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束管式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113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束管式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地铁隧道、建筑风道等大风 量系统的低阻高效的束管式消声器。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一种具有吸声内衬或特殊吸声结构形式,能有效降低噪声的气流通道。 常见的消声器基本上均属于阻性、抗性、复合式及排气放空式四种类型。消声器综合性能的 评价,主要是考察其声学性能、空气动力性能和气流再生噪声这三方面。目前通风空调系统 所采用的消声器,特别是用于大型风道、大风量通风系统的,如地铁、矿山、风洞、隧道的消 声器常以阻性为主,以片式或蜂窝式结构居多,其结构简单,降噪效果良好,但多少存在气 流阻力大、体积大、气流再生噪声大、不便于长途运输及工程安装等缺点,对于吸声内衬与 消声器壳体做成一体的更是如此。尽管业内对消声器的结构优化及安装方式的改良工作并未间断过,也出现了很 多适用于大风量系统的组合式消声器,使得大型风道消声器的综合性能有了一定的改 善,但对于隧道等土建风道因为通流面积已经固定,现有消声器所作出的改进仅仅是针 对于其内部的吸声体的排列方式及外形,且所采用的吸声体均为实心体,如申请号为 200810066387.5的中国专利,名称为阵列式消声器中提到吸声体为管体,管体内设置吸 声材料,吸声体的排列方式为等四边形或等边三角形,吸声体为圆形或是多边形。其中所 提到的各种排列方式中,吸声体与风道接近处的间隙不均勻,使得气流不均,易导致气流产 生二次噪音;且这些材料将管体完全的填充,使这种吸声体形成实心结构,这样导致这种消 声器会出现阻塞比偏高,阻力损失依然偏大等情况,影响各类风机的运行效率、浪费电力资 源。对于土建风道,由于很难保证土建施工与设计的完全一致,消声器很难做到标准化,规 范化,往往使吸声内衬的规格众多,给工程设计、供货、安装等带来不便,增加了降噪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束管式消声器,其中的吸声体之间及吸声体与 风道接近处之间的间隙均勻,能减少压力损失,并避免气流产生二次噪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束管式消声器,包 括吸声体A,数个吸声体A呈“ 1”字形排列形成吸声体组,在吸声体组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吸 声体B,所述吸声体B的横截面为半环形或半圆形,数个吸声体组通过支架交替平行设于消 声器的管体内,且吸声体A、吸声体B的轴线与气流同向。所述吸声体A为一外管和一内管 同心设置成环形柱状结构,外管与内管之间有间隙;吸声体A可以是圆环柱状结构,也可以 是多边形的环形柱状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吸声体组交替的方式排列,吸声体A及吸声体 B在纵向等距均勻设置;在横向上,吸声体B之间间隔一吸声体组,使得吸声体A、吸声体B 之间及吸声体A、吸声体B与风道接近处之间的间隙更加均勻。有利于风道的气流均勻平稳 的通过消音器,避免了气流二次噪声的产生,并减小了消音器对气流的阻力。[0006]所述吸声体A的内管、外管及吸声体B侧壁上均设有穿孔,在吸声体A的内管与外 管之间还同心设有一管状的夹层,所述夹层与内管及外管之间均有间隙;所述夹层由盲板 围成。当噪声在穿过吸声体A及吸声体B时,声波在吸声体A的内管、外管及吸声体B侧壁 上的穿孔处发生干涉,能量相互抵消,起到消音的效果。所述吸声体A的内管与外管之间及吸声体B的侧壁之间填充有吸声材料。噪音穿 过穿孔,置于吸声体A及吸声体B中的填充吸声材料对噪声进行了进一步的吸收,达到吸收 余下噪音的目的,将风道的噪声降到最小。所述吸声体A及吸声体B的两端设有与其相对应的弧面导流罩。当噪声与气流通 过吸声体时,气流不仅能从吸声体A及吸声体B的外部通过,还能从吸声体A及吸声体B内 通过,以减小吸声体造成的阻力损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吸声体组的一端增加了一半环形柱状结构或半圆形柱状 结构的吸声体,使得吸声体与风道接近处之间的间隙更加均勻,有利于风道的气流速度减 小且气流分布更加均勻,减少了压力损失,提高了风机的运行效率,减小了能耗,降低了整 个通风系统的运行成本;并能避免气流二次噪声的产生。2、本实用新型以中空吸声体结构替代现有消声技术中的实心吸声体,使得同等截 面尺寸、同等长度下消声器通流面积更大,而吸声量变化不大,且节省了吸声用料。3、本实用新型中的吸声体侧壁上设有穿孔,使得吸声体上的穿孔配合其内部的吸 声材料共同将风道的噪声降到最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吸声体A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吸声体B结构示意图;图3_a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一;图3_b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二 ;图3-c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三;图3-d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图示四;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吸声体A的内管、外管结构示意图;图4_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吸声体B的侧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吸声体A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束管式消声器,包括吸声体Al,所述吸声体Al为一外管1-1和一内 管1-2同心设置成环形柱状结构,内管1-2、外管1-1之间有间隙;数个吸声体Al呈“1”字 形排列形成吸声体组,在吸声体组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吸声体B3,所述吸声体B3的横截面 为半环形或半圆形;数个吸声体组通过支架2用可拆卸的方式交替平行设于消声器的管体 内,且吸声体Al、吸声体B3的轴线与气流同向。吸声体Al可以是圆环柱状结构,还可以是多边形的环形柱状结构。如图2、图4-a、图4-b所示,吸声体Al的内管1_2、外管1_1及吸 声体B3的侧壁为穿孔结构;在所述吸声体Al的内管1-2与外管1-1之间及吸声体B3的侧 壁之间填充有吸声材料。在吸声体Al、吸声体B3两端设有与其相对应的如图3-a至图3_d 中所示的弧形导流罩1-3,以降低气流阻力;所述吸声体Al、吸声体B3的长度为300mm 5000mm。当噪声与气流通过吸声体Al、吸声体B3之间及吸声体Al、吸声体B3与风道4接 近处之间的间隙时,吸声体Al、吸声体B3吸收噪声而让气流通过,以达到通风降噪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截面的通风管道,特别是土建风道如地铁隧道、矿山等。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吸声体Al为圆环形柱状结构,吸声体B3为半圆形柱 状结构,吸声体Al、吸声体B3等距设置并固定在支架2上,吸声体Al的两端设置图3-a所 示弧形状的导流罩1-3,吸声体B3两端的导流罩1-3为如图3-d所示的弧面状。吸声体Al 的内管1-2、外管1-1上及吸声体B3上的穿孔率大于等于23%。吸声体Al的内管1_2直 径小于等于300mm,外管1_1直径大于等于400mm,内管1_2、外管1_1之间的间隙大于等于 150mm ;吸声体B3的外径大于等于400mm,当吸声体B3为半圆环形结构时,其侧壁之间的距 离大于等于100mm。如吸声体Al的外径为500mm,内管1_2、外管1_1之间的间隙为200mm, 长1200mm,吸声体B3的外径为500mm,长1200mm。所述吸声体Al的内管1_2、外管1_1之 间及吸声体B3内填充的吸声材料为矿棉或其他的吸声材料。如图6所示,若干个吸声体Al 和一个位于端部的吸声体B3按“1”字形竖向排列组成一吸声体组,吸声体Al间的轴线距 离为700mm,吸声体Al与吸声体B3间的轴线距离为600mm,本实施例中相邻的吸声体组的 轴线距离为700mm,吸声体组通过螺栓等标准件交替平行的固定安装在支架2上,支架2依 靠螺栓固定于土建风道4内,邻近风道4壁面的吸声体Al和吸声体B3与土建风道4壁面 间距离控制在IOmm内。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内管1-2、外管1-1之间还同心设有一管状的夹层1-4,所 述夹层1-4与内管1-2及外管1-1之间均有间隙,其它构造及要求与实施例一一致。其内 管1-2、外管1-1的厚度为0. 3 0. 5mm,其上穿孔的孔径小于等于0. 4mm,开孔率为0. 5 2%,夹层1-4为厚0. 8 Imm的盲板,吸声体Al两端的导流罩1_3为图3_a中所示的弧 形面。吸声体B3的壁面为图4-b中所示半圆形结构,其厚度为0. 3 0. 5mm,其上穿孔的 孔径小于等于0. 4mm,开孔率为0. 5 2%,另一侧壁为厚0. 8 Imm的平板,两端的导流罩 1-3为图3-d所示的弧形面。吸声体Al的外径为500mm,内径为100mm,夹层1-4的直径为 260mm,长 2200mm,吸声体 B3 的外径为 500mm,长 2200mm。
权利要求1.一种束管式消声器,包括吸声体A,数个吸声体A呈“ 1 ”字形排列形成吸声体组,数个 吸声体组通过支架平行设于消声器的管体内,且吸声体A的轴线与气流同向,其特征在于 在吸声体组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吸声体B,所述吸声体B的横截面为半环形或半圆形,数个吸 声体组之间呈交替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管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体A为一外管和一内 管同心设置成环形柱状结构,外管与内管之间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管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体B的侧壁设有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束管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体A的内管及外管上 设有穿孔,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还同心设有一管状的夹层,所述夹层与内管及外管之间均有 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束管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为盲板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束管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体A的内管与外 管之间填充有吸声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管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体B的侧壁之间填充 有吸声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管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体A及吸声体B的两 端设有与其相对应的弧面导流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束管式消声器,它包括吸声体A,数个吸声体A呈“1”字形排列形成吸声体组,数个吸声体组通过支架平行设于消声器的管体内,且吸声体A的轴线与气流同向,所述吸声体A为一外管和一内管同心设置成环形柱状结构,外管与内管之间有间隙;在吸声体组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吸声体B,所述吸声体B的横截面为半环形或半圆形,数个吸声体组之间呈交替状设置。这种消音器的结构简单,在传统的吸声体组的一端增加了一半环形柱状结构或半圆形柱状结构的吸声体,使得吸声体与风道接近处之间的间隙更加均匀,减少了压力损失,提高了风机的运行效率,减小了能耗,降低了整个通风系统的运行成本;并能避免气流二次噪声的产生。
文档编号F16L55/033GK201818955SQ20102011797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5日
发明者冯筱莉, 沈家曙, 贾荷香, 钱伟鑫 申请人:四川正升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