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机油泵后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5327发布日期:2019-01-16 00:2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机油泵后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机油泵后盖。



背景技术:

汽车分为乘用车、商用车。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乘用车分为以下11种车型,主要有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但乘用车不包括在内,主要有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

机油泵作用是将机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后强制地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用来使机油压力升高和保证一定的油量,向各摩擦表面强制供油的部件。

现有的与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相配合组装的机油泵后盖,其设计结构不合理,不能实现精准的固定组装,导致与发动机相配合使用的机油泵作业状态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其不合理的设计,导致整体结构韧性差,存在变形、断裂的现象等,已不能满足现有机油泵的高标准组装作业要求,而这时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机油泵后盖。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机油泵后盖,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轴定位孔、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集油槽和出油槽等结构,与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壳之间完成精准、高效的组装,同时组装后定位牢靠,解决了现有机机油泵后盖结构所存在的韧性差、易变形和断裂的现象,使用寿命长。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机油泵后盖,包括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内的轴定位孔,其中,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的一边设置为弧形结构,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一边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弧形结构边一侧的第一定位板,及设置在第一定位板两端的第三定位孔、第四定位孔,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弧形结构边另一侧的第二定位板,及设置在第二定位板一侧的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一边的第三定位板,及设置在第三定位板一端的第三限位孔,及设置在第三定位板另一面且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之间且相配合使用的集油槽、出油槽。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改进型机油泵后盖,还包括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另一面且与轴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一组定位卡槽。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第四定位孔分别设置为喇叭形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之间的夹角为a为58°-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机油泵后盖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轴定位孔、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集油槽和出油槽等结构,与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壳之间完成精准、高效的组装,同时组装后定位牢靠,解决了现有机机油泵后盖结构所存在的韧性差、易变形和断裂的现象,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机油泵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机油泵后盖的A-A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2-轴定位孔、3-第一定位孔、4-第一定位板、5-第三定位孔、6-第四定位孔、7-第二定位板、8-第一限位孔、9-第二限位孔、10-第三定位板、11-第三限位孔、12-第二定位孔、13-第一限位凹槽、14-第二限位凹槽、15-出油槽、16-集油槽、17-定位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改进型机油泵后盖,包括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内的轴定位孔2,其中,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的一边设置为弧形结构,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一边的第一定位孔3、第二定位孔12,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弧形结构边一侧的第一定位板4,及设置在第一定位板4两端的第三定位孔5、第四定位孔6,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弧形结构边另一侧的第二定位板7,及设置在第二定位板7一侧的第一限位孔8、第二限位孔9,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一边的第三定位板10,及设置在第三定位板10一端的第三限位孔11,及设置在第三定位板10另一面且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凹槽13、第二限位凹槽14,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第二定位板7、第三定位板10之间且相配合使用的集油槽16、出油槽15。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改进型机油泵后盖,包括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内的轴定位孔2,其中,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的一边设置为弧形结构,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一边的第一定位孔3、第二定位孔12,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弧形结构边一侧的第一定位板4,及设置在第一定位板4两端的第三定位孔5、第四定位孔6,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弧形结构边另一侧的第二定位板7,及设置在第二定位板7一侧的第一限位孔8、第二限位孔9,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一边的第三定位板10,及设置在第三定位板10一端的第三限位孔11,及设置在第三定位板10另一面且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凹槽13、第二限位凹槽14,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第二定位板7、第三定位板10之间且相配合使用的集油槽16、出油槽1,及设置在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1另一面且与轴定位孔2相配合使用的一组定位卡槽17。

本结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改进型机油泵后盖,所述第一定位孔3、第二定位孔12、第三定位孔5、第四定位孔6分别设置为喇叭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凹槽13、第二限位凹槽14之间的夹角为a为58°-60°。

本结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改进型机油泵后盖,一方面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多边形油泵后盖本体、轴定位孔、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集油槽和出油槽等结构,与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壳之间完成精准、高效的组装,另一方面组装后定位牢靠,解决了现有机机油泵后盖结构所存在的韧性差、易变形和断裂的现象,使用寿命长。

本结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改进型机油泵后盖,整体组成结构的壁厚为3mm-3.5mm,试验时用油为SAW30、油温为74摄氏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