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5003发布日期:2018-12-05 18:52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氏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燃油蒸发泄漏污染等问题的控制已成为汽车研发过程中的重点之一。基于已发布的《GB18352.6-201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第J.4.4.1条法规要求: OBD系统应监测蒸发系统的脱附流量,以及检测除碳罐阀与进气岐管之间的管路和接头之外的整个系统的完整性,防止燃油蒸汽泄漏到大气中。其中第 J.4.4.2.5条法规提出要求:对拥有一个以上脱附管路的车辆,OBD系统应针对每个脱附管路分别监测验证。

由于汽油的可挥发性,在汽车燃油蒸发系统中充满了燃油蒸汽,为防止燃油蒸汽累积过多而泄漏到大气中,来自于燃油箱内的燃油蒸汽通过路径首先进入并附着存储于系统中的碳罐,当碳罐内的燃油蒸汽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后需要被脱附进入发动机进行燃烧,由此保证碳罐能够持续吸附存储燃油蒸汽;燃油蒸汽从碳罐脱离出来通过有效路径最终进入发动机进行燃烧的行为称为脱附。

碳罐内燃油蒸汽在管路系统内流经电磁阀、单向阀而进入发动机的节气门,并最终进入发动机。碳罐内燃油蒸汽在管路系统内流经电磁阀、单向阀、传感器、文氏管、涡轮增压器而进入发动机的节气门。

并且,现有燃油蒸发系统中,单向阀和文氏管之间的管路需要布置传感器进行监测,容易占用发动机机舱空间。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包括有文丘里管本体,其中:所述文丘里管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出气端,另一侧设置有高压气体进气端,所述文丘里管本体上还设置有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所述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与文丘里管本体之间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支座。

进一步地,上述的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安装支座包括有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上分布有感应头匹配孔与紧固螺母孔。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其中,所述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高压气体进气端均为快插构造,所述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高压气体进气端均包括有接口本体,所述接口本体上设置有限位环。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其中,所述出气端上设置有热平板焊接预留口。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其中,所述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高压气体进气端、出气端为匹配尼龙硬管式竹节接头,和/或是为匹配橡胶软管式接头。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其中,所述文丘里管本体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为加强筋。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其中,所述文丘里管本体上设置有标注区域。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将传感器安装所需要的独立支座集成化设置,减少了系统零部件数量,减少了空间占用。

2、实际使用期间,单向阀与文丘里管本体可通过一根管子直接连接,减少了管子段数,减少了管子压装步骤。

3、无需配置独立的支座后,不用在发动机舱内再布置该独立支座安装需要的紧固点,简化了机舱的布置。

4、拥有快插连接方式、尼龙硬管竹节式连接方式等多种不同的连接方式,便于装配。

5、出气端可以采用热平板焊或快插连接方式与发动机进气总管连接,保证连接的便捷性与紧密程度。

6、紧固螺母孔可以绕感应头匹配孔的中心轴线,以中心间距为半径旋转至任意位置,以匹配传感器的不同朝向布置,引用范围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感器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文丘里管本体 2出气端

3高压气体进气端 4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

5传感器安装支座 6感应头匹配孔

7紧固螺母孔 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2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包括有文丘里管本体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为了实现集成化的布局,文丘里管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出气端2,另一侧设置有高压气体进气端3,文丘里管本体1上还设置有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4。同时,考虑到后续传感器的安装定位便利,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4与文丘里管本体1之间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支座5。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适应目前市场上所常见的传感器使用需要,传感器安装支座5包括有支座本体,支座本体上分布有感应头匹配孔6与紧固螺母孔7。

进一步来看,考虑到实际安装定位的需要,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4、高压气体进气端3均为快插构造。由此,符合SAE J2044快插接头标准。具体来说,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4、高压气体进气端3均包括有接口本体,接口本体上设置有限位环。

同时,考虑到与发动机进气总管的连接需要,在出气端2上设置有热平板焊接预留口。

同时,针对不同的管路连接需要,亦可以是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4、高压气体进气端3、出气端2均设置有尼龙硬管构成的竹节式接头。当然,还可以是橡胶软管接头。

再进一步来看,为了提升整体的牢固程度,提高使用寿命,采用的文丘里管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结构,加强结构为加强筋8。并且,为了针对不同的车辆进行有效的接口配置,在文丘里管本体1上设置有标注区域。

如图2示,设感应头匹配孔直径为M,传感器感应头安装上平面与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4内流道上表面切点间距为H。感应头匹配孔6中心与紧固螺母孔7 中心间距D。同时,紧固螺母孔7可以绕感应头匹配孔6的中心轴线,以中心间距D为半径旋转至任意位置,以匹配传感器的不同朝向布置。再者,为了满足不同类别的车辆使用,M、H、D均可根据不同规格传感器进行匹配设计,以满足传感器的性能及装配可靠性。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拥有如下优点:

1、将传感器安装所需要的独立支座集成化设置,减少了系统零部件数量,减少了空间占用。

2、实际使用期间,单向阀与文丘里管本体可通过一根管子直接连接,减少了管子段数,减少了管子压装步骤。

3、无需配置独立的支座后,不用在发动机舱内再布置该独立支座安装需要的紧固点,简化了机舱的布置。

4、拥有快插连接方式、尼龙硬管竹节式连接方式等多种不同的连接方式,便于装配。

5、出气端可以采用热平板焊或快插连接方式与发动机进气总管连接,保证连接的便捷性与紧密程度。

6、紧固螺母孔可以绕感应头匹配孔的中心轴线,以中心间距为半径旋转至任意位置,以匹配传感器的不同朝向布置,引用范围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