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力、安全手动助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9833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省力、安全手动助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汽车发动时手摇起动装置,适用于211、212、130及解放牌等汽车。
从有汽车那天开始,就有汽车发动机反火、手摇把反转伤人的事故记载,尤其在秋冬季节,寒冷地区、长途运输及露天存放的各种机动车辆,每天早晨扳〈盘〉空车时,或急需人力使用手摇把发动车时,常因内燃机反火,手摇把反转时,打伤司机的事故经常发生,时至今日,仍屡见不鲜。目前,在汽车制造业,及其汽车修理厂,尚无一个较好的办法,及行之有效地安全措施,用来克服这种恶劣隐患,伤人至残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
本实用新型主要任务是省力、安全,即降低司机及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保证了人身安全,一次性投资,能长期使用,可靠性能强,无须维修与保养。
设计理论,本助摇器系采用齿轮速比为依据(即主动齿轮小于从动齿轮)来实现省力的目的。
传动结构由本助摇器箱体内,主动齿轮(10)带动从动齿轮(21)再由此从动齿轮带动同一轴上的换向齿轮(23)。再由此换向齿轮带动输出齿轮(18),再由此输出齿轮把输入进来的扭力传递给动力输出轴(1),此轴在使用时,可做轴向,向前移动,即进入发动机的主轴起动孔内。
操作规程,因本助摇器长期固定在汽车前保险杠的内侧。因此,它和使用原传统手摇把一样,使用时只须将手摇把(13)插入主动齿轮(10)右端孔内,(输出齿轮(8)孔内和主动齿轮(10)孔内均制有轴向长键槽)此时即可按顺时针开始摇动,直至将汽车摇着车。当将汽车发动着后,本助摇器输出轴(1)借助于汽车发动机主轴的高速旋转,即可沿汽车主轴、轴端的斜坡离心力,退回原空档位置,由复位钢丝卡簧(2)定位。
下面是本助摇器的各个附图。


图1为本助摇器的整体结构。
图2为本图中(1)输出轴示意图。
图2A为图2的A向剖视图。
图2B如图2的B点放大图。
图3为本图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图B-B向剖视图。
图5为本图C-C向剖视图。
图6为本图D-D向剖视图。
图7为本图中(13)手摇把总成示意图。
下面是本图中零部件的名称1.动力输出轴;2.定位钢丝卡簧;3.左加强套管;4.防尘橡胶圈;5.滚针轴承;6.左、右侧盖;7.间隔垫圈;8.输出齿轮;9.箱体;10.主动齿轮;11.螺钉;12.右加强套管;13.手摇柄总成;14.棘爪轴;
15.棘爪;16.铆钉;17.从动齿轮轴;18.联接螺栓;19.安装板;20.右棘轮;21.从动齿轮;22.齿轮间隔垫圈;23.换向齿轮;24.左棘轮;25.侧盖封堵;26.左棘爪;27.棘爪弹簧。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汽车省力、安全手摇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制有长键槽的主动齿轮(10)并小于从动齿轮(21)从动齿轮采用铆钉与换向齿轮(23)铆成一体;换向齿轮带动制有长键槽的输出齿轮(8);两端镶有拨杆的动力输出轴(1),利用此拨杆与输出齿轮的长键槽来传递扭力;在从动齿轮和换向齿轮的两个端面各镶有反制动的棘轮(20-24)利用右棘爪(16)及左棘爪(26)保证了安全。
专利摘要省力、安全手动助摇器。一种由人工操作的,用于汽车发动车时,使用的省力、安全装置。将本助摇器安装在汽车前保险杠上。本实用新型采用齿轮变速的原理,来实现省力的目的。并在从动齿轮两个端面上镶有反制动的棘轮来防止因汽车发动机反火,其主轴反转时,手摇把打伤操作人员的事故。使用时它和使用原传统手摇把一样,将手中摇把插入主动齿轮孔内,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摇动即可。
文档编号F02N1/00GK2125721SQ92200170
公开日1992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13日
发明者王鹏 申请人:王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