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进水管节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9578发布日期:2021-03-02 20:2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泵进水管节温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节温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泵进水管节温器。


背景技术:

[0002]
节温器是一种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膨胀或冷缩来开启、关掉冷却液的流动,即根据冷却液体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冷却液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
[0003]
发动机工作温度低时,节温器自动关闭通向散热器的通路,而开启通向水泵的通路,从水套流出的冷却水直接通过软管进入水泵,由于冷却水不经散热器散热,可使发动机工作温度迅速升高,此循环路线称小循环。发动机工作温度高时,节温器自动关闭通向水泵的通路,而开启通向散热器的通路,从水套流出的冷却水经散热器散热后再由水泵送入水套,提高了冷却强度,以防止发动机过热,此循环路线称大循环。
[0004]
对于目前仍然采用机械水泵的发动机来说,尽管发动机冷机时冷却水路走小循环系统,但由于水泵由发动机驱动,做功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因此水泵泵入缸体水套的冷却水流量依旧很大,发动机温度上升不够迅速,暖机效果不是特别好。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泵进水管节温器,通过在水泵进水管中布置节温器的方法,有效的降低了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放,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水泵进水管节温器,其包括水泵、进水管节温器、连接散热器、连接缸体进水口和进水管部件,所述进水管部件设有进水管部件一和进水管部件二,所述进水管部件一和进水管部件二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进水管部件一和进水管部件二连接处设有所述进水管节温器,所述进水管节温器的感应体朝向顺着水流方向,所述进水管节温器包括阀座、上支架、下支架、密封圈、阀门、感应体、中心杆、限位弹簧和放流孔,所述阀座周围设有所述密封圈,所述阀门位于阀座的中间,所述上支架位于阀门的上部,所述阀门的下部设有所述感应体,所述感应体套有限位弹簧,所述中心杆上部与感应体连接,所述感应体与中心杆连接处设有所述下支架,所述阀座上部设有放流孔。
[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泵进水管节温器中,所述放流孔设有4个,所述阀座为圆形结构,所述放流孔设置在环形槽上,所述阀座中间设有通孔,所述阀门位于通孔位置处。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泵进水管节温器中,所述上支架为v形结构,所述上支架的两端焊接在环形槽的内侧,所述下支架为u形结构,所述下支架的两端焊接于环形槽的背面,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中间均设有通孔。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泵进水管节温器中,所述进水管节温器阀门关闭时,所述水泵进水仅靠4个放流孔来提供基本流量,当冷却水温度达到75℃时,此时所述进水管节温器的阀门开始打开,进水管部件一和进水管部件二连接处的流通面积增大,当水温达到80℃时,
此时所述进水管节温器阀门全部打开,同时所述水泵泵水量达到最大。
[0011]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水泵进水管节温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案通过在水泵进水管中布置节温器,并且控制发动机低温时进入缸体水套的冷却水流量,使得发动机水温由常温升高到大循环开启温度所需时间大幅缩短,发动机工作温度更快到达最佳温度,这就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放,同时在水温高时也能保证冷却水流量满足散热要求,不会对发动机造成损伤,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泵进水管节温器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泵进水管节温器的俯视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泵进水管节温器的装配示意图。
[0015]
图中:阀座1、上支架2、下支架3、密封圈4、阀门5、感应体6、中心杆 7、限位弹簧8、放流孔9、水泵10、进水管节温器11、连接散热器12、连接缸体进水口13、进水管部件一14、进水管部件二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
如图1至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水泵进水管节温器,其包括水泵10、进水管节温器11、连接散热器12、连接缸体进水口13和进水管部件,进水管部件设有进水管部件一14和进水管部件二15,进水管部件一14和进水管部件二 15通过螺栓连接,进水管部件一14和进水管部件二15连接处设有进水管节温器11,进水管节温器11的感应体朝向顺着水流方向,进水管节温器11包括阀座1、上支架2、下支架3、密封圈4、阀门5、感应体6、中心杆7、限位弹簧8 和放流孔9,阀座1周围设有密封圈4,阀门5位于阀座1的中间,上支架2位于阀门5的上部,且上支架2、下支架3和阀座1焊接为一体,阀门5的下部设有感应体6,感应体6套有限位弹簧8,中心杆7上部与感应体6连接,感应体 6与中心杆7连接处设有下支架3,阀座1上部设有放流孔9,放流孔9设有4 个,放流孔9能保证进水管节温器11阀门5关闭时发动机所需基本冷却水的流量,且放流孔的尺寸和数量需根据不同发动机自身特性自行设计,阀座1为圆形结构,放流孔9设置在环形槽上,阀座1中间设有通孔,阀门5位于通孔位置处,上支架2为v形结构,上支架2的两端焊接在环形槽的内侧,下支架3为u形结构,下支架3的两端焊接于环形槽的背面,上支架2和下支架3中间均设有通孔,进水管节温器11阀门5关闭时,水泵10进水仅靠4个放流孔9来提供基本流量,相比未布置进水管节温器时的状态,同样的工况下,水泵泵入缸体水套冷却液的流量大幅降低,当冷却水温度达到75℃时,此时进水管节温器11的阀门 5开始打开,进水管部件一14和进水管部件二15连接处的流通面积增大,当水温达到80℃时,此时进水管节温器11阀门5全部打开,同时水泵10泵水量达到最大。
[001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发动机刚启动时,冷却水温度低,进水管节温器 11阀门5关闭,水泵10进水仅靠4个放流孔9来提供基本流量,相比未布置进水管节温器时的状态,同样的工况下,水泵10泵入缸体水套冷却液的流量大幅降低,此时小循环水路中的冷却水温度急剧上升,当冷却水温度升高到75℃时,进水管节温器11的阀门5开始打开,此时进
水管部件一14和进水管部件二15 连接处的流通面积开始增大,水泵10泵入缸体水套冷却水的流量也慢慢增大,随着水温的一直上升,进水管节温器11阀门5开度也一直增大,当水温到达80℃,进水管节温器11阀门5全开,水泵10泵水量达到当前工况下最大。至此,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得以完成。
[00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