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宫式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9864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迷宫式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新型提供一种迷宫式消声器,适用于内燃发动机,属于动力机械制造领域。
目前,发动机排气管消声器多采用花管式、过滤式、消声效果不明显,排气阻力大,不利于发动机功率发挥。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是加强消声效果,减少发动机排气阻力。
设计是根据噪声是由空气振动和振动频率组成的振动波,同一振动波方向一致噪声增加,方向相反噪声减弱的原理实现的;是利用迷宫分路改变气流方向,产生相对冲击,达到消声效果。迷宫式消声器其外形无特殊点,其特征是内部结构主要是有一组使气流分路,改变方向产生相对冲击的迷宫墙,请参照附图。



图1是扁方形迷宫式消声器的纵剖面结构正视图,图中1是外壳,2石棉减震隔离层,3进气口,4进气缓冲室,6迷宫墙,用条形薄铁板制作,通过5、8长螺栓与螺母固定组成迷宫墙组,并与外壳固定。7是排气缓冲室,9排气口。
扁方形迷宫式消声器特别适用于小型、方形发动机,工作原理如下发动机排出的振动气流通过进气口进入缓冲室,缓冲后进入迷宫墙组,改变方向,分流成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股气流,在下一道迷宫墙的入口处产生相对冲击,使噪声衰减,经多次衰减后变成较平稳的气流,进入排气缓冲室,缓冲后由排气口分散排出。
图2是园形迷宫式消声器纵剖面结构图,图2图标与
图1一致。图3是图2中的6,无孔迷宫墙,图中1、2是螺丝孔,3是撬起的边缘。图4是图2中的11,有孔迷宫墙,图中1是撬起的边缘,2是中心孔,3、4是螺丝孔。
图2消声器迷宫墙组和组合方式适用于长方形消声器,其工作原理与
图1的原理一致,区别在于迷宫墙园形结构,气路从园的四周分流改变方向,向有孔迷宫墙中心相对冲击衰减噪声。
为达到以上效果,本新型应根据以下原则设计制作。
(1)进气口的形态面积要与发动机排气口一致,有利于配合安装。
(2)排气口的面积要小于进气口面积,排气口是进汽口的1/2到1/3,口形有利于汽流分散排出。
(3)迷宫墙的道数要根据允许排出的噪声设计,应在五道以上,迷宫墙气流通过的边缘要向气流相对方向撬起,气流通道截口面积要根据进气口的面积遂级缩小到排气口面积,以保障遂级衰减噪声。
(4)市区和排污要求严的场合使用,设计时应在消声器排气口加装空气滤清装置,使其成为噪声低、污染小的完善消声排污器材。
与现有消声技术相比,本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消声效果明显,有利于减少市区噪声污染。
(2)排气阻力小,有利于发动机功率发挥。
(3)相对冲击消声,有利于防火。
(4)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权利要求一种迷宫式消声器,特征是内有三道以上铁制迷宫墙隔板,用螺栓固定组装成具有相隔通气的迷宫墙组,制成向相反方向分路,向相对方向汇合的气流通道,通道口边缘向相对气流方向橇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迷宫式消声器,适用于内燃发动机,属于动力机械制造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加强消声效果,减少排气阻力。本实用新型根据声音的方向特性,利用迷宫分路和改变气流方向,产生相对冲击,达到消声效果。主要特征是内部结构主要有一组使气流分路,改变方向产生相对冲击的迷宫墙。
文档编号F01N1/08GK2117473SQ9220284
公开日1992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2年2月25日
发明者刘国全 申请人:刘国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