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涡后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2068发布日期:2019-05-03 19:2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涡后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连接管,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发动机涡后连接管。



背景技术:

发动机涡后连接管是连接增压器与消声器的连接管,起到运输气体的作用。发动机做工时,由于燃料燃烧散发出大量的热量,排出的高位废气使涡后连接管表面温度升高,通常能达到600~750摄氏度,在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以减少排气污染的发动机上,一般希望发动机排温较高,这样有利于达到尾气排放物催化还原反应的初始条件。传统的涡后连接管的隔热、保温通常是在排气歧管外层包上一层特殊材料的保护层来进行隔热保护;或者设计涡后连接管隔热罩,减少热量流失,达到对高温排气管的隔热处理。然而现有的隔热、保温方法中,通过使用隔热罩隔热,虽然装配简单了,但是隔热效果较差,热量流失也多,难以加工制造,且隔热罩为薄壁零件,整车行驶过程中隔热罩容易振动,影响整车怠速噪音;而使用包裹材料隔热,虽然隔热效果较好,但是包裹材料较为蓬松,表面体积大,装配好后外观质量差,容易造成和周边零件干涉,难以安装的问题,且容易受外力而松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装配的涡后连接管,能够大幅度减少热量的流失,防止与连接管周边零部件干涉,具有连接可靠性高、占用发动机空间小、便于拆装维护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发动机涡后连接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与增压器连接的第一法兰,另一端设有与排气管连接的第二法兰,所述的管体上靠近第二法兰的一端设有与发动机连接的固定座,所述的管体外围设有将其包裹的隔热层,所述的隔热层外围还设有将其包裹的保护层,所述的隔热层、保护层均与所述的管体随形设置,所述的保护层与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固定座之间分别焊接密封相连,且所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的背面均设有用于定位保护层的定位凹槽。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管体为空间S形走向的铸造体,且所述的管体与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固定座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安装孔,在固定座的下侧保护层上设有第一避让扁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法兰背面的保护层上设有第二避让扁位,该第二避让扁位的位置与第一法兰的法兰孔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护层为不锈钢材料冲压成型的不锈钢薄板,该不锈钢薄板的厚度为0.8mm~1.2mm。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体外壁还设有多个凸起。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

本实用新型的涡后连接管,结构紧凑、便于装配,能够大幅度减少热量的流失,减少对周边零件的热辐射,提升了后处理中催化还原反应的温度,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同时防止与连接管周边零部件干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气管罩振动噪音大的问题,具有连接可靠性高、占用发动机空间小、抗振性高、抗腐蚀能力强、便于拆装维护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管体、2-第一法兰、3-第二法兰、4-固定座、5-隔热层、6-保护层、7-定位凹槽、8-安装孔、9-第一避让扁位、10-第二避让扁位、1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涡后连接管,包括管体1,为中空的结构,在管体1的一端设有与增压器连接的第一法兰2,另一端设有与排气管连接的第二法兰3,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均为三角形法兰,即具有三个法兰孔,满足连接可靠性的同时,还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小了体积,减小了占用空间,在管体1上靠近第二法兰3的一端设有与发动机连接的固定座4,用于安装该连接管,在管体1外围设有将其包裹的隔热层5,该隔热层为隔热材料层,将管体1外表面完全包裹,以防止管体1散热过多,在隔热层5外围还设有将其包裹的保护层6,用于保护隔热层5不受损伤,从而延长隔热层5的使用寿命,其中,隔热层5、保护层6均与管体1随形设置,即隔热层5、保护层6的形状与管体1的形状相同,有利于隔热层5和保护层6的布置,避免其与发动机其他零部件干涉,保护层6与第一法兰2、第二法兰3、固定座4之间分别焊接密封相连,防止保护层6因振动而脱落,同时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流失,且第一法兰2、第二法兰3的背面均设有用于定位保护层6的定位凹槽7,保护层6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定位凹槽7内,实现快速定位保护层6,以便于焊接固定。

优选的,管体1为空间S形走向的铸造体,合理优化管路布置的同时,还减少了排气阻力,有利于提高排气流速,且管体1与第一法兰2、第二法兰3、固定座4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便于制作的同时,提高了连接管的刚性强度;在固定座4上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安装孔8,在固定座4的下侧保护层6上设有第一避让扁位9,在第一法兰2背面的保护层6上设有第二避让扁位10,该第二避让扁位10的位置与第一法兰2的法兰孔的位置相对应,为螺栓提供足够的容纳空间,以便于装上螺栓或螺母;其保护层6为不锈钢材料冲压成型的不锈钢薄板,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且易于制作,该不锈钢薄板的厚度为0.8mm~1.2mm,确保保护层6能够弯折成与管体1相同的形状;在管体1外壁还设有多个凸起11,便于安装隔热层5,以及防止安装保护层6时隔热层5窜动,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涡后连接管,结构紧凑、便于装配,能够大幅度减少热量的流失,减少对周边零件的热辐射,提升了后处理中催化还原反应的温度,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同时防止与连接管周边零部件干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气管罩振动噪音大的问题,具有连接可靠性高、占用发动机空间小、抗振性高、抗腐蚀能力强、便于拆装维护的特点。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