部12外表面相切,另一边与胀紧部12外表面垂直,连接套13内壁设置有与胀紧沿16相对的胀紧槽14。

进一步,连接套13上远离滤管2一端设置有环形沿15,环形沿15外表面为增大摩擦力的毛面。

本实施例中,滤管2一端套在在端头1的胀紧部12上转动设置的连接套13上,沿胀紧部12转动连接套13,连接套13会因胀紧沿16和胀紧槽14的设置发生形变,其外径会发生变化,固定滤管2时拧动连接套13,连接套13胀紧滤管2,拆卸滤管2时,沿反方向拧动连接套13,连接套13缩回,并与滤管2分离,实现与滤管2的快速拆卸,同时该结构简单可靠,可提供较大胀紧力,增强了端头1对滤管2的固定和密封效果,设置科学合理。环形沿15和毛面的设置能够时连接套13的拧动更为方便,防止由于摩擦力不够而无法拧动连接套13拆卸滤网,提高了滤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撑管52内表面沿轴向设置有若干撑紧槽55,撑紧槽55为若干个且沿周向均匀设置,撑紧槽55横截面为三角形,一边与撑管52内表面相切,另一边与撑管52内表面垂直,撑紧部61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撑紧槽55相对的撑紧沿63。

本实施例中,插件6的撑紧部61伸入撑管52内部,并沿撑紧部61外径增大的方向转动撑紧部61,撑紧槽55和撑紧沿63相互滑动,撑管52发生形变,其直径变大并与护管51共同锁紧滤管2,增强了端底5的密封效果,当需要更换滤网时,仅需沿相反方向转动插件6或直接抽出插件6即可完成端底5、滤网和插件6的分离,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约了时间成本。

进一步,撑紧槽55上均匀设置有沿轴向的卡槽56,卡槽56位于与撑管52内表面相切的面上,卡槽56与撑紧沿63相扣。

本实施例中,转动撑紧部61撑紧撑管52的过程中撑紧沿63越过卡槽56转动,当端底5锁紧滤网时,撑紧沿63与卡槽56相扣并卡在卡槽56上,防止撑紧部61与撑管52间松动,造成损失,卡槽56设置有若干可使撑紧沿63卡在不同的卡槽56上,进而可使撑紧部61与撑管52在卡紧时能够提供不同的撑紧力,设置科学合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