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轨燃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0394发布日期:2019-01-29 18:16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共轨燃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共轨燃油系统。



背景技术:

共轨燃油系统为包含高压油泵、高压油轨、电控喷油器的新一代燃油系统,能按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来控制喷油压力和喷油定时,实现喷射压力和喷油时刻的灵活控制。高压油轨的共轨管将高压油泵提供的高压燃油分配到各喷油器中。车用柴油机已离不开共轨燃油喷射系统,随着生产批量的增大,装有这种喷油系统的车用柴油机已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目前中重型柴油机主流的共轨燃油系统一般将油轨固定在发动机机体或者缸盖上,通过高压油管和喷油器高压接头把高压燃油从油轨输送到喷油器端,高压油管两端均采用墩头加螺帽结构,然后分别与共轨管的内锥孔以及喷油器高压接头的内锥孔相连,高压油管的长度较长并且布置较为复杂,高压油管的长度较长时,高压油管的振动会影响柴油机的可靠性。因此,高压油管的增加既需要考虑各缸油管长度一致,还要考虑空间布置美观以及安装固定,保证其可靠性不受柴油机振动的影响。

另外,随着燃油喷射压力的增高,高压油管的价格随之增加,成本较高,以六缸柴油机为例,高压油管的价格大约五、六百元人民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缺陷与不足之一,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轨燃油系统,包括共轨管和喷油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共轨管和所述喷油器之间的高压连接机构,所述高压连接机构包括高压油管和设置在所述高压油管的一端的连接头,所述高压油管和所述连接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共轨管的出油口和所述高压油管的所述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高压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油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油管为圆形的中空管,所述连接头的端面上设有墩头,所述连接头的外圆周上套设有螺帽,所述外圆周上设置有与所述螺帽相配合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油管的所述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与所述喷油器的锥形孔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共轨管的出油口设置在所述共轨管的侧面,所述共轨管的出油口与所述喷油器的进油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共轨管的进油口设置在所述共轨管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共轨管的下端的左、右两侧还设有安装机构,用于将所述共轨管可拆卸地安装在柴油机机体上。

进一步地,设置有多个所述喷油器。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连接机构的数量与所述喷油器的数量相匹配,所述共轨管的出油口的数量与所述喷油器的数量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凑型的共轨燃油系统,通过优化高压共轨管和高压油管的结构,采用集成化的高压连接机构将共轨管和喷油器直接安装一起,可实现高压油管结构的统一,并且缩短高压油管的长度,优化高压油管的振动,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紧凑美观,节约装配空间,凸显了模块化设计理念;同时,还能减少零部件的数量,降低发动机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匹配灵活,易于产品化推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共轨燃油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共轨燃油系统的高压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共轨燃油系统的高压连接机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共轨燃油系统的共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共轨管 2-喷油器

3-高压连接机构 31-高压油管

311-通孔 312-锥形头

32-连接头 321-墩头

322-螺帽 11-共轨管的出油口

12-共轨管的进油口 13-安装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共轨燃油系统的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共轨燃油系统包括共轨管1和喷油器2以及设置在共轨管1和喷油器2之间的高压连接机构3,高压共轨管1的出油口通过高压连接机构3与喷油器2的进油口相连通,将高压燃油从共轨管1输送至喷油器2中。

高压连接机构3包括高压油管31和设置在高压油管31的一端的连接头32,高压油管31和连接头32为一体式结构,共轨管1的出油口和高压油管31的一端通过连接头32连接,高压油管31的另一端与喷油器2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高压油管31为圆形的中空管,高压油管31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的通孔311,与共轨管1连接的连接头32的端面上设有墩头321,墩头321具有与共轨管1的出油口11密封配合的锥型面,连接头32的外圆周上套设有螺帽322,相应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与螺帽322相配合的外螺纹。装配时,先将墩头321挤进共轨管1的出油口11中,再旋紧螺帽322将共轨管1与高压油管31固定连接。螺帽322转动前进将墩头321推入出油口11中,使得墩头321与出油口紧密贴合,能够提高密封性,防止燃油泄漏。

高压油管31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锥形头312,锥形头312与喷油器2的锥形孔相配合连接,将高压油管31与喷油器2的进油口连接。具体地,锥形头312上加工有螺纹头,喷油器2的锥形孔内加工有与上述螺纹头参数相一致的螺纹孔。安装时,将锥形头312拧入喷油器2的锥形孔,使二者结合更加紧密,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

如图4所示,共轨管1的出油口11设置在共轨管1的侧面,并且共轨管1的出油口11与喷油器2的进油口相对设置。相较于以往设置在顶面上的出油口11,共轨管1的出油口11与喷油器2的进油口相对设置,将高压油管31变为直管,缩短了高压油管31的长度,优化了高压油管31的振动,提高了燃油系统的可靠性;另外,共轨管1的出油口11与喷油器2的进油口相对设置,实现了高压油管31结构的统一,有效节省了布置空间。

共轨管1的进油口12设置在共轨管1的下端,进油口12与共轨管1的内腔相通,用于输送来自高压油泵的高压燃油,将共轨管1的出油口11和进油口12设置在不同的方向,能够减少共轨管1的长度,节约布置空间,降低成本。共轨管1下端的左、右两侧还设有安装机构13,用于将共轨管1可拆卸地安装在柴油机机体上。优选实施中,共轨管1采用冲压成型的不锈钢管。

喷油器2的数量根据柴油机油缸的数量设置,相应地,高压连接机构3的数量与喷油器2的数量相匹配,共轨管1的出油口11的数量与喷油器2的数量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凑型的共轨燃油系统,通过优化高压共轨管和高压油管的结构,采用集成化的高压连接机构将共轨管和喷油器直接安装一起,可实现高压油管结构的统一,并且缩短高压油管的长度,优化高压油管的振动,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紧凑美观,节约装配空间,凸显了模块化设计理念;同时,还能减少零部件的数量,降低发动机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匹配灵活,易于产品化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