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部件、空滤器及机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2744发布日期:2019-11-12 23:3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进气部件、空滤器及机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进气部件、空滤器及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摩托车等机动车辆的动力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及与发动机连接的进气系统构成,进气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进气管、节气阀体、空滤器出气管,空滤器本体以及空滤器进气盖(或管)。在发动机进气冲程中新鲜空气从空滤器进气盖进入通过上述部件直到进入气缸内。对于发动机进气系统,不仅要求进气阻力要小,保证气体流动顺畅,而且要求降噪和防水防尘的功能良好。空滤器在进气系统中不仅具有过滤空气、防止进水的作用,而且是重要的降低吸气噪音的零部件。

但是,由于受摩托车总体布置、性能和外观造型的限制,使得空滤器本体结构复杂且不规则,容易在空滤器腔体内形成空间狭窄的流速死区,且又要考虑改善空滤器进气口部的的耐尘、耐水效果,使得空滤器进气系统的管路走向也受到了一定限制,这时一旦脏腔进气口设计在空间狭窄区域,在发动机怠速进气过程中,高速气流从空滤器进气盖吸入脏腔后,由于空间狭窄,则会因为气体在空滤器进气盖的进气截面积与空滤器本体的脏腔接口处的膨胀面积比很小,致使气体得不到充分及时的膨胀,这就大大降低了空滤器进气消声的效果,最终表现为摩托车怠速时吸气噪音大,影响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进气部件,能够有效消除车辆怠速时的吸气噪音,提升车辆使用舒适性与体验感;此外,空滤器通过采用该进气部件,能够大大提升进气时的消声效果,降低吸气噪音;最后,还提供一种机动车辆,能够有效改善吸气音声品质,降低吸气噪音,提升使用体验感与舒适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进气部件,其包括:

进气盖,用于装设在空滤器本体上;及

降噪罩,用于装设在进气盖的内表面上,且所述降噪罩开设有过气通孔,所述降噪罩、所述过气通孔以及所述进气盖三者配合构成降噪结构。

上述的进气部件应用于空滤器中,具体通过进气盖安装在空滤器本体上并构成相连通的进气通道与脏腔,在发动机进气冲程工作时,新鲜空气从进气盖处的进气通道进入并最终流入气缸内。由于在进气盖的内表面上密封安装有降噪罩,降噪罩将进气盖与空滤器本体之间的脏腔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过气通孔连通。因而在进气过程中,由于降噪罩、过气通孔与进气盖三者配合构成了降噪结构,第一腔室通过过气通孔能够有效吸收第二腔室内的压力波,使位于第二腔室内的气体得到充分及时的膨胀,如此便能够降低吸气噪音,提高车辆怠速时的舒适感与体验感。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罩包括导气部,所述导气部与所述进气盖之间的间距沿进气流流动方向呈递增趋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盖的内表面凹设有环形槽,所述降噪罩包括定位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定位基板上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嵌设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定位基板扣压于所述环形槽的槽口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罩与所述进气盖之间通过粘性体粘贴固定;或/和所述进气盖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开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降噪罩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二装配孔,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及所述第二装配孔内固定;或所述进气盖上的连接柱与所述降噪罩上对应的装配孔安装后熔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气通孔的数量为1~4个,所述过气通孔的当量直径范围为1mm~10mm,所述降噪罩的壁厚范围为1mm~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罩与所述进气盖之间配合构成谐振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谐振腔的容积范围为10mL~300ml,所述谐振腔的高度范围为5mm~8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气通孔的数量为2个,所述过气通孔的当量直径为6mm,所述降噪罩的壁厚为2mm,所述谐振腔的容积为48mL,所述谐振腔的高度为13mm。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滤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进气部件。空滤器通过采用该进气部件,能够大大提升进气时的消声效果,降低吸气噪音。

最后,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机动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空滤器。因而该机动车辆能够有效改善吸气音声品质,降低吸气噪音,提升使用体验感与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进气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进气部件的A-A处的剖视图;

图3图1所示进气部件中降噪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降噪罩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进气部件中进气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进气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空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空滤器的A-A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进气盖,11、环形槽,12、连接柱,121、第一装配孔,20、空滤器本体,30、降噪罩,31、过气通孔,32、导气部,33、环形凸缘,34、第二装配孔,35、定位基板,40、第一腔室,50、第二腔室,60、空滤器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进气部件,其包括:进气盖10,用于装设在空滤器本体20上,可选地,进气盖10与空滤器本体20上分别开设有螺纹孔,安装时采用螺钉螺接固定即可,连接方式简单,装拆方便,便于后期维保操作。当然了,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安装方式。此外,该进气部件还包括降噪罩30,用于密封装设在进气盖10的内表面上,且所述降噪罩30开设有过气通孔31,所述降噪罩30、所述过气通孔31以及所述进气盖10三者配合构成降噪结构。

上述的进气部件应用于空滤器中,具体通过进气盖10安装在空滤器本体20上并构成相连通的进气通道与脏腔,在发动机进气冲程工作时,新鲜空气从进气盖10处的进气通道进入并最终流入气缸内。由于在进气盖10的内表面上密封安装有降噪罩30,降噪罩30将进气盖10与空滤器本体20之间的脏腔隔分为第一腔室40和第二腔室50,且第一腔室40与第二腔室50通过过气通孔31连通。因而在进气过程中,由于降噪罩30、过气通孔31与进气盖10三者配合构成了降噪结构,第一腔室40通过过气通孔31能够有效吸收第二腔室50内的压力波,使位于第二腔室50内的气体得到充分及时的膨胀,如此便能够降低吸气噪音,提高车辆怠速时的舒适感与体验感。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上述降噪罩30采用塑料或金属等材料制作,可选地,降噪罩30采用PVC、PE等常规材料制成。降噪罩30为凹凸型板体结构,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因而整体性与结构强度更佳,其构造及尺寸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满足特定型号的空滤器安装使用即可。

此外,该进气部件还包括引流罩(图中未示出),所述引流罩设置于所述降噪罩30的外侧、并罩设于所述过气通孔31上。因而能够将从进气盖10进入空滤器本体20的空气迅速导入到过气通孔31处,以便更加迅速进入第一腔室40内,实现初始工态时就能获得良好的消噪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2以及图4至图6,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降噪罩30与所述进气盖10之间通过粘性体粘贴固定;可选地,该粘性体可以是胶水、双面胶等。即实际制造时,在降噪罩30与进气盖10接触的配合面处采用粘性体进行粘连固定。

或者,降噪罩30上开设有安装通孔,降噪罩30与进气盖安装后,连接柱12穿过并伸出安装通孔一部分,之后对伸出部分的连接柱进行高温加热,待材料热熔后形成铆头扣压在降噪罩的外表面上固定,该制造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

或/和所述进气盖10上设有连接柱12,所述连接柱12开设有第一装配孔121,所述降噪罩3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121相对的第二装配孔34,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121及所述第二装配孔34内固定。可选地,第一装配孔121和第二装配孔34均为螺纹孔,安装时,将螺钉螺接于两个装配孔内即可实现快速装联固定,该方式连接强度高,且便于装拆。此外,凸出一定高度的连接柱12,还能够对降噪罩30起到定位及支撑作用,能够使降噪罩30安装更加牢固。或所述进气盖上的连接柱与所述降噪罩上对应的装配孔安装后熔接固定。

可以理解的,上述粘接和螺接的实施方案可择一采用或同时采用;当同时采用时,能进一步提升进气盖10与降噪罩30的装联强度,同时提升密封性能,避免出现漏气而增强吸气噪音的负面影响。

请继续参阅图2,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盖10的内表面凹设有环形槽11,所述降噪罩30包括定位基板35及设置于所述定位基板35上的环形凸缘33,所述环形凸缘33嵌设于所述环形槽11内,所述定位基板35扣压于所述环形槽11的槽口上。因而环形凸缘33嵌装在环形槽11内,可提高进气盖10与降噪罩30的装配时的定位精度,同时通过定位基板35扣压在环形槽11的槽口上,可形成曲折的装配缝隙,可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确保第一腔室40通过过气通孔31对压力波的吸收效能,有效改善吸气噪音。

此外,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过气通孔31的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降噪罩30上。因而两个过气通孔31与第一腔室40接通而协同配合,可同时对第二腔室50内气体产生的压力波形成释压作用,提升降噪效果。特别是针对大吸气量的工况时,该降噪效果尤为明显。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气通孔31为扩口结构,且所述过气通孔31的孔壁上设置有消声结构(图中未示出)。如此可以使空气更容易流入第一腔室40,并且通过消声结构可以降低气流穿过过气通孔31时产生的噪音。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消声结构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并沿孔中心线方向延伸设置的至少两条波纹凸起,相邻两条所述波纹凸起之间配合形成波纹槽;

或/和所述消声结构包括阵列设置于所述过气通孔31的孔壁上的多个微凸体,所述微凸体的顶端向内凹设有凹部。这些结构设计都能够对空气流动起到良好的导向和消噪效果,提升车辆怠速时的舒适感。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的进气部件由于降噪结构的特定性,因而只能够对特定频段的吸气噪音实现消声作用。因此设计进气盖10、降噪罩30及过气通孔31具有不同的形状与尺寸,所构成的降噪结构的特性也不相同,因而就可以消除不同频段的噪音,大大提升进气部件的降噪效能。在本申请中,消噪能力主要取决于降噪罩30的表面形状、罩体壁厚、第一腔室40的容积、第一腔室40的高度(即罩内部高度)以及材料等因素,同时还取决于降噪罩30上过气通孔31的孔径、数量。

其中,所述过气通孔的数量为1~4个,所述过气通孔31的直径范围为:1mm~10mm,所述降噪罩30的壁厚范围为:1mm~8mm,所述降噪罩30与所述进气盖10之间配合构成谐振腔,所述谐振腔的容积范围为:10mL~300mL,所述谐振腔的高度范围为:5mm~80mm。因而通过将上述各技术参数进行匹配设计,所形成的降噪结构具有消除不同频段的吸气噪音的能力,因而所形成的系列化进气部件能够适用不同类型车辆及不同工况,进一步提升使用舒适性与体验感,同时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一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气通孔31的数量为2个,所述过气通孔31的当量直径为6mm,所述降噪罩30的壁厚为2mm,所述谐振腔的容积为48mL,所述谐振腔的高度为13mm。此参数配置下的降噪罩30所形成的降噪结构能够使第二腔室50内的气体得到充分及时的膨胀,大大提升空滤器吸气降噪的效果,消除车辆怠速时的进气噪音,提升舒适性。需要说明的是,过气通孔31的实际数量与孔径大小密切相关,主要取决于开孔的当量总面积。例如,当过气通孔31的孔径为8.5mm时,其开孔的当量总面积等同于两个直径为6的过气通孔31。

下面通过试验数据验证降噪罩安装前后空滤器的消噪效果:

1)降噪罩30增加前后车辆的功率(WOT)对比

上述图表中数据表明,增加了降噪罩30之后车辆的最大速度没有降低,且运行功率也略有增加。

2)降噪罩30增加前后的声音FFT对比

通过录音文件对比结果表明:当声音频率在540~730Hz范围时,加装降噪罩30后,亮色区域明显变暗,表明消噪效果明显。

请继续参阅图2,图3及图8,为了适配空滤器脏腔内的空间形状,在一可选实施例中降噪罩30设计为异形结构。其中,降噪罩30包括本体与上述的定位基板35与环形凸缘33。本体为不规则的弧面结构,过气通孔31设置于该本体上中部区域,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其它区域。靠近进气盖10进气口的一部分为非规整的斜面结构,其构成了导气部32,所述导气部32与所述进气盖10之间的间距沿进气流流动方向呈递增趋势。如此可降低阻流和局限作用,使气体在空滤器进气盖10的进气截面积与空滤器本体20的脏腔接口处的膨胀面积比例增大,从而使从进气通道吸入的空气能够快速进入脏腔内并同时在第二腔室50内能够迅速膨胀,从而有效减轻吸气噪音。

综上,本申请技术方案还能取得如下有益效果:进气盖10和降噪罩30组合简单,便于搭载不同车型的空滤器进气系统,可以适应车型系列化扩展。由于仅增加进气盖10内的降噪罩30,在进气盖10内部形成谐振效应,即充分利用原空滤器的现有结构和空间布局,又不影响空滤器内部空间布置和整体外观。进气盖10内置降噪罩30谐振腔的设计,没有额外增加复杂的零部件设计,且不影响外观。通过在进气盖10内部设计降噪罩30谐振腔,不但可以有效降低空滤器的吸气音,并且没有降低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不但兼顾了发动机动力性能。

请继续参阅图7和图8,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滤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进气部件。空滤器通过采用该进气部件,能够大大提升进气时的消声效果,降低吸气噪音。

该空滤器还包括空滤器本体20和空滤器出气管60,其中进气部件安装在空滤器本体20的进气口处,空滤器出气管60安装在空滤器本体20的出气口处,且空滤器出气管60还与气缸连通。工作时,外部空气由进气部件吸入空滤器本体20,经空滤器本体20净化除杂后,干净空气通过空滤器出气管60送入气缸内做功。

最后,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机动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空滤器。因而该机动车辆能够有效改善吸气音声品质,降低吸气噪音,提升使用体验感与舒适感。

可以理解的,机动车辆可以指待摩托车、汽车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