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冷却液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7226发布日期:2019-03-15 19:18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增强型冷却液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冷却液壶。



背景技术:

冷却液壶是上壶体与下壶体通过热板焊接后成为整体。冷却液壶做为一个容器,安装在车身上,为系统提供密闭空间储存冷却液,有一定的气体膨胀空间以及承压能力,以提高系统运行压力,从而改善发动机散热效果。

汽车在运转过程中,冷却液壶内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对壶体有破坏作用。所述冷却壶开设有进液口处的内部缺乏支撑,变形较大。按当前的设计结构,汽车在日续航400km以上,持续30天以上。易出现壶体底部裂纹,泄露风险。经CAE分析也出现底部裂纹泄露。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增强型冷却液壶,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增强型冷却液壶,包括一冷却液壶,所述冷却液壶包括一上下设置的上壶体以及下壶体,所述上壶体上开设有一进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壶体的内壁固定有一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设置在所述进液口的外围;

所述下壶体的内壁固定有网状加强筋,所述网状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环状凸起的正下方;

所述上壶体与所述下壶体的内壁均固定有纵横设置的分隔板;

以固定在上壶体上的分隔板为上隔板,以固定在下壶体上的分隔板为下隔板;

所述上壶体与下壶体固定连接时,所述上隔板与所述下隔板相连,并将冷却液壶的内腔分隔成至少六个独立的腔室,上隔板与下隔板上均开设有与相邻腔室导通的通孔;

至少六个腔室中位于中央的腔室为中央腔室,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网状加强筋均位于所述中央腔室内部;

所述中央腔室内还固定有一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壶体内壁的上支撑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壶体内壁的下支撑件,所述上壶体与所述下壶体相连时,所述上支撑件与所述下支撑件相抵构成所述支撑机构。

本专利通过增设有环状凸起与网状加强筋的结合,进而解决了传统壶体底部裂纹的问题,保证了开设有进液口处的强度。

本专利通过内设有支撑机构,便于保证对进液口开设处的支撑强度的保证。

所述中央腔室是长方体状腔室;

所述上支撑件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环状突起外围的上环体,所述上环体与所述中央腔室的上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环体的下端设有缺口;

所述上支撑件还包括四个连接板,四个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中央腔室的上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四个连接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中央腔室的侧壁以及所述上环体的外壁固定连接。

便于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通过缺口,便于实现腔室内液体经缺口的流动,向不同的通孔流动。

所述下支撑件包括一设置在所述进液口的下方的下环体,所述下环体与所述中央腔室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环体的上端设有缺口;

所述下支撑件还包括四个连接板,四个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中央腔室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四个连接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中央腔室的侧壁以及所述下环体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网状加强筋包括五个网状子加强单元,五个网状子加强单元分别位于下支撑件将所述中央腔室分隔出的五个区域。

便于保证下壶体的中央腔室处的承压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壶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壶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壶体,2为下壶体,11为上隔板,12为进液口,13为环状凸起,14为上支撑件,21为下隔板,22为网状加强筋,23为下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2以及图3,增强型冷却液壶,包括一冷却液壶,冷却液壶包括一上下设置的上壶体1以及下壶体2,上壶体1上开设有一进液口12,上壶体1的内壁固定有一环状凸起13,环状凸起13设置在进液口12的外围;下壶体2的内壁固定有网状加强筋22,网状加强筋22设置在环状凸起13的正下方;上壶体1与下壶体2的内壁均固定有纵横设置的分隔板;以固定在上壶体1上的分隔板为上隔板11,以固定在下壶体2上的分隔板为下隔板21;上壶体1与下壶体2固定连接时,上隔板11与下隔板21相连,并将冷却液壶的内腔分隔成至少六个独立的腔室,上隔板11与下隔板21上均开设有与相邻腔室导通的通孔;至少六个腔室中位于中央的腔室为中央腔室,环状凸起13与网状加强筋22均位于中央腔室内部;中央腔室内还固定有一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壶体1内壁的上支撑件14以及设置在下壶体2内壁的下支撑件23,上壶体1与下壶体2相连时,上支撑件14与下支撑件23相抵构成支撑机构。本专利通过增设有环状凸起13与网状加强筋22的结合,进而解决了传统壶体底部裂纹的问题,保证了开设有进液口12处的强度。本专利通过内设有支撑机构,便于保证对进液口12开设处的支撑强度的保证。

中央腔室是四个上隔板11、四个下隔板21、上壶体1的内壁以及下壶体2的内壁相连围成的长方体状腔室;四个上隔板11上均开设有通孔;上支撑件14包括一设置在进液口12外围的上环体,上环体与中央腔室的上内壁固定连接,上环体的下端设有缺口;上支撑件14还包括四个连接板,四个连接板的上端与中央腔室的上侧内壁固定连接,四个连接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中央腔室的侧壁以及上环体的外壁固定连接。便于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通过缺口,便于实现腔室内液体经缺口的流动,向不同的通孔流动。

下支撑件23包括一设置在环状突起外围的下环体,下环体与中央腔室的下内壁固定连接,下环体的下端设有缺口;下支撑件23还包括四个连接板,四个连接板的下端与中央腔室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四个连接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中央腔室的侧壁以及下环体的外壁固定连接;网状加强筋22包括五个网状子加强单元,五个网状子加强单元分别位于下支撑件23将中央腔室分隔出的五个区域。便于保证下壶体2的中央腔室处的承压强度。

下支撑件的四个连接板与上支撑件的四个连接板相抵,上环体不开设有缺口与下环体不开设有缺口处相抵。

上壶体以及下壶体的外壁均包覆有一玄武岩纤维网构成的网状增强层。提高整体防破损强度时,还可以提高内外隔热效果。

以上壶体作为射频卡的外包层,上壶体内埋设有射频卡的芯片以及天线。便于通过射频卡识别器识别射频卡内存储的内容,进行信息交互。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