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器后端盖及消声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3796发布日期:2023-01-12 18:1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消声器后端盖及消声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消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声器后端盖以及设置该消声器后端盖的消声器总成。


背景技术:

2.消声器属于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一部分,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进入消声器内,由消声器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后排出。消声器在使用过程中,进气管吹出的高温气体直接吹到后端盖上,后端盖经长期高温吹蚀容易造成材料金相组织变化,使得后端盖外观出现烧蚀变色,影响产品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消声器后端盖及消声器总成,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4.一种消声器后端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开设有消声器出气管的安装孔;所述盖体的内表面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消声器进气管的出气口正对位置处。
5.上述的消声器后端盖,可选的,所述隔热板朝向所述消声器进气管的出气口的一面为凹曲面。
6.上述的消声器后端盖,可选的,所述隔热板朝向所述消声器进气管的出气口的一面为平面。
7.上述的消声器后端盖,可选的,所述隔热板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盖体的内表面。
8.上述的消声器后端盖,可选的,所述隔热板的边缘进行翻边处理。
9.一种消声器总成,包括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壳体具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进气管从所述前端盖穿过进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出气管从所述后端盖穿过进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后端盖的盖体内表面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正对位置处。
10.上述的消声器总成,可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一内隔板和第二内隔板,所述第一内隔板和第二内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为三个腔体,所述第一内隔板和所述前端盖之间为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内隔板和第二内隔板之间为第二腔体,所述第二内隔板和所述后端盖之间为第三腔体;
11.所述进气管从所述前端盖穿过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进入所述第三腔体,所述出气管从所述后端盖穿过所述第三腔体和第二腔体进入所述第一腔体;
12.所述消声器总成还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穿过所述第二腔体并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
13.上述的消声器总成,可选的,所述进气管、出气管和连通管处于所述第二腔体内部的部分为多孔管结构。
14.上述的消声器总成,可选的,所述隔热板朝向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的一面为凹曲
面。
15.上述的消声器总成,可选的,所述隔热板的边缘进行翻边处理。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消声器后端盖在消声器进气管的出气口正对位置处设置隔热板,解决消声器后端盖经高温气流吹蚀而变色的问题,提升消声器后端盖的耐高温性能;并且只需增加隔热板,降低耐高温后端盖的开发成本。
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8.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声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声器总成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壳体;2-前端盖;3-后端盖;31-隔热板;4-进气管;5-出气管;6-连通管;7-第一内隔板;8-第二内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3.参考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声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观察消声器总成内部结构布置,图1所示的壳体1只示出一部分,实际上壳体1为形成内部腔体的封闭外壳;参考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声器总成在隐去壳体1侧壁结构时的内部构造示意图以及消声器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示出的结构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后端盖及消声器总成的一种可行性实现方案,所述的3具体包括:
24.盖体,所述盖体上开设有消声器出气管的安装孔;所述盖体的内表面设置有隔热板31,所述隔热板31设置在消声器进气管4的出气口正对位置处。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后端盖,属于构成消声器总成的壳体的一部分,消声器总成内部容纳进气管4和出气管5,发动机排放的高温废气从进气管4的进气口进入消声器总成,从进气管4的出气口排入到壳体1内部。若进气管4的出气口排放的热气直接吹向后端盖3内表面,后端盖3经长期高温吹蚀容易造成材料金相组织变化,使得后端盖3外观出现烧蚀变色。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后端盖3,在盖体的内表面设置隔热板31,且隔热板31设置位置为正对进气管4的出气口,使得从进气管4的出气口排出的高温气体吹向隔热板31而不是吹向后端盖3的内表面,经过隔热板31阻挡了后端盖3盖体表面受高温吹
蚀。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后端盖,仅需在后端盖3内表面设置一正对进气管4出气口的隔热板31,成本较低,且能提升消声器后端盖的耐高温特性,解决消声器后端盖高温变色的问题。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后端盖,可选的,所述隔热板31朝向所述消声器进气管4的出气口的一面可为平面或曲面。隔热板31朝向所述消声器进气管4的出气口的一面为平面时,进气管4的出气口排出的高温气体吹到隔热板31后向反方向扩散到消声器总成的壳体1内部,后端盖3不会出现局部的高温。隔热板31朝向所述消声器进气管4的出气口的一面为曲面时,进气管4的出气口排出的高温气体吹到隔热板31后沿曲面向四周扩散,曲面结构能够对气流进行均匀分散,提升消声性能。若曲面为凸曲面,进气管4的出气口排出的高温气体沿凸曲面会有一部分吹向隔热板边缘附近的后端盖3内表面,导致这部分的后端盖3温度升高;而若曲面为凹曲面,进气管4的出气口排出的高温气体沿凹曲面往远离后端盖3的方向吹,避免了进气管4的出气口排出的高温气体直接接触后端盖3内表面,能够进一步提升后端盖3的耐高温性能,因此优选设置隔热板31朝向所述消声器进气管4的出气口的一面为凹曲面。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后端盖,可选的,所述的隔热板31可直接与后端盖3的盖体固定连接,也可通过支架将隔热板31固定在所述盖体的内表面,以保证隔热板31稳定可靠。进一步的,可通过焊接等固定方式连接隔热板31和支架、以及支架和后端盖3的盖体。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后端盖,可选的,所述隔热板31的边缘进行翻边处理,将隔热板31的边缘进行翻边一方面可以提升隔热板31的自身模态,提升隔热板31的刚性,保证隔热板31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翻边结构不会被气流吹击而产生次生噪音。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的消声器后端盖的消声器总成,参照图1和图2,所述的消声器总成具体包括:
31.壳体1、进气管4和出气管5,所述壳体1具有前端盖2和后端盖3,所述进气管4从所述前端2盖穿过进入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出气管5从所述后端盖3穿过进入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后端盖3的盖体内表面设置有隔热板31,所述隔热板31设置在所述进气管4的出气口正对位置处。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总成,进气管4的进气口接收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高温气体通过进气管4进入壳体1内部,从进气管4的出气口排出;进气管4的出气口正对位置处的后端盖3上设置隔热板31,阻挡进气管4出气口排出的高温气体直接接触后端盖3,造成后端盖3长期受高温吹蚀而出现的烧蚀变色情况。
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总成,可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一内隔板7和第二内隔板8,所述第一内隔板7和第二内隔板8将所述壳体1内部分为三个腔体,所述第一内隔板7和所述前端盖2之间为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内隔板7和第二内隔板8之间为第二腔体,所述第二内隔板8和所述后端盖3之间为第三腔体。所述消声器总成还包括连通管6,前端盖2上开设有进气管4的安装孔,后端盖3上开设有出气管5的安装孔,第一内隔板7上开设有进气管4、出气管5和连通管6的安装孔,第二内隔板8上也开设有进气管4、出气管5和连通管6的安装孔,进气管4、出气管5和连通管6穿过各自对应的安装孔并安装在对应的前端
盖2、后端盖3、第一内隔板7和第二内隔板8上对应位置处,使得所述进气管4从所述前端盖2穿过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进入所述第三腔体,所述出气管5从所述后端盖3穿过所述第三腔体和第二腔体进入所述第一腔体;所述连通管6穿过所述第二腔体并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
34.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4、出气管5和连通管6处于所述第二腔体内部的部分为多孔管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总成工作时,发动机排放的废气气流从进气管4的进气口中进入进气管4内,进气管4内的气流一路通过进气管4的出气口进入第三腔体,气流膨胀,流速降低,噪音得到衰减;另一路从进气管4的多孔管部分的小孔进入第二腔体,在第二腔体内的废气在某个低频率段,由于废气脉冲气流在消声器内产生压力波,小孔孔径中的气体柱在压力波的作用下,会像活塞一样往复运动,通过孔径壁面的摩擦和阻尼作用,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消耗掉,噪音得到衰减。通过连通管6流入第一腔体的废气,气流膨胀,流速降低,噪音再次衰减。
3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