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059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力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地球引力为原动力的永动装置。
迄今为止,人类所使用的原动机几乎都需要供给能源。在世界能源总消费中85%是矿物原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其主要问题是既有环境污染之害又有资源枯竭的危机,比如化石能源的气、油(含油母页岩、油砂等)和煤,分别在50、70、250年左右将耗尽。同时也不经济,单计油、气勘探一项,仅我国每年就需耗资以亿元计达两位效以上。较洁净的水能、风能又受地域、资源的制约,广泛开发利用有限。而以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替代常规能源,为期尚远且投资巨大。
公知的理论现状是由于人们对永动机的探索长达七八百年,至今尚无一例成功或实用,所以普遍认为永动设想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制造永动机只能是一种永远无法实现的幻想”。[美]C.基特尔等著的《力学》(“伯克利物理教程”第一卷,1979.2第一版P183-184)一书中论及能量守恒时说“对于一个被说成永动机的装置,只要它不过是一些机械零件和电学元件所组成的一个封闭系统,我们就不必浪费时间去分析它了。”在我国从中学到高等院校的物理特别是热学各种教材及其他书刊报纸中,均有涉及这方面的阐述和报道。直到今年5月7日中央电视台转播辽宁电视大学讲授“科技发展史”中关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及热力学三定律时(助讲杨英辰),再次讲到第一和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在已知技术中,企图采用“重力法”实现永动设想古今皆有。1587年出版的荷兰学者斯蒂芬所著的《静力学原理》一书中述及一种斯蒂芬的永动机(《物理学史简明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陈毓芬、邹廷肃编,1986.7第一版,1988.4第二次印刷,P101、225)。从图面上看,他在一个三角状(近似30°×60°×90°的三角形、长边平置)的斜面装置上,把14个小球用绳闭合连接成串珠状置于该装置呈挂吊状。这样,在其上部长缓斜面便有4球,短陡斜面有2球,其余8球悬吊在下部,想采用重力与斜面原理使重球沿长斜面方向下滑运动。此种结构,下面8球明显处于对称平衡状态,上面长边比短边的确是多两球,表面上其上部的数量之比是动∶阻=4∶2=2∶1,比值可行,但实际上因二力之比应等于斜面的高与长之比,故无分力而不能运行。
日本后膝正彦在《天方夜谭说永动》一文中(《发明与革新》1992年第一期,谭仲元译P20-22),阐述了一种利用车轮和重球重力作用来实现永动的装置,该装置是在车轮状的园盘上等分8个切口,每个切口处装有一根负重棒,利用切口使负重棒和重球必然朝某一方向倾倒,以改变动阻两边各自重球的重心与轴心的距离,形成力臂长短之差,使长臂即动力臂形成的转矩大于阻力臂而运转。但因阻力边的重球数量始终多于动力边,使动力臂形成稍大的转矩作用力被抵消了,因而不能产生力矩之差也就不能形成分力,离开外力作用必然静止。
我国专利申请(1992.5.13公开号CN106077A)公开了一种重力发动机。该发明的关键部件是在一根轴上安装一个轮,把该轮的轮缘及其19个轮辐做成空腔并相互连通,再注入适量的水银或其它液晶金属物质,以期在液重作用下使轮的下半部分左右两侧出现“阴消阳长”而运动。略去疑点仅从其结构本身和发明人给出的计算结果看,就将188g减去150g的差数38g视为实有重量或作用力之差,其值也不大,即使是能自转且再增大其轮腔的容积,也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液状金属物或水银来源有限,二是重量或力矩动阻之比的比值不会改变,除势能和惯性力相应增加外,恐也不易输出较理想的有效动能而对外作功。
所述这三种重力型的永动机结构,一个共同的缺陷是重物数量或力矩的动阻之比的比值往往不能大于1或只能略大于1。若后者数据准确可靠,其动阻之比为188∶150=1.253∶1,据此应可转动,因比值已>1,但其量仍尚小。因而不能形成分力或甚微,使愿望不能实现或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前述情况和问题,依据物理学理论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物体平衡及杠杆、悬臂、斜面等机械原理,寻求一条实现永动之梦的新途径,提供一种不耗能的原动机装置,它能有效地将重力直接转化为机械能或同时转化成电能,为全人类开发利用引力,使之能够真正成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适用的新能源,开创一种直接、现实、经济的有效手段。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它由机箱、轴系、轮系和负重链环组成。机箱由机座、机架、底板和护板构成或整体成形留门加盖。在机箱内一端中上处设有定轮轴,其下方布有联动轴、支点轴和阻边档轴,上部链环外沿置有上档轴,中部稍下处装有飞轮轴,与联动轴相连的联动架两端还设有下转向轴和滚轮轴,由这8或13根轴横置于机箱内构成轴系,除联动下转向轴和滚轮轴以及还可附加的滚动、转向轴悬空设置外,其余各轴的两端均与箱体成滚动、滑动或紧固连接;其中飞轮轴两端和定轮轴一端或两端伸出箱外。机箱内还设有与定轮轴相连的链轮作为定轮,与联动架两端相连的悬空轴安有下转向链轮和滚轮,与支点轴相连的支点轮,与阻边挡轴相连的挡轮,与上挡轴相连的上挡轮;在机箱外设有与定轮轴或支点轴相连的主动轮,与飞轮轴相连的飞轮和传动或传动、输出兼用轮,由这些大小、形状、作用及其所处位置有别的轮或轮组构成与轴系和负重链环相应匹配的轮系。负重链环主要由若干链节及其相应数量的重锤、滚筒组合构成。由所述机箱、负重链环、轴系、轮系共同组成一个具有支承、负重、撬拉、阻挡、转动、联动、传动、储能、输出等诸功能密切关联、协调统一的整体。
将负重链及其相连的重锤从联动轴和支点轮之间穿过,使其环绕定轮、各转向轮和滚轮;链环的链节、滚筒与各链轮对应匹配;链环内沿与滚轮接触,外缘与支点轮和各挡轮紧靠。这样,就使负重链在机箱内同轴系、轮系配合构成一个悬臂链旋式环形杠杆或复式杠杆装置。其悬臂端上部链及其重锤至少有不小于1/2的重量直接或经转向轮落在下部链式杠杆的动力臂尾端,由上下链及重锤的自重或连同附加悬臂转向机构和挂盛重装置的重量之和,一起形成下坠的势能和/或动能,使下链发挥其杠杆作用形成上撬力,推动阻边链、锤刚性上行。因链是闭合环,悬臂不会下坠而保持动态平衡,故同时在上链形成拉力,直接牵拉阻力臂。由于整个悬臂链旋装置动阻之间的重量和臂长相差悬殊,因而形成了很大的分力,此分力又经杠杆作用产生上拉下撬的合力,再经链齿同向作用于定轮一侧中上部60°-180°处,推动定轮转动;定轮在推动飞轮对外作功的同时,又推动刚性运行的链环继续运动;动力边的链及重锤穿过支点轮作用点即转为阻力,反之阻力边链、锤越过定轮上部垂直中线即转为动力。如此周而复始,转动不止,持续将重力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经发电机转化为电能,不停地输出能量对外做功。
在负重链环的悬空端还可设置悬臂架连接转向轮,使悬臂尾端成单轮或双轮转向。也可在悬臂架上加设挂盛重装置构成复式杠杆,使挂盛重物的静压力经悬臂环形杠杆转化为动力。调节挂重距离或增减重物数量,可起到改变悬臂链旋装置作用力或相应调节功率的作用。悬臂架在定轮方向可与定位轴相连,也可全部悬空置于链环悬臂端。
所述负重链环是特制的单向链,其链节一侧设有凸台,凸台长度与链节轴孔和链轮齿间节距相匹配,两端互为公母叉扦或横合与重锤连接,它既可向一方弯折转向,又可负重成直线刚性运行。也可将重锤一侧成方或用方形重锤替代链节凸台功能。链环由单、双或多链排列成环,环形多变,主控下链坡度一般小于45度。
由于前述解决方案可以理想地组成多变的悬臂链旋环形杠杆结构,因而经计算可得出这样几项指标或结果链锤数量动阻之比=>1-6或更大1运行路程动阻之比=>1-6或更大1
运行时间动阻之比=>1-6或更大1重物重量动阻之比=>1-8或极大1力臂长度动阻之比=>1-40或更大1力矩作用动阻之比=>1-40或更大1作用时间=动阻之差的100%。
显而易见,因为动阻各项比值均远高于已知技术,其力矩或转矩及作用时间还大大高于四冲程活塞式热机(曲轴曲柄长度有限,单缸作用时间只有25%),克服其自身一些滚动摩擦力已是微不足道,所以它必然转动又可持续运行,并能够成为真正实用而为长久之计的原动机;由于它以重力为原动力且实用,所以能够使无形的引力真正成为一种廉价、丰富、洁净、永不枯竭的非碳新能源,可以彻底解除能源危机的后顾之忧,明显具有卓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必将成为恒久性巨大财富源源不断地供全人类和子孙万代分享;由于这种动力机可为企业乃至家庭单独使用,自成体系,既不必采购贮运燃料,也无需长距离输变电设施,所以自主方便,节省显著,由此将改变世界通行的能源资源包括电力垄断的格局,也将连带产业结构的变革;由于其能够按需灵活设计且较高精度部件少,所以制造范围宽,小、中、大、巨、立、卧各型可造,具有一般机加工能力者部分外协就可生产;由于它既不受资源、地域的制约,又无日园月缺、四季变化的影响,不仅不耗能也不必水冷却,因而高山盆地,大漠荒原,地上地下各行各业广泛适用,尤其是电力和航海,陆地交通运输可直接使用或向电动发展,航空仅具可能性,或以廉价电力用换能方式解决。统言其优点或效果利在当代,福至千秋。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总体结构正面剖视示意图2为图1带局部剖视侧视图;图3是图4带局部剖视侧视图;图4是另一实施例带悬臂复式杠杆及挂盛重装置总体结构正面剖视示意图;图5至图16是负重链环几何形状主要变化及其关键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整机结构及内部装置,也示出了工作原理及其旋转方向。它由机座(1)与机架(16)组合成矩形框架,机架(16)是由多根型钢并与各轴承座位置相对应组成,为了安全和防止油污(润滑油)溅出再在四周封装底板(2)和护板(17)构成机箱。在机箱内一端中上处装有一定轮轴(18),定轮轴(18)在机箱内两端装有一对链轮作为定轮(19),在机箱外一端装有主动轮(29),定轮(19)下方布有联动轴(9),与联动轴(9)相连的联动架(8)两端装有下转向轴(13)和滚轮轴(7),下转向轴(13)两端装有一对链轮作为下转向轮(12),滚轮轴(7)两端装有一对滚轮(6),这三轴(9、13、7)四轮(12、6各2)一架(8)组成联动器,在联动轴(9)正下方设一支点轴(11),支点轴(11)在机箱内两端装有一对滚轮作为支点轮(10)。在机架(16)与下转向轮(12)之间稍上处设有阻边挡轴(15),挡轴(15)在机箱内两端装有一对滚轮作为挡轮(14)。在机箱内中部上边装有上挡轴(23),上挡轴(23)在机箱内两端装有一对滚轮作为上挡轮(22)。在机箱中部偏上处设一定位轴(21),定位轴(21)连接悬臂架(24),悬臂架(24)另一端连接转向轴(26),转向轴(26)两端装有一对链轮作为悬臂转向轮(28),在机箱中部稍下处设有飞轮轴(5),飞轮轴(5)两端在机箱外装有飞轮(33)和传动、输出兼用轮(30)。在主动轮(29)与兼用轮(30)之间及兼用轮(30)与工作机之间装有传动带(31)。负重链环(20)是由特制的单向链链节(27)、重锤(25)和滚筒(32)连接而成的双链环;重锤(25)为园形,两端兼作链轴与链节(27)和滚筒(32)相连;装配后的负重链环(20)既可朝一方弯折转向,又可负重成直线刚性运行。在转向轮(28)下部设有一杠杆式开启止动装置(3),弹簧(4)与开启止动装置(3)的操纵杆相连,操纵杆伸出或设在机箱外以便于操作。
前述各轴中轴(18、9、11、15、23、21、5)两端均与机架(16)两侧各相应的轴承座成滚动、滑动或紧固连接。两转向轴(13、26)和滚轮轴(7)均为悬空设置并与其架(8、24)相连接。
如图所示,负重链环(20)的内圈环绕定轮(19)、下转向轮(12)、滚轮(6)和悬臂转向轮(28)连成一闭合式近似三角形的双链环,其外缘紧靠上挡轮(22)、阻边挡轮(14)和支点轮(10)。整个负重链环(20)的全部重量及其悬臂转向机构(24、26、28)大部重量都是落在支点轮(10)、挡轮(14)和定轮(19)这三个轮组上的。以定轮(19)、联动轴(9)和支点轮(10)这三个轮、轴的垂直中线为界,靠挡轮(14)这面为阻力边,它上下链锤的重量主要落在支点轮(10)和定轮(19)两轮组上,而靠转向轮(28)这一面上下链、锤及转向轮(28)均为悬臂即动力边处于悬空状态。这样构成的悬臂链旋装置明显组成一头尾相接的环形杠杆,杠杆的长臂就是链环(20)的悬臂,即动力臂,短臂为阻力臂而且是托座在支点轮(10)和定轮(19)之上的。因动阻两边的链节(27)和重锤(25)的数量和杠杆力矩作用的悬差使机箱内负重链环(20)始终处于不平衡状态。链环(20)悬臂端的上链和重锤(25)及悬臂架(24)、转向轮(28)至少有不小于1/2的重量落在下部链式杠杆动力臂的尾端,这样整个悬臂链环上下及其构件的重量之和一起形成下坠的势能和/或动能,经杠杆作用使下链形成上撬力推动阻边链、锤刚性上行;又因其闭合链环作用使悬臂端始终保持动态平衡而不会下坠落地,从而使上链形成拉力,强行牵拉阻力臂上行。总之,由于整个悬臂链旋装置动阻之间的重量和臂长相差悬殊,因而产生很大的分力迫使链环(20)旋转运行;又经环形杠杆作用形成上拉下撬的合力,经链齿同向作用于定轮(19)一侧中上部推动定轮(19)转动;定轮(19)经主动轮(29)推动飞轮(33)对外做功,同时又推动刚性运行的链环(20)继续运动;动力边的链节(27)及重锤(25)穿过支点轮(10)作用点即转为阻力,阻力边的链、锤越过定轮(19)上部垂直中线即转为动力。如此周而复始,转动不止,持续输出机械能或电能对外做功,从而实现本发明目的。
用本发明制作小机型时,也可将机箱整体成形,留门封罩便于装卸,各轴两端轴承座直接在箱体定位制作。
使用材料一般均为金属结构。小型或类似大玩具型也可采用塑料、尼龙或其它具有相应强度及耐磨材料制作。各滚轮、挡轮和支点轮可用高强橡胶或纤维材料制作,以进一步减少噪音。
也可将定位轴(21)紧靠上链悬空设置,加设必要的内外滚轮即可使悬臂转向机构(24、25、28)全部悬空落在链环(20)悬空端。凡设有悬臂转向装置者均可加设挂盛重装置。
定位轴(21)制成横向可调,联动轴(9)及支点轴(11)做成纵横可调更好,以便调节下链坡度及链环(20)的松紧适度。
当悬臂过长时,可在机箱两侧加设导板,在悬臂架(24)尾端相应增设滚珠或轴承,使悬臂滚动导正,运行平稳。
图4和图3示出了另一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图示标记中的(1)、(2)、(5)至(33)均与图1、图2相同,其不同点在于上挡轴(23)悬空设置与上挡架(34)相连,上挡架(34)与悬臂架(24)相连,悬臂架(24)的悬空端上部装有盛重箱(35),箱内可盛固、液两态重物(36、41);悬臂架(24)下连全悬架(37),全悬架(37)下端装有下转向轴(39),下转向轴(39)两端装有一对链轮作为下转向轮(40);全悬架(37)中部伸出链环(20)外装有滚轮轴(42),滚轮轴(42)两端装有一对滚轮(43);全悬架(37)中部伸出的尾端连接挂重杆(44),挂重杆(44)伸出机箱外连接调节套(45),调节套(45)连接吊杆(47),吊杆(47)挂吊可调重砣(48)。在下转向轮(40)下部装有螺杆推拉式斜面开启止动装置(3′),螺杆伸出机箱外连接手轮(46)。在飞轮轴(5)下偏处装有发电机(49)。
图示中主要变化是本实施例将转向轮(28)上移至定轮(19)节园同一高度,使负重链环(20)上链成水平状;链环(20)悬臂端由单轮转向变成双轮转向;在悬臂端增设了挂盛重装置。这样,除近似梯形负重链环(20)本身是一头尾相接的环形杠杆外,在悬臂尾端由全悬架(37)、下转向轮(40)、滚轮(43)和挂重组件(44、45、47、48)又形成一复式杠杆;它以连接轴(38)为园心至滚轮(42)和/或下转向轮(40)节园为半径R就是该杠杆的阻力臂,横杆(44)是动力臂;在横杆(44)上加挂重物(48)即起杠杆作用同向推动下链向前运行;以下转向轮(40)节园为R旋向与下链运行方向基本一致,有利于自动运行。同时,悬臂架(24)和全悬架(37)相结合也形成杠杆,它以定位轴(21)为支点,定位轴(21)至下转向轮(40)节园为阻力臂,定位轴(21)至横杆(44)尾端为动力臂。这种悬臂链旋复式杠杆装置,其挂盛重物及悬臂双轮转向机构的重量之和加之相应的杠杆作用力,使负重链环(20)增加了下坠力和旋向推力,因而增强了链环(20)上拉下撬的合力,增减重物数量可起到相应调节功率大小的作用。
开启止动装置(3)或(3′)是两种不同形式的作用方式,其功能相同,都是平衡悬臂装置重量而起到开、停并兼有无极调速作用。当然也可在定轮轴(8)或飞轮轴(5)上安装刹车总成,以替代(3、3′)或同设兼有,或改用液压式更好。
挂盛重物为固液两态一切重物,其重物数量多少,以负重链环(20)和各构件的承载强度为限。
图5为近似等边三角形负重链环(20)构成示意图。主要由定轮(19)、支点轮(10)、两挡轮(14、22)和联动器(6、8、9、12)组成,其特征是不设附加悬臂装置,负重链环(20)的悬臂转向由其自身的链节(27)完成转向功能,即自身活角转向。
图6是园角转向的梯形链环(20)构成示意图。它与图4基本相似,其区别仅在于负重链环(20)悬臂端上链为斜置,更有利于自行运转。挂盛重装置可设也可不设。
图7是园角转向的直角三角形链环(20)构成示意图。其特征是负重链环(20)悬臂端上链水平,下链坡度大。
图8为园角转向的钝角三角形负重链环(20)构成示意图。其特征与图7相反,悬臂端上链坡度大,下链坡度小。
图9为阻边近似直角动边大园弧转向负重链环(20)构成示意图。其特征是阻边链竖置,悬臂端上下链平置,悬臂尾端大轮转向。
图10为园角转向的矩形链环(20)构成示意图。其特征是上下链平置,左右链竖置;由联动架(8)延长成直角联动架,在其悬臂尾端上下连接转向轮(28、40)。
图11为近似三角形负重链环(20)构成示意图。与图1相似,其特征是不设联动器(6、8、9、12),使支点轮(10)与挡轮(14)之间的链环(20)下转向成直角、钝角或锐角,由链节自身活角转向。
图12与图11近似,其特征是下转向和悬臂尾端转向均由链节(27)自身活动转向。
图13与图1近似,其特征是不设联动器(6、8、9、12),在链环(20)下转向处外沿设一滚轮组(50),使其成近似园弧转向。
图14为另一形状的负重链环(20)构成示意图。其特征是悬臂端上链平置;下链于支点轮(10)一段也平置;悬臂端下链大部斜置;联动器架(8)延长一段上折一定坡度与下链斜置坡度一致;在下链斜置段内外各增设一滚轮。
图15为立式负重链环(20)构成示意图,与图4的结构近似,其特征是加高成为立式结构。
图16与图15相似,也是立式负重链环(20)构成示意图。其特征是悬臂端上链斜置;上下转向轮(28、40)与联动架(8)相连,这样在负重链环(20)悬臂端上链形成相应张力。
图5至图16的所有图示标记均与图1、2、3、4相同。图示箭头为负重链环(20)旋向、构件移动方向和作用力方向。
当然,负重链环(20)几何形状和悬臂装置(24、37)以及联动器(6、8、9、12)也不局限于上述诸种形式,都还可以是其他多种形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样变化,其定轮(19)、支点轮(10)及必要的挡轮是少不了的。
在一般情况下,为了获得环形杠杆动阻力臂的较大比值,下转向链轮的齿数应控制在24齿以内为宜。定轮(19)及悬臂转向轮一般大于下转向轮,但也可各轮大小相等。
本发明只需一点润滑油,主要润滑部件是链轴、滚筒与链齿,涂覆、滴浸或循环喷洒润滑均可。因此本发明操作维护简便,配装遥控设施实现远距离遥控操纵也不难。
权利要求
1.一种重力发动机,包括机箱、轴系、轮系和负重链环组成,机箱由机座(1)、底板(2)、机架(16)、护板(17)构成或整体成形留门封罩,其特征在于在机箱内一端中上处设有定轮轴(18),定轮轴(18)下方布有联动轴(9)、支点轴(11)和阻边挡轴(15),上部链环(20)外沿置有上挡轴(23),中部稍下处装有飞轮轴(5),与联动轴(9)相连的联动器架(8)两端还设有下转向轴(13)和滚轮轴(7),由这8或13根轴横置于机箱内构成轴系,其中联动下转向轴(13)和滚轮轴(7)及附加滚动、转向轴悬空设置,轴系中的轴(18、9、11、15、23)及附加悬臂装置定位轴均与机架(16)或箱体成滚动、滑动或紧固连接;机箱内还设有与定轮轴(18)相连的链轮作为定轮(19),与联动器架(8)两端相连的轴(13、7)上安有下转向链轮(13)和滚轮(6),与支点轴(11)相连的支点轮(10),与阻边挡轴(15)相连的挡轮(14),与上挡轴(23)相连的上挡轮(22),在机箱外设有与定轮轴(18)或支点轴(11)相连的主动轮(29),与飞轮轴(5)两端相连的飞轮(33)和传动或传动、输出兼用轮(30),由这些轮或轮组构成与轴系和负重链环(20)相匹配的轮系;机箱内设置的负重链环(20)由若干链节(27)及其相应数量的重锤(25)、滚筒(32)组合构成,既可朝一方弯折转向,又可成直线刚性运行;负重链环(20)环绕定轮(19)、各转向轮和滚轮,其链节(27)、滚筒(32)与各链齿轮对应匹配,链环(20)或重锤(25)的外沿紧靠支点轮(10)和各挡轮,构成一个头尾相接的悬臂链旋环形杠杆或复式杠杆,由悬臂端链环(20)及其重锤(25)自重或连同附加悬臂装置与重物的重量所具有的下坠势能和/或动能形成分力,使链环(20)上下产生上拉下撬的合力,此合力同向作用于定轮(19)一侧中上部60°-180°处经链齿推动定轮(19)转动,定轮(19)在推动飞轮(33)转动的同时又推动负重链环(20)继续旋转,如此周而复始,转动不止,以保证输出机械能或电能对外做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它在负重链环(20)的悬臂端还设有悬臂架(24)与靠定轮(19)一端的定位轴(21)相连,定位轴(21)与机箱连接,悬空端连接转向轴(26),转向轴(26)连接转向轮(2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它在悬臂架(24)上部还装有盛重箱(35),下部连接全悬架(37),全悬架(37)下端连接下转向轴(39)和下转向轮(40),中部伸出链环(20)外连接滚轮轴(42)和滚轮(43),尾端连接挂重杆(44),挂重杆(44)伸出机箱外连接可调挂重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负重链环(20)的链节(27)一侧设有凸台,凸台与链节轴孔和链轮节距匹配,它两端互为公母叉扦或横合与重锤(25)连接,也可用重锤(25)一侧成方或方形重锤取代凸台,由单链、双链或多链排列成环,环形多变,主控下链坡度一般小于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重锤(25)两端或中间做成与链节(27)轴孔、滚筒(32)内径相匹配的短轴状,装后封挡,或避开轴孔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它还由延伸的联动器架(8)直接与悬臂转向轴(26)或(26、3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负重链环(20)还在下转向处内外悬空呈直角、钝角或锐角转向,或在链环外沿设置挡轮组呈近似园弧转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重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将悬臂架定位轴(21)和上挡轴(23)悬空设置,使悬臂转向装置全部悬空置于负重链环(20)的悬臂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析重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负重链环(20)的悬臂端还设有平衡悬臂重量而起到兼有无极调速作用的开启止动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引力为原动力的发动机。它是在机箱内设置一负重链环(20)构成悬臂链旋环形杠杆装置。该负重链环(20)内圈环绕定轮(19)、联动器(6、7、8、9、12、13)和悬臂转向轮(28)。外沿紧靠支点轮(10)和挡轮(14、22)因动阻各自的重量和臂长相差悬殊,使负重链环(20)自行旋转并推动定轮(19)和飞轮转动,能连续不断地输出能量对外做功,从而使引力真正成为一种廉价、丰富、洁净、无穷的新能源,永远造福于全人类。
文档编号F03G7/10GK1097241SQ93108329
公开日1995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8日
发明者曾祥培 申请人:曾祥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