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双动力输出涡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1151发布日期:2019-07-10 09:3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凑型双动力输出涡轮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涡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型双动力输出涡轮机。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是内燃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所有的柴油机及部分汽油机、气体电动机都配备了涡轮增压器,随着增压技术的不断革新,增压器的配机量将会越来越多。

但是现有的涡轮机还存在着对该涡轮机的降噪效果差,不能够根据使用所需进行灵活调节对该涡轮机的安装角度和高度以及对电动机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紧凑型双动力输出涡轮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凑型双动力输出涡轮机,以解决现有的涡轮机存在着对该涡轮机的降噪效果差,不能够根据使用所需进行灵活调节对该涡轮机的安装角度和高度以及对电动机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一种紧凑型双动力输出涡轮机,包括机壳,电动机,传动轴,主动涡轮,导气筒,从动涡轮,入风管,入口法兰盘,入口固定孔,可调节安装架结构,降噪散热外框结构,出风管,出风法兰盘和出口固定孔,所述的电动机螺栓安装在机壳的右侧;所述的传动轴套管键连接在电动机的左侧输出轴上;所述的主动涡轮键连接在传动轴的左端外侧;所述的导气筒设置在主动涡轮的左侧;并螺栓安装在机壳的内部;所述的从动涡轮轴接在机壳的内壁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入风管插接在机壳的下部右侧;所述的入口法兰盘焊接在入风管的前端;所述的入口固定孔开设在入口法兰盘的四角处;所述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安装在机壳的中部上下两侧;所述的降噪散热外框结构安装在机壳的外侧;所述的出风管插接在机壳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出风法兰盘焊接在出风管的上部前侧;所述的出口固定孔开设在出风法兰盘的四角处;所述的降噪散热外框结构包括降噪外壳,拆卸护盖,固定螺栓,散热板,连接板,螺纹调节孔和调节螺栓,所述的降噪外壳套接在机壳的外侧;所述的拆卸护盖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降噪外壳的左侧;所述的散热板设置在降噪外壳的右侧;所述的连接板焊接在散热板的左侧;所述的螺纹调节孔开设在降噪外壳右侧的上下两部。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包括固定板,固定轴座,角度调节支撑管,加长杆,快拆扣,调节轴座,安装板和螺栓螺母,所述的固定板分别螺栓安装在机壳中间位置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固定轴座焊接在固定板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加长杆插接在角度调节支撑管的上侧;所述的安装板焊接在调节轴座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降噪外壳的内壁还粘接有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隔音海绵降噪层。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轴座通过螺栓螺母安装在加长杆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的快拆扣套接在角度调节支撑管与加长杆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的散热板具体采用壁厚为两毫米至三毫米的铝合金板。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螺栓贯穿连接板与螺纹调节孔螺纹连接,所述的螺纹调节孔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撑管通过螺栓螺母安装在固定轴座的上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降噪外壳的内壁还粘接有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隔音海绵降噪层,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降低该涡轮机向外发出的噪音。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调节轴座通过螺栓螺母安装在加长杆的上端,拧松螺栓螺母并调节调节轴座与加长杆之间的角度,有利于调节安装板的角度,进而方便调节该涡轮机的安装的角度。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快拆扣套接在角度调节支撑管与加长杆的连接处,掰开快拆扣并调节加长杆插接在角度调节支撑管内侧长度,有利于根据安装所需实现调节安装该涡轮机的高度,且在调节完毕后将快拆扣掰紧。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散热板具体采用壁厚为两毫米至三毫米的铝合金板,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对电动机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调节螺栓贯穿连接板与螺纹调节孔螺纹连接,所述的螺纹调节孔设置有多个,有利于在使用时根据电动机的大小进行调节散热板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毕后将调节螺栓拧入到螺纹调节孔内。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撑管通过螺栓螺母安装在固定轴座的上部,有利于根据使用所需机型调节角度调节支撑管与固定轴座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毕后将螺栓螺母拧紧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降噪散热外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壳;2、电动机;3、传动轴;4、主动涡轮;5、导气筒;6、从动涡轮;7、入风管;8、入口法兰盘;9、入口固定孔;10、可调节安装架结构;101、固定板;102、固定轴座;103、角度调节支撑管;104、加长杆;105、快拆扣;106、调节轴座;107、安装板;108、螺栓螺母;11、降噪散热外框结构;111、降噪外壳;112、拆卸护盖;113、固定螺栓;114、散热板;115、连接板;116、螺纹调节孔;117、调节螺栓;12、出风管;13、出风法兰盘;14、出口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凑型双动力输出涡轮机,包括机壳1,电动机2,传动轴3,主动涡轮4,导气筒5,从动涡轮6,入风管7,入口法兰盘8,入口固定孔9,可调节安装架结构10,降噪散热外框结构11,出风管12,出风法兰盘13和出口固定孔14,所述的电动机2螺栓安装在机壳1的右侧;所述的传动轴3套管键连接在电动机2的左侧输出轴上;所述的主动涡轮4键连接在传动轴3的左端外侧;所述的导气筒5设置在主动涡轮4的左侧;并螺栓安装在机壳1的内部;所述的从动涡轮6轴接在机壳1的内壁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入风管7插接在机壳1的下部右侧;所述的入口法兰盘8焊接在入风管7的前端;所述的入口固定孔9开设在入口法兰盘8的四角处;所述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10安装在机壳1的中部上下两侧;所述的降噪散热外框结构11安装在机壳1的外侧;所述的出风管12插接在机壳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出风法兰盘13焊接在出风管12的上部前侧;所述的出口固定孔14开设在出风法兰盘13的四角处;所述的降噪散热外框结构11包括降噪外壳111,拆卸护盖112,固定螺栓113,散热板114,连接板115,螺纹调节孔116和调节螺栓117,所述的降噪外壳111套接在机壳1的外侧;所述的拆卸护盖112通过固定螺栓113安装在降噪外壳111的左侧;所述的散热板114设置在降噪外壳111的右侧;所述的连接板115焊接在散热板114的左侧;所述的螺纹调节孔116开设在降噪外壳111右侧的上下两部;所述的降噪外壳111的内壁还粘接有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隔音海绵降噪层,在使用时能够降低该涡轮机向外发出的噪音,所述的散热板114具体采用壁厚为两毫米至三毫米的铝合金板,在使用时能够对电动机2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所述的调节螺栓117贯穿连接板115与螺纹调节孔116螺纹连接,所述的螺纹调节孔116设置有多个,在使用时根据电动机2的大小进行调节散热板114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毕后将调节螺栓117拧入到螺纹调节孔116内。

如附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10包括固定板101,固定轴座102,角度调节支撑管103,加长杆104,快拆扣105,调节轴座106,安装板107和螺栓螺母108,所述的固定板101分别螺栓安装在机壳1中间位置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固定轴座102焊接在固定板10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加长杆104插接在角度调节支撑管103的上侧;所述的安装板107焊接在调节轴座106的上部;所述的调节轴座106通过螺栓螺母108安装在加长杆104的上端,拧松螺栓螺母108并调节调节轴座106与加长杆104之间的角度,有利于调节安装板107的角度,进而方便调节该涡轮机的安装的角度,所述的快拆扣105套接在角度调节支撑管103与加长杆104的连接处,掰开快拆扣105并调节加长杆104插接在角度调节支撑管103内侧长度,并根据安装所需实现调节安装该涡轮机的高度,且在调节完毕后将快拆扣105掰紧,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撑管103通过螺栓螺母108安装在固定轴座102的上部,并根据使用所需机型调节角度调节支撑管103与固定轴座102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毕后将螺栓螺母108拧紧即可。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在使用时首先根据电动机2的大小进行调节散热板114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毕后将调节螺栓117拧入到螺纹调节孔116内即可,接着掰开快拆扣105并调节加长杆104插接在角度调节支撑管103内侧长度,并根据安装所需实现调节安装该涡轮机的高度,且在调节完毕后将快拆扣105掰紧,同时拧松螺栓螺母108并调节调节轴座106与加长杆104之间的角度,接着调节安装板107的角度,进而方便调节该涡轮机的安装的角度,最后根据使用所需机型调节角度调节支撑管103与固定轴座102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毕后将螺栓螺母108拧紧即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