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箱通风管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1885发布日期:2021-01-23 10:1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曲轴箱通风管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曲轴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轴箱通风管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低温环境、特别是高寒环境下,曲轴箱通风系统内的水蒸气容易在曲轴箱通风管内结冰,若结冰严重导致堵塞,曲轴箱压力无法释放,曲轴箱内机油会出现渗漏,甚至从机油尺喷出,对发动机造成严重损坏。
[0003]
目前曲轴箱通风管的加热方案主要有电加热和水加热。电加热需增加ptc加热元件,并需要整车线束匹配,成本较高;目前采用的水加热方案中,曲轴箱通风管与冷却水管并排连接,管路间接触线处仅在焊接线处,传热面积较小,无法有效将冷却液中的热量传递到曲轴箱通风管中,对于小管径的曲轴箱通风管效果尚可,对于大管径的曲通管,换热效率一般,无法满足在高寒地区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换热效率高的曲轴箱通风管加热装置。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曲轴箱通风管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具有换热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区内部具有蛇形的液体流道,液体流道的一端具有进液口,液体流道的另一端具有出液口,发动机高温冷却液从进液口进入换热区后从出液口流出;所述换热区内部且在壳体与液体流道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内部具有第一换热翅片,气流通道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气流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连接于曲轴箱通风管上。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流道内部设有第二换热翅片。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翅片和第二换热翅片均为波浪形。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气流通道在换热区内部形成两个以上。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流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置于壳体的顶部。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由铝合金材料成型。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气流通道由壳体的一端贯通至壳体的另一端。
[0013]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发动机高温冷却液在换热区将热量传递给曲轴箱通风管内的气体,成本低,而且在气体通道和液体流道中均设置有换热翅片,加大换热面积,从而有效提高了曲轴箱通风管内部气体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顺沿气流方向截面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垂直气流方向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图1-3之一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曲轴箱通风管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具有换热区,所述换热区内部具有蛇形的液体流道3,液体流道3的一端具有进液口31,液体流道3的另一端具有出液口32,发动机高温冷却液从进液口31进入换热区后从出液口32流出;所述换热区内部且在壳体1与液体流道3之间形成气流通道5,气流通道5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51,气流通道5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气管52,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分别连接于曲轴箱通风管上。
[0019]
本实用新型中,气流通道5内部具有第一换热翅片4,液体流道3内部设有第二换热翅片2。作为优选,第一换热翅片4和第二换热翅片2均为波浪形。
[0020]
所述液体流道3的进液口31和出液口32分别置于壳体1的顶部。这样设计,可以保证液体流道3内部能够充满发动机高温冷却液,从而保证换热效率。
[0021]
其中,壳体1由铝合金材料成型,具有重量轻,换热效率好等特点。
[0022]
此外,气流通道5在换热区内部形成两个以上,而且气流通道5由壳体1的一端贯通至壳体1的另一端。这样设计保证能够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还能减小风阻,降低噪音等。
[002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发动机高温冷却液从进液口31进入换热区,水流在换热区呈蛇型走向,流经所有液体流道3后从出液口32流出。于此同时,曲轴箱通风管内的气体从进气管51进入壳体1内部的换热区,在换热区通过气流通道5分成多股气流,气流与发动机高温冷却液充分换热后进入发动机进气管。
[0024]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加以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是示意性而不是加以局限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